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错解归因,提升解题能力
2023-07-24张珏晖
张珏晖
摘 要:错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资源,巧妙运用解题中的错误资源,引导学生在错误中归纳和分析,逐渐提升自身的解题能力,已经成为一线教师关注的重点.本文以此切入,针对学生在数学解题中常见的错误进行了归类、分析,并据此提出针对性的解题教学建议,旨在提升初中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关键词:错解;归因分析;初中数学;解题教学
教育家皮亚杰在研究中认为:“有意义的学习离不开错误的促进,若将错误认定为学习的不合理因素,那么错误就是学习的限制因子.”解题作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承担着培养学生思维的责任.但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只要在技巧上、心理上,亦或是知识上存在一丁点儿的错误,就会出现偏差,导致其出现解题错误.这种现象尤为常见,错误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资源,只要对其合理利用,就能让学生在错误分析中获得提升和发展.
1 初中数学常见错题归类分析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错误.为了最大限度利用这些错误资源,促使学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在错误中获得提升,必须要对其进行归类、分析.具体来说,初中数学常见错题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1 知识型错误
数学解题就是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学生掌握的知识越是牢固、知识越是系统,解题突破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一旦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了知识漏洞,或者对某些数学概念、数学性质认识不清,后期也没有及时进行填补,就会中断知识的连续性、系统性.如此,不仅制约了学生的后续学习,也导致其在解题时频频出现错误.
例1 判断x+1π是分式还是整式?
错解:部分学生在解答这一题目中,认为:x+1π中含有字母π,因此属于分式.
解析:学生之所以会产生错误,主要原因就是对“分式概念”的认知不够到位.根据分式的定义,在判断一个式子是否属于分式,主要是看其分母,如果分母中含有字母,则该式子为分式.对此,在书中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其中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AB就属于分式.因此,根据这一定义,即可得知x+1π属于整式.
例2 已知x=3+2,y=3-2,求:x3y-xy3的值?
错解:部分学生审题之后,就直接以x3y-xy3为切入点,先求出x3,之后再将其与y相乘,按照同样的思路,再次求出xy3.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将面临着复杂的数学运算,致使学生计算到一半就放弃.
解析:这种错误也属于知识性错误,主要是学生知识体系存在漏洞,在解题时并未联系所学知识,无法对其进行灵活应用和重组,致使学生在解题中出现错误.此时,学生只要联系所学的知识,就会对x3y-xy3进行因式分解:x3y-xy3=xy(x2-y2)=xy(x+y)(x-y).通过因式分解之后,这一题目也就迎刃而解[1].可见,学生在解题时,知识是否结构化、系统化,导致其在解题时出现了明显的差异.
1.2 思维型错误
数学解题过程也是思维过程.但在实际解题中,部分学生常常受到定势思维的制约,遇到简单问题时,尚可“按图索骥”进行解答,一旦题目稍有变化,或者稍微复杂一点,学生就无从下手,只会按照定势思维进行解答.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解题时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
图1
例3 如图1所示,已知抛物线y=ax2+3ax+c(a>0)与y轴相交,交点为C,与x轴则相交于A、B两点.且点A位于点B的左侧,B的点坐标为(1,0),OC=3OB.
求:(1) 抛物线y=ax2+3ax+c(a>0)的解析式.
(2) 如果点D位于线段AC下方抛物线上的动点,求四边形ABCD面积的最大值?
错解:针对第(1)问解答,学生可得出C点坐标,即(0,-3),接着将B、C点坐标带入到解析式中,即可得出抛物线的解析式.针对这一问题解答,几乎所有学生均可得出;但是在对第(2)问解答中,要想求四边形ABCD面积的最大值,部分学生就按照传统的思维将其划分为两个三角形,即三角形ADC、ABC.三角形ABC面积好求解,但在三角形ADC面积求解中,由于无法确定其高,导致解题陷入到困境中.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无法及时转换思路,致使放弃.
解析: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一是因为二次函数问题本身就非常難,针对简单的问题学生尚可“按图索骥”进行解答.一旦题目有所变化,或者难度系数增加,学生就不知道如何着手,致使其在解题时不是出现错误,就是半途而废.其实,只要学生跳出思维的束缚,过D 点做DM∥y轴,
图2
分别与线段AC、x轴相交于M、N两点(如图2所示),即可形成新的解题思路:结合已经求出来的抛物线的解析式,可得出A点的坐标(-4,0),再结合C点坐标,即可确定出直线AC的解析式:y=-34x-3,之后再假设D、M点的坐标,即可得出一个关于DM的解析式,并由此得出DM最大值为3,最终即可求出四边形的最大面积.可见,在这一题目解答中,学生只要跳出了定势思维的束缚,即可在解题卡壳时,站在宏观的角度上,选择出正确的思路和方向,进而完成问题的解答[2].
1.3 审题型错误
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审题就是一个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主要是在阅读题目和思考中完成.但在调查中发现,多数学生常常出现审题不清,题目分析不够到位等问题,最终导致学生在解题时,频频出现错误.
例4 在△ABC与△DEF中,∠A=60°,∠B=70°,∠D=50°,∠E=70°,判断这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
错解:部分学生在审题时,常常因为这一题目难度系数比较低,扫一眼就认为两个三角形的度数不同,不满足相似三角形的条件,据此便匆匆给出答案:不相似.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这一错误,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在审题中忽视了“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隐含条件.
例5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某超市在端午节来临之前,推出了一种品牌粽子.已知每盒粽子的进价为40元.但是根据当地物价局的规定,每盒粽子的售价不能高于50元.结合以往的销售经验,超市决定将其定价在45元,此时每天可以卖出700盒,如果每盒售价提高1元,销售量就会减少20盒.
求:(1) 每天销售量y(盒)与每盒售价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 当每盒定价为多少元的时候,每天的销售利润P为最大?且最大利润是多少?
错解:这一题目难度系数并不高,但学生在做题时,常常因为审题不清,导致其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有学生得出第(1)问的解析是为y=700-20x,从而得到第(2)问结果为P=(45-40+x)(700-20x).这位学生会出现这种解题错误就是因为审题不清,误认为是“提高”的价钱,同时这位学生表示这一类型的题目做过很多,一看到类似,就没有仔细审题;还有部分学生虽然对第(1)问,将函数解析式正确解答出来,即:y=700-20(x-45)=-20x+1600;但是在回答第(2)问时,虽然得出了解析式y=-20(x-60)2+8000,并结合该二次函数的图象形式,确定出该函数存在最大值.但之后便直接得出当x=60时,该函数拥有最大值,即超市获得最大利润,为6000元.学生之所以在最后一步出现错误,主要原因也是审题不清,忽略了“根据当地物价局的规定,每盒粽子的售价不能高于50元”这一条件,致使其功亏一篑.由此可见,在解答数学问题时,唯有认真审题,理清题目中的信息和数量关系,才能在此基础上正确解答问题,否则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3].
1.4 缺乏反思型错误
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总结、归纳与反思的过程,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常常不可避免地出现错误,但多数学生在面对错题时,常常只关心答案是否正确,仅限于就题论题,并未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致使其在解题时频频出现同类错误.
例6 将根号外的因式移到根号内部
(1-x)1x-1.
错解:部分学生在解答这一问题时,忽视了二次根式中需要判断x的范围,导致其在解题的时候出现错误,即:(1-x)1x-1=1x-1·(1-x)2=x-1.针对这一错误,虽然教师进行了讲解,明确了在做这一类题目时,需要对x的范围进行判断,在不确定(1-x)正负的情况下,不能直接移到根号内部.
但是由于学生并未对错题进行整理,忽视了错误原因分析等,致使其并未真正弄懂此类题目的规律,以至于其在做a-1a题目中,又犯下了同样的错误:a-1a=-1a·a2=-a.
1.5 主观型错误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在解题时的心理、态度和习惯等,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解题的正确率.尤其是针对数学这一学科,学生在解题时,不仅仅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的解题技能、良好的数学思维,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严谨的解题态度以及良好的解题习惯,才能真正提升自身的解题效率.但在实践中,多数学生都受到這一因素的制约,导致其频频失分.
例7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它的另外两个角是多少度?
错解:这一题目难度系数非常小,但学生在解答的时候,却经常丢掉一种情况.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学生在面临这一问题时,觉得其比较简单,产生轻敌心理,就想当然地将80°视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据此确定出剩下的两个角度数为(180-80)÷2=50°;完全忽视了80°是底角的可能,致使另外一种答案丢失.
例8 计算(x-6)(x-3),4-xx-5+15-x=3.
错解:这原本是两道非常简单的计算题目,但部分学生在解题时,常常受到自身解题态度的制约,致使解题中出现了明显的错误,即:(x-6)(x-3)=x2+9x+18;在对4-xx-5+15-x=3解答中,直接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x-5),忽视了第二项分子中变号的现象,致使解题的结果出现错误.这一类型的错误几乎与是否掌握知识无关,基本上都是因为学生不够认真所导致[4].
2 教学启示与建议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错题尤为常见,正是因为出现错误,教师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漏洞,才能通过点拨、引导、解惑等,最终促使学生在“改错”“分析错误”的过程中,真正完成相关知识的深度学习,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第一,增强知识的厚度,引领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也是学生促进知识系统化,提升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而要达到这一点,初中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之前,必须要对现行的教材内容进行全面、深刻地分析,在深度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地拓展和延伸.同时,在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时,还应立足于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认知思维特点等,科学设计数学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以知识探究者的身份,经历知识的生成、发展、应用等过程,最终促使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将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知,最终在深度理解的基础上,促进知识的迁移、应用.
第二,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奠定解题基础.鉴于数学学科的特点,基础知识是根基、关键,唯有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形式和公式,才能将其灵活应用到解题中.鉴于此,教师不仅仅要重视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力求将每一个数学知识点讲透.同时,为了提升基础知识的教学效果,还应关注教学手段创新,并借助典型的例题辅助,以便于学生在实践中促进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内化.
第三,关注阅读,提升审题能力.当学生在做题时,如果对题目都不理解,根本不可能做出正确的答案.学生在做题的时候,第一步就是审题.学生的审题能力,直接决定了学生自身的解题能力.鉴于当前学生审题能力低下的现状,教师不仅要强化学生的审题意识,还应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该如何阅读题目”,理解语言的陈述,还应理解题目、熟悉题目,充分挖掘其背后的蕴含的隐性条件,以便于学生更好地进行解题.
第四,开展变式,强化思维.数学解题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对学生的逻辑、抽象、发展思维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是面对难度系数比较高的数学题目,学生唯有具备一定的高阶思维能力,才能快速、精准地解答出问题.鉴于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要紧紧围绕数学概念、数学性质和公式等开展变式训练,促使学生在改变条件、改变问题等训练中,促进思维的发展,并逐渐摒除思维定式的束缚.
第五,引导学生做好反思,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积极反思不仅仅是养成良好解题习惯的关键,也是提升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反思就是引导学生针对错题进行反思,明确错误产生的原因,并将其归类,从而真正实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促使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从错误中得到教训;另一方面,还应准备错题集,做好日常错题的收集、分析等工作,在日常学习中及时进行翻看,以便于学生在分析中进行反思,在反思中进行改进,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5].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错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资源,属于有意义学习的促进者,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从思想上重视错题.教师还应充分发挥错题资源的教育价值,以错题为切入点,对其进行归类,分析其错误产生的原因,并据此“对症下药”,调整课堂教学方案,有针对性地强化等,不断提升初中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 黄赟.关注错解归因,提升解题能力——以初中数学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22(20):40-41.
[2] 蔡永芳.初中数学“错题集”的整理和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14):26-28.
[3] 周琴.初中数学“易错题”的分析及总结[J].现代中学生(初中版),2020(12):43-45.
[4] 易善思.初中数学解题反思能力的培养途径[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8(10):87.
[5] 陈学云.初中数学教学中解题反思的作用与途径[J].校园英语,2017(38):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