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问题驱动开展美术鉴赏教学的研究

2023-07-17罗兴艳

新教育·科研 2023年7期
关键词:美术鉴赏问题驱动初中美术

罗兴艳

【摘要】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基于问题驱动,聚焦美术核心素养,将本体性、启迪性、合作性作为美术鉴赏教学的目标。要融入各种经典作品,将诠释视觉现象、交流思想情感、拓展认知结构作为美术鉴赏教学的内容。指导学生采取临摹、原创、文创等各种不同的鉴赏方法。这样才能让他们深入体会美术作品的魅力,提升审美鉴赏和创作水平。

【关键词】问题驱动;美术鉴赏;初中美术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欣赏·评述”是重要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描述、分析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美术现象,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然而,不少学生不知道该从何处入手赏析和评述,主体意识不够浓厚,审美判断能力不够强,很少主动发表自己的审美感受和见解。针对这种问题,教师可以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潜能。问题驱动指的是教师提供和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辅助下,形成问题链,自主探究并解决问题。这是一个注重学生知识建构,培养他们问题意识,有助于达成教学目标的动态教学过程。

一、聚焦核心素养,谈美术鉴赏教学的目标

1.本体性,分析表现形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要求:“坚持教学相长,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在组织美术鉴赏活动的时候,教师也要基于这一点,构筑探究式的课堂,挖掘学生的潜能,让他们深入探究美术的表现形式,体现出教学的本体性。

美术表现形式包括雕塑、绘画、版画、摄影这几个类型。创作者常常通过形体、明暗、色彩、空间、材质等不同的美术元素,展现自己对美的理解。教师要指导学生从这些美术元素入手赏析作品,才能体现出本体性的特点。如在学习“线条的艺术表现力”的时候,学生可以赏析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马蒂斯的《自画像》、王叔晖的《西厢记》连环画等,说说它们的线条特点是什么,分别体会飘逸、简练、柔美等不同的艺术风格,提升赏析水平。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点、线、图案、色彩等美术本体元素入手,赏析美术作品,少一些主观臆想,多一点客观分析,这样才能提升他们的赏析水平。

2.启迪性,探索文化内涵

教师要构筑启发式的审美赏析课堂。教师可以用循循善诱的问题作为引导,让学生得到启迪,从赏析画面入手,逐步深入挖掘隐藏在其中的文化内涵。

通过“图文并茂,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进入到了“中国山水画”的赏析情境中。他们倾听古韵,欣赏《六君子图》《雪景寒林图》等作品,想象自己是独居山林中的古人,体会那份悠闲和淡雅之情。紧接着设计“问题引导,探究文化内涵”环节,教师提出问题:“为何这些作品都能让人产生宁静的感觉呢?古人追求‘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你体会到这点了吗?”最后,再安排“自主提问,解决个性问题”,学生可以自主提出问题:“中国山水画和西方山水画的区别是什么?”“古人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在自主设问的启迪下,学生再次进入探索情境。教师可以先设置问题情境,引发他们主动探索,然后再让学生围绕文化主题自主提出问题。这样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建构知识,也能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

3.合作性,参与创意实践

利用互动式的课堂活动,有助于体现出美术课堂的合作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小组合作活动,用问题作为启发,鼓励其参与创意实践,并引导他们分享创新成果。

合作性要体现在问题设计的合作性、解决过程的合作性和创意实践的合作性这三个方面。结合“学习服装的色彩搭配”,学生可以合作交流,看看彼此的服装特点,找出觉得别扭的服装色彩搭配,并试着回答提问:“这些色彩搭配存在什么问题?为什么看上去不舒服?”此后学生要合作解决问题,他們可以自主调换服装,看看如何搭配色彩更合适。同时,他们还可以提出后续的问题,包括:“服装色彩和式样、材质等有没有关系?”“不同年龄、性别的人,适合的服装色彩搭配有什么不同?”在解决问题后,他们参与合作实践活动。学生自主搭配服装,并参与“时装表演”,展现自己独特的审美素养。在特定的创作情境中,学生参与合作互动,他们不仅能分享鉴赏感受,更能提出创意设计的构思,并参与到合作互动中,将其付诸实践,在创作中解决各种问题。

二、指向经典作品,谈美术鉴赏教学的内容

1.辨识性判断,诠释视觉现象

创设情境在问题驱动教学中十分重要,教师可以利用经典美术作品创设赏析情境,丰富鉴赏的内容,并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设置问题时,可以安排辨识性判断活动,让学生围绕美术元素展开辨析,诠释自己所见的视觉现象,将客观分析和抒发主观感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学习“绘画的多元化”时,教师先创设经典作品赏析情境,展示《朝元图》《水边的狩猎》《利比亚女先知》等作品,让学生自主赏析,做出辨识性判断,说说自己更喜欢哪幅作品。在学生做出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并不评价他们的观点是对是错,而是创设问题,引导他们思考:“不同民族、文化的艺术风格是否是一样的呢?”“不同的艺术风格源自于什么?”“你认为这些风格是否有高级、低级的区别呢?该如何理解艺术多元化的现象?”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调整了自己的判断,他们认识到不同地区的艺术作品,虽然呈现出的视觉现象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体现了本民族的特点,都值得尊重。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自主创作一篇“观赏某件艺术作品”的小论文,提出自己的判断和理解,阐述该如何看待艺术多元化的问题。如有一名学生对比分析了西方的油画和东方的水墨画,认为它们在线条、色彩等视觉呈现上,都截然不同,但是都展现了人们对美的理解。在赏析的时候要正确认识艺术风格多元共存的问题,避免根据自己的主观好恶,做出不理性的判断。如此学习,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有所提升。在辨识性判断中,学生通过分析材料、色彩、内容、构思等,感受到作者的创作理念,并将自己的视觉感悟清晰地表达出来,从而提升了审美赏析水平。

2.审美共通感,交流思想情感

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中,学生能激发审美共通感。他们从具体的物象中得到启迪,唤醒了视觉感官的刺激感,从而产生了情感共鸣。这样他们能通过发现、选择、重组等方式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大胆诉说审美感受。

“用色彩表达情感”的学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色彩承载的情感,并学会用色彩表达情绪、情感。教师先展现具有春节气氛的图片,并设置问题:“这些图片的色彩基调是什么?如果让你用一种颜色来表达春节的精神,你会用什么颜色呢?”当学生感受到红色和喜庆之间的关系后,再设置其他的问题,让他们进一步探索色彩和情感之间的关系。问题一:“说到红色,你会联想到哪些事物?除了春节以外,还有哪些其他的事物?”问题二:“你认为蓝色、绿色、黄色等其他色彩展现的是什么情感呢?试着找出以这些色彩为主要基调的图画,说说自己的感受是什么。”如有学生体会到绿色象征自由、舒适,红色给人自信、热情的感觉,蓝色给人希望、独立的感觉。通过上面这两个问题,学生不仅进入到画作的情境中,而且还产生了审美共通感,体会到蕴藏在其中的思想情感。特定的问题情境能连接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共通感,从而引起审美主体的审美判断。教师要合理把控并调整问题情境,确保问题的有效性,让学生激发思想情感,从而投身到美术鉴赏中。

3.创新性思维,拓展认知结构

在赏析经典作品的时候,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激发创新性思维,既要看到经典画作的优点,又不能被其束缚头脑,而要自主思考,将其他的美术知识融入其中,拓展认知结构,设计创造出更优秀的作品。

在学生赏析“写意花卉”的时候,教师引导他们走入大自然中,构筑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在大自然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美丽的花朵,那么,你觉得要用什么方式将它们呈现出来呢?”在问题情境中,教师再给学生展示潘天寿的《映日》、任伯年的《牡丹图》、贾世玉的《富贵硕果图》,说说自己能否认出画家画的是什么花卉?画家用了什么技法?写意花卉在构图、色彩上有什么特点?结合作品,学生建构知识体系,认识到写意花卉每一筆都由深浅不同的色彩组成,作者运用浓淡干湿的笔法,展现了意境美。接着,再设计新的问题,引导学生拓展认知结构:“你喜欢写意花卉还是工笔花卉呢?两者的异同点是什么呢?”学生需要自主搜索各种工笔花卉的经典作品,然后对比写意花卉,分析它们的不同之处。在此过程中,教师还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逐一解答。如有一名学生提问:“有的写意花卉和真实的花卉并不像,那么,我们在画画的时候,是否要追求画得‘像’呢?”还有一名学生提问:“工笔画画得和真实事物很相似,可是,如果用摄影的话,直接就能复刻真实的事物,那么,工笔画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在这些问题驱动下,学生更深入地对比工笔画和写意画的异同点,拓展了知识结构,提升了认知能力。

三、契合认知心理,谈美术鉴赏教学的途径

1.临摹,迁移图像符号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初中阶段学生处于形式运算阶段,本阶段的学生可以利用语言文字,在头脑中想象和思考,重建事物,进而解决问题。但是由于学生的认知发展能力并不相同,故此也有可能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依然停留在具体运算阶段,需要具体物作为引导。教师要结合本阶段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组织他们参与临摹活动,让他们借助具体名作激发抽象思维能力,迁移运用各种图像符号,提升自主创作能力。

学习“色彩静物画”时,教师创设了临摹绘画的学习情境,展示《鸡冠花》《金鱼》《静物》等色彩静物画,引导学生自主欣赏,并选择一幅临摹。在学生欣赏的过程中,教师还设计问题驱动,引导学生解决两方面的问题。问题一:“色彩静物画的创作要点是什么?色彩有哪些要素?色彩搭配的方法有哪些?”问题二:“你知道色彩静物画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吗?它需要哪几个步骤呢?”学生先通过赏析解决问题一。他们认识到色彩静物画中,色相、纯度、明度,都是重要的元素。在色彩搭配的时候可以使用对比色、色相对比、明暗对比等方法。此后,他们再通过临摹实践解决第二个问题。通过实践,学生认识到绘制色彩静物画需要起稿、定色调、调整色彩关系、深入刻画这几个步骤。在解决问题之后,他们再参与到自主实践中,并交流讨论自己如何处理图像符号。如有学生画的是小猫,他表示:“我使用的是色相对比的方法,展现出小猫的动态美,让欣赏者感受到小猫的灵动。”学生可以围绕某个主题自主选择一幅作品欣赏,说说该作品的创作特点是什么,挖掘其中重要的图像符号。然后在临摹的过程中,重点突出这些绘画符号,将理性赏析融入到临摹中。

2.原创,融入个性风格

在临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互动讨论,利用想象自主创作美术作品,融入自己的个性风格。这种教学途径更符合形式运算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

学习“陶艺创作”时,教师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想象自己在陶艺工作室中创作,由于作品设计一味地模仿他人,所以很少有人前来购买,因此他们必须思考如何能设计出新颖别致的陶艺作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先给学生展示梅晓山的《王者雄风》、苏锦伦的《虎虎生威》等当代著名艺术家创作的陶艺作品。然后创设问题情境,问题一,让学生说说这些作品和传统的陶艺作品有什么不同,哪些地方呈现出了新意。问题二,学生要思考除了名家已经用过的方法以外,还有哪些方法能让古老的陶艺作品焕发出时代性。在这两个问题驱动下,学生参与到了原创活动中,教师鼓励他们相互讨论,各自说说自己的构思,如果发现和其他同学有创意“撞车”的情况,则要思考是否能改进自己的想法。如有一名学生认为可以将抽象派的创作风格融入到陶艺设计中,他在造型设计、用色、图案等方面,都加入了抽象派元素。这样设计出的作品简洁大方、形状新颖,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体现出了该学生的独特构思。

3.文创,展示民族精神

文创指的是以文化为元素,融合多种文化,利用不同载体进行建构、再造,设计出作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赏析经典的文创作品,欣赏它们的特点,然后寻找更具有创意的设计角度,设计文创作品,将民族精神、传统文化融入其中。

通过“文化衫的设计制作”这一课,要让学生认识到文化衫是反映特定时代的文化产物,学生要将自己的审美感受融入到设计中,提升创作能力。教师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在奥运会期间,如果能设计一些奥运主题的文化衫,能更好地宣传奥运,体现奥运精神。如果你是设计师,你会如何设计呢?”学生可以欣赏各种奥运文化衫,看看设计者加入了哪些文化元素,想要表达什么思想。在此基础上,再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如:“在文化衫的设计中,要如何展现出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呢?奥运会需要的是夸父追日的永不放弃精神,在设计文化衫时,能否将‘夸父’的形象融入进去呢?”基于这个问题,学生还可以探讨其他的问题:“夸父形象过于传统,年轻人是否会喜欢这样的形象呢?如何将传统文化和现当代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呢?”由此,学生围绕创新性、传承性、融合性这三个主要问题深入探讨,在问题驱动下自主设计文创作品。最后,教师组织他们参与展示大会,分享交流自己的创作感受。

基于问题驱动法展开初中美术审美教学时,教师要积极设计驱动问题,让学生参与到小组合作探究中,引导他们主动发现并探究、解决问题。这样才能真正促使他们提升并发展审美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建军.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途径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20(03).

[2]蔡吉祥.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J].山西教育(教学),2020(07).

猜你喜欢

美术鉴赏问题驱动初中美术
以问题驱动改进随机变量分布的教学
以计算思维为中心的数据结构教学方法探讨
“问题驱动式”生物高效课堂打造的做法
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师生互动的探究
“问题驱动+能力提升”卓越课程建设与实践
中国现当代绘画鉴赏对高中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高校通识课程《美术鉴赏》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