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
2023-08-21王荣花张艳洪李珊珊黄冬娟
王荣花 张艳洪 李珊珊 黄冬娟
摘 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基于此,对仓储与配送管理这一主战场进行深挖,就如何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发挥好教师队伍“主力军”的作用,使得课程思政能够开花结果提出一些看法,期望能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助力。
关键词:“三全育人”;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思政建设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7.016
0 引言
2018年教育部在《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中,提出“三全育人”的概念,即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为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教育部于2020年5月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纲要中特别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保证。所以,高等学校要牢牢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为实现“三全育人”保驾护航。本文试图通过对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这一主战场的深挖,就如何针对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提出几点思考。
1 课程思政
1.1 什么是课程思政
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入挖掘各门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相应功能,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他课程的教材建设和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而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并实现思想政治与其他课程“育人”的同向同行和协调效应。
课程思政的概念中对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人都做了明确的阐释,为我们教育工作的开展不仅立纲也指明了方向。
1.2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
思政课程,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
课程思政是落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实现全员参与和全方位育人。课程思政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方方面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中,“思政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主渠道的作用,“课程思政”发挥辅助补充作用,二者是一个“课程思政共同体”,其育人目标是同向的,即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本质上都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具有内在的契合性。虽然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各有侧重,需加以区分。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两方面的育人优势,真正实现“三全育人”。
2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2.1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思政建设现状不容乐观
为了更好地了解课程思政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中的融入情况,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根据有效问卷的结果显示:30.4%的同学认为所学的课程中近八成的专业课程没有融入思政元素;34.4%的同学认为所学的课程中近五成的专业课程没有融入思政元素;22%的同学认为所学的课程中有两成的专业课程没有融入思政元素,认为所有专业课程都融入思政元素的仅有13.2%。由此可见,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现状不容乐观,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思政建设的未来十分可期,对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2.2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思政建设的有利条件
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点是挖掘思政元素,难点是如何做到“润物细无声”。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涉及内容丰富多样,尤其是配送环节与电子商务密切相关,也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作为“双十一”购物節的消费者,其体验感可以提升,这样的体验感是如何实现呢?老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景,分析引出物流领域的高新科技,树立学生的家国情怀,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课程思政元素,又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其抓手主要还在主力军——教师队伍。
2.3 物流行业稳步发展的需要
物流管理专业作为相对较新的专业,专业发展时间还不是很长,导致目前物流企业中的中流砥柱多半还是半路出身,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的专业人士还相对较少,物流领域高级人才严重匮乏,制约着物流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发展。物流管理专业的某毕业生表示,同班同学毕业三年后仍留在物流领域打拼的仅有3人,这个数据让我们有些吃惊。为什么会是如此现状?笔者认为,主要还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对职业价值认同感不高,普遍认为物流领域尤其是一线工作太苦、太累,不愿从事一线工作,结果导致不懂技术做不好管理,致使物流领域严重缺乏开拓性、创新性,缺乏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事业型高素质人才。社会主义接班人职业素养的培养,需要通过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培养模式来实现,仅仅通过思政课程还达不到预期目标,事实证明确实如此,必须结合专业课程中的课程思政来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家国情怀、行业自信心以及职业素养和职业认同感,促使我国物流行业的稳步发展。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融入课程思政,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应首当其冲。
3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思政建设的几点思考
3.1 以全方位且有效的反馈机制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保驾护航
建立健全有效的反馈机制对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是非常有必要的。召开学生座谈会是高等学校经常采用的了解课程教学效果的方式,比如学校每个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的上课与学习情况。另外,采用督导制的教学监督和考核方式,也是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方式。但笔者认为,上述两种方式更多的时候是“顶层”服务,即学院领导或校方领导了解学生与督导对一线老师的教学效果的满意程度或老师上课时学生的学情表现,而一线教师自身对教学效果并不是十分了解。因此,有必要建立能够让老师和学生沟通方便的且学生愿意与老师沟通的渠道。目前,高校教师面对的是数字化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大学生。所以,传统的沟通方式或沟通渠道已无法引起他们的关注,需要借助工具、手段将原来线下的渠道转移到线上,如借助超星学习通等平台工具,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更能全方位的记录和反映学生学习的各种表现,且能与老师进行实时互动。
由于不同的时刻反馈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所以注重学生与老师实时互动,实现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这是笔者重点强调的另一方面。为了避免沟通的漏斗现象的出现,同时也为了更好地了解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效果,及时反馈、有效反馈是十分必要的。另外,良好的沟通协作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备要素,所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实现有效沟通也至关重要。
3.2 挖掘思政元素推动课程教学改革
工匠精神的本质:首先是道技合一,追求卓越。作为物流人首要的职业素养就是吃苦耐劳,只有具备该素养才能立足于物流行业;其次是乐于奉献,物流作为服务业其本质就是服务社会,只有具备良好的奉献精神才能实现物流的使命;再次是具备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才能使物流服务做到极致;最后是创新精神,也是核心要素,尤其是处在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时代,不断创新是一个人、一个企业甚至是一个国家不被社会淘汰的法宝,我们物流人也不例外。由此可见,一个物流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恰好是工匠精神的综合体现。
为了让学生的更深刻的理解物流人精神,在授课过程中,结合知识点融入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史并对物流行业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领袖物流人展开讨论,如京东物流的创始人等,利用故事导入法让学生了解榜样物流人的闪光点以及物流精神,更深刻认识物流人的使命和责任。组织学生观看“京东智慧物流中心”影视片,认知我国智慧物流发展现状,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实现育人和育才过程相统一。
3.3 主力军“教师队伍”为主抓手
3.3.1 主力军“教师队伍”课程思政建设开展现状
自2004年以来,教育部就已开启思政教育课程改革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并指出将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掀起了全国高校开展课程思政的热潮。笔者认为,这个“热潮”多停留在研究阶段,有数据显示,思政类的论文越来越多,但落地实施效果并不明显,从调查问卷的数据可以看出,课程思政融入的比例还不容乐观。调查结果也表明,课程思政改革工作的开展学校是非常重视的(如图1所示),学生也认为课程思政是非常有必要的,也很欢迎开展课程思政(如图2所示)。上述分析表明,学校和学生已为课程思政的开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就待其开花结果。课程思政是否能够开花结果呢?其抓手是课程思政实施的主力军——教师。但实际情况是无人播种——教师就是播种人。为什么呢?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实践中尤其是大学专业课程教师在“传道”职责方面做得还很不到位。因为专业课程教师认为他的职责主要是做好授业和解惑,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从而忽略了传道职责,更有甚者专业课程教师认为传道理应由思政课程老师来完成与其无关。
3.3.2 如何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作用
针对上述情况,首先,强化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意识。学校可以通过定期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教学讲座强化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只强化教师课程思政意识,课程思政改革工作仍无法落地生根,教学执行单位也需要成立课程思政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和监督,保证课程思政不仅执行还能做到“润物细无声”。其次,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围绕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教学改革。一是授课教师应梳理课程教学内容,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方面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一门课程至少挖掘5个课程思政教育点。二是根据专业教育和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修订教学文件。教学大纲中除制定知识目標、能力目标外,还应增设思政目标。三是结合思政元素重新设计教学过程,比如智慧仓储授课内容引入智慧中国微视频,树立学生的家国情怀。四是推进蕴含思政教学内容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考评体系既包括对学生的考评也包括对老师的考评。对老师的考评,可在学期末的教学评价中增设课程思政融入指标,督促老师实施课程思政。为了确保课程思政实施后能够开花结果,也要加强对学生的考评。笔者所在学校对学生的考核采用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在过程考核中,可以在学生的平时成绩中增加德育分或者提高德育分的比例;在结果考核中,以开放的考题形式评价学生对课程思政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而考核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荣花.独立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改革路径分析:动因、现状与思路[J].物流技术,2021,(04):139141.
[2]万玉龙.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J].中外企业家,2019,(30):184186.
[3]董庆丰.“包装印刷”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53):6466.
[4]张陶然.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课程生态共同体之构建[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4):5055.
[5]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Z].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