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探究
2023-07-18舒雪然
舒雪然
摘 要: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源远流长、绚烂多彩,积淀着各少数民族的精神追求,代表其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植根的文化沃土。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还存在传统土壤流失、产业发展不强、综合保障不足等诸多问题。本文认为新时代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是要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二是走静态保护与动态传承结合的产业化道路,三是推动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走向大众厚植社会基础。
关键词: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强调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1]。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源远流长、绚烂多彩,积淀着各少数民族的精神追求,代表其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植根的文化沃土。努力实现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维护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凝聚共识,筑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2]持续推动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延存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新时代的社会转型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延存发展的本质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传媒方式加速迭代,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在此进程中,必须解决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是否适应当代文化协调现代社会的问题,也需要解决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未来发展方向的问题。因此,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为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延存发展的关键课题被提到重要位置去探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辩证统一的整体,虽然都有开创、变革的意思,但两者的内涵意蕴不同,前者重在“承古”,后者重在“开今”。
新时代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延续保存必须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时代要求,充分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价值内核并提炼总结出体现民族团结和民族交往的内容。在尊重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积极把握主动性,运用全方位、多角度、广泛联系的创造性思维,赋予传统的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以新时代的内涵和表达形式,通过对内涵和表现形式的双重转化,推动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完成时代化的重塑,破立并举使其重获新生。
新时代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接续发展要着眼于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可持续发展,致力于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兼收并蓄,是在批判继承基础上的再创造。要实现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创作主体、具体内容和呈现载体三方面的发展,不断加强对创作者的教育,支持他们以我国少数民族生活取得的新进步为主题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充实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内涵。要以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为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发展的价值旨归,对内体现在可以增进少数民族群众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体现在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展现出多彩的文化形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饶的文化内涵,能吸引世界各族人民了解和欣赏中华文化。
(二)少数民族增进中华文化认同的必然选择
人们普遍认为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是独立而鲜明的文化艺术,具有质的相对稳定性。但从历史事实来看,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共同开拓生存空间,反抗侵略分裂,缔造统一国家,建设伟大祖国,在不同时代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也蕴含着多变性,这种多变性不仅丰富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内涵,也为中华各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情感相依提供了可能性。
“要使各民族真正认同中华文化,就必须采取措施,加大力度宣传中华民族文化的共同性。”[3]少数民族文化内在包含着兼容并蓄的文化品质,长期以来境内各民族的互动和认同和儒家学说的广泛传播使得少数民族同汉族间客观存在着共同记忆,文化艺术上也有许多相通的内容和形式,比如明代贵州思南府地区由于川戏、京剧等剧种传入形成的高台戏就是汉族和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互动的成果[4]。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创造性转化是在挖掘内藏于文化艺术作品中的各民族交往史上凝练出反映共性的价值内核,推动各民族从创造中华文化的自然走向认同中华文化的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5]新时代党领导少数民族群众顺利完成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并有机衔接乡村振兴,在此过程中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主题更加与新时代紧密相连,创作出了一批以《沧桑大爱》《宾弄赛嗨》为代表的优秀文化艺术作品,这些创新成果既是民族的,又是科学的,实质上已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是更加紧密联系各民族的中华文化,将不断加强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三)新时代社会转型发展的内在需要
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蕴含着向上向善的丰富内涵,有着对少数民族群众热爱祖国、团结互助、勤劳节俭等行为期许,这些在漫长历史中约定俗成的基本规范逐渐发展成了少数民族的优良品质,少数民族文化艺術的深厚底蕴能支撑时代发展进步,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新时代以来民族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市少数民族群体增多的趋向空前加深,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少数民族群众对自己民族文化认识模糊和偏差,为适应已发生深刻变化的少数民族文化生存场域,必须在继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内核的基础上努力以新的文化场域为创作背景,厘清新时代少数民族生产实践中新的精神内核并反作用于少数民族社会发展取得新进步。
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作为产生于特定经济基础的文化创造,是与其特定历史时期相适应的。在新时代“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指引下,我国社会环境发生重大变革,经济发展质量显著提高,只有努力实现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和新时代的有机结合,将其中至今仍具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加以甄别和转化,才能为社会转型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二、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面临的困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对推动各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创新、富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增强了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各种文化交往交锋的场域和频次增多,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造成一定冲击。
(一)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传统土壤流失
当前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加速消亡,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效不理想,究其原因就是传统土壤流失的问题。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传统土壤主要包括文化艺术空间、人才和受众三个部分,传统土壤是影响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活化”程度,增强其生命力和感召力的关键环节。
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主要包括民间文化艺术和宗教文化艺术,具有朴实、神秘、多彩的特点。相较于现代化的演出和展览,民族地区的民俗节庆主题多样、时间固定,凝聚着少数民族群众的感情和智慧,是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活跃和发展的重要文化空间。随着民族地区城市化进程和区域间人口流动速度加快,少数民族群众自发举行的节日庆典越来越少,商业化的民俗节庆越来越多。这些节庆的举办诚然出于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目的,但其经济导向明显、同质化程度较高,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少数民族民俗节庆原本的内涵,不利于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现代化转化。
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转化和发展离不开人,一种是文化传承人,另一种是受众群体。少数民族文艺作品大多语言朴素、贴近自然、富有创造力,留下了如恩施土家族《六口茶》、云南傣族孔雀舞等人们耳熟能详的优秀作品。随着民族地区社会生活的变迁,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传承人的困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淡出日常生活明显的传统技艺出现断层,“人亡艺歇、人亡技绝”的现象屡见不鲜,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创造性转化的主要对象缺位,另一方面由于传统村落经济支柱的变革,文艺创作失去原有的环境基础,当代少数民族文艺代表人物匮乏,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创新性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受众群体影响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代代相传的根本因素,当今少数民族文艺作品的受众群体是更加现代、开放、复杂的年轻一代,如何使相对传统、封闭、简单的少数民族文艺作品得到当代受众的接受欣赏,是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努力的方向。
(二)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产业发展不强
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大多地理环境恶劣、社会资源匮乏,自古以来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新时代以来随着新媒体传播渠道的拓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获得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加快保护和挖掘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价值并进行经济转换成为民族地区政府、群众和文化艺术传承人三方共同关注的焦点。
当前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产业化道路已探索出一些有益成果,但由于相關理论指导的欠缺和地区实践经验的不足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首先是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民族旅游业不仅是外界了解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主要窗口,也是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商品化依托的重要平台,因此大多数民族地区都会优先选择依靠较为成熟的旅游业来发展当地的文化艺术产业。但少数民族旅游模式显现出刻板化、个性不突出的问题使得持续化发展的瓶颈难以突破,另外工业化生产的文化艺术产品也因缺少本土性和艺术性而活性不足。其次是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产业开发与转化发展的矛盾,产业发展是利益驱动,看重的是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价值转化高低和回报周期长短,而转化发展是效益驱动,注重的是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自我价值实现和长期模式探索。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一方面能促进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关注和投入,另一方面也会因为追求利益变现而将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转化发展引入歧途,影响其文化生态。因此,如何平衡文化产业开发和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综合保障不足
受制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事实和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相对脆弱的特点,在积极推动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产业开发之外,还应充分提供包括经费支持、政策扶持和公共文化服务支撑在内的综合性保障,以持续推进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当前民族地区自身的财政收入不足,经济社会事业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还有赖于转移支付的补充,在整体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只能将资金集中于以教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和基本建设支出为主的“保运转”上[6],在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上的投入不足,无法给予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转化发展完备的保障,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实物保存、传人培养和有效传播工作力有不逮。
自2009年全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会议以来,各级政府为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修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规划,有效保护和弘扬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但受主客观条件影响,产生的政策性偏差也阻碍了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转化发展,比如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是否落地更多关注的是文化设施建设完工和文化活动固定开展这种直观量化的指标,而对于民族文化艺术的转化发展缺乏理性认识和合理规划。此外,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不健全、不完善的情况,一方面由于资金倾斜不足,民族地区文化设施的维护不到位,另一方面由于改革意识不强,基层文化设施提供的内容缺少对地方民族文化的挖掘提炼,不利于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融入群众生活,焕发新的生机。
三、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实现路径
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内容上兼具本民族的核心价值和少数民族聚集区的地域特色,展现了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进程和结果,在形式上有包括舞蹈、歌曲、美术及工艺作品等多种艺术样式。推动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实现其保护传承的必由之路。
(一)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
在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本身形成和传承的漫长岁月中,少数民族群众不是在对最原始的文化形态原封不动的复制,而是在不断完善自身文化中的文化再造,在保留自己民族文化特征的基础上犹如滚雪球一般拓展其外延。
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最初形成或许是相对封闭的,是从当地生产实践、自然崇拜中抽象出来的文化实体,但文化艺术传承却不是简单的保存和机械的传递。民族文化艺术传承是与民族延续同步的,随着少数民族在与其他民族交往中改进自身生产方式不断壮大,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也在多元文化交织的环境中不断融合发展。文化交融是对其他民族文化特点的吸纳,一不代表民族文化内核的丧失,二不代表民族实体结构的颠覆,它是一种客观的、主动的、积极的文化现象,能加强民族间的共性与联系,提升亲切感和认同感。纵观中华民族关系史因民族交流出现的文化交融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民族文化交融的潮流不会因为短暂的阻碍而停滞。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在文化交融中都呈现出一种主动的姿态,战国时期赵武灵王主动改革“胡服骑射”来提升军事实力,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后西北民风也呈现出陈陶《陇西行》中“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的景象,文化交融对促进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
得益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确立发展和中华文化自信的更加坚定,新时代的民族文化交融是前所未有的全方面全民族的大融合,这种大融合不仅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保护传承取得新突破还能增进各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推动少数民族的交流交融要以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重视为基础,对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借鉴为补充,立足主体掌握主动,在多民族文化的交融发展中加快实现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传承质的飞跃。
(二)走静态保护与动态传承结合的产业化道路
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产业化道路是文化艺术保护和地区发展的双赢选择,是以自身效益支持自身传承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不仅能实现资金上的自给自足,还能使传统的文化艺术表达更加适应当代社会,同时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能直接实现居民收入和地区经济的增长,减贫效应明显。
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复杂性决定了必须走静态保护与动态传承相结合的产业化道路,静态保护是一种留存火种式的保护方式,以博物馆和文化基地为主要场所从量上尽可能多地抢救濒危文化艺术,是一种阶段性的工作。动态传承是一种活化的保护方式,以人为核心兼顾传承人培养和受众群体教育,是一种能真正实现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当代价值的工作。
对于已不适应现代社会或已极端脆弱的文化艺术需要全面搜集和深入挖掘,在博物馆这种静态场所中呈现其本来样貌,在追求社会效益中兼顾经济效益。对于活性较高、对现代生活仍有积极意义的文化艺术首先需要加快构建以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传承人为核心的产业模式,吸引更多人投身其中,保护优秀文化艺术代代传承不绝,其次需要对当前主要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产业结构加以改造,少数民族旅游业要注重发挥地区自然景观特色和文化特色有机结合;少数民族歌舞创作表演要主动制定完善行业规范,从旅游景区走向更多更大舞台;少数民族工艺制品要更加注重品质,运用现代网络和媒体展示和销售原汁原味的手工艺,形成品牌效应。
(三)推动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走向大众厚植社会基础
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中大多数为民间文化艺术,这些民间文化艺术从大众中来,也只有回到大众中去才能激发其生命力。当前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被贴上了“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签,在本土性和距离感之间拉扯,成了一种不在民间的民间文化艺术。但原生态并不意味着静态,文化遗产也不意味着成为历史。任何具有活性的文化都是在大众生活中传承至今,也只有再次被大众认可才能接续创造。
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重回大众视野首先需要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自觉,费孝通认为:“文化自觉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且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7]当前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和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产业繁荣发展,在内外文化交流的环境中和经济效益的驱动下,少数民族群众主动学习民族传统技艺、恢复传统服饰的穿戴,对民族文化艺术的需求突破了传统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普遍移风易俗的潮流,甚至自觉认同本民族的价值内核、历史沿革和社会结构,形成文化自觉的强大动力。
加强媒体宣传和学校教育是推动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大眾化的具体实践途径。媒体宣传是影响社会舆论的重要方式,民族地区要积极发挥融媒体、鼓励自媒体,运用人民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来传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引导民众正确认识、认同和保护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营造大众普遍关注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是文化艺术传承的根本途径,学校是文化艺术教育的主阵地。学校教育在教学内容上主动选择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在教学方法上制定系统、科学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加强学生对优秀民族文化艺术的认同,培育少数民族下一代将保护传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28(002).
[2] 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28(002).
[3] 何星亮.让中华各民族都真正认同中华文化[N].人民政协报,2014-03-27(004).
[4] 田敏,蒋满娟.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三交”及影响——以明代贵州思南府地区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1(3):54-62.
[5]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6] 李丹,刘小川.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对民族扶贫县财政支出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241个民族扶贫县的考察[J].财经研究,2014,40(1):4-15.
[7] 费孝通.文化自觉 和而不同——在“二十一世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国际人类学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J].民俗研究,2000(3):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