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田野,收获“诗与远方”

2023-07-17吕文文

好家长 2023年6期
关键词:田野桃花幼儿园

文 吕文文

幼儿园田野课程以自然主义教育理念为基础,以自然资源为依托,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让幼儿走进自然、感知自然、探索自然,从而释放幼儿的天性,萌发幼儿热爱生活的情感,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一、幼儿园田野课程的特点

(一)自然真实性

田野课程,就是课程实施以自然资源为依托。如果没有田野和大自然,那么“田野课程”将无法实施,这是田野课程开展的基础。幼儿园田野课程就是打破“禁锢”,让幼儿走出室内、拥抱自然。例如,教师带领幼儿走进种植地,种植农作物、饲养小动物,给农作物浇水、观察植物的生长、采摘果实、品尝丰收的喜悦……让幼儿在大自然中活动、与自然对话,了解自然的秘密。

(二)自主参与性

在幼儿园田野课程实施过程中,幼儿是主角,他们是天生的观察者,能够主动发现下雨天来临前蚂蚁忙碌的身影;他们会发现阳光在不同的时间段投下的影子是不同的;他们会敏锐地捕捉到夏日里第一颗杨梅隐藏在绿叶丛中,继而一起探究采摘杨梅的方式……他们行走在大自然中,诸多知识不是教师告知的,而是主动参与建构的。

(三)深度整合性

田野课程的体系是逻辑的、系统的、整合的,是有深度的,不是零星的、杂乱的。在课程实施中,教师要发挥教育者的作用,做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引路人,抓住幼儿的兴趣点,瞄准教育契机,将课程生发,将课程做活,将课程推向深入的同时,整合五大领域内容,让幼儿获得全面发展。

二、田野课程开展的价值点

(一)丰富幼儿认知体系

受到生活范围的制约,很多幼儿缺乏对自然生态的真实体验。他们不知道土豆和花生的果实长在哪里,也无法辨别黄瓜和丝瓜,更无法体验到农民的辛苦……田野课程的打造,让幼儿有充足的机会接触自然,亲身参与,体验劳动,探索各种现象,获得基本的科学认知。

(二)提升幼儿德育品质

田野课程的实施为学前儿童道德品质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幼儿参与种植活动,给植物浇水施肥、除草除虫、收割庄稼、分享劳动成果,更加懂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从而树立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同时,种植活动培养了幼儿之间的互相帮助、团结一致、克服困难、学会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提高幼儿审美能力

大自然是艺术殿堂,蕴藏着丰富的审美教育因素,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有效载体。在田野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欣赏油菜花田,鼓励幼儿用艺术的形式如写生、水粉画再现自然之美,用歌唱的方式抒发春天的生机,用舞蹈再现蝴蝶翩翩起舞……幼儿沉浸在美的世界中,与自然充分互动,与艺术展开对话。不仅陶冶了情操,还提高了审美能力。

三、幼儿园田野课程的实施策略

(一)注重安全保障,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在实施田野课程时,教师首先要保障幼儿的安全。爱玩是幼儿的天性,但是幼儿年龄小,难以保护自己。如果教师的安全意识不强,幼儿可能会受到伤害。所以,教师要组织安全教育,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让幼儿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例如,玩沙时不能扬沙;采摘杨梅时要注意正确使用梯子;烤山药时注意方法,不随意玩火。教师只有保障了安全性,才能顺利开展田野课程。

(二)巧设自然情境,激发幼儿参与兴趣

学前儿童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学习的注意力较差。因此,在开展田野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将自然资源和情境教学结合起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从而促进幼儿的学习。例如,教师创设了游戏情境“摘枇杷比赛”:幼儿分两组,每组自行探索采摘枇杷的方式,这个情境的创设刺激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寻找工具、互帮互助,成功完成了采摘任务,也达成了教师本次活动的目标预设。

(三)追随幼儿脚步,支持幼儿自发探索

教师要遵循“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原则。教师要做到不粗暴地介入活动,让幼儿在田野中自由探索,自主发现。例如,幼儿喜欢玩泥巴,在活动中弄了一身泥巴。教师不能因为嫌弃幼儿弄脏了环境,就粗暴地干预幼儿的探索活动。再如,在散步时,有的幼儿对一只虫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时,教师就要抓住教育契机,为幼儿接下来的探究提供有效支持,做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四)坚持目标原则,引导幼儿深度学习

田野课程不是简单地让幼儿驻足在田野里。在课程实施期间,教师要有目标意识,做到心中有数,以自然资源为依托,将课程进行整合,支持、引导幼儿深入学习。例如,在项目化生成学习活动“‘桃’醉其中”中,幼儿发现盛开的桃花,在教师有意识地引导下,幼儿进一步认识桃花,从颜色、气味、花开季节着手,区分桃花与梅花的不同。接下来,教师整合五大领域,带领幼儿制作手工桃花、熟读桃花故事、研究制作桃花口红、跳桃花舞,等等。

(五)拓展课程路径,引导家长参与课程

家长同样是课程的开发者。在田野课程实施中,教师要重视家长资源的利用,邀请家长参与课程。例如,在种植番茄的过程中,教师邀请班级里有经验的家长给幼儿传授种植经验。

(六)融合乡土资源,打造特色园本课程

在课程实施中,教师要做有心人,筛选适合幼儿的本地乡土资源,构建彰显幼儿园鲜明特色的田野课程体系。我园地处江南,泰伯精神广为流传。每年清明和中秋,家家户户会利用小麦制作青白团子和麦饼以纪念泰伯礼让仁孝、清廉守信的精神。教师就可将这种富有特色的乡土文化资源引进到园所田野课程中,通过种小麦、摘麦叶、打青水、磨面粉、做团子、烤麦饼、爬鸿山、瞻仰泰伯墓等一系列活动,弘扬泰伯精神。我园附近有多个葡萄园,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葡萄节,教师可以构建以“葡萄”为主题的园本田野特色课程,带领幼儿在园所自留地种植葡萄,见证葡萄的成长,认识葡萄品种,制作葡萄美食。这些活动既贴近幼儿实际生活,又丰富了特色园本课程,在无形中传承和弘扬了家乡文化。

对幼儿来说,田野课程是一种对大自然的亲近、对生命的启蒙。教师要不断提升幼儿园田野课程的质量,推动幼儿园田野课程实施。让我们追随幼儿的脚步,回归田野,在广袤无垠的田垄上纵情奔跑,不断丰盈幼儿的心灵,让他们收获快乐、成长和“诗与远方”。

猜你喜欢

田野桃花幼儿园
希望的田野
我爱幼儿园
在希望的田野上担当作为
欢乐的幼儿园
桃花琐话
在希望的田野上
清明,又见桃花红
爱“上”幼儿园
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
桃花纷飞,曾许你一眼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