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双轮驱动学生工匠精神养成策略

2023-07-17冯岩

新教育·科研 2023年7期
关键词:双轮驱动养成策略工匠精神

冯岩

【摘要】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良性互动,带动可持续滚动发展,构成驱动工匠精神养成的另一驱动轮,双轮驱动师带徒、老带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任务驱动、目标引领、教学做思合一全方位可持续工匠精神养成,“三全育人”“双元育人”具体化和行动化,实现德技双修、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

【关键词】双轮驱动;工匠精神;养成策略

打造职教类型特色,促进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双元育人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课题。解决这个问题其中一个关键点是把学生的工匠精神培育出来,根本出路是建立学校教育与岗位实践、学校办学与企业生产之间良性互动、工学交替、教学做合一。为此,我们于2019年创办茶艺与茶营销工学交替實验班,立足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实践探索,聚焦校企“双轮驱动”工匠精神养成,扎根校企深度合作,在实践中把工匠精神打磨提炼成“小茶人精神”,专注培育师生精益求精精神内质,注重纯粹、专注、坚持的职业品质,修身养性,磨砺品质,德技双修。

一、以行动导向教学为轴,把“小茶人精神”四个维度十大要素融入校园、班级、课堂、企业岗位实践行动和拓展体验五个平台是培养学生“小茶人精神”的有效路径

对“小茶人精神”在服务行业的内涵进行提炼,生成“小茶人精神”四个维度十大要素:

结合中职生学情,通过学生学习、生活中可见式量化,打磨生成“小茶人精神”行为标准模式,打造校园、班级、课堂、企业实践岗位和拓展体验五个训练平台,形成全方位可持续工匠养成行动教学模式,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沉浸式修成“小茶人”。通过校企合作发力,搭建特色化校园文化平台,文化浸润生成学生正确价值观,滋养职业道德;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小茶人精神”,“上学即上班,上课即上岗”,职业修为日常化;在课堂中项目化行为训练与职业精神修为反思、评价同步,引领“小茶人精神”生成;在企业实践中,通过师徒制,在真实岗位实战中验证、深化和固化技能,持续滋养匠人精神,提升综合素养,德技双修。

二、总结、打磨、提炼生成在实践中培养“小茶人精神”评价标准,实施多元评价,是培养学生“小茶人精神”的重要抓手

“小茶人精神”是一种内在的涵养,传统的评价依重简单的结果性考核,指向含糊,不切合精神涵养性生成规律。必须突破传统,构建活动过程与结果统一的行为训练考核体系。

策划系列校园文化活动,确定活动行为标准,对学生校园生活展开多元评价,学生对标对表,主动发展。

班级管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反馈与量化,形成班级管理制度及量化标准,汇编成《班级管理手册》。依据标准每日每月每学期反复强化日常行为标准,每天进行结果考核、反馈,立行立改,日日新。

采用多元评价方式,通过自评、互评、小组评、分项测评、综合评价等,全面考量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形成“教—评—学”三位一体,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把难于量化和检测到的工匠精神变成可见式的量化指标,“小茶人精神”四维度十要素在多元评价中落实。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紧密结合,德、技考核占比为6 :4,注重学生的德行培养,同时把课程分为若干个项目,每个教学项目均设置德技评价量表。

企业实践岗位量化考核。与企业共同探讨量化考核,共同制定师徒共进机制、师徒月度评估表、见习课程、培训考核方案,设计《学生实训手册》和《工作日志》,通过自评、小组领班评价、教师(师傅)评价,在循环反复的岗位实践中对标对表,磨砺“小茶人精神”。

三、以行为导向的五平台塑造,是培养学生“小茶人精神”的基本依托

1.搭建特色校园文化平台,助推“小茶人精神”培育

营造与学校特色和专业特点相吻合的育人情境,开展系列主题活动:①举办“5.21”国际饮茶日系列活动;承办世界评茶师联合会年;以节日为主题如“三八女神节”等校园茶会、传统文化和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育人。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服务全国星级茶馆协会“博鳌论坛”活动;参加五指山市早春茶开采节茶事服务活动;海南冬交会茶产品推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进茶馆、茶园茶厂体验等,增强学生的职业认知和职业意识。③匠人入校,榜样引领。高位对接省内外茶企业名师、大师,运用播种机理聘请南海工匠深入课堂传授技艺,“南海工匠”徐雪燕、李达敏、邓兰萍、浙江绍兴手工制茶非遗传承人王嘉巍(制茶方向)为特聘教师;名师工匠进校园传承工匠精神、培育职业精神,大师施展、示范绝技绝活,手把手指导师生,激发师生职业兴趣和求学求技热情。④利用校园多种媒体手段宣传“大国工匠精神”,组织工匠精神主题演讲比赛、校园礼仪、技能大赛、茶事接待服务,综合展示和检验学生综合素质。

2.创设职业情境仿真平台,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小茶人精神”

与广州市大茶园茶业有限公司协同打造“大茶园实验班”,“上学即上班,上课即上岗”,按照企业运营管理模式制定班规,按照企业岗位设置班干职务,例如店长即班长、人力资源部长即学习委员、后勤部长即劳动委员、领班即学习小组组长等。企业岗位代入,沉浸式熏陶工匠精神养成。

3.夯实课堂平台,以专业课堂为抓手

按“小茶人精神”“四维度十要素”相应内容,设计相对应可量化的评价标准,建构项目教学框架,养成小茶人。

(1)仿真企业环境的项目教学。按岗位实践组织教学,从着装、物品摆放标准、技能训练等都严格按照实际岗位要求进行,上课即上岗。实行工作岗位分组,每组设茶艺师领班、茶艺师、收银等,学生按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每次实训轮换岗位,考核评价时结合学生具体任务及小组完成情况给予综合评价,让学生始终浸润在“职业人”氛围中,增强其企业岗位意识。

实训室按三个区域的划分。第一个区为员工物品存放区,其功能是让学生把手机、水杯等个人物品整齐摆放到物品存放点,手机也放到指定的手机充电柜,自主打扫卫生、准备上课物品等,“净身”上课(岗)。第二个区是开市前会议区,模拟茶馆、餐饮茶艺餐厅工作流程,由各小组领班组织召开工前会,主要内容是检查员工仪容仪表;诵读“优质服务三字经”;布置本次学习任务及任务分工;最后各小组喊口号,“静心”进入课堂学习(上岗)状态。“净身”“静心”区域主题任务活动,学生既熟悉了行为流程准则,又修养了心性,培养学生服务意识,还为下一阶段有效学习提供了保障,一举三得。第三个区域是实操区,仿真实际岗位全流程。

(2)磨砺恒心三循环训练。针对以往教学中学生掌握技能很快,但技能的精细程度不够,每个技能只要掌握就不再努力去做好,没有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态度问题,将学习融入到一个个具体的技能训练中。整个过程围绕着一个工作任务展开实践行为训练,每组学生必须进行至少三轮反复训练:第一轮训练要求能够能完成基本技能,自我反省;第二轮训练要求熟练操作,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技能,对技能要求熟悉,自我反省;第三轮训练要求精细操作,限时达到技能精细化要求,能够提升自我。通过三轮反复促进学生积累生成执着专注、锲而不舍的匠人品质。

4.融合企业平台,校企协同“双元育人”,以老带新,厚积薄发养成小茶人

与大茶园共同打造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企业提供实践岗位,间隔半年安排两轮岗位实践,采用师带徒共进机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师傅从工作到生活全面跟踪指导,实现工匠精神积累养成“学习—体验—学习—再实践”两次质的飞跃。

在“大茶园实验班”,企业大师从人才培养方案开始就深度参与,后续的课程计划、教学实施,岗位见习和实习都是校企共同推进的。根据岗位工作实际,实践岗位工作手册、岗位工作规程等编入教学必修内容,教学方法按岗位实际需求优化。同时,企業也根据学校的教学实际,调整企业的管理制度,强化了对企业师傅带徒的绩效考评内容。在班管理中设学校和企业双班主任工作制,实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时全程管理。在校老生认领新生“徒弟”,以老带新,把好的传统和作风延续到校内学习生活和企业岗位实践全过程,从目前已有四届学生传承积累来看,作用效果十分明显。通过企业随访、教师、学生的访谈,结果表明,企业对学生高度认可,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对匠师的要求也有进一步认识;同时通过发放网络问卷调查,对实践研究前后对比,发现学生在学习态度、自律、耐心、团队协作、自省、自信和再学习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5.拓展体验教学平台,开垦小茶园,深度学习,体验式成长小茶人

学生的工匠精神养成是持续不断,甚至是延续终身的过程,学生的茶艺修为需要不断拓展,向更厚实的茶文化、茶生态、茶产业延展,从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向全方位体验式生长延伸,从而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为此,学校与海南妙自然茶叶有限公司、南海茶厂、椰仙茶厂等茶产业种植加工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每学期安排学生到茶园和茶产业基地进行茶修活动,体验茶叶种植、管理、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流程,与茶艺服务对接,助力提升茶艺服务的文化品位和服务品质。学校还在有限的空间里开辟了两小块茶园,种植海南大叶种、紫娟、金萱、云南大叶种等海南目前主产的茶树品种,由学生自主管理,与茶树共成长。构筑全景式、沉浸式小茶人体验成长学习场。

四、教学相长,形成教师与学生工匠精神“双修模式”,是小茶人可持续健康成长的稳定器

《礼记·学记》言:“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师在改革实践中与学生多元互动,被全新的学生和全新的学习裹携着向前奔跑,被重新定义的教与学刷新了老师的模糊认识,发现了自己的短板与不足,有了修成匠师的强烈愿望,从过去企业“要我下”变成“我要下”,教师主动深入企业修匠艺、铸匠魂、做匠人。企业师傅进学校,在教学中修习育人之技,企业是匠师的“孵化器”,职业学校又是工匠人才的“生产车间”,教与学、校与企被源源不断注入生命活力,进入可持续生长空间,工匠精神养成更有了活水源头的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宋立丹.“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教师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探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04).

[2]陈士杰.校企合作中中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研究[J].广东职业教育与研究,2021(10).

[3]郭晓云.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以中职旅游专业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1(06).

[4]丁晓红,丛淑芹.职业院校“工匠型”人才培养的主要瓶颈——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9(10).

[5]欧阳琦云.合作共赢 和谐互促 教学相长——新时期师生多向合作教学策略的有效构建[J].华夏教师,2019(12).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校企双轮驱动促进中职小茶人工匠精神养成的实践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QJHV20210632)。实践成果2022年获海南中职教育教学成果省级二等奖。

猜你喜欢

双轮驱动养成策略工匠精神
提振实体经济的“双轮驱动”
优化幼儿午睡管理的实践研究
阅读视角下理工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养成策略
人类文明的底色:科技与人文“双轮驱动”
探讨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生卫生习惯
坚持倒逼降成本和转型发展的双轮驱动走出脱困前行的新路径
中职生数学习惯养成策略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双轮驱动 全球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