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多样化大课间活动实践探索
2023-07-18委祥军
委祥军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小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大课间活动的开展。经过各校不断实践,大课间活动愈加丰富、有趣,但与当代倡导个性化、差异化素质教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相比,仍存在内容单调、质量不高、缺乏创新、效果不好等问题。为此,我们应多方发力,在大课间活动多样化特色化上下功夫,真正使大课间活动发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大课间;多样化;特色化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0463(2023)10—0030—04
2021年“双减”政策落地实施后,全国各校围绕大课间活动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使大课间活动呈现出丰富、有趣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发挥了锻炼学生、磨砺学生的作用。但现阶段,由于主客观原因,小学大课间活动与当代倡导个性化、差异化素质教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相比,无论内容或形式上都存在不小差距。笔者以为,小学大课间活动只有朝着多样化、特色化、时代化方向努力,方能以趣味性吸引学生,以实操性锻炼学生,以思想性滋润学生,切切实实发挥大课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
一、当下小学大课间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阳光体育已在我国实施多年,效果不可否认。但比照体育强国建设目标,体育教学任重道远。大课间活动作为小学体育教育的重要活动之一,承载着“野蛮体魄、文明精神”的重要作用。但就目前来看,大课间活动远远没能发挥充分的作用,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
(一)同质现象较为严重
关于大课间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教育部明确规定,“大课间活动应涉及体操、舞蹈等不同形式的身体素质练习”[1]。但因受时间、空间、资源或学生安全考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小学大课间活动是以广播体操、眼保健操、跑步等形式为主,部分学校虽依托自身教育资源优势和当地体育文化特色尝试把足球、篮球或者其他不同的特色体育活动融于一起,但也是三个学段的学生开展同一种活动,内容单一、单调,缺乏趣味性,且多年不变,导致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不高,大课间活动流于形式。
(二)创新优化速度缓慢
学生对个性化、差异化体育活动的需求不断提升,部分学校也在实施过程中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调整。但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大课间活动的创新优化周期较长[2]。例如,一些学校试图以较为流行的“鬼步舞”代替传统的课间操,但相对于广播操,“鬼步舞”趋向于舞蹈表达形式,对学生的灵活性、柔韧性、协调度要求较高,因此学习难度较大。加之小学生年龄小,理解水平较低,接受起来周期更长,因此在全校范围内大规模地应用于大课间活动,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三)大课间活动时间有限
2011年教育部颁发了《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后,多数小学把上午第二节课与第三节课之间、下午两节课和课后服务之间的间歇定为大课间,每次30分钟[3]。但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下楼跑到操场、需要处理其他个人事项,或者部分考试科目教师拖堂,或被学校其他活动占用,以上各种原因缩短了大课间活动时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多样化、特色化大课间活动的开展。
(四)器械设施和场地问题突出
由于活动开展时安排得不够恰当或者资金不到位,导致器械设施和场地问题比较突出,客观上制约了大课间活动的多样化、特色化。资金比较充裕的学校配有基本规格的场地,资金短缺的学校连基本的活动场地都没法解决,常常出现一个场地多个用途或很多学生争抢一个篮球的现象,或者排球场地、乒乓球台旁边排长龙的现象。有时也因教师安排不够合理,出现一部分场地被争抢,而另一部分无人问津的情况。
二、小学大課间活动多样化、特色化开展的理论依据
虽然有诸多限制,但从世界或我国体育运动较为发达地区的实践来看,多样化、特色化的小学大课间活动并非没有可能。以生为本理论、分层教学理论为我们开展大课间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以生为本理论
以生为本是指教育者要在活动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取一定的策略解放学生思维,并以其为中心组织实施教学和活动,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及活动的主观能动作用,这是教育理念上的一次革新[4]。该理论源于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杜威提出的“以儿童为中心”的观念。在此框架下,根据我国当前教育发展形势,还要明确把握“一个核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两个基本点”——一切大课间均应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应能保证每天锻炼一小时目标的实现。只有这样,大课间活动才有可能在兼容并包的同时实现特色化、多元化。
(二)分层教学理论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程度,有针对性地加强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以便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5]。分层教学理论古已有之,如“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等。在国外也有一些代表性的学者,如布卢姆、巴班斯基以及苏霍姆林斯基均就分层教学理论作过专门的论述,且据此提出了重要的教育理论,如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等。这些理论具体到小学大课间活动,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年龄、学习兴趣、习惯等方面的差异,科学、合理创新活动项目,以集体活动与自主选择相结合模式开展,让学生打破年级的束缚,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多样化、特色化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能进行体育启蒙教育。依据该理论,在进行小学大课间活动多样化、特色化的同时,还需强调相关活动的“教育性”“全体性”“创新性”及“针对性”等。“教育性”指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全体性”指在多样化、特色化的过程中,所有学生均能参与其中;“创新性”指活动需要不断更新升级,以创新固有的新鲜感提升参与者的兴趣;“针对性”是指在小学教育的三个学段,学习和活动内容照顾不同学段、不同小学生的个体差异。
三、小学大课间活动特色化、多样化开展的思维路径
(一)丰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1.不同学段选用不同的活动内容。小学主要的教学对象为年龄较小的儿童,这就决定了大课间的体育活动必须具备简单有趣的特点,尤其要注意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征选择合适的活动内容[6]。低年级的小学生模仿能力较强,热衷于“游戏”;中年级的小学生除了“好动”,还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高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运动能力,且具有较强好奇心。所以,针对低年级的小学生,大课间活动应以体育游戏为主,可使学生在游戏中提升对大课间的兴趣,如“顶气球”“背摔”“结对而行”都是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的游戏项目。中年级小学生的大课间安排则需要满足其“爱动”的内在需求,相关动作以简单组合为主,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如“跨越式跳高”“花样跳绳”等。高年级的小学生,则宜安排具有一定难度、富于挑战性的基本活动,如安排简单易行的球类运动,或者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运动,如“障碍盘球(篮球)”“花式带球(足球)”都是不错的选择。
2.根据气候和天气情况选用适合的活动内容。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特征明显。季节分明的地区,不同季节的差异较大;而季节变化不够明显的地区,天气变化较大。这其实为大课间活动的多样化、特色化实施提供了更多便利。例如,针对季节变化明显的地区(秋冬气温较低),大课间适合以距离长、运动强度适中的有氧运动为主,如长跑、迷你马拉松等。夏季气温高,则适宜开展运动量小、强度低的无氧活动,如打羽毛球、踢毽子等。春季因为气候温暖,则宜于开展量大、强度大的活动,如球类运动等。对于那些季节变化不够明显,但天气变化大的地区,则要开展室内外相结合的大课间活动。即使在室内体育空间较为狭小的条件下,也不宜随意中断大课间活动,应结合学段做好相应调整。例如,低年级可做一些原地转圈圈的游戏,中、高年级则可开展一些趣味拉伸活动等。
3.针对学生的运动兴趣安排相对的活动内容。运动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终身锻炼的前提[7]。所以,在具体设计安排时要通过多种形式做充分的调查研究,即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自身的运动兴趣和身体条件,讲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或结合地理环境设计和开发适合的大课间内容,做到活动因人而异。为此,首先可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实施不同的趣味活动。如以中年级小学生为例,夏季单周可开展“钻圈接力”、双周实施“投球入网”;冬季单周开展“面对面障碍跑”,双周则可开展“绕障碍环跑”等。男女生因性别差异,对运动的兴趣也有很大不同。所以对同一学段的学生,也要设计具有层次化、差异化的活动,以满足不同性别学生的活动需求,提高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二)创新方式方法,保证活动实效
1.分时实施。为解决场地困难,可推行分学段、分时段实施。可改变大课间千篇一律的上午活动模式,把活动变为单周一、三、五年级在上午活动,二、四、六在下午活动;双周反之。通过上午下午交替,不仅可提升大课间活动的有序性,有效缓解空间不足的问题,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2.环节相扣。大课间活动虽然时间较短,但也宜于按热身、活动、放松这三个环节实施。这种设计完全依据了人体的活动规律,例如,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广播体操,每一套均按三环节互相融合设计;同时,也是多样化、特色化的表征。
3.融于体育课堂教学。相对于基础教育其他阶段的学生,小学生自主合作能力较弱,多样化、特色化的活动势必需要不同学段学生学习相关技能。例如,中、高年级学生学习篮球拍球技能等,仅靠课间练习并不够。而且,如果把课间活动视为练习,则可能会导致大课间活动的无序、混乱。此外,对于一些技能不高的活动,包括低年级的游戏活动等,也需要一定的游戏规则,这些均需要学习、练习。所以,大课间活动的实施需要有机融于各年段体育课堂教学中。
4.与校园文化相融合。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实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重要手段与保障。从本质上来说,大课间活动本身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要把大课间活动融于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型节目活动中。例如,可根据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对大课间活动进行评比。但这种评比并不是完全单一的终结性评价,而是把形成性评价、判断性评价等各个方面融为一体,特别是从学生参与的热情所持的态度、情感等方面对个人和班级进行评价,并将结果在学校文化长廊展出,以评促进、以奖促动,以此获得全体教师对大课间的支持,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竞技精神,让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获得更多技能和能力,养成长期运动的习惯。学校还可以把学生大课间活动录制成视频,上传至学校网站、家校合作群及区教育局资源平台,以激发社会不同方面对多样化、特色化大课间活动的关注,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热情。
(三)提升教學装备,突破时空限制
1.升级场地器械功能。多样化、特色化的大课间活动对时空要求很高。在场地有限的情况下,各学校可对现有教学装备升级更新,以促成大课间活动的多样化和特色化。例如,可在球场上设置高低不同的篮筐、球架,以满足不同年级的学生对篮球的需要;也可利用墙壁绘制一些“打准”图形,以便开展“足球打准”“排球垫准”等活动。
2.活动器材共享共用。多样化、特色化的大课间活动需要多样化的活动器材作保障。充分发挥现有活动器材的使用潜能,用“器材接力”的方法,可达到器材使用效率的最优化。教师可鼓励高年级学生将自己不用的运动器材赠送给中低年级的学生,同年级学生的器材互相转用,让器材使用在校园内形成接力。通过这种共享,无形中也培养了小学生的“大爱”“博爱”情怀。
(四)强化组织保障,促成良性发展
多样化、特色化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离不开组织者的合理安排。体育教师作为专业人才,理应成为大课间活动教学主体,各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者,不可逃避具体实施的责任。除了构建主客体体系外,学校也应积极联系安排体育教师外出交流学习,帮助其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在借鉴其他地区和学校先进组织形式的基础上制订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大课间活动方案。同时,也要对其他组织者及班主任进行相关培训,帮助其提高对体育工作认识程度,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在沟通、互助、合作过程中促成大课间活动良性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如何认真贯彻中央这一要求,成为体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具体到小学,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及生活经历,根据学校资源,采取科学的活动策略,实现学生大课间活动的多样化、特色化。
参考文献
[1]李晓红.小学大课间活动品质提升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18(12):89-91.
[2]郑雪菊.以教育评价为导向提升泉州市中小学大课间活动质量的调查与成效[J].当代体育,2021(46):62-63.
[3]邓光华.城区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新、趣、细”特点展示[J].体育教学,2018(02):34-36.
[4]范丕让.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与改进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2021(20):119-120.
[5]徐薪薪.阳光体育背景下小学大课间游戏优化重构[J].青少年体育,2021(07):109-110.
[6]蓝远婷,张婷,李文康.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1(14):94-96.
[7]周怡迪.阳光体育背景下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模式研究[J].体育风尚,2021(10):215-216.
编辑: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