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

2023-08-08甘淑芬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3年8期
关键词:知识整合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甘淑芬

摘  要:单元作业有别于学习单元中的某一课时作业,不仅是对于某一知识点的巩固练习,更是对单元内知识点的整合运用。合理地设计和实施单元作业有助于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文章探讨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单元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单元作业;核心素养;知识整合

单元作业,指教师根据单元知识把本单元中零散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以整合的思路来设计单元作业。合理地设计与实施单元作业有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教师的教学成果,提高教学质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探索与实践有效的单元作业设计策略。接下来,笔者就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中的一些思考进行阐述。

一、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课程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一步强调使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简称“四基”),发展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简称“四能”),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单元作业为载体,助力学生发展“四基”、提高“四能”。

当前的单元作业不乏存在“一刀切”的现象,教师采取无差别的作业,全班学生不分能力、水平完成统一布置的作业,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些作业与生活实际相脱节,不能很好地联系数学与生活实际;有些碎片化的作业使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点前后串联起来,不利于知识的迁移与应用。

二、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的策略探寻

设计单元作业应该关注并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注重在单元作业中助力核心素养的落地。针对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一些单元作业设计的策略。

1. 面向全体,尊重差异性

教师要根据学生发展水平的差异,制订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设计有层次的作业,如基础型作业、提高型作业、拓展型作业。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分层单元作业的设计与实施,可以更好地突破班级教学中难以照顾学生个体差异的局限性,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以下统称“教材”)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时,笔者设计了如下的单元作业:聪聪在暑假期间去厦门旅游,从厦门北站到莲坂站有多种交通工具可供选择,如表1所示。

(1)从厦门北站到莲坂站,乘坐出租车的价格是乘坐地铁价格的几倍?(☆)

(2)乘坐BRT的价格比乘坐公交的价格的3倍少

2元,你知道从厦门北站到莲坂站乘坐BRT要多少元钱吗?(☆☆)

(3)聪聪乘坐公交或地铁从厦门北站到莲坂站往返多次,共花了18元。聪聪可能乘坐公交车或地铁各几趟?(☆☆☆)

笔者在每道作业后通过☆标注出难度,体现作业题目设置的层次性,既能关注全体学生,又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

2. 联系实际,突出应用性

单元作业的选材角度应广泛,且尽量选取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现实的情境和新闻大事件作为题材,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

仍以“倍的认识”一课为例,笔者还设计了以下单元作业。

(1)三角梅是厦门市市花,深受厦门市民的喜爱。花店里卖了6盆三角梅后,发现剩下的盆数是卖掉的3倍,花店里原来一共有多少盆三角梅?

(2)厦门山海健康步道全长约23公里。李爷爷周末去步道锻炼身体,通过运动软件统计得到周六大约走了3公里,周日走的路程比周六多6公里,那么李爷爷周日走的路程是周六的几倍?

单元作业中引入厦门市市花三角梅、山海健康步道等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3. 整合联系,体现系统性

由于数学知识的编排呈现出螺旋上升的结构,教师在进行单元作业设计时应当注重作业的广度与深度,注意知识点间横向与纵向的延伸,厘清知识之间的逻辑顺序,通过合理的单元作业设计,将单元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及之后相关知识串联起来,把知识点串联成知识线,再拓展成知识面,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知识之间的迁移应用。

例如,在教学教材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时,笔者设计了以下单元作业。

(1)运球投篮,跳起来。

② 当商是5时,被除数最大是(    )。

(2)妈妈从厦门带来一些特产,希望小明能够帮忙分装送给朋友。妈妈一共带回22盒馅饼、26包豬肉脯和16罐沙茶酱。如果每3盒馅饼、5包肉脯和2罐沙茶酱分为1份,这些特产最多能分几份?

4. 学科融合,凸显综合性

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中融入其他学科的知识,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教学教材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时,笔者将数学知识与语文知识相融合,设计以下单元作业:下面诗句中,哪一诗句体现出观察的角度不一样,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可能不一样(    )。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此外,在设计教材二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一)”单元作业时,笔者将其与美术学科相结合;在设计教材三年级上册“测量”单元作业时,笔者将其与体育学科相结合;在设计教材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和整理”单元作业时,笔者将其与综合实践课程相结合。通过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让学生在完成单元作业时感受数学的魅力。

5. 立足发展,重视过程性

单元作业设计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结果,而且要关注学生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过程。在完成单元作业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教材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时,由于学生已有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学习经验,对于这一单元内容的学习不会陌生。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不困难,难点在于理解其中的算理。笔者通过下面的单元作业设计促进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小松通过竖式计算求出了图1中鸡蛋的总数,计算过程如图2所示。竖式计算中“66”所对应的部分是图1中的(    )。

以上问题的设计,每一步的计算都涉及之前学习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知识。学生有了之前的学习经验,就能通过数形结合更好地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三位数乘两位数”是小学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部分知识,是学生在认识、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算法迁移和理解算理的。通过这样的单元作业设计,也可以促使学生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方法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中。

单元作业作为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进行单元作业设计时,教师应该整合单元知识,关注知识的整体脉络,让单元作业成为学生建构数学知识体系的纽带。

参考文献:

[1]林华澎. 数学单元作业:在设计中统领数学知识[J]. 数学教学通讯,2019(1).

[2]李国娟,徐国海. 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的思考与实践[J]. 小学数学教育,2018(5).

猜你喜欢

知识整合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加工教材,提升教学效果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例谈初中化学单元复习课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