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不完全隔代教育家庭老年教育优化方向探析

2023-07-31王春兰

中国成人教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隔代祖辈父辈

○王春兰

在城市不完全隔代教育家庭中,隔代教育与亲子教育两种教育形式同时存在,祖辈与父辈在家庭教育过程中都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虽然两种教育形式能够形成互补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家庭教育成效,然而,由于隔代教育与亲子教育之间存在代际差异,因此,祖辈与父辈开展的教育也容易产生冲突。在此背景下,对城市不完全隔代教育做出全面认知,从隔代教育层面入手优化老年教育成效、提升老年教育水平,对于推进城市不完全隔代教育家庭中隔代教育与亲子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提高家庭教育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市不完全隔代教育的产生原因

从文化传统角度来看,文化传统对社会大众思想认知产生着深刻影响,而思想认知又能够反映在行为选择层面。儒家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占据主导,而儒家思想所强调的“亲亲”以及对亲情的重视,更是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我国社会大众思想认知中,这也让家庭伦理成为社会伦理中核心的组成部分,促使家庭本位成为我国社会伦理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重要特征。《孟子·尽心上》中写道:“孩提之意。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这既体现出了孟子“性本善”的主张,也说明重视家庭亲情是人所具有的本能[1]。这种文化传统,是当今城市不完全隔代教育现象的历史渊源,即不完全隔代教育并非完全是两代人面对儿童教育做出的无奈之选和无奈之举,对于许多祖辈而言,更是爱幼情深的自觉责任或者含饴弄孙的自我追求。

从社会角度来看,城市不完全隔代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父辈得到“解放”,而父辈所具有的这种“解放”需求,在很多情况下并非为了放弃自身应当履行的亲子教育责任,而是与当今社会的发展节奏具有紧密关系[2]。具体而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大众生活节奏、工作节奏不断加快,在这样的背景下,父辈面临的工作压力、竞争压力在不断加大。为了能够提高家庭生活水平,或者出于实现自身职业理想的内在需求,父辈往往会在工作中投入较多精力。虽然许多父母希望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但是不完全隔代教育往往会成为一种无奈选择。祖辈在不完全隔代教育中的参与,能够缓解父辈在履行自身家庭责任和自身事业发展之间存在的冲突,弥补父辈因为在工作中投入较多精力而在亲子教育中投入不足所产生的缺陷。

二、城市不完全隔代教育中隔代教育与亲子教育的代际差异

在城市不完全隔代教育中,隔代教育与亲子教育之间展现出了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教育观念方面,隔代教育与亲子教育展现出了明显的代际差异。教育观念决定着家庭教育具有的底层逻辑,对教育主体选择的教育方法产生着深刻影响。隔代教育与亲子教育在教育观念方面存在的差异,是导致城市不完全隔代教育家庭产生教育冲突的主要原因。具体而言,从祖辈监护人教育观念来看,强调主观经验是隔代教育具有的重要特征,在传统育儿思想的束缚下,隔代教育展现出欠缺系统性、科学性的缺陷。例如,在隔代教育中,老人往往会为了关爱孩子而忽略孩子独立意识、独立能力的培养,导致孩子在生活、学习中具备过强的依赖性;在亲子教育中,父辈则更为重视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在通过多元化的渠道获取育儿信息的基础上革新自身教育观念,这让父辈的教育观念展现出了与时俱进的特征。例如,在重视满足孩子物质需求、精神需求的同时,父辈也更为关注孩子坚强意志、独立人格的养成,会将身心健康与责任意识的培养放在更为重要的地位。

其次,在教育方式方面,隔代教育与亲子教育展现出了明显的代际差异。城市不完全隔代教育中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水平与教育成效。从祖辈所倾向于选择的教育方式来看,许多祖辈在家庭教育中重视秩序、强调纪律,同时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溺爱。面对孩子在生活与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往往会选择讲道理、惩罚等方式对孩子行为进行纠正,一些情况下则会采取放任态度。在这种教育方式中,孩子的主体性、内在需求没有得到足够尊重,容易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相对于祖辈所开展的家庭教育而言,父辈在亲子教育中则更为关注孩子在不同阶段呈现出的不同特征,倾向于使用引导、激励等方法帮助孩子形成自理能力,面对孩子出现的错误也更倾向于使用温和的手段与孩子开展沟通。当然,在育儿实践中,受到育儿经验有限、情绪控制能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父辈同样会出现以暴力手段对孩子进行惩戒的现象,但是随着父辈育儿理论体系的逐步构建,这种选择并非城市不完全隔代教育家庭中亲子教育的主流选择。

三、祖辈监护人在城市不完全隔代教育中需要改善的内容

祖辈监护人在城市不完全隔代教育中的参与,既具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在肯定祖辈监护人参与城市不完全隔代教育优势的基础上,明确祖辈监护人在城市不完全隔代教育中需要改善的内容,对于提升祖辈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水平与教育成效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祖辈监护人在城市不完全隔代教育中需要改善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祖辈监护人有必要明确自身在隔代教育中需要承担的职责。一般情况下,祖辈监护人没有抚养孙辈的义务,然而,中华民族具有家庭成员互助的传统,许多祖辈监护人都具有参与隔代教育的意愿。特别是在年轻一代面临的竞争较大的社会背景下,祖辈监护人在隔代教育中的参与能够有效缓解年轻一代承担的压力。由此可见,无论是从文化传统还是从社会现实来看,祖辈监护人都应当在现代化家庭的发展中承担一些责任[3]。当然,并非所有的祖辈监护人都适合参与到隔代教育中,这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内容。

其次,祖辈监护人有必要明确自身在隔代教育中扮演的角色。虽然许多父母在亲子教育中缺乏足够的时间与精力,但是这不意味着祖辈监护人需要越俎代庖,在隔代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实际上,祖辈监护人最好的角色是扮演好父辈监护责任在子女教育中的助手,以家庭教育补充力量的形式,帮助父辈监护人更好地贯彻科学的、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与此同时,祖辈监护人还应当强化自身边界意识,在隔代教育中体现出对父辈监护人以及孙辈的尊重,避免以家庭绝对权威的形象过度干预家庭教育工作。

最后,祖辈监护人有必要转变自身在隔代教育中的育人理念。毋庸置疑的是,在家庭教育中,祖辈监护人与父辈监护人所开展的教育工作在目的层面具有一致性,即促使孩子实现全面发展。然而,在一些情况下,祖辈监护人的育人理念、育人方式等与育人目标呈现出了相悖的特点,如在隔代教育中过度溺爱孩子、对孩子进行过度保护、对父辈监护人的教育工作进行过度干涉等。通过转变育人理念来改善这些现象,是祖辈监护人在家庭教育中需要努力的重要方向。

四、城市不完全隔代教育家庭中的老年教育优化方向

(一)发挥城市社区职能

城市社区既具有管理职能,也具有服务职能与教育职能。由于老年人在城市不完全隔代教育中的参与,对家庭、社区发展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城市社区需要着眼于和谐家庭建设需求、家庭教育发展需求、社区文明水平提升需求等,在充分发挥自身职能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为老年教育工作的持续优化提供助力与保障。

首先,城市社区需要做好宣传工作,引导祖辈监护人对自身在城市不完全隔代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做出深入认知,促使老年人具备转变自身家庭教育理念的意识。在宣传工作中,社区需要使用多样化的宣传方式、宣传阵地开展宣传实践。例如,在利用线下活动宣传的基础上,社区也可以依托新媒体开展宣传活动[4]。另外,社区需要重视收集祖辈监护人反馈信息并给予及时回应,在尽量提升宣传工作趣味性、吸引力的基础上,邀请具有较高社会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参与社区宣传活动,并可以通过与新闻媒体开展合作,进一步提升宣传工作的影响力。

其次,城市社区有必要优化祖辈监护人学习、教育资源配置,为老年人开展主动学习、自我教育以及接受培训创造良好条件。社区教育资源的进一步丰富,能够为城市不完全隔代教育家庭中的祖辈监护人开展自主提升以及社区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供支撑。社区在开展资源购置的过程中,需要对城市不完全隔代教育家庭祖辈监护人具有的教育能力发展方向、自主提升需求为依据,确保资源供需实现有效对接,进而提升资源利用率。与此同时,资源购置与配置工作需要呈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例如,在重视购置图书资源的基础上,社区还有必要购置网络教育资源,从而更好地满足祖辈监护人依托互联网平台、远程教育模式等提高自身教育能力的需求。

最后,城市社区有必要围绕祖辈监护人在城市不完全隔代教育中的参与,构建科学的监督与评估机制,推进相关工作得以持续发展。为了能够帮助城市不完全隔代教育家庭中的老年人掌握更高的教育能力,社区有必要成立专项工作小组,负责对社区工作开展水平以及老年人教育能力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其中,监督工作主要面向社区宣传、服务等工作的规范化,确保相关工作能够按照预定规划逐步、有效落实,为预期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评估工作主要面向城市不完全隔代教育家庭老年教育理念的转变与教育能力的提升,主要以各个家庭成员的反馈为依据,在此基础之上,社区需要以问题为导向探索自身宣传、服务工作优化方向,构建更为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案。

(二)构建家校合作机制

对于孩子已经入学的家庭而言,家校合作机制的构建,能够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架起沟通桥梁。这不仅有利于强化家校在教育实践中的相互配合,而且也能够帮助包括老年人在内的教育主体掌握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这对于提升老年人在城市不完全隔代教育中的能力及其教育成效具有重要意义。在家校合作机制的构建中,学校方有必要对城市不完全隔代教育的特点以及老年教育需求做出考量,并在与老年人开展沟通以及对其开展教育引导的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首先,学校有必要与不完全隔代教育家庭中的祖辈监护人开展顺畅沟通。学校与祖辈监护人之间的沟通内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学校需要围绕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以及监护人需要配合的教育事务开展沟通。另一方面,学校有必要引导监护人使用正确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开展教育实践。在此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专题讲座等形式,普及现代化的、有助于推进孩子实现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与育人方法,在引导祖辈监护人与这些内容进行更多接触的基础上,促使祖辈监护人教育能力得以有效提升[5]。例如,教育工作者在指出孩子在学校中存在的问题之后,可以以提供建议的形式与祖辈监护人开展沟通,引导祖辈监护人明确教育优化方向,进而提升家庭教育成效。

其次,学校有必要组织不完全隔代教育家庭中的祖辈监护人共建成长团体。在学校与祖辈监护人开展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学校还有必要在推进祖辈监护人之间沟通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从而让祖辈监护人能够在相互交流、学习的过程中革新自身育人理念。在此方面,学校可以依托新媒体构建家长群、在学校组织家长交流会等多种方式,引导祖辈监护人构建学习成长共同体,在明确统一成长愿景、成长目标的基础上,促使祖辈监护人能够实现共同成长。例如,学校可以以“如何与孩子进行顺畅的亲子沟通”为主题,引导祖辈监护人开展讨论。在祖辈监护人讨论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以观察者的角色挖掘祖辈监护人在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对祖辈监护人开展引导,促使祖辈监护人在沟通交流中提升自身的育人能力。

(三)强化家庭成员沟通

在城市不完全隔代教育家庭中,祖辈监护人、父辈监护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对于革新老年人教育理念、提升老年人教育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沟通与交流,更是有利于实现双方共同成长,为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提供助力。在此方面,父辈监护人应当履行更多的责任。

首先,考虑老人实际情况,开展和谐沟通交流。在一些情况下,祖辈监护人参与家庭教育所取得的成效,不完全由祖辈监护人的教育意识、教育方法所决定,也深受祖辈监护人身心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父辈监护人需要了解祖辈监护人具有的特征,分析祖辈监护人参与隔代教育的可行性[6]。例如,父辈监护人既需要考虑祖辈监护人具有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还应当考虑祖辈监护人对隔代教育的参与意愿、生活习惯、性格等。在此基础上,父辈监护人则需要通过日常沟通交流,帮助祖辈监护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形成更高的教育能力。当然,在这一过程中,父辈监护人需要避免对老年人产生过高的苛求,认识到隔代教育对老年人体力、精力以及时间带来的损耗,以感恩的心态开展和谐的沟通,从而促使老年人更愿意接受正确的建议。

其次,建立一致的育人理念。祖辈监护人与父辈监护人所开展的教育要实现有效的衔接,就需要有一致的育人理念作为支撑。在家庭教育实践中可以发现,欠缺一致性的育人理念、教育标准等,不仅会让祖辈监护人与父辈监护人就家庭教育问题产生矛盾,而且也会导致子女心理产生混乱。例如,当祖辈监护人对孩子产生过度溺爱、过度保护时,父辈监护人具有的权威性会被弱化,孩子对更为严肃的教育方式也更容易产生抵触心理,这则导致了预期的教育目标无法实现。由此可见,父辈监护人需要在引导祖辈监护人、开展亲子教育的过程中投入更多的精力,而祖辈监护人也应当与时俱进,在强化协同、明确边界、达成统一意见的基础上为家庭教育水平的提升提供助力。

综上所述,城市不完全隔代教育逐渐成为城市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模式之一,祖辈监护人在家庭教育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在认识到祖辈教育与父辈教育具有的代际差异基础上,祖辈监护人有必要对自身在家庭教育中的理念与行为做出转变。而在提升祖辈监护人教育能力的过程中,社区、学校以及家庭成员都有必要进行适当干预,从而为城市家庭教育水平的提升提供助力。

猜你喜欢

隔代祖辈父辈
祖辈-父辈共同养育冲突对祖辈抑郁的影响:祖辈个人掌控感的中介作用与长辈价值感的调节效应
父辈们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
My Country, My Parents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
“隔代亲”与文化传承
父辈和祖辈的情感故事,分外美丽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助教带动“夕阳”之爱
你把孩子的教育失败归咎于“隔代教育”,爷爷奶奶不背这个锅!
接过父辈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