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背景下劳动课程的育人价值及实践路径

2023-08-11李俊婕

科教导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劳动素养育人价值实践路径

李俊婕

摘要 劳动素养主要指学生在学习与劳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劳动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基于此,义务教育劳动课程的实践落实应从开发优质劳动项目和劳动资源、设置固定的劳动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家校社协同开展劳动教育、正确运用课程评价等方面切实发挥好劳动课程的独特育人作用。

关键词 劳动课程;劳动课程标准;劳动素养;育人价值;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3.8.035

1新课标下劳动课程的内涵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培养学生正确的勞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1]。劳动课程注重发挥劳动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方面的综合价值。首先,通过劳动课程融通德智体美的教育,成为五育融合强有力的抓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次,劳动课程强调学生亲身参与真实的实践活动,倡导“做中学”“学中做”,绝不是传统的劳动知识说教和灌输的过程。只有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完整的劳动过程,才会最终形成劳动素养。最后,劳动课程是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的课程。

当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当代“劳动”的概念已得到大大的拓展和外延,新课标下的劳动课程从新时代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要求和当今世界各国对公民的培养要求,与时俱进,在贴近学生生活的同时也引入体现新技术等现代劳动实践内容。

2新课标下劳动课程的育人价值

2.1形成劳动观念

以往的劳动课程实践,普遍存在学生不积极、家长不重视等问题,其原因在于以往的劳动课程并未明晰劳动及劳动教育的意义,尤其是当今人工智能时代,学生更容易对劳动的价值产生误解。劳动课程标准的制订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将“新技术体验与应用”设计安排在十个学习任务群之中,以此让学生感受现代劳动的重要意义及创新价值。在新课标下的指导下,劳动素养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学生懂得新时代劳动的意义,让学生意识到不同形式、性质的劳动都有其独有的价值[2],职业不分高低贵贱,劳动人民都值得尊敬。

2.2增强劳动能力

首先,劳动课程属于综合性的课程,因此劳动素养所要求的劳动能力也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劳动课程不仅仅培养传统认知里的体力方面的能力,还包括知识、智力、创造力等脑力方面的能力。好的劳动课程能够初步发展学生的筹划思维、设计能力,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同时承担起智育的教育任务。其次,劳动课程通过去除学生的“钝感力”、锻炼学生的“敏锐力”,提高其操作力。学生通过劳动课程中的实践体验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使自己体力脑力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提升,从而具备较强的“敏锐力”和“操作力”,这就能够逐渐形成完成生活实践所需要的胜任力。这种胜任力不仅代表了学生劳动能力的增强,学生在此过程中也能不断升华自己的劳动观念、完善劳动价值观,逐渐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劳动精神[3]。

2.3养成劳动习惯和品质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夯实核心素养的必然路径,核心素养的形成关键在于是否内化成为习惯,是否能通过习惯以思维或行为的方式外显出来[4]。义务教育阶段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基础的阶段,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劳动课程通过对劳动项目和劳动任务群的精心设计和有序编排,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劳动倾向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劳动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人民在伟大复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诸多优良的劳动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到“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课程就是将这种品质渗透在劳动实践中,不断激励出学生的劳动品质,从而将我国优秀的劳动品质继承和发扬下去。

2.4发扬劳动精神

实践孕育精神,精神引领实践。劳动精神是通过持续性的劳动实践锻炼培育出来的,绝非一朝一夕能够领会。首先,劳动精神的培育过程就是锻炼学生坚定的意志和信念的过程,是训练学生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等良好品质的过程。其次,通过传统工艺制作等劳动课程,能够帮助学生从中学习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的劳动智慧、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树立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从而引导学生自觉地将自己的志向与理想与国家的进步相联系,为今后努力成为高素质劳动者打下坚实基础。

3新课标下劳动课程的实践路径

3.1设计优秀劳动项目、开发优质劳动资源

第一,精心设计劳动项目。首先,要制订精确、具体、可操作性的项目目标。目标的制订从任务群的具体要求出发,要求最大限度反映项目实施的预期结果和学生的身心发展变化。其次,确定项目内容和过程,选取合适的劳动场地,提供安全的操作方法。劳动项目紧紧围绕十个任务群,从简到繁,从单一到综合,注重不同学段的衔接和递进关系进行选择和编排。

第二,拓展更多课程渠道。首先,将劳动教育融入其他学科课程中。为了达成“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标,劳动教育绝不是像切豆腐那样独立于其他课程而存在,相反,劳动教育要融入所有学科当中,通过德智体美等所有教育活动去开展,如此,劳动课程的开展就会在“每周不少于一课时”之外更加海阔天空[5]。例如,在小学语文课上,通过学习《呼风唤雨的世纪》等课文帮助学生发现劳动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方面的作用;学习《刷子李》《鲁班造锯》等课文培育学生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品质;学习《田家四季歌》《纸的发明》等课文普及传统农业劳动、手工艺劳动等知识;学习《我学会了》《我做了一项小实验》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设计能力[6]。在小学音乐课上,通过欣赏或歌唱有关劳动的歌曲《南泥湾》《劳动最光荣》《从小爱劳动》等渗透劳动精神。在小学体育课上,通过设计各种与劳动相关的小游戏如“大丰收”“拔萝卜”“守护粮仓”等,在训练学生体能的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劳动的价值。从不同角度不同的学科出发加强对学生劳动素养的培养,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三,开发丰富的课程资源。首先,学校内的场地是劳动课程最基础的资源,保证学校的教师、校园、操场等区域为学生的值日卫生区提供充足的空间,利用校内的绿地、阳台、空地等建设“智慧农场”等供学生开展校内农业劳动项目。其次,学校可与社会劳动实践基地进行合作,为开展工业、农业等劳动项目提供保障。此外,也要充分开发利用数字化课程资源,借助云平台、慕课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课程资源,拓展各种途径,实现劳动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

3.2设置固定的劳动周

第一,在劳动周的设计方面。首先,主题的选择注重价值的引领,以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实际为出发点,注重半开放性,体现劳动任务的持续性,将传统劳动和现代科学技术劳动有机结合。其次,内容的设计要体现出项目的序列化和关联性,注重任务综合化,任务科学化,形式多样化。再次,劳动周的时间安排一般是每学年一次,可以打破年級限制,鼓励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劳动周活动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最后,利用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资源发挥劳动教育合力,共同发挥育人作用。

第二,在劳动周的组织与实施方面。首先,在做好详细方案的同时也要做好备用方案和意外紧急事件的处理预案,做到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其次,对劳动的空间、内容、时段的衔接问题进行合理规划,确保劳动课程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再次,为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发展,在劳动周的活动中应有意加强实践劳动的内化,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手脑并用。最后,为了确保劳动课程顺利进行,学校应建立健全劳动教育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师生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劳动课程能否充分发挥其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养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的专业水平。首先学校应配备合格的专业教师,保证劳动课程专任教师的稳定性,并聘请能工巧匠以及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保障劳动课程的专业性和科学性[7]。其次,加强专业化的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研活动,开展课题讨论、专业技能训练等共同研发校本劳动项目,不断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专业的劳动教育培训是提高教师劳动意识,增强教师劳动素养的必要途径。可采取理论讲座、教学观摩等形式,使教师领悟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及实践意义[8]。最后,在劳动教师自身方面,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3.4家校社协同开展劳动教育

劳动课程标准建议学校应始终保持开放姿态,建构“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劳动教育环境。

第一,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家庭是学生最重要的生活场所,家长对劳动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素养。首先,学校必须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使家长明确劳动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劳动素养养成的重要价值,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家校协同的教育工作。学校可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讲堂、邀请家长参加劳动周劳动节等方式向家长宣传劳动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家校协同的必要性,使家长形成对劳动教育的正确认识。其次,向家长告知本学年、本学期的劳动课程规划和劳动项目等,指导家长将劳动内容融入家庭教育,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发挥教育合力。

第二,发挥社会社区的补充作用。劳动教育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劳动教育中如果没有参与社会实践是不完整、不具有说服力的。因此,应积极开辟社会劳动资源,打造集学工、学农、红色文化、科技文化、地方特色文化于一体的劳动教育第二课堂,丰富劳动课程资源。除此之外,学校应根据社区资源实际情况,系统安排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如看望养老院的老人、体验社区工厂的生产劳动、清理社区卫生等。学校有责任给予家庭和社区一定的指导,但需注意的是,学校并不是绝对的主导,不能够用权利的角度去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否则劳动教育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

3.5正确运用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作为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体系的重要一环,有利于激励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使劳动课程收获正向反馈,促进劳动教育更好的发展。

第一,评价遵守导向性、发展性和系统性原则。劳动课程评价以学生的劳动素养为核心导向,发挥评价的反馈与发展功能,并将其系统地贯穿于学习始终。

第二,设计良好的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通过了解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真实表现来调整、完善教学策略,从而促成学生收获更好的学习效果。首先,评价内容应围绕劳动素养,反映学生劳动素养的真实水平。其次,表现性评价通过设计劳动任务清单、学生劳动成长档案袋等工具记录学生真实的过程性表现。值得注意的是,不同评价工具的功效不同。劳动任务清单具有“考核”的性质,记录的是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劳动档案袋侧重于过程性的记录,需要记录收集的是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因此,根据特定的任务选择最适合的评价工具才能获得理想的评价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3.

[2]张家军,吕寒雪.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教育变革:缘起、挑战与出路[J].中国教育学刊,2022(6):35-42,79.

猜你喜欢

劳动素养育人价值实践路径
“阳光菜园”:提升留守儿童劳动素养的策略研究
依托“阳光菜园”提升留守儿童劳动素养的实践探索
论音乐剧走进中小学音乐第二课堂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农村初中生劳动素养缺失原因
幼儿园规则教育的价值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