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型资助视域下高校贫困生心理扶贫探究
2023-08-11唐弋钦
唐弋钦
摘要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引起了诸多不良情况,经济贫困导致的心理贫困让他们陷入囹圄,在解决经济问题的基础上重点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問题,及时对贫困生进行心理扶贫是发展型资助的应有之义。目前,高校资助工作由浅入深,资助方式由“保障型”转向“发展型”,由“供血”转为“造血”,资助工作重发展是内在要求,重心理是现实需要,剖析心理贫困现象的成因,探索解决的方法和应对方式,如此方可为贫困生的健康成长一路保驾护航。
关键词 发展型资助;高校贫困生;心理扶贫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3.8.04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生资助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高等教育阶段构建了“奖、助、补、贷、勤”全方位的学生资助体系。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转型,高校资助工作面临着新的困难与挑战,虽然保障型资助解决了学生经济困难的问题[1],但无法改变原生家庭贫困给部分学生带来的自卑、焦虑、逃避、抑郁、偏执甚至对社会不满等心理问题。如何在保障学生物质条件的同时,培育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是发展型资助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以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为切入点,分析心理贫困现象的具体表现、剖析心理贫困的产生原因、进而提出心理扶贫的路径,以期实现对贫困生的心理帮扶,促进发展型资助工作在学生心理指导方面的完善。
1高校发展型资助工作中心理贫困的具体表现
1.1自我否定与期望他人肯定的矛盾
由于贫困生家庭经济困难,所获教育资源有限,在进入大学后,相比其他同学的见识与学识,难免妄自菲薄,认为贫穷等同于落后,陷入自我否定的泥沼中[2]。表现为不敢肯定自身的价值,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对别人的评价十分敏感,做事情小心翼翼,害怕将自己完全展现在大众视野当中。在学习和生活中因为害怕失败而不主动承担任务,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遇见困难和挑战一味逃避,没有自信走出自我设定的困境。同时贫困生又有着极强的自尊心,他们竭力隐藏自己贫困的事实,害怕别人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他们,甚至产生以谈论自己家庭为耻的负面想法。他们非常想展现自我价值,但部分人却误入歧途,有的贫困生为了能在考试中获得优秀的成绩而夹带小抄,有的贫困生为了不让人看出自己窘迫的家境而借高利贷买昂贵的电子产品,种种以不良手段维护面子的行为都是虚荣心在作祟,他们试图以这些形式来维护自尊,掩盖自卑感,最终却往往产生虚伪、失信等不健康的心理。
1.2积极交往的意愿与人际关系障碍的矛盾
贫困生进入大学后,发现自已与其他同学的经济状况、生活习惯天差地别,这就容易使贫困生产生自卑心理和巨大的落差感,一时找不到未来的方向[3]。部分贫困生因家庭经济原因导致自己敏感、孤僻,只埋头苦读而不主动参与人际交往和班级活动,课余时间为了补贴家用会进行勤工俭学或校外兼职,这也使得他们无法维持稳定的人际关系。而且目前高校出现了一些人情消费现象,班级同学生日、各种节日、获得奖学金甚至连选课成功也成了请客吃饭的理由。贫困生为了融入班集体达到大众消费标准,独自背负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在挫败感增强、自卑感加剧后,他们会找各种理由逃避集体聚餐玩耍等活动,因此也与同学们渐行渐远,给大家形成了冷漠、孤僻、不合群的印象。如此一来,贫困生面对同学们的谈笑风生和插科打诨格外在意,往往无意间的玩笑却让他们如鲠在喉,认为别人势利、重富欺贫、畏强欺弱,因此产生妒忌、怨愤等心理问题。
1.3就业高期望值与低成就感的矛盾
随着大学生活接近尾声,就业是贫困生面临的首要问题,以往学习是改变命运的机会,之后工作是撑起一个家庭的关键。他们对成功和荣誉有着超出常人的执着,更为迫切地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贫苦的家境,自然对今后的工作抱有较高的期望,他们往往在脑海中构思了理想的蓝图,但却忽视了用人单位的需求和社会人才激烈竞争的现状,完全按照自己的理想找寻高薪工作,结果往往无功而返,丧失信心。部分贫困生在职业发展上过于追求自身利益,不愿回到条件相对艰苦、经济相对落后的家乡,违背自身的专业特长,盲目从众选择热门行业,涌向经济发达地区,急功近利倾向严重,忽视了脚踏实地的重要性,对基层工作没有耐心、恒心、信心,无法将自我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结合,缺乏社会责任感。一旦现实与梦想产生偏差他们就会对自我的能力持否定态度,对社会制度持怀疑态度,在多次失败后出现习得性无助的心理,自此再择业时就会过分关注自己的家境劣势,看不到自己的闪光点,忽视自己的潜在优势,不敢投身于就业的竞争洪流,找不到工作从而产生自闭、厌世等不健康的心理,更为严重者甚至做出极端、偏激的行为。
2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原因分析
2.1社会层面的客观原因
首先,贫困生的经济压力主要来自贫寒的家庭,多数贫困生的父母都是在家务农或在外打工,文化程度低,与孩子交流常常带着负面情绪,给孩子造成焦虑、愤恨的心理问题[4]。其次,学校资助制度和心理辅导制度不完善,多数学校只是机械化完成困难认定和助学金发放,没有完整的体系和制度精准识别真正贫困的学生,使贫困生质疑评定的公正性,这就导致自尊心强的部分贫困生不愿意申请助学金。学校的心理辅导针对全体学生,并未将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予以关注,而贫困生的自尊心往往较强,不愿将脆弱的一面暴露人前,无意主动寻求心理辅导,这就造成了贫困生心理帮扶的死角。再次,受社会层面不良风气的影响,贫困生易滋生出攀比心理、盲目从众消费心理,形成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房价的居高不下,物质消费的一路飙升,使贫困生在城市扎根更为困难,和衣食无忧的本地人相比,更显捉襟见肘,社会贫富差距和社会现实压力往往成为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2.2个人层面的主观原因
造成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内因是多种多样的:一是价值观扭曲。部分贫困生贪图安逸,期盼不劳而获,坐享其成,无法正确看待付出与回报的关系,产生盲目攀比、拜金虚荣的心理,甚至通过高利贷、校园贷等方式及时行乐,透支青春,以此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最终连累家人,甚至诱发犯罪行为。二是认知偏差。一部分贫困生认为是父母的无能和社会的不公造成自己窘迫的生活状态,竭力隐瞒家庭经济状况,抗拒国家和学校的帮助,遇到困难时一味逃避,把贫困当作失败的借口,成日怨天尤人,不思进取。部分贫困生存在错误的自我认知,认为自己生来就低人一等,各方面都不如其他同学,因此不敢展现自我才能,自卑敏感,多疑猜忌,做事畏首畏尾,无法正视生活中的磨砺和挑战。三是心理调适能力差,大多数人都会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关键是如何使用科学的方法对自己的心态进行调整,受家庭教育的影响,部分贫困生不善于管理情绪,压抑负面情绪,不会合理宣泄与倾诉,最后导致负能量累积,易产生抑郁等心理问题。
3发展型资助视域下高校贫困生心理扶贫对策
3.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塑造贫困生健康人格
心理健康课程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对于培育学生的健康心理起主要作用,有着覆盖面广、普及性高、学生易接受等特点。高校应创新心理健康课程讲授形式,不断更新心理健康内容,加强对心理教师的培训,融入心理资本教育,注重培育贫困生积极进取、乐观豁达的心态,使贫困生学习调适心理的方法,增强对生活的希望、对自我的自信、对克服困难的韧劲。
辅导员和班主任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应当发挥育人作用。关注贫困生的日常行为和心理变化,经常与其谈心谈话,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理智看待贫困,不因家庭条件妄自菲薄,凭借自己的勤奋和努力获得成功;善于捕捉贫困生的闪光点,鼓励他们自信自强,不断激发他们的潜能;开设资助育人公众号,经常发布资助政策和育人成效,推送寒假送温暖、资助宣传大使评选、优秀贫困学生专访等活动,让贫困生积极参与其中,在活动中锻炼自我,提升自信。
3.2完善发展型资助体系,全面提高贫困生能力
实现贫困生心理扶贫就要把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贫困生的實际问题就是经济困难,这就需要高校完善发展型资助体系,做到精准扶贫。学校和院系应根据调查数据和实际情况精准分配资助名额,民主评议时要从资助系统中筛选出建档立卡、低保、孤残、特困供养、烈士子女这五类特殊资助对象,予以重点帮扶。对于比较困难和一般困难的贫困生,辅导员和班主任要深入班级、寝室进行走访,了解学生本人吃穿用度,利用大数据平台调查消费结构,掌握学生的真实家庭情况,从而做到精准扶贫。
心理扶贫的另一个出口就是提高贫困生综合能力,减轻就业压力。多数贫困生学习能力较强,但人际交往能力偏弱,鼓励其参与班委竞选,学会展现自己的长处,表达自己的思想,在为班级同学服务的过程中提升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学科竞赛也是贫困生发光发热的平台,平日的埋头苦读使他们的学科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出众,在竞赛中能反思自己的不足,制订改进的计划,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取长补短,互相学习。
3.3丰富资助育人模式,构建多主体协同支持体系
高校除了国家级的奖助学金要合理分配,还要重视企业奖助学金的筹集和评比,不断拓宽助学资金的来源和渠道。调动社会爱心人士、知名校友、合作企业、教职员工等多方力量把国家资助、学校奖助、企业捐助和学生自助结合起来,形成“四位一体”的资助育人模式[5]。探索实施校企联合创新创业项目等发展型资助方式,针对有创业意向的贫困生,高校可建立专项资金予以支持,并发动优秀校友、创业先锋等资源助力他们走好创业之路。
完善朋辈帮扶体系,由于朋辈年龄相近,互动频繁,共同点多,更容易对贫困生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高校开展朋辈帮扶以榜样育人为出发点,通过“自强之星”“资助大使宣传”“励志事迹宣讲”等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让贫困生见贤思齐,争做榜样。开展“朋辈一帮一”的学业辅导小分队,分析贫困生第一课堂成绩,对于成绩较差的同学,安排优秀学长学姐、班委和同学等进行一对一的辅导,传授学习方法和技巧,在教室、寝室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6]。
4结语
发展型资助是高校资助的新型模式,在经济帮扶的基础上实现育人和发展,而在育人的过程中,贫困生产生的负面事件多与心理问题相关,因此心理扶贫是极其重要的环节。高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发展型资助体系,丰富资助育人模式,立足贫困生长远发展,引导贫困生发现自我价值,增强贫困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在解决贫困生实际困难的同时又能强大其心理素质,实现自我救助和心理脱贫,在“扶困”的基础上、实现“扶志”与“扶智”,使贫困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保持心理健康,形成健全人格,常怀感恩进取的心为社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魏晶,贾曦.高校学生资助由保障型向发展型转变的依据与探索[J].北京教育(高教),2018(6):24-27.
[2]周明晶.发展型资助理念下高校贫困生心理扶贫探析[D].杭州:浙江大学,2019.
[3]米玲菲.当代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1,29(S2):235-237.
[4]陈雨沁.发展型资助育人视角下高校贫困生心理教育困境和对策研究[J].智库时代,2019(43):275-276.
[5]韩宝玉.“四位一体”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探析[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41(10):133-134.
[6]许龙成,朱绍勇,金相宜.“后扶贫时代”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育人协同机制研究[J].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8(4):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