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广播是如何深入群众的(1949-1966)

2023-07-14意如贵艾红红

新闻论坛 2023年3期
关键词:群众路线

意如贵 艾红红

【内容提要】新中国成立初期,依托横向与纵向的群众组织,内蒙古自治区初步铺展了一条通向城镇与农牧区的广播宣传网。社会主义建设开始后,以“助力生产”“促进民众精神文化”“加强民族团结”为重点,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创办社会教育类节目,服务各族人民,满足其社会生活和生产一线的信息需求;电台人员经常深入基层,收集民意,改进节目,创作新型文艺节目,将国家历史与民族叙事相结合,录制播出了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爱国主义革命题材广播作品,拉近了各族人民群众的关系。在培育听众集体意识与家国情怀的同时,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还因地制宜,解决了广袤疆域中信息受阻的问题,开辟出了一条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人民广播工作路径。

【关键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广播  社会主义建设  民族工作  群众路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被誉为“模范自治区”的内蒙古,①广播事业为“加强区内各族人民大团结,组织、鼓舞各族人民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②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工作人员依靠当地政府与群众,发挥民族区域优势,强化广播的民族特色,探索出了一条卓有成效的在地化广播之路。

一、组建“双语多能”“横纵贯通”“随‘队流动”的广播宣传队伍

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开办于1950年,是新中国第一家省级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台。③开播后,逐步铺展了以自治区广播电台、盟市地方广播电台和广播站、收音站组成的“三级广播传播链”。同时,为将广播的声音传播至散居于城市与农牧区的多语受众,保证传播范围的广度与深度、传播语言的多样性以及传播队伍的流动性,持续壮大广播工作队伍。

(一)培养深入群众的蒙古语播音员队伍

1950年至1966年是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工作的初创时期,汉、蒙双语播音员队伍、蒙古语播音标准音均在这期间初步定型。

1950年11月1日,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在乌兰浩特开播。为满足区内广大蒙古族农牧民的收听需求,该台格外注重蒙古语播音。初创时期,专职蒙古语播音员有四位,④而汉语播音员仅有两位。⑤为了提高汉语能力,蒙古语播音员还被安排每天学习汉语、数学等知识。⑥因此,蒙古语播音员都具备汉蒙双语的基础。

考虑到区内各盟市蒙古语方言的差异,电台采用多地的口语方言进行广播,经过10多年才逐渐将察哈尔口音定为标准音。⑦1962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批复了“关于加强蒙古语广播的报告”,该台每日蒙古语播音时间延长至555分钟,⑧推动了蒙古语播音的长足发展。

虽然新中国成立初期不具备专门培养少数民族语言播音员的条件,但为了保证播音员们拥有足够的政治素养来充当“党的喉舌”,他们基本是从其他公职岗位转调过来,抑或是从党校毕业。为提高播音队伍的群众基础,电台副台长昂如布经常带领播音员深入到群众当中。据敖门达赉回忆,他曾在昂如布的带领下到访“军政大学、内蒙党校等地”,当众宣读稿件、征求意见,到牧区、乡下学习语言,体验生活。⑨

为弥补专业上的不足,他们“钻研播音业务,抓紧时间练声,特别注意提高直播能力”⑩,同时也注重总结归纳业务经验,“争分夺秒挤时间学习和研究专业理论,总结摸索播音工作的经验,撰写文章”,给更多同岗位之人分享工作经验,由敖门达赉撰写出版于1956年的《播音工作经验》一书,就曾在全区广播系统中得到广泛的肯定。

(二)建立覆盖城镇、农牧区的通讯员网络及收音站、广播站

内蒙古地区东西跨度长,地广人稀,人口散居,因此,建设纵向贯通中央、地方与基层,横向联通各盟市的信息传收网络,既有利于解决媒体机构内部编制人员有限而信息采集不足的问题,还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群众,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从而有效开展政治传播工作。

最早一批通讯员是1950年建台后不久,在内蒙古自治区直属机关发展的50多名通讯员,他们的任务是把所在部门的工作以通讯报道的形式传至电台。11起初电台内部并没有专门的通联机构,只有一两名专职通讯人员,因此编辑部要求全体编播人员都加入到通联工作中,通常是由每位编辑联系七八名通讯员。直到50年代中后期,台内才设立起通讯联络组和记者通讯组,12“根据编辑部的宣传报道计划,分赴各盟市采访、调查研究和组织发展通讯员队伍”13。由此,通联工作逐渐机构化。据统计,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在1951年至1966年期间,蒙汉通讯员发展到1500名左右,建立通讯组500个左右。14

为调动通讯员的持续积极性,进一步扩大通讯员队伍,编辑部门还特意创办了通讯刊物,表彰优秀通讯员、刊登优秀通讯稿、发表通讯业务相关文章。15

為响应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在全国建立广播收音网16的工作要求,也为弥补无法实现“一户一机(收音机)”的缺憾,1950年,全区范围内首先在各旗县党政机关建立了90个收音站。随后在1951年,由中共中央内蒙古分局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发出《关于加强收音工作的指示》。1955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又发出《关于建立自治区农牧渔业合作社及边远地区收音站的通知》。到1955年年底,全区收音站达1132个。17逐步推进广播收音站建设工作的同时,在铁路沿线的各旗、县、市,大部分农区、牧区,以及工厂都发展起专职和兼职的收音员,18抄收中央与自治区人民广播电台的《记录新闻》,编印成《广播快报》之后供基层干部阅读;通过互助组、读报组、民校、屋顶广播、黑板报等形式组织群众了解时事政治。19若遇重要宣传任务,收音员则肩挑收音机深入到人口集中的嘎查、村落去组织农牧民收听广播。

(三)组织乌兰牧骑文艺队“广播业余播放队”

1957年,第一支乌兰牧骑文艺队诞生于纯牧区苏尼特右旗。20“乌兰牧骑”以“普及”作为工作主线,开展思想教育、传播经济生产知识、辅导群众业余文化活动、搜集民间文化遗产,21除开展相关文艺活动之外,还会组织收听广播、放映幻灯片、宣传时事政治,提供图书借阅和代卖各种书刊,22运用多媒体形式将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文化传播至群众中,将革命文化知识和文艺作品普及到群众中。

由于设备轻便、队员一专多能,“乌兰牧骑”流动性强,非常便于常年游走在农牧民群众中开展宣传教育。每个乌兰牧骑一年中至少有6个月的时间都在农牧区活动,平均演出150场以上,23其巡回活动遍及各个生产队与生产组,还会在夏、秋两季那达慕大会中进行宣传展演。平日在每场活动的间隙,通过留声机、收音机等听觉设备进行“暖场”和“转场”,24以此来丰富展演内容。若遇风雨、下雪天,“乌兰牧骑”便分散到各户,“为这家说新书,组织那家听广播,牧民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分别参加活动”25,收听广播便成为组织群众的主要方法。

二、创设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广播节目

梅益在1959年指出,“少数民族地区的广播一定要注意民族特点,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文艺广播“要认真重视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27乌兰夫也曾强调,“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要通过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发展各族党员、壮大工人阶级队伍来打下“政治基础”,通过农牧业结合发展打下“经济基础”,也要通过发展民族文化、社会主义民族文化,实现为无产阶级政治话语服务的“文化基础”。28

(一)开办社会教育节目,连接中央、地方与多民族群众

广播的普及使“国家,不再只是以地理广度、人群密度等的有形存在,而且具有了‘声音形态。”291956年,中央广播事业局要求各地方台转播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办的《全国新闻联播》。此后,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蒙古语编辑部开办《全区联播》和《内蒙古报纸摘要》节目,同时转播中央台的蒙古语节目。30由此,来自中央和首府的新闻消息经过声音媒介流淌于广袤的内蒙古疆域,加强了全区人民的政治认同,进一步激发了共同的生产行动指南。

这一时期,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相继推出了面向工人、农牧民、基层干部、青年、妇女等不同对象的教育性轮回节目,31指向群众多元,具备地方性与民族性的双重特性。最具代表的是蒙古语节目《对农村牧区广播》和汉语节目《对农牧民广播》。后者虽然自诞生以来在节目性质、目标受众、播出任务以及节目名称上曾做过多次调整,但始终以服务农牧业生产作为宗旨,从农牧民的实际与生产需求出发,运用通俗、生动、口语化的风格,采用新闻故事、对话交谈等形式展开叙事传播,曾一度成为该台听众来信最多的节目。32

除了对农、对牧的对象性广播节目之外,内蒙古广播电台还创办了针对不同主体的知识科普类节目。例如,同类节目《可爱的祖国》和《欣欣向荣的内蒙古》,前者面向蒙古族受眾,旨在通过介绍祖国辽阔的疆域、悠久的历史、壮丽的山河、灿烂的文化、各民族的风情民俗以及各地名胜古迹,提高少数民族群众对祖国的了解,33进而激发其对祖国的认同感;后者则以汉族群众作为主要收听主体,旨在对内蒙古自治区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民族风情、多彩的文化传统及新时期的建设成就进行介绍,以此引导汉、蒙各族人民热爱内蒙古、建设内蒙古、振兴内蒙古。34另外,蒙古语广播节目《可爱的中国》与汉语广播节目《伟大的祖国》也分别以“可爱”和“伟大”作为叙事逻辑,面向不同民族的群众展开科普教育,凝聚共识,树立国家认同与地域认同。

(二)创作“新”文艺,整合国家叙事与民族阐释

电台初创时期,蒙古语文艺广播节目除了借助日伪时期残存的旧唱片与几位民间艺人录制的说书(乌里格尔)之外,急需编创更多符合新时期的文艺节目。由此,在人力与物力匮乏的情况下,节目编创工作主要由编辑亲自上阵出演,需经常性地深入群众、征询群众意见、动员群众参与,借此来获取素材。据蒙古语文艺广播先驱塞西回忆,自己在做广播文艺工作时,经常亲自拿着四胡在广播里说刘胡兰的故事,而“晚间说书,白天走到工厂、机关学校找一些业余文艺爱好者组织节目,审定节目,排练节目”则是当时的一种常态化工作方式。35

1956年,在塞西等同志努力下,内蒙古广播电台蒙古语文艺组成立。36为进一步充实蒙古语文艺广播节目,同时也为将节目办得更贴合群众口味,塞西提出“采录民族民间音乐歌曲”的工作方针,经常性地深入民间进行文艺采录工作,将国家历史叙事与地域、民族阐释相结合,促进精神文化的社会流通,增进共同体意识,拉近多元文化主体之间的距离。首先以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作为试点开展民间歌曲的采录工作。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实验歌剧院、中央广播文工团和塞西为首的内蒙古广播文艺组共同构成采录团队,通过内蒙古歌舞团退休老艺人孙亮牵线,“以歌会友”,与多位民间老艺人取得了联系,奠定了该台蒙古语文艺广播的群众文艺基础。371958年,蒙古民间艺人演唱组组建后,电台又录制了大量的蒙古族民间歌曲和器乐曲。381963年,文艺广播采编团队又赴锡林郭勒盟,选调十几名民间歌手和文艺爱好者,录制了50多首歌曲作为节目素材。至此,文艺组的内容涵盖译制播出的《西游记》《孟姜女》等中华民族经典作品,《风雪大别山》《铁道游击队》等革命爱国题材作品,以及原创的《草原烽火》《巴林怒火》等带有地域、民族特色的爱国题材作品。39

虽然这些民间艺人的群众基础好,但囿于他们惯用于旧形式、旧方法演绎旧社会的内容,与新社会风貌存有偏差。因此,在整队录制工作开始时,塞西等人首先对他们进行了思想改造与技能培训。采取“严格要求,放手工作”的策略,40力图使其打破过去自拉自唱的独唱形式,在统一歌词与唱法的基础上,与乐队伴奏相配合;在内容上鼓励其针对新的社会现实问题、新的社会风气进行文艺创作。

除日常的广播节目之外,一种被认为最具有动员效果的形式——广播大会也在内蒙古广播的群众工作中得到运用。1954年,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台举办“笑呵”广播大会,通过十几个表演节目,从不同侧面反映社会现实、弘扬主流价值观。如《锻炼眼镜》阐释了学习毛泽东著作有助于提高识别能力,《宝中之宝》宣传了党的农业政策,《打狼》则表达了对阶级敌人保持高度警惕的重要性。41实际上,“笑呵”(也称“笑嗑亚热”)是在蒙古族民间演唱“代日拉差”(讽刺问答)与“赫勒木日其乌格”(辩论性说唱)的基础上,吸收汉语相声的表现技巧,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与形式风格,将汉、蒙文化交流并进行再创作的一项新尝试,本身就是多元文化交融的文艺形式。

三、基于群众/听众角度的广播效果回溯

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建构的具有多语能力、辐射广泛、流动性强的广播宣传队伍,确保了来自中央的信息纵向触达基层、横向贯通全区。其“联播制度”、对象性节目、知识科普類节目消解了信息与文化的区隔;其反映现实、展现主流价值观的新文艺,则将国家的宏观叙事与地域、民族阐释有机结合,进一步为各民族群众构建起新的国家认知,搭建起了新型民族关系。其收音站、广播站建立在合作社和互助组的固定地点,还使广播内容与自治区农牧民的生产实践、生产资料建立起一种紧密的关联。

首先是一种集体意识的培养。来自中央与全国各地生产一线的消息,通过收音站和广播站传播至农牧民共同劳作场域中,各族群众“利用休息时间在田间、炕头、树荫下集体读报、听广播”“学习国内外时事、党的总路线和各地先进经验”,42与祖国各地“同呼吸,共命运”的家国意识得到强化。其次,在此基础上延伸出“心系国家”的家国情节,自觉加入到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进而与各族人民群众拉近心理距离,促进了民族团结。如乌兰察布盟达拉斯格互助组的组员们在收音站听到关于“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新闻后,立即提出,要努力做好畜牧安全过春和接羔的工作,来支援台湾。而呼伦贝尔盟陈巴尔虎旗生产合作社的社员们在收听到关于“畜产品出口与国家工业化关系”的广播后,提出将家畜的皮、毛等畜牧业的产品出口国外,为国家换来工业建设的物资和机器,以此来支援国家的建设工作。43最后,广播中对各地生产经验的分享与应用,如湖北红安县领导生产、广东鹤山县用牛粪作饲料,以及山西阳城县建设土高炉的经验在电台广播后,内蒙古自治区的合作社、互助组的社员、组员们立马与内蒙古的生产条件相结合,提高了当地的生产与建设工作。44

《人民日报》1952年的一则新闻,记录着察哈尔盟太左旗的一次收音机下乡活动共组织了两千多牧民收听广播,45说明了“流动广播”的必要性与影响力,也表明人民广播在内蒙古自治区开展群众工作的成效是显著的。而伴随着乌兰牧骑文艺队“流动”的广播实践,解决了大型文艺团、文化馆“下不去、走不动”“不能适应客观需求”,以及偏远地区老百姓听不到广播的问题。46据记载,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感谢乌兰牧骑专门为她出演的节目,说“毛主席教育出来的孩子,真懂得牧民的心。”47

通过上述工作,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广播为民族团结进行的一系列有益尝试,建构起具有共同体意识的新型民族关系。此前,由于内蒙古地区的广播先后被民国国民党政府和日本侵略者用于宣传统治政策和法西斯奴化宣传,48导致民众对广播存有一定程度的偏见。而新中国成立初期内蒙古地区由于处在复杂的政权管辖内,人民群众之间也存在一定的隔阂。对此,乌兰夫认为,要消除少数民族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因多方因素造成的隔阂,“必须经过一个耐心的、反复的教育过程”49。“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边疆治理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最关键的是民族团结。”50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广播延续延安时期“以人民为中心”的广播事业模式,担负民族工作重任,发展出了一套具有地方特色、赢得人民人心的工作经验,烛照了边疆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也为区域稳定、民族团结贡献了宝贵力量。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中国播音史”(项目编号:20&ZD326),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宣传工作的群众路线研究”(项目编号:CUC220A008)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解码“模范自治区”(人民眼·民族区域自治)——听亲历者讲述内蒙古七十年[N].人民日报,2017-07-13(012).

②乌兰夫.新闻战线要学好毛主席著作[A]//乌兰夫文选(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68.

③白润生.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的历史沿革、地位与作用[J].新闻爱好者,2012(17):3-7.

④《内蒙古广播五十年》编委会.内蒙古广播五十年(蒙古文版)[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0:37.

⑤⑦⑧1112151719《内蒙古广播电视志》编辑室.内蒙古广播电视志[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177,170,169,191,187,84,143-144,75.

⑥⑨敖门达赉.重要的工作 光荣的岗位[A]//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编.内蒙古广播四十年(1950-1990).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143-144,142.

⑩娜仁其木格.难忘的岁月——从乌兰浩特到呼和浩特[A]//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编.内蒙古广播四十年(1950-1990).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151.

13刘昌永.开创记者工作的新局面[A]//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编.内蒙古广播四十年(1950-1990).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190.

14生格.群众路线结硕果[A]//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编.内蒙古广播四十年(1950-1990).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201.

16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召集全国新闻工作会议[N].人民日报,1950-04-23(001).

18少数民族广播事业两年来有很大发展[N].人民日报,1952-06-09(003).

20奎曾.民族群众文化学通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101.

21布赫.乌兰牧骑要为建设精神文明做出贡献[A]//文化工作漫谈.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336.

22席宣政.内蒙古草原上的文艺尖兵——“乌兰牧骑”[A]//乌兰牧骑(一).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5:22.

23布赫.把社会主义文化送给劳动人民[A]//文化工作漫谈.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198-199.

2425乌兰牧骑简介[A]//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编.乌兰牧骑之歌.北京:音乐出版社,1965:27,25.

26打成一片——再赞“乌兰牧骑”[N].人民日报,1964-12-14(006).

27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广播电台举行首次协作会议[A]//新华社内蒙古分社、人民日报内蒙古分站编.内蒙古新闻汇编(1959年),1959:565.

28乌兰夫.关于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三个基础(一九六六年二月四日)[A]//乌兰夫文选(下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211-213.

29张闳.现代国家声音系统的生产和消费[J].媒介批評,2005(00):3-15.

303132333439《内蒙古广播电视志》编辑室成员.内蒙古自治区志·广播电视志[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13,47,16+48,20,49,22.

353740塞西.蒙语文艺广播创业回顾[A]//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编.内蒙古广播四十年(1950-1990).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78-80.

36策·玛希毕力格.谈谈民族曲艺节目[A]//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编.内蒙古广播四十年(1950-1990).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178.

38李德隆.肯定成绩 继续前进——建台四十周年文艺广播回顾[A]//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编.内蒙古广播四十年(1950-1990).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25.

41内蒙古举行“笑呵”广播大会[A]//新华社内蒙古分社、人民日报内蒙古分站编.内蒙古新闻汇编(1964年),1964:242-243.

4244内蒙古新闻事业出现百花齐放局面[A]//新华社内蒙古分社、人民日报内蒙古分站编.内蒙古新闻汇编(1958年),1958:483-484.

43内蒙古自治区建立一百四十七个无线广播收音站[A]//新华通讯社内蒙古分社编.内蒙古新闻汇编(1955年),1955:324.

45少数民族广播事业两年来有很大发展[N].人民日报,1952-06-09(003).

46阿勒得尔图.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纪事[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20:20.

47朱嘉庚,吉日嘎拉主编.乌兰牧骑回忆录[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8:23-24.

48赵玉明,艾红红,刘书峰编.新修地方志早期广播史料汇编(上)[M].呼和浩特: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6:184.

49乌兰夫.十年来的内蒙古(摘要)[A]//新华通讯社内蒙古分社编.内蒙古新闻汇编(1957年),1957:2.

50何祖坤,鲁壮天,鲁彩荣.治国必先治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EB/OL].(2019-09-15)[2023-04-25].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6/0915/c83845-28717573.html.

作者简介:意如贵,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艾红红,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辑:孟凌霄

猜你喜欢

群众路线
走好群众路线是加快企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几点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践行群众路线的历史考察与经验研究
监督官员权力,群众路线是个“好帮手”
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坚持群众路线是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王道”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