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慢性肛裂患者的疗效比较

2023-07-27王之光河南省新乡市口腔医院453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14期
关键词:组术肛裂肛管

王之光 河南省新乡市口腔医院 453000

慢性肛裂(Chronic anal fissure,CAF)属临床常见病症,多见于20~40岁中青年,典型症状为便秘、出血、疼痛等,起因复杂,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1-3]。外科手术是临床针对CAF患者常用治疗方式,常见术式如内括约肌侧切术(Lateral internal sphincterotomy,LIS)、肛门后正中切扩+肛窦切开引流术(Incision and drainage for liver abscess,IDLA)等,可有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解除内括约肌痉挛,改善便血、排便疼痛等症状[4]。但应用上述哪种术式治疗CAF效果更佳,临床尚无统一意见。基于此,本文收集我院100例CAF患者,旨在从手术效果、肛管指标、炎性因子等层面对比上述2种术式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学伦理会批准,收集2020年9月—2022年2月我院100例CAF患者,按手术方案不同分成A组(n=50)、B组(n=50)。其中A组男22例,女28例,年龄22~51岁,平均年龄(36.84±5.82)岁;肛裂病程2~8个月,平均肛裂病程(5.11±0.65)个月;肛裂分期:Ⅱ期19例,Ⅲ期31例。B组男20例,女30例,年龄21~50岁,平均年龄(35.47±5.93)岁;肛裂病程2~9个月,平均肛裂病程(5.24±0.58)个月;肛裂分期:Ⅱ期18例,Ⅲ期32例。2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CAF诊断标准[5];资料齐全;经肛门指检、镜检确诊,且局部检查可见肛裂“三联征”;意识清晰;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肠道感染性病症;严重恶性肿瘤;依从性差;严重器质性病症;凝血功能异常;自身免疫性病症;妊娠、哺乳期者;既往手术治疗史;沟通障碍者。

1.3 方法 术前2组均予以生理盐水清洁灌肠,肛周备皮,排空肠道,局麻,右侧卧位。

1.3.1 B组接受LIS治疗。拉开肛门(采用拉钩实施),外扩至约肌皮下处,自5点钟或8点钟处(距肛缘约1.5cm)切开皮肤,钝性扩开裂口(梭形),挑出白线下边缘内括约肌并切断,切除肥大乳头、溃疡裂口、哨兵痔,以纱布填塞创面,包扎并固定(以明胶海绵实施)。

1.3.2 A组接受肛门后正中切扩+肛窦IDLA治疗。于肛门后正中处(距肛缘外2cm至齿线上缘0.5cm)做手术切口,暴露正中肛裂,切断内括约肌下缘(上至齿状线,下至肛缘),切开部分内括约肌及外括约肌皮下处,经邻近齿线、肛裂处置入探针,并沿探针切开,引流,切除肥大乳头、溃疡裂口、哨兵痔,以纱布填塞创面,包扎并固定(以明胶海绵实施)。

1.4 观察指标 (1)对比2组围术期指标,包括创口愈合时长、手术时长、住院时长。(2)对比2组手术效果,均于术后1个月评估,优:便秘、便血、排便疼痛等症状消失,创面充分愈合;良:便秘、便血、排便疼痛等症状明显改善,创面基本愈合;差:未及上述标准。优、良计入优良率。(3)对比2组术前及术后3d、7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6]评分,共10分,分值与疼痛程度成正比。(4)对比2组术前、术后7d肛管指标[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肛管直径、直肠静息压(RRP)、肛管静息压(ARP)],以直肠肛管测压法测定。(5)对比2组术前、术后7d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IL-8]水平,取静脉血4ml,3 000r/min转速离心10min,取血清,以酶联免疫法测定。(6)对比2组创口感染、肛门失禁、肛缘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

2 结果

2.1 围术期指标 2组手术及住院时长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A组创口愈合用时更长(P<0.05),见表1。

表1 2组围术期指标对比

2.2 手术效果 A组手术优良率为98.00%,与B组的92.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42,P=0.359>0.05),见表2。

表2 2组手术效果对比[n(%)]

2.3 VAS评分 术前2组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2组术后3d、7d 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A组降低幅度更为明显(P<0.05),见表3。

表3 2组术前及术后3d、7d VAS评分对比分)

2.4 肛管指标 术前2组肛管直径、AMCP、RRP、AR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2组术后7d AMCP、RRP、ARP水平均明显降低,肛管直径明显增长,且A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见表4。

表4 2组术前、术后7d肛管指标对比

2.5 炎性因子 术前2组血清IL-8、CRP、IL-6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2组术后7d血清IL-8、CRP、IL-6水平均明显降低,且A组降低幅度更为显著(P<0.05),见表5。

表5 2组术前、术后7d炎性因子对比

2.6 并发症发生率 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00%,与A组的2.00%相比更高,差异显著(χ2=7.111,P=0.008<0.05),见表6。

表6 2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CAF是消化道出口由齿状线至肛管组织发生表面开裂现象,病情进展后可合并肛乳头肥大、皮下瘘、前哨痔、肛窦炎等,严重时还可损伤肛管皮肤,破坏肌肉组织及皮下构造[7-9]。

当前,临床主要以手术措施治疗CAF,常见术式如LIS、肛门后正中切扩+肛窦IDLA等,其中前者是通过将在肛管皮肤下肛门内括约肌切断,使其松弛,缓解痉挛状态,改善肛门局部血供,从而缓解患者病情,另外受皮肤支架连接功能影响,可显著缩短创面愈合时长[10]。肛门后正中切扩是通过切除哨兵痔、肛裂创面及病变肛窦,能避免多切口处理,并能于直视状态下切断部分内、外括约肌,有效提升识别内括约肌、外括约肌皮下位置准确性,精准、有效祛除病灶,并避免伤害其他周围组织,敞开创面;而肛窦IDLA可对感染肛腺彻底清除,缓解括约肌痉挛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但手术创伤大,不利于术后创口愈合[11]。本文中,2组手术优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创口愈合用时比B组更长(P<0.05),可见,上述2种术式治疗CAF患者效果相当,但LIS更有助于创口愈合。但本文结果还显示,与B组相比,A组术后VAS评分及AMCP、RRP、ARP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肛管直径更长(P<0.05),说明相较于LIS治疗CAF患者,应用肛门后正中切扩+肛窦IDLA治疗于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优化肛管指标、减少并发症方面更具优势。分析原因:LIS可缓解痉挛,刺激病灶周围肌肉,改善肛门局部血供,避免剧烈收缩,同时,术后缝合能减轻肛管张力,加大其直径,从而促进肛裂愈合,但易出现重复切口,使患者术后疼痛感明显,此外,其无法在直视状态下完成手术操作,切口位置处于肛管非病变区域,可对肛门产生不必要损伤,增加肛瘘等并发症风险。而后正中线是肛裂常见位置,后正中切扩术是切开肛门皮肤,充分暴露内括约肌,同时能于直视下扩大肛门口径,利于新鲜肉芽组织萌发,此外,该术式可一次性切除病灶,避免多个切口,对降低并发症风险、减轻患者痛苦具有积极意义。

血清IL-8、CRP、IL-6为临床常见炎性指标,其表达与机体炎症程度呈正相关[12-14]。本文中,与B组相比, A组术后7d血清IL-8、CRP、IL-6水平更低(P<0.05),由此进一步证实,应用肛门后正中切扩+肛窦IDLA治疗CAF患者更有助于降低机体炎性反应。笔者分析认为,这可能与该术式可对感染肛腺彻底清除有关,继而有效减轻机体炎性反应。

综上所述,应用肛门后正中切扩+肛窦IDLA治疗CAF患者与LIS治疗效果相当,而前者可进一步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疼痛感,改善肛管指标,降低炎性反应,但创口愈合时长略长。

猜你喜欢

组术肛裂肛管
咬合重建固定义齿修复对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咀嚼效果的影响
基于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心室功能研究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脑功能、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保护效果及应激反应影响
胎儿正常肛门、肛管和畸形改变的超声图像分析
直肠癌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肠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30例肛裂手术临床治疗分析
外括约肌皮下部离断术治疗肛裂50例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肛裂防治中的运用
改良肛裂切扩术治疗肛裂60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