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导向下衢州市高技能人才平台建设情况研究
2023-08-21张岚翁盛槟赵超
张岚 翁盛槟 赵超
摘 要:高技能人才关乎我国经济发展和战略转型,但实践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为了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推进高技能人才平台建设,本文重点关注区域经济导向下的高技能人才平台建设问题。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现有文献对于平台建设问题和解决对策的相关研究;其次回顾衢州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在大师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和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上工作重点和发展现状;最后提出衢州市高技能人才平台建设方面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加快推进衢州市区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高技能人才;技能大师;公共实训基地;培训示范基地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7.014
0 引言
高技能人才是支撑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重要力量。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路径主要是“以政府为引领、以企业为主导、以各类院校为依托”的多主体协作模式。虽然这种多主體协作模式能够汇集多方资源和优势力量,但是,由于各主体之间的独立性,也容易造成“理论教育与实践需求相脱节”“实践认知与政策导向相冲突”的问题。因此,众多学者和各地政府机构都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平台建设问题十分关注。
2013年,为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浙江省相关政策要求,衢州市从本地区域经济产业特征出发,出台了《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衢州市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全力打造技能大师工作室、公共实训基地和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三类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经过10年的发展,衢州市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的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效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了更好地进一步推进高技能人才振兴发展工作,本文综合调研衢州市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行政区划经济发展水平和核心产业情况,研究高技能人才平台建设工作重点和发展现状,并提出衢州市在人才平台建设方面的不足和未来发展方向。本文对衢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也可供其他城市政府部门进行决策参考。
1 相关文献回顾
高技能人才是指掌握专门知识、经验和技术技能,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术的专业技能人才。随着我国发布人才战略以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对高技能人才的引进、招募、培养、激励和考核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现有研究普遍认为高技能人才短缺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而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是决定地区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中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发展和培育,积极打造高技能人才培育平台,以期实现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和产需上的有效衔接。
自201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相关研究呈现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体现出国家政策对地方政策和学术研究的指引性作用。其中,以城市为研究对象的文献较多,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各地政策取得的成效及不足之处,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例如,李晓文将国内外的先进人才发展模式进行了分类,包括竞赛引领的广东模式、国际视野的浙江路径、培养先行的江苏典型、德国“双元制”、西班牙世界技能大赛和现代学徒制等。由此可见,不同城市在高技能人才建设上都有各自的独特绝招。
尹曙光对包头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包头市现有高技能人才总量不足且结构失衡,政府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体系不健全、人才激励和评价机制不完善,需要围绕支柱产业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工作力度。胡彪提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执行不到位、保障不完善、力量不充足等问题制约了高技能人才队伍扩充。张韵姬认为宁波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政策主要以供给型政策为主、环境型政策为辅,但缺乏需求型政策,在引才、聚才、人才使用、激励方面缺乏精准化和竞争性。徐莉、孙建波以常州市为研究对象,提出该市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相脱节,在高技能人才信息资源方面存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不匹配问题。谭娜提出大连市对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缺乏有效地引导机制和建设办法,在人才队伍建设方向和产业发展方向上契合度不高。王琨通过对东营市高技能人才开发问题研究发现重视程度不够,存在人才观念上的误区,在高技能人才评价和激励上跟不上社会的需要,造成了高技能人才缺口大、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解决措施,包括政府、企业和高等院校多主体协同,以产业及区域目标为导向、创新现有人才体制机制、加强技术资源支撑、提高职业教育培训、优化人才政策和引入竞赛机制等。
2 衢州市区域经济及高技能人才平台建设情况调研
2.1 衢州市区域经济发展情况
2022年,衢州市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3.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874.1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036.12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同比增长最快,达到6.2%,工业生产稳步回升的同时获得了较快增长。
从行政区域来看,衢州市市区GDP占比最大,达到942.22亿元,之后依次为柯城区、江山市、龙游县、衢江区、常山县和开化县,增加值分别为651.19亿元、381.28亿元、298.66亿元、291.02亿元、200.6亿元和181.35亿元,其中柯城区的增速最快,同比增加了6.1%。
从核心工业产业来看,衢州市在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上增速最快,成为衢州市工业产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为了推进衢州区域经济发展,围绕核心支柱产业培养高技能人才,打造和建设职业技能培养平台是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自2013年以来,衢州市共设点建设了74家技能大师工作室、15家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和14家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
2.2 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情况
技能大师工作室设立的目的是围绕区域内的核心支柱产业,鼓励科技和技能含量较高的规模以上企业,依托部分钱江技能大奖获得者、首席技师以及掌握传统技能、民间绝技的高技能人才,积极创建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从2013-2020年共7年的建设期间,衢州市共完成74家大师工作室的申报和建设工作,其中获得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有5家,获得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有32家,均取得了卓越的建设成效。
第一,在行业方面,已建成市级以上大师工作室所在单位涉及16个行业,其中:来自化学品制造行业的技能大师工作实验室有12个,占总数的20.3%,排名第一;来自机械设备制造行业的技能大师工作实验室有9个,占总数的15.3%,排名第二;来自纸制品行业、生活服务类和学校教育的技能大师工作室有6个,占总数的10.2%,排名第三。
第二,在职业工种方面,领办人职业工种分布广泛,涉及26个职业工种。在已建成市级以上大师工作室中,领办人职业工种从第一到第五分别为从事电工工作8个,从事车工工作8个,从事焊工工作6个,从事造纸工工作4个,从事钳工、汽修、工艺美术、化学检验工作的各3个。
第三,在领办人年龄及性别分布方面,已建成的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以中青年的男性为主。年龄在40-49岁间的占86.4%,最小年龄28岁,最大年龄61岁。在性别上,主要以男性为主,共有51人,占86%;女性8人,占14%。男女比例约为6∶1。综上,技能大师领办人在年齡结构上构成良好,有利于技能的传承和发展。
2.3 公共实训基地和企业培训示范基地建设情况
依据《衢州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和高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建设管理考核办法》,在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和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的建设方面主要是以职业技能院校和大中型企业为主体。经过多年发展,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建成公共实训基地15家,人才培训示范基地14家,其中衢州市工程技术学校被评为了国家级实训基地。
如图1和图2所示,这些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和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广泛分布在衢州市6个行政区划下。其中,在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区域分布方面,市本级基地7家,衢江区1家、龙游县2家、开化县1家、江山市2家、常山县2家。在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建设方面,主要分布在5个行政区划中,包括市本级5家、衢江区3家、开化县1家、江山市4家和常山县1家。
2.4 存在问题和对策分析
衢州市围绕区域经济特色,在大师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和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建设上取得了较好成绩,多家基地被评为省级和国家级建设单位,为该地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支撑,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在大师工作室方面,总量和质量不足且结构失衡。领办人及其所在单位涉及16个行业和26个职业工种,在整体数量上略显不足,省级和国家级工作室数量较少,虽然突出了化工和机械行业的区域经济特征,但没有覆盖到其配套行业的需求。政府可以结合本地区域特色和产业发展方向,规划设计紧缺型职业工种,给予重点财政支持,并广泛支持普通型配套职业工种的建设和发展。
第二,在公共人才实训基地和企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方面缺少合作和协同。单独来看,二者建设情况均较好,基本覆盖了衢州下设行政区域。但在“二者结合、相互补充、协同优化”方面明显不足。政府需要发挥中间平台的作用,促进二者协同联盟培训基地的建设,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发挥企业培训示范基地的榜样作用,加强高校等公共人才实训基地的培训效果和技能落地。此外,在促进同类型基地交流竞赛以及督促不同类型基地相互学习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第三,在资源配套和数字平台支撑方面存在不足。现有高技能人才培训平台都是在政府的一次性资助下,由企业和高校等组织单独承担并运营,缺乏后续的资金来源和可持续发展机制。此外,缺少高技能人才数字平台的支撑,在工作室和基地的申报、评价、考核和激励等方面缺乏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支撑,也不利于发挥政府的宣传导向作用。政府可以建立数字化平台,宣传优秀案例,扩大社会影响,改变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看法和评价。
3 结论和未来思考
本文研究发现衢州市围绕该地区区域经济和重点产业,在高技能人才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果,基本覆盖了所有行政区划和重点产业。但是,衢州与其他城市一样存在共性问题,主要表现为数量和质量上明显不足、政府协同中介作用有限、缺少持续性资源配套和技术支撑等。
未来在高技能人才平台建设和发展方面可以考虑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建设数字平台,加强宣传力度和社会影响。通过宣传推广大师工作室、实训基地和示范基地的成功经验,更好地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基于数字平台开展技术研修、技术交流、技术宣传等重要合作交流。结合竞赛评选、峰会论坛等活动,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到技能人才队伍在产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改变社会的刻板印象,为技能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第二,完善机制,提供制度保障。根据重点发展产业规划,围绕核心产业和区域经济特色,设计衢州市紧缺职业工种,使人才数量、质量和结构都能够与产业需求匹配。第三,加强监管,建立高技能人才平台建设和管理的动态调整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和保障机制。从政府层面建立健全政策支持、资金扶持、规范标准、激励表彰、外部考核等保障机制;从企业层面要加强工作职责、规章制度、发展规划、实施过程、考核评价等保障机制建设。
参考文献
[1]孙萌谣.C市高技能人才政策执行问题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22.
[2]刘丁.高技能人才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昆明:云南大学,2010.
[3]李晓文.东营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1.
[4]尹曙光.包头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发展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5.
[5]胡彪.公共政策过程视角下长春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2.
[6]张韵姬.宁波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支持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2020.
[7]徐莉,孙建波.智能制造背景下常州市高技能人才供给路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8,39(30):7274.
[8]谭娜.大连市公共实训基地管理对策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7.
[9]王琨.东营市高技能人才开发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6.
[10]周莲娣,袁丽.天津市公共实训中心助力企业兴建海河工匠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J].求贤,2019,(06):3839.
[11]孙晓明.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运行机制研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06):4546.
[12]瞿雨秋.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效的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6.
[13]李长虹,宋婷.创立云服务网络体系搭建高技能人才新平台[J].中国培训,2012,(03):1012.
[14]郭南初,陶亦亦,张义平,等.基于产学研平台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8,19(04):7880.
[15]柳立新.以技能竞赛为平台培育农机高技能人才[J].江苏农机化,2019,(04):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