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念统摄下的复习课“选”“必”融通教学策略
2023-07-31郑婷婷
郑婷婷
随着全国各地陆续进入新课程的实施,关于如何开展统编教材的高三复习课教学也成为广大教师日益关注的话题,笔者所在地区浙江省从2020年秋开始实施新课程,目前2023届师生已经进入高三复习阶段,教师在教学探索中取得一致的共识就是统编教材的复习课教学重点在于实现选择性必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的融通(以下简称“选”“必”融通)。笔者结合自己执教的一节高三复习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尝试从大概念统摄下实现“选”“必”融通的角度谈谈复习课教学策略。
一、深度分析课标,通过提炼大概念实现“选”“必”价值融通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目标是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2019年出版的针对新课程考试评价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也明确提出新高考考查的内容是“四层”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其中核心价值在“四层”考查内容中居于首要地位,对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具有引领作用。[2]因此无论从课程目标还是从考试评价出发,复习课教学首先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把价值取向渗透在教学中。复习课要做到“选”“必”融通,首先要寻找“选”“必”共同的价值取向。那么怎样从复习内容中寻找共同的价值取向呢?笔者认为,需要深度分析《课程标准》中关于“选”“必”课程的内容要求,通过提炼大概念的方式,实现价值融通。大概念(big ideas)也被译为大观念、核心观念、核心概念等,是指那些能够将分散的知识、技能、观念等有机联结成整体,并且赋予它们意义的概念、观念。[3]由此可见,大概念作为一种观念一般都具有某种价值取向。因此通过提炼大概念,可以实现复习课“选”“必”价值融通的目的。以《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为例,本课的复习中,教师特别要注重渗透的价值观应当是一种民族观和国家观。研读《课程标准》可以发现,其中关于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国古代史的内容要求如下:
1.3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1.4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民族交融、区域开发的新成就。
1.5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6明至清中叶中国版图的奠定、封建专制的发展与社会变动:
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从以上表述中,不难发现中国古代史的主要线索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即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而《课程标准》中关于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内容要求指出: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由此可见无论是作为必修中国古代史内容还是选择性必修相关专题,在叙述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脉络中都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作为共同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也渗透在“选”“必”教材相关文本表述中,笔者通过词频搜索统计,在2019年版必修教材与选择性必修教材中“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这一概念总计出现了39次之多。同时基于“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伴随着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国的形成与发展而出现的‘超民族共同体。”[4]这一学术观点,笔者最终提炼本课的大概念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民族政策、经济交流、民族迁徙、地理环境、思想观念、历史人物作用等要素,认识和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学业质量水平3和4)。
二、围绕大概念,通过创设学习任务,实现“选”“必”思维融通
历史概念是历史思维的细胞,要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得从阐明历史概念做起……一节历史课不只讲一个概念,而是讲一群概念,把这一群概念按照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组合起来,就形成了概念系列。[5]复习课教学中离不开概念剖析,在对“选”“必”教材历史概念的阐释中,逐步实现学生的思维融通。而众多历史概念中,有的概念例如大概念就需要重点剖析,只有理解了这一概念,学生才能理解其衍生出的其他一群概念(重要概念和一般概念),才能融会贯通,学会迁移与应用。本课教学中需要重点剖析的大概念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这个概念统摄下的历史概念众多,如下图:
根据此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还统摄了其他如羁縻政策、羁縻州等一系列基于史实提炼的历史概念,形成概念群,这些概念散布在“选”“必”教材中,有的是显性的,有的是隐性的。笔者的教学策略是创设三个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梳理“选”“必”教材中涉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的知识内容。学习任务二:选取古代中国历史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做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1位,为他撰写颁奖词。学习任务三: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这一主题,将各种推动其形成的因素设计成思维导图,并说明设计理由。 以上三个学习任务具有层层递进的关系,学习任务一是基础性任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厘清“选”“必”教材中涉及到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的相关知识点,在梳理基础上概括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迁徙等各个因素,考查学生对历史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学习任务二选取一位历史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作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撰写颁奖词。这个任务切口较小,但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考查学生历史探究能力,学生在课前通过各种途径搜索资料,根据自己理解,选取不同人物,为其撰写颁奖词,课堂呈现内容丰富多元。学习任务三是本课的核心任务,是在前两者基础上设置的,旨在讓学生能够分析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诸多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最终形成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考查他们分析历史问题能力,在完成任务三的过程中,他们需要进一步整合知识,厘清位于“选”“必”教材中一系列相关概念,并建构彼此关联。由此,教师通过创设层层递进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这一大概念以及相关概念群的理解,提升历史思维能力,实现了思维融通。
三、关注历史逻辑,通过学习工具的应用,实现“选”“必”知识融通
复习课教学中也要关注知识的融通。这是实现价值融通与思维融通的基础。理由如下:一是从历史本身而言,其发展是有逻辑的,并不是简单的碎片化的知识。二是从统编教材编写特点看,必修课程按照通史顺序,以纲要形式整体叙述中国和世界史,选择性必修课程则从专题的角度来叙述历史,内容敘述中涉及许多共同的知识,但叙述的角度不同。三是从考试评价来看,徐奉先指出:等级考的内容组织,要特别注意不同内容在通史与专题的内在联系以及在考试中的呈现特点。[6]基于上述三点,“选”“必”知识的整合与结构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这一大概念,可以实现不同知识片段的连接与整合,但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中还必须围绕大概念依托学习工具的应用,才能真正实现知识融通。所谓学习工具指的供学生在学习活动时使用的各类用具、方法与手段。笔者在本节复习课中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了如下两种学习工具:
学习工具一:表格,通过如下表格的梳理,学生能够有意识地按照表格内容梳理整合“选”“必”中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的相关史实,并且将这些史实按照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分类,初步实现了“选”“必”知识的融通。
学习工具二:思维导图,本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哪些要素促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即需要学生分析相关知识点的联系与逻辑,笔者给学生提供了如下三种思维导图的范式:
以上这三种思维导图,代表着不同知识之间存在的不同结构的联系。同时笔者也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思维导图,构建联系。学生在设计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也实现了“选”“必”知识的结构化。总之,借助以上两个学习工具应用,学生基本实现了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相关知识的“选”“必”融通。
综上所述,基于统编教材的复习课教学应当注重选择性必修课程与必修课程融通这一共识,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实现融通的三个策略:深度分析课标,通过提炼大概念实现“选”“必”价值融通;围绕大概念,通过创设学习任务,实现“选”“必”思维融通;关注历史逻辑,通过学习工具的应用,实现“选”“必”知识融通。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复习课教学知识融通是基础,思维融通体现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力培养,而价值融通则是课堂最终输出端。三者层层相扣,紧密相连,核心素养的培养也蕴含其中。本文抛砖意在引玉,希冀有更多同仁可以关注“复习课教学如何实现选择性必修与必修课程融通”这一话题,并将这个话题引向深入。
【注释】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年,第2页。
[2]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9年,第1—3页。
[3]徐蓝:《明理、增信、崇德、力行——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基础教育课程》2022年第5期,第44—45页。
[4]李大龙:《中华民族共同体属性与建设途径探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 年第3期,第7页。
[5]赵恒烈:《历史思维能力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15页。
[6]徐奉先、刘芃:《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历史教学》(上半月)2018年第7期,第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