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单元作业与试卷的整体设计策略研究
2018-02-19韩建刚
韩建刚
摘 要:单元作业与试卷分别用于学生能力锻炼和知识水平测试,将二者有效融合可优化学生能力发展的曲线,增强学习、巩固、测试的总体紧凑性,并由此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以初中数学为例,分析单元作业与试卷整体设计策略,为广大教师提供相应参考。
关键词:数学;单元作业;试卷;整体设计
一、单元作业与试卷整体设计的目的及价值
(一)目的
传统教学模式下,单元作业主要用于学生能力锻炼,作业安排量较大、知识关联性练习功能偏弱,而试卷测试更倾向于学生能力综合检测,因此试卷难度相对偏高,但频次较低,难以为知识巩固提供有效帮助。对此,本文提出了将单元作业与试卷进行整合设计的一体化巩固与测试教学建议,一方面将知识检测与自我问题发现进行有效分散,促进学生能力向纵深发展;另一方面将低效巩固训练与考试检测全面结合,实现同步的锻炼和检验,并保证知识巩固的连续性。
(二)价值
从单元作业与试卷整体设计的目的来看,其关键价值在于消除两类学习形式的自有缺陷,并将二者的学习功能进行有效融合,其中所带来的增量效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将试卷测试部分分散到单元训练阶段,更及时地发现学生学习问题,并提供更高水平的巩固性学习条件;其二,将作业训练与试卷测试反馈进行有机结合,学生在训练时同步回顾和反思已发现的问题并改进知识内化效果,实现常态化的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二、单元作业与试卷的基本功能定位
(一)考查方向的侧重与差异
单元作业优先考查学生知识结构完善性,提供知识巩固和技能强化条件。因此,题目设计相对简单,更倾向于知识记忆强化和实践能力训练。试卷则优先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基础应用能力,结果作为评价和复习课的参考,所以题目设计更为复杂,同时完成学生能力的形成性与诊断性评价。在二者整体设计中可以考虑将试卷功能融合到日常单元作业中,增加小比例综合检测题目以实现高频检测,并作为学生能力点评和指导的参考。
(二)试题特征差异
在试题难度方面,单元作业难度偏低,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纵深偏低,试卷测试难度偏高,有较显著的能力诊断功能,但相对频率低时期难以形成长效的能力锻炼效果。因此建议在单元作业中安排复杂题目,强化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在試题考查范围和知识点密度方面,单元作业考查范围较窄,通常只涉及一个知识点,较少关注知识结构考查和综合能力评价,测试试卷题目考查范围较广,单卷题目知识点跨度大,更容易进行知识能力锻炼。因此,建议拓宽单元作业考查范围,实现常态化综合能力训练和评价,同时建议试卷题目考查范围适当收窄,并提高考试频率,平衡作业与考试间的难度跨度。
三、单元作业与试卷的整体关联设计策略
(一)题目难度配置
单元作业通常在一阶段学习后进行集中安排,考试则多安排在月度、季度、学期末进行,后者频率较低不利于学习成果检测的及时性。对此,建议教师从学习成果发展导向下进行二者的整体设计:首先,提升作业难度,增加自主探索与开放性、综合性题目比例,将作业作为学生能力诊断的参考;其次,单元复习后开展课堂考试,考试难度与作业难度水平及类型一致,用于及时巩固学习质量。
在集中考试阶段(月度、季度、学期末),建议教师在试卷设计中适当增加高难度题目的比例,用于检测学生特色能力的发展水平。例如,在八年级下册根式运算学习期间,当月月考试题设计中可以设计综合应用题型,其中:题干条件描述中直接引入根式转化要素,如“一个正方形四边均为10 cm,为了稳定,在对角线钉上木条”,该木条长度作为后续问题条件,由此可在解题过程中判断学生二次根式转化的基本能力;然后围绕应用设计复杂计算,以二次根式表示木条分割后三角形的周长,可考查学生二次根式简化、加减运算能力;同时该问题以几何应用为情境,本身也考查了本年级已学的勾股定理知识,具备实践能力检验、知识结构检验等功能,可以更好地判断学生细节能力问题。
(二)题目关联设计策略
传统单元作业与试卷题目的设计内在关联度相对较低,不容易实现功能内聚,会导致训练与检测价值的分离。建议教师将单元作业与随堂测试卷进行高相关性设计,例如,八年级下册第十六章二次根式相关题目设计中,单元测试优先以二次根式运算、简化的实践性题目为主;随堂测试内容以概念测试、公式填空和选择、二次根式复合运算(运算与简化合并)、生活实例的二次根式转换能力考查为主,题目设计根据作业批改时所发现的普遍性问题额外设计复测性质的题目。通过此类设计保证作业与试卷的关联性,使学生在知识训练后快速对知识结构、综合能力、重难点问题进行重点巩固,加深理解和记忆。
基于考查结果用途的题目主要出现在集中考试的试卷中,该阶段题目的难度均衡性、考查方向都应适当均衡。建议教师在题目设计中考虑学生层次,从如下三个方向进行设计:其一,知识点紧凑性,在复合知识点考查题目设计时避免选择知识点跨度较大的组合方式;其二,应用能力检测功能,题目设计时尽量压缩定理、公式等的直观考查,必要时可采用变形方式进行题目设计;其三,综合能力检测,在高综合性、高知识密度考查的应用题型设计中,应尽可能设计多个分支问题,并保证问题的难度递进性,同时应优先选择同一知识树下的知识点进行考查,实现对学生知识结构问题的准确判断。
参考文献:
[1]崔海燕.高效课堂下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策略[J].科普童话,2017(9).
[2]陈丽明.“减负增效”背景下初中数学考试命题技术研究[J].新课程(下),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