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命运共同体视角下职业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2023-07-31尤凤英
○尤凤英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与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多样化人才以及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职责。《意见》对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提出了优化职业教育供给结构、健全多元办学格局、协同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丰富职业学校办学形态、拓展校企合作形式内容、优化校企合作政策环境等具体落实要求。近年来,政府、行业企业与院校在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相对清晰的职责与定位,但在实践中还需提高各方主体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优化各方主体的参与环境,促进校企的深度融合。本文从校企命运共同体的视角,基于协同理论,研究了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多方参与者的多维需求,明确各方主体在合作过程中的主体责任,力争使参与各方主体的利益最大化,构建协同共赢长效合作机制。这在理论与实践上具有双重意义。
一、校企命运共同体与协同育人的逻辑契合
(一)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协同育人的内涵
协同学是自组织理论体系中解释物质从无序到有序运动的一个重要理论,它的创始者是德国物理学家哈肯(H·Haken)[1]。协同学理论最初的发现是在物理学范畴内研究激光,发现粒子在特定条件下可以由无序运动转为有序运动,这个特定的条件被命名为“序参量”。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协同学从物理学范畴不断向其他学科延伸,尤其是在教育学领域受到广泛关注。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现已形成世界最大的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也已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构建原则实质是明确目标、协同培养并保障质量。因参与协同的各方教育理念相同,使得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具备协同条件,可不断完善合作的创新机制,按照行业企业所需的人才培养规格与标准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目标,推动不同合作主体的协同培养模式的系统建设。高职院校协同育人主要是以协同体制为原则,促进院校与行业企业进行深度的合作,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挥各类育人主体的作用,凸显最大化育人的协同效应,构建多元化主体参与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从而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2]。
党的二十大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3]。我国职业教育注重打造院校特色品牌,高职院校在与行业企业等相关机构进行深度融合、共同育人的过程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可以直接对接产业人才需求,可以通过课证融通等方式将行业标准引入教学内容,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过程与工作所需的高效连接。各个育人主体在协同发展的机制下进行科学重组,资源共享、深度交流、高度合作,形成协同效应,各方共同努力构建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进而促使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二)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校企命运共同体”是指校企各方以相互信任、互惠共赢为基点,双方在相对理性的衡量基础下达成互利共赢的局面[4]。校企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主要表征为利益均衡、责任共担、文化交融、协同发展等四个方面。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到:“厚植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社会环境,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4]国家正在努力推进高职院校与企业构建命运共同体,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外部性,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同于企业追逐经济利益的生产目标,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是否能够找到利益共通点,是否能满足各自需求是影响合作效果及成效的直接因素。校企命运共同体视角下,参与合作的各方主体要优势互补,解决学校、企业和学生之间存在的利益需求冲突,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长效运行机制下,高职院校可以持续向企业输送符合行业标准的高技能人才,不断为企业储备后备人力资源,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可以通过提供一线技术技能大师到校兼职优化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结构,共同参与课程开发,保障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前沿性,提供实训设备、实习基地充实学校实习实训条件,助推学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校企协同共赢的多维需求
(一)社会发展需求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时间不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刚刚萌芽,多为地方性短期职业大学。自20世纪90年代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一方面,新行业的涌现产生大量新的岗位需求;另一方面,当时社会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与普通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都难以与企业需求对接,整个社会开始逐渐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特别1996年颁布实施的《职业教育法》第十三条规定,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这在基本法层面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这一类型的法律地位,为高等职业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同时也为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发展道路[5]。尤其近20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在社会合力支持下高速发展,走出了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到本世纪中叶,中国要完成从职业教育大国迈向职业教育强国的根本性转变。到2050年,职业教育同整个教育一道,实现从追赶到跨越的战略目标,迈入发达国家行列,成为世界职业教育强国[6]。高等职业教育是社会生产走向现代化的产物,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在社会发展中逐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发展力量。社会人才供需关系需要最大限度地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价值。另外,不同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程度基本与本地的经济水平发展程度正相关,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提高职业教育水平,为社会储备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可以形成地方人力资源优势,提升就业率,打造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水平的技能技术聚集地,进一步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高职院校需求
现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可以说是大工业生产发展的产物。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最显著差异的就是其具有“跨界性”。一方面,职业教育具有普通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即职业教育也是一种育人活动。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之间紧密连结、共生共荣,必须担当起服务社会的使命。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要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实现需求端和市场供给侧的有效对接,以共同体的视角促进建构对接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力争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高职院校要注重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业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人才储备需求。校企深度融合,协同共赢发展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必然选择。对高等职业教育而言,产教融合是一种将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转型相结合的改革方式,要求课程实践环节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将职业标准引入课程实践教学,势必会推动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培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等教育教学的一系列变革。
(三)行业企业需求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已经步入了“提质培优”的发展阶段,随着区域产业不断升级与转型,一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已经形成巨大缺口,区域范围内支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优秀大型企业不足,行业企业对相关人才有着迫切的市场需求。高等职业教育本身就定位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由于专业设置灵活,校企合作形式不断丰富,校企合作内容不断加深,使得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在经济发展推动中的作用不断提升,但服务行业企业的应用性科研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校企深度融合协同育人的成功经验可以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相关主体资源互补、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协同共进,兼顾各方主体利益,互利共生共赢,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元需要。企业要实现来源稳定、质量可靠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储备,必然对职业教育有现实期待,与高职院校深度融合,多方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协作共赢也是应然选择。
三、校企命运共同体视角下协同共赢长效合作机制构建
中国一直在为实现教育现代化而努力,也在为建成世界人力资源强国,满足国家人才储备战略而奋斗。命运共同体视角下,教育、人才和产业链彼此交融,价值取向趋同,构建校企协同共赢长效合作机制有助于扩大校企合作各参与主体的利益交集面。
(一)强化协同共赢机制,促进多方价值实现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目前,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都可以归结为缺乏较为系统的规划。2022年5月1日起施行新的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法律层面地位同等重要,引导大众更加关注职业教育,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的职业教育法也明确提出要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命运共同体视角下,政府应发挥协同作用,做好顶层设计,在政策层面支持改革创新,共建产教融合生态系统。行业对校企协同命运共同体的合作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国家、省、市各级都存在不同行业的职教联盟,行业可充分发挥指导、服务、协调与监督等作用。利用各个平台,行业组织可以发挥自身优势提供便利的信息交流,搭建人才共享平台,对行业要素进行深入的分析,便于高职院校了解社会人才需求与技术需求,及时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促使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需求。
企业与学校要打破竞争意识,在院校育人的公益属性与企业本身的逐利属性之间找到平衡,采取多种形式合作,共同搭建育人平台,将企业人才储备作为合作成果进行战略考量,构建充分彰显协同效应的合作共赢长效合作育人机制。
高职院校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是共同体建设的积极参与者,也是共同体运行的核心推动者[7]。高职院校进入“双高”建设的新阶段,与企业合作意愿增强,合作项目增多,但产教深度融合依然存在制度性困境、操作性困境和实践性困境的困扰,合作深度、广度不足,合作成果不突出,缺乏长远共赢的合作机制。校企双方应从根本需求入手,从命运共同体的视角构建利益驱动合作机制,探寻以人才培养为依托,以项目合作为纽带的举措构建校企深度融合机制,力争突破现阶段校企合作深度、广度不足等瓶颈,构建满足企业优秀人才储备与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校企协同共赢的长效合作机制。
(二)优化合作运行机制,达成融合协同目标
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要紧随行业产业需求,要在文化建设、师资培训、课程体系构建、实习实训环境、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以及资源保障等多个要素形成人才培养模式系统内部的协同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是系统运行的主体,也是校企命运共同体视角下内外协同的主体。各培养子系统要协同运行,保障高职院校育人活动的正常运转。校企合作的外部协同同样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支撑。院校与企业的协同可以提升人才培养与行业需要的适配度,具体表现在专业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目标的协同、实习实训环节与企业管理实践的协同、课程体系构建与企业人才培养规划的协同、校内教学师资与企业实习导师的协同、企业文化与培养文化的协同等多个方面。
首先,人才培养目标要与企业人才战略协同。要梳理好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如何为产业需求服务以及内在的影响因素,为专业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与具体的实施操作意见。在新兴产业方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水平相比产业行业相对滞后,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应积极与企业对接,以产业领域的岗位职责、岗位要求等人才需求为依据,生成岗位画像和能力模型,对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在国家及地区政策的引导下,通过产教融合引进企业优质资源,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探索“岗课赛证”与“课程思政”融通的动态课程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三教”改革,开发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产业需求,提升专业培养与产业和行业的契合度,提高人才对服务区域产业服务的能力。
其次,实习实训与企业管理实践的协同。实习实训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在工作环境中具体实践的过程,是强化在校理论知识学习并形成完整知识体系的重要环节。要依托有实力的院校与企业成立各行业职教集团联盟,为校企之间搭建沟通合作的桥梁。积极参与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建设,利用企业为高校提供的产教融合平台开发用于实践教学、就业指导及职业素养等系列课程。在此环节,要强化企业的育人地位及育人责任,培养学生的合约精神。要强化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校企共同打造一体化实训资源共享平台,将项目开发、创新创业以及企业外包等不同的方式引入基地,增强基地运转效率与效益,校企合作共同保障学生具备扎实的就业能力与良好的就业环境。
再次,校内师资与企业导师的协同。教师是发展职业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支撑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力量。校内师资与企业导师要发挥各自在教育教学理论与行业前沿技能的不同优势,深度融合,联动育人,加强科研与教学的全方位合作。2022年10月25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通知》,从国家层面启动了认定工作,是教育部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能力提升行动的组成部分,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开启了国家行动的新篇章,“双师型”教师认定进入了有国家标准可循的新阶段[8]。校内专任教师可通过企业锻炼、国培计划等活动增强与企业交流,在实践中更新专业知识、提升实践技能,强化“双师素质”提升。企业技术人员在担任兼职教师前也应进行基本的教育理论培训,了解教学方法、教学技巧、课程设计等不同教学活动,更好地履行教育责任,提升学生实习实训学习效率与学习成果。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应共同搭建科研创新平台,围绕职业教育与行业发展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带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校内外教师团队按照对专业的认知、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职业素养提升等不同环节实现校企师资对接,可以促进院校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有效融合,对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水平有重要作用,可以使学生更为顺畅地完成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
最后,企业文化与校园培养文化的协同。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魅力的精准体现,教书育人、端正学风是主责主业,主要是公益属性。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直接与企业的兴衰、优劣相关联,具有效益价值取向。高职学生是高职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核心指向,高职学生提前接触企业文化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与工匠精神;在学校强化思政教育的同时增强企业素质培养,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实习实训的内在动力,实现自我价值的认知和超越,帮助学生在就业时快速适应身份转变,可以在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形成正向激励与良性循环,提升学生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总之,要保障校企协同共赢,一定要将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对接企业人才需求,将学生职业发展前置到在校培养过程,构建顺畅的沟通途径,提高合作效率,优化运行机制,提升合作质量,构建长效共赢的合作机制,促进合作的有效协同及协同效应最大化。
(三)完善合作保障机制,激励合作长效共赢
校企深度融合需要遵循一定的管理制度、行为规范以及监督机制,而长效合作要有必要的保障机制作为合作的坚强后盾。要考虑政策、组织与人员的三重保障效果,健全管理机构、完善执行效果。
要完善政策保障。在国家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鼓励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全力打造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品牌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应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不断探索、勇于实践,探索不断提升校企双方利益需求的合作形式;政府与行业企业及高职院校各司其职,协同管理解决校企合作中出现的教育与经济问题,为校企深度融合长效合作提供顶层支持,打造共生共赢的保障机制,不断彰显高等职业教育的活力和生命力。
要完善组织保障。要形成由校长负责、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各部门协同实施的校企合作工作机制和组织体系。要组建包含校企双方工作人员的组织团队,协同制定校企合作管理办法,明确校企双方的教育职责,制定管理标准,保障校企合作服务效率。要重视日常工作的运行与反馈,应在每个学期末进行校企双方活动的评价、沟通与反馈,动态调整后续工作的组织实施,优化资源配置,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保障各主体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正向运行机制。
要完善人员保障。校企融合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与教育教学活动要全方位紧密结合,始终贯穿育人培养全过程,要全力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与高水平的管理团队,提高职业教育师资的专业化程度。人员是各个运行主体建立紧密联结的主体保障,积极进行人力、物力的支持,实现机构、人员、经费“三落实”,强化合作过程的主人翁意识,保障互利共赢的合作活动有效运行,构建校企深度融合的长效合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