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磨汤联合苯巴比妥钠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研究①

2023-07-28徐小明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苯巴比妥黄疸胆红素

徐小明

(洛阳市妇幼保健院,河南 洛阳 471000)

新生儿黄疸是会出现在大部分新生儿身上的一种常见表现,中医称为“胎黄”“胎疸”[1]。据统计,足月儿有超过半数会在出生后1周出现黄疸,早产儿出现黄疸的比例更大,高达80%[2,3]。黄疸产生原因较为复杂,胆红素的积累是其最主要的因素[4~6]。症状表现为面部皮肤首先变黄,再往下蔓延到躯体、四肢。同时,巩膜黄染,并兼有厌食、嗜睡等症状[7]。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造成机体重要脏器受损,甚至危及生命[8]。考虑到新生儿机体免疫力较低,本研究意在探索更加有效的药物来治疗黄疸。现代医学常将苯巴比妥钠作为临床用药,可有效调节胆红素代谢水平,同时还有抗惊厥等效用[9]。从中医角度看,四磨汤能促进胃肠蠕动,有行气降逆之效[10]。本研究以2019-01~2020-12在本院治疗的72例患有黄疸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以给与苯巴比妥钠为基础,联合采用四磨汤,观察疗效,并与基础治疗做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01~2020-12在本院治疗的72例患有黄疸的新生儿。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符合《实用新生儿学》[11]中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医儿科学》[12]中“胎黄”湿热郁蒸型辨证标准:面目皮肤黄且亮,啼声嘹亮,不吸乳汁,嘴唇干裂,或伴发热、便秘等症状。(1)纳入标准:①符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和中医“胎黄”诊断标准;②足月新生儿;③监护人知情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胆道、中枢神经疾病;②伴遗传代谢性疾病;③合并溶血病新生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36例研究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研究组男17例,女19例;平均日龄(14.22±2.12)d;平均体质量(3.26±0.15)kg;黄疸发生时间(7.06±1.51)d。对照组男16例,女20例;平均日龄(14.13±2.89)d;平均体质量(3.16±0.26)kg;黄疸发生时间(6.97±2.11)d。两组性别、日龄、体质量和黄疸发生时间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苯巴比妥片(国药准字:H31021871,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规格15mg),口服,根据体质量每次5mg/kg,3次/d。研究组以对照组为基础,给予四磨汤口服液(国药准字:Z20025044,湖南汉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10mL/支),口服,5mL/次,3次/d。一个疗程为5d,共进行一个疗程的治疗。治疗期间需要保证新生儿患者能量、保暖等护理措施到位。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1)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守则》[13]中根据临床表现:巩膜黄染、皮肤黄染、尿液颜色等主要证候,根据症状分为无症状、轻、中、重度症状,分别记为0分、3分、6分、9分。大便颜色、小便次数等次要证候,根据症状分为无症状、轻、中、重度症状,分别记为0分、3分、6分、9分。(2)临床疗效对比: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4],黄疸现象明显消失,肤色恢复正常,食欲精神正常为显效;临床症状得到减轻,皮肤黄染减弱,仅余面部黄色,精神食欲良好为有效;治疗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3)不良反应对比:记录治疗期间出现的过敏、瘙痒、水肿等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两组治疗前黄疸主症和次症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主症和次症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分)

2.2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88.89%(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n=36,n(%)]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治疗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8%,对照组为1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36)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15]。轻度生理性黄疸可自行消退,在某些条件下也可能转化为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如果未得到妥善处理,容易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如新生儿肺炎、败血症、溶血症等并发症,严重损害其重要脏器机能[8]。因此,无论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黄疸都不能忽视,尽量在早期发现并治疗以提高治愈率。

在西医方面,新生儿黄疸常采用苯巴比妥钠来治疗[9]。该药品是一种肝药酶诱导剂,能够加速对胆红素的排出,同时具有镇静作用,实现对该病症的治疗。从中医角度来看,四磨汤的主要成分为枳壳、木香、乌药、槟榔等[16]。枳壳性微寒,味苦酸,理气宽中;木香性味温苦,健脾消食;乌药性温味辛,行气止痛;槟榔性苦辛温,消积利水。这几种药物协同使用可以理气降逆,通过肠胃蠕动促进对胆红素的排泄,减少胆红素滞留,改善黄疸症状。本研究中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表明四磨汤联合苯巴比妥钠能更好的改善新生儿黄疸症状;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显示四磨汤联合苯巴比妥钠对新生儿黄疸疗效更显著;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说明采用四磨汤联合苯巴比妥钠治疗黄疸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在采用苯巴比妥钠对黄疸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四磨汤能够提高疗效,安全有效地促进新生儿健康生长。

猜你喜欢

苯巴比妥黄疸胆红素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鲁晓岚:黄疸
苯巴比妥、地西泮联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效果观察
吃柑橘何来黄疸——认识橘黄病
手术后黄疸的病因诊断
新生儿黄疸护理观察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妇科手术前使用苯巴比妥术后致固定性药疹(附1例报告)
纳洛酮抢救苯巴比妥重度中毒5例的急救护理
苯巴比妥在中毒大鼠体内死后分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