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的有效融合

2023-07-13农国祥

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课外实践活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农国祥

【摘 要】随着小学语文教学理念的革新与实践模式的改进,对于教学策略的选择,不仅要着眼于语文课堂的要求,而且还要更关注课外的实践活动。因此,探讨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有效融合的路径和模式具有现实必要性。研究认为,要秉持一体化理念,围绕课堂教学知识点设计课外实践活动,推动家校共育与课内外协同,增强学生语文实践意识和能力;要推进学生的实践探索与读写一体训练,促进学生语文基础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平稳成长,实现语文教学融合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课外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3)05-55-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1],“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2]。应从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入手,围绕课程改革和“双减”要求革新教学策略,不仅要突出立德树人目标,而且还要突出提质增效的一体化特色,确保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稳步提升。因此,必须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有机融合,使之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健康发展,确保语文教学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融合的意义

首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的融合能够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在教学中,根据“以生为本”的要求,加入课外实践活动元素,既能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真正实现课堂内外的融合,又能直接促进学生阅读、写作、理解、认知、审美等能力的提升,这些都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

其次,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有机统一,从本质上解决了“令不出课堂”的问题,拓宽了教师的教学边界和视域。同时,结合课程改革和“双减”要求巧妙安排课外探索任务或实践项目,能够驱动学生深入生活、围绕实践进行探索,在增强语文知识体验的同时充实心灵认知,厚植人文素养与实践品格。

最后,从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角度看,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密切融合,有利于教学层次和质量的提升,这也是家长、师生的共同诉求。尤其是有效落实“家校合作”“身心共育”举措,能够加强学生语文应用思维与探索意识,充分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成长大有裨益。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融合的问题

首先,部分小学语文教学围绕“课堂中心论”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相对较少,学生参与语文实践的机会十分有限。这样的语文教学以课堂理论授课为主,学生是被动听讲的知识接收方,教师占据主导地位,课堂互动与课外实践的比例较低,学生参与语文主题实践的机会很少,课内外的密切联结通常难以实现。

其次,部分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流于形式,活动技法、策略与功能相对单一,学生参与热情不高,实践活动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价值难以体现。例如有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按照固定模板进行设计,如“课外游玩”“校外采风”“户外游戏”等,与课本、知识点的关联度不足,形式相对简易,实践价值十分有限。

最后,部分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与课堂的关联性较弱,且二者的融合度不高,不利于课堂与课外的深度交融。尤其是在学习成绩、教学成果等功利性指标的指引下,有的小学语文教学相对固化,课外实践活动的内容较少,课堂内外联结十分有限,学生很难在教师指引下参与到主题性实践活动中,教学的立体感、层次性没有真正彰显,学生的语文核心素養成长也受到很大影响。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有效融合的策略

(一)知识延展:推进课外主题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其多元的渗透和牵引功能需要得到足够关注,尤其是围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点进行延展,形成以点带面的效果,借此推动课外实践活动,通常更具可行性,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主观能动性。围绕着重要的知识点、课堂内容、教学难点组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教师要充分发挥“指挥官”的角色作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探索、感受、观察与研讨,不断增强语文综合思维意识,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例如在二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识字”内容进行针对性教学,同时组织“错别字——搜查官”比赛活动。活动过程为:①课下由学生自由组合,成立4至5人的比赛小组;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从广告牌、铺面、招贴画及同学的预习本上查找错别字,同时以小组形式记录、归纳、整理;③组员们结合整理结果进行订正并形成“报告”;④回归课堂后,由教师评出优秀小组并进行激励。通过这样的趣味性活动,学生能够由课堂识字向课外“错别字搜查”延展,在开拓眼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感受语文的魅力,形成课内外的有效联结,提升知识素养和语文实践能力。

(二)家校共育:家校协同开展语文活动

近年来,推动高水平的“家校共育”,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进行深度融合,家庭因素发挥的功效十分重要。因此,要基于“家校共育”特点设计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融合方案,通过任务分发、家校共建、资源配给等方法,将课堂与家庭有机统筹起来,实现课外实践与课堂教学的密切联结,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第一,合理设计“实践型作业”。以家校联系为纽带,减少书面作业量,增加实践类作业,在亲子互动过程中加强学生的语文知识应用意识。例如采访、旅游、写对联、编剧本、写导游词、写游记等,都可由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同时与课堂知识形成前后贯穿。

第二,打造“家庭书香基地”。教师在课堂授课时布置阅读任务,然后推动家校互动。可安排学生定期阅读、定期总结,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形成阅读意识、厚植读书情趣,不断提升阅读的思想与行动自觉。

第三,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可围绕相关课文,如《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等进行知识扩展,结合“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主题,引导学生参与“给父母的一封信”“我对妈妈的爱”“我理解的孝顺”等阅读、写作活动,或组织开展手工创意,在此过程中实现课堂向课外的扩展,增强学生应用素养。

第四,组织“社会性活动”。由教师组织,争取家长配合,结合书本内容开展公益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社会性实践活动,以拓宽学生视域,提升语文的辐射力与影响力。例如围绕《猫》《母鸡》《白鹅》等课文进行课堂拓展,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生态保护基地,使学生由单纯的知识学习向环境保护、生态共建的思维培养转变,形成全面健康的人文素养。

总之,要立足于家校共育现况,细化行动举措,展现语文课堂向课外延续的多元功能,促进学生语文知识能力、行动能力与核心素养的良性发展。

(三)实践探索:驱动学生开展多维度探究

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要鼓励并引导学生参与到语文实践活动中,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到课外实践活动中,发挥“课堂橋梁”作用,实现多维度、多任务驱动下的课外学习,确保学生养成实践探索的好习惯,形成全新的语文学习体验和综合能力。

教师可将小学语文实践探索分解为“课堂探索+课外探索”两个层面(见表1),涵盖教学全流程,有效结合教学要素,促进学生实践探索能力的有序发展。课堂探索针对随堂知识要点和疑难点展开,包括课堂师生互动与小组合作的内容,能够循序渐进地增强学生课堂学习能力;课外探索的范围更广,由课堂内容延展开来,驱动学生通过观察、判断、思考、分析、探究等方式,增强知识的消化吸收能力,形成语文应用技能。

例如在三年级上册的《大自然的声音》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分组探索,任意发言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在课外部分,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深入自然,在亲身体验、亲耳聆听中感受大自然丰富多彩的声音,形成与课文内容的对照,生发出全新的感知。课堂内外实践探索活动的细化、分解,增强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弹性,有利于学生身心协调发展。

(四)读写一体:塑造常态化读写实践样态

将“读写一体”观念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全过程,应成为教师的思想自觉。因此,推动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融合,要充分重视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训练,使之贯穿于课堂内外,以增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对课文进行精细化讲解,在课外可围绕相应的主题推荐文章或书目,然后安排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并做好笔记、写出心得,形成“读写一体”的思维认知。同时,在课文学习向课外阅读延展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不同文本的读写形成新的认识,也能够在写作过程中生发出不同于书本内容的思考。教师要塑造常态化的读写实践模式,将课堂教学中阅读、写作的训练延展为课外实践活动,确保学生激发意识、形成习惯、增强能力。

例如在五年级下册的《草船借箭》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授课中根据教案完成讲述,同时预留伏笔,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埋下“种子”。授课结束前,教师可以安排读写任务,让学生在3至5天内阅读《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前后章节,厘清故事脉络,分析诸葛亮、周瑜等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及发挥的作用。在课下,学生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进行阅读延展,通过阅读小说明晰“草船借箭”的原因、演进脉络和后续走向。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可以充分了解故事的前后部分,如草船借箭前的“群英会蒋干中计”,后续的“庞统巧授连环计”,都是小说中极为精彩的段落。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形成心得、写下随笔,在与课文的对比中生发出全新思绪。这种方法可引导学生将课堂学习与课外阅读密切联系,在二者融合的过程中锻炼阅读、思考、分析、写作能力,不断提升语文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随着小学语文教学理念与实践模式的改进,以课堂内外融合为特色的教学创新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密切融合,展现“外放于形,内化于心”的特色,既能促进教学工作一体化发展,也能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基于此,教师要科学分析学情,准确把握学生特点,制订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策略,丰富课堂教学内涵,增强课外实践活动的有效性,确保学生全身心参与,在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活动中有所收获。此外,要秉持“提质增效”“家校共育”原则,推动语文课堂教学向课外实践活动的延展,增强教学综合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前言1-2.

[2]同[1]前言2.

猜你喜欢

课外实践活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促进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探索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