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域下专业教师与辅导员协同教育机制建设研究

2023-08-21王敏孙潇宇杨叶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7期
关键词:协同教育专业教师三全育人

王敏 孙潇宇 杨叶

摘 要: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全育人”教育理念,推动高校专业教师和辅导员两支队伍凝聚合力,实现大学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本文在对当前专业教师与辅导员协同教育的内在优势分析的基础上,对两支队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协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提出“增强协同意识,整合多方优势资源”“完善考核设计,健全协同制度保障”“聚合多元载体,搭建协同工作平台”“加强理论研究,化为教育实践探索”的策略,以推进两支队伍协同教育工作向信息化、制度化、实践化发展。

关键词:“三全育人”;专业教师;辅导员;协同教育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7.04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程,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专业教师和辅导员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两只重要队伍,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而目前两支队伍在协同教育过程中仍存在沟通交流不畅、机制保障不全、合作意识不足等方面问题,导致育人效果不显。在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如何促进两只队伍凝聚合力,实现“1+1>2”的育人效果,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1 “三全育人”视域下专业教师与辅导员协同教育的内在优势分析

(1)教育对象和教育目标的同一性。专业教师主要是通过课堂授课、实训实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搭建起系统的专业知识框架,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实践水平,从而为其走上社会化岗位奠定专业基础。辅导员属于专职学生工作队伍,由学校和院(系)进行双重管理,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主要工作职责是依托传统途径及网络新媒体等载体开展学生的思想理论、心理健康、就业创业等教育引领和日常事务管理工作。虽然这两支队伍的教育方向着力点不同,但是培养学生立德树人的价值目标是同一的,即将青年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

(2)工作分工与育人场域的互补性。专业教师与辅导员在培养学生过程中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具有一定互补性。专业教师主要通过第一课堂展开教育教学活动,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与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辅导员的工作侧重于日常事务管理及思想价值引领,注重学生的德育培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班团活动等第二课堂是其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作为教育的不同场域,共同贯穿学生的大学学习生涯,二者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构成高校育人工作体系中重要的环节。尤其自课程思政化的理念提出后,使得两种课堂的联系与衔接加深,工作内容互补性更强,二者协同育人的场域也更加紧密。

(3)工作方法和工作经验的融通性。专业教师在课堂、实训教学期间与学生接触较多,基于学生的学习表现、学业情况等把握学生特点,在授课解惑过程中以专业治学的态度、扎实的专业功底、过硬的专业本领影响学生的思想,其工作方式趋于隐性和理性;辅导员在日常事务管理中与学生接触较多,善于通过谈心谈话、班团活动等把握学生特点,从而因势利导,完成思想引导和教育管理工作,其工作方式趋于显性和感性。两支队伍在工作方法和工作经验方面可以相互融通、相互借鉴。例如辅导员通过增强对学生所学专业的认知,加强与专业教师沟通,寓教于课外活动、职业规划与就创业指导等场景中,会“弱化”思政教育的说教性,“强化”思政教育的实践性;专业教师通过大力挖掘与授课内容相关的思政元素,找到有契合力的切口,凝练有渗透力的观点,贴切地融入第一课堂中,从而能顺理成章地引起学生深度思考、自发实践,起到育人效果。

2 “三全育人”视域下专业教师与辅导员协同教育的现状分析

2.1 机遇与挑战并存

(1)教育工作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协同渠道。

近几年的新冠疫情在给专业教师与辅导员的教育工作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推进了教育工作信息化的进程与发展。专业教师不仅要会熟练用各种平台如腾讯课堂、金课坊、雨课堂等进行线上授课,克服诸如网速拥堵、软件崩溃等问题,还要思考如何与网络另一端的同学们互动,保持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与参与性,让线上教学效果不打折扣;辅导员的“云管理”与“轮流驻守”模式也隨之出现,不仅要处理如摸排更新防控期间学生的各种数据、日常核酸检测等事务工作,更要密切关注疫情形势下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学风、思想动态等情况,开展线上主题班会、团课等教育宣传活动,全力做好校园静默期间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两支队伍可通过线上渠道进行学生管理工作的组织与交流、教学科研创新的互动与合作,既方便资源共享又有利于形成协同合力。

(2)“三全育人”改革试点高校的成效提供了经验借鉴。

自《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三全育人”理念以来,在战略上形成以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为中心,推动一系列政策出台落地,从而推进协同育人与“三全育人”格局迈向新台阶。作为全国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之一的大连理工大学,打造课程思政素材案例库体系,组建“双班主任”队伍,凝聚育人合力,并首创党史主题密室,在育人“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沉浸式体验。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专门建立学校“三全育人”专题网站,重点展示“十大育人”经验做法和成效,以宣传推广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设成果。

(3)网络娱乐化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定挑战性。

新时代学生生长在网络信息化的时代,具有自主性强、个性鲜明等特点,随着快手、抖音等短视频的兴起、网络游戏的快速迭代,愈加受到年轻一代的追捧,不能否认有些优质的创作内容带来一定的正面效应,但网络作品大多良莠不齐,一些大学生的心理还不够成熟、自制力差、缺乏鉴别力,网络娱乐的诱惑与干扰可能使得部分学生沉迷于这种网络文化中,容易遭受外界思想、行为方式的影响,进而形成激进或消极的思想方式、扭曲的价值观念,同时高校“融媒体+育人”合力还不够突出,给专业教师与辅导员协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难度。

2.2 协同过程存在的问题

(1)协同意识不足导致执行力度不强。

由于教育分工不同,专业教师和辅导员的工作内容有较大差异。就专业教师而言,繁重的科研和教学任务占据其主要精力,虽有部分专业教师通过担任班主任的方式,或是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形式在第二课堂发挥育人效果,但往往都是与学生单线联系,学生、专业教师、辅导员三者之间未构成相互联动。就辅导员而言,日常事务性工作占用其较多精力,琐碎、繁杂、重复的工作容易使部分辅导员工作疲倦化、機械化,缺乏对工作内涵的深度思考与积极创新,与专业教师协同教育的意识薄弱致使其忽略对全局工作的宏观把控,未能从“三全育人”的工作格局去定位。繁杂的工作任务使得两支队伍无暇他顾,沟通与交流精力和时间大打折扣。加之主观合作意识薄弱和单打独斗的工作作风,往往使得两支队伍各自为政,推进“三全育人”工作理念仍任重而道远。

(2)能力资源不足导致实际效果不好。

新形势下高校在特色专业建设、特色课程建设、专业人才培养等不同角度,对专业教师的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部分教师由于入职时间不长、科研压力大、思政工作经验不足等原因,在开发课程与教材、创新教学设计与方法等方面还存在工作能力欠缺的问题。辅导员队伍近年有年轻化趋势,虽给团队注入新鲜血液,比较朝气活力,但存在工作经验不足、办事方法不妥、所学专业不匹配等问题,在理论基础、教育管理等方面尚有提升空间。进而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

(3)建设机制不畅导致教育合力不够。

专业教师和辅导员两支队伍在管理体系、考核评价机制、任务目标导向、职业发展规划路径方面都存在差异,致使在资源共享功能、信息互通程度、优势互补性方面都未得到充分发挥,学工、教学“两张皮”的现象仍然存在,无法充分形成教育合力。且高校内部协同教育的监督与评估体系相对滞后,未能及时建立一套系统的激励、监督与评价机制。

3 “三全育人”视域下专业教师与辅导员协同教育机制建设策略

如何使专业教师与辅导员队伍同向前行,实现协同教育目标,不仅需要联结双方优势资源,还要勇于突破壁垒、迎难而上,抓住机遇、敢于挑战,高校应借鉴相关改革试点经验,以推进两支队伍协同教育工作向信息化、制度化、实践化发展,因此提出以下思路:

(1)增强协同意识,整合多方优势资源。

首先,高校应在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的基础上,定期开展对专业教师与辅导员的专题培训,强化专业教师与辅导员“种好责任田,守好整段渠”的责任意识,防止出现“各忙各的”“条块分割”的情况,引导教师争做“拔节孕穗期”的引路人。其次,整合教学、服务、管理等部门资源,凝聚协同教育力量,明确立德树人的实现是需要多方部门的协同工作,而不是专业教师与辅导员的“单打独斗”,作为直接接触学生群体的专业教师与辅导员群体,双方的协同教育离不开其他部门工作的配合与支持。同时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结合多年教育教学和学生发展实际情况,针对有效地给予年轻教师帮助和建议,引领年轻教师快速成长,融入教育工作中。

(2)完善考核设计,健全协同制度保障。

“三全育人”视域下专业教师与辅导员协同教育格局的形成与完善离不开高校完善科学的制度支持。高校应专门组建两支队伍协同配合的领导小组,在广泛征集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出台关于两支队伍协同教育的文件,细化相关教学和管理工作制度,例如以课程思政实效、专辅科研成果、学生的满意度为考核重点,建立明确的激励、监督与评价制度,保证两支队伍的协同建设有章可依、有据可查。同时设置专项资金作为两支队伍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资助与支持保障,充分调动专业教师与辅导员参与协同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聚合多元载体,搭建协同工作平台。

在二级学院层面,搭建专业教师与辅导员团队工作平台,定期举办学术沙龙、主题研讨、经验分享等活动,促进两者的思维碰撞与创新,从而更好地进行第一、第二课堂的协同管理与教育,可将课程思政、课外活动、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作为切入点,拓展双方育人场域,通过联动教学资源、家校资源、共同参与学生活动,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去,了解学生学习、思想、生活等动态,营造舒适自然的育人环境,更具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学校层面,打造学校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共享平台,选树一批院级优秀的专业教师与辅导员工作团队,宣传团队协同教育经验及成效,发挥协同教育团队的典型示范作用;并以党团建设为抓手,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平台,发挥优秀党员教师、优秀学生党员与共青团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在提高学生活动能力的同时实现自我教育与管理。

(4)加强理论研究,化为教育实践探索。

专业教师与辅导员的协同教育历程是教学与科研资源不断整合、管理能力与组织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复杂、需要不断深化理论研究并付诸实践的过程。对于两支队伍而言,开展教学科研项目立项研究,加强交叉领域的协同合作,不仅能提高双方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与理论素养,还能基于各自专业优势,发挥资源与研究力量的优化效果。同时通过加强与企业合作,共建专业课程,深化“企业课堂”,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素养;通过校地共建“三全育人”实践基地,将“传统的思政课”变为“行走的思政课”,从而将思想政治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身体力行,培育学生志愿服务、担当作为的精神。

4 结语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构建专业教师与辅导员协同教育机制,充分发挥两支队伍的教育合力,不仅促进专业教师与辅导员队伍的成长,也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同时应认识到两支队伍的协同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实践过程,需要双方树立协同育人意识,加强合作交流,学校也应不断探索、研究和创新构建专业教师与辅导员协同教育机制的实现方式和举措,为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黄海宁,陈喜华,方圆妹,等.大学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实践与反思[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0,(05):9092.

[3]刘洋.高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机制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0):6365.

[4]杨卫东,孙舒悦.论高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5):9293+96.

[5]张桢远.“三全育人”视阈下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路径研究[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2(01):8183+87.

[6]吴琳.“三全育人”释放改革新实效[N].光明日报,20111125(05).

[7]朱风顺.新时代高职院校实施“融媒体+育人”存在的问题以及路径创新[J].河北职业教育,2022,6(06):4245.

[8]李济沅.浙江大学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实践探索[J].北京教育(德育),2020,(06):7377.

[9]宋洋.高校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机制研究——基于国外经验的思考和启示[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21,13(03):98101.

猜你喜欢

协同教育专业教师三全育人
会计专业教育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改革研究
专业教师担任兼职班主任的利与弊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基于协同教育的数字化校园构建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