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案例设计
2023-07-13李莹月赵媛熊筱燕
李莹月 赵媛 熊筱燕
【摘 要】新时代的劳动教育立足于人的整体发展,要求学生在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的过程中,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剖析《课标》的基础上,在“课程源于生活”“课程即资源融合”“课程即丰富经历”“课程即持续生长”的理念指导下,开发了以风筝为核心的传统手工艺劳动课程“忙趁东风放纸鸢”。课程涵盖认知活动项目、劳动体验项目和综合实践活动三部分内容,并将劳动教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体现了立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关键词】劳动教育 案例设计 风筝制作
【中图分类号】G40-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3)05-78-05
2022年,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文简称《課标》),劳动课程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正式成为小学、初中的一门独立课程。《课标》将劳动课程内容分为三大类别,即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设置十个任务群,其中“传统工艺制作”是生产劳动类中的四个任务群之一。
风筝文化在中国已有多年历史,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潍坊风筝,潍坊风筝作为山东省首批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对潍坊的经济、文化等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风筝的设计、制作、放飞为内容,设计“忙趁东风放纸鸢”劳动教育课程,包括1~2年级、3~4年级、5~6年级和7~9年级4个学段,逐层推进,将劳动教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开展跨学科的探究性、实践性学习,学生在探究中享受劳动的乐趣,培养劳动素养,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课标》要求
《课标》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以任务群为单元构建内容结构。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内容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农业生产劳动和传统工艺制作4个任务群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
生产劳动是让学生在工农业生产中直接经历物质财富创造的过程,体验从简单劳动向复杂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发展过程,淬炼生产劳动技能,体会物质产品的来之不易,认识劳动与自然界的基本关系。本课程以生产劳动中的传统工艺制作任务群为例,一方面是由于传统工艺制作这一任务群覆盖学段更广,更能体现学习的进阶性和连续性,有利于学生劳动素养的培养,另一方面也是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的举措,能体现地方特色,有利于实施生活化的课程。
具体到传统工艺制作的培养素养,《课标》在第三学段指出,“能根据劳动需要,设计并制作简单的传统工艺作品,说明传统工艺的价值,感受传统工艺劳动的智慧,初步形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感受工匠精神,初步形成追求创新的劳动精神”。本课程采用项目式学习方法,融合各学科知识、课程资源与学习方法,让学生完成真实、综合的任务,经历完整的劳动过程;引导学生对项目时间进行整体构思,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不断优化设计课程方案。通过项目学习,能够认识材料,学会运用工具,掌握一定的操作程序、技术要领,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感知工匠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形成“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观念,增强坚持不懈、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劳动精神。
二、课程理念
本课程以立德树人目标为出发点和根本归宿,以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全面提高劳动素养为基本目标,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遵循以下基本理念:
(一)课程源于生活
从学生真实的生活和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并转化为活动主题。例如“非遗手工艺人访谈”的活动涉及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部分内容,应启发学生系统地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常见木工工具的使用”活动中,提到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在“校园风筝节”活动中,则注重培养学生的策划能力、组织能力、宣传能力及美工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即资源融合
融合各学科知识、课程资源和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综合运用各类知识观察、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重新建构思维,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例如“提高风筝产量和效益的研究”活动融合了数学、语文、物理、历史、地理、信息技术、美术等多学科知识,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采用讲授法、示范法、调查法、参观法、反思交流法等多种学习方法,组织学生初步了解现代化的风筝设计和制作工艺,对传统手工制造业与现代工业制造业的异同点有初步感知。
(三)课程即丰富经历
课程设计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课程实施强调学生亲历劳动过程,通过劳动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新经验的获得与形成。学生在“忙趁东风放纸鸢”劳动教育课程中动手实践,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本领,体验工人、设计师、记者、美工、工程师等角色,体验利用知识、技能为他人服务和为社会服务的成就感,丰富人生经历。
(四)课程即连续生长
课程设计依据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合理安排不同学段内容,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从简单的风筝模仿制作到复杂的风筝设计制作,从初步感知优秀传统文化到切身体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从课堂学习到社会实践,学生丰富的课程体验过程,也是个体不断生长的过程。
三、课程目标
本课程由不同学段的课程组成,包括1~2年级、3~4年级、5~6年级和7~9年级4个模块,核心目标在于让学生在学习和劳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见图2),在课程目标上具有连续性、进阶性、发展性的特点。
四、课程内容
“忙趁东风放纸鸢”劳动课程主干内容是让学生置身真实的工作场所,进行风筝扎染、裱糊、绘画、组装、放飞等一系列操作。课程内容主要分为认知活动项目、劳动体验项目和综合实践活动三部分。具体安排见表1。
五、课程实施
(一)第一学段(1~2年级)——“取法乎上”
这一学段安排简单的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建议安排6课时。课堂学习可以国际风筝节上各种造型的风筝导入,通过现场展示简易风筝制品,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活动开展做好铺垫。学生在这一学段辨别不同材料,认识到风筝是由不同部分组成的,并且不同的工具在风筝制作过程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接着,学生分组讨论简易风筝的制作方法,并尝试按照教师分享的方法制作简易风筝,制作完成后进行作品展示,体会劳动成就感。课后进行风筝放飞活动,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的兴趣。实践活动可以参观当地风筝档案馆、博物馆或是参加风筝节,写参观日记并分享参观感受,对风筝文化形成初步了解。
(二)第二学段(3~4年级)——“惟妙惟肖”
这一学段对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的要求有所提高,建议安排8课时。课堂学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作风筝的过程引入,通过介绍风筝的发展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课前通过查找资料,了解风筝分类方法及造型特点。教师介绍风筝设计图纸的判读方法,概述风筝制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学生分组合作并尝试设计制作简易风筝,完成后进行分组汇报,总结设计灵感和制作步骤。进行简单的放飞风筝活动,体会劳动带来的乐趣。实践活动可以安排校园清明风筝节,进行展风筝、评风筝、放风筝、推销风筝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创造劳动成果带来的成就感。
(三)第三学段(5~6年级)——“慧心巧思”
这一阶段的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要求进一步提高,建议安排8课时。课堂学习以学生分享对风筝特点及发展历史的看法引入,初步发掘风筝的历史文化价值。教师介绍风筝实体图、示意图、装配图的判读方法和绘制流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改进制作工艺提升劳动效率。教师给出不同材质的风筝骨架及筝面材料,引导学生探究如何选用合适的材料以提升放飞效果。学生分组合作,绘制风筝示意图和装配图,完成风筝的设计和制造,并进行课堂交流。课后进行风筝放飞活动,体验劳动成就感。实践活动可以安排非物质文化遗产风筝手工艺人的讲座和简单采访,学生分组提前整理好采访问题清单,并在采访结束后进行采访稿的整理,以小作文的形式进行班级汇报。
(四)第四学段(7~9年级)——“匠心独具”
这一阶段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综合性较高、要求较高,建议安排10课时。课堂学习以3D打印技术辅助风筝设计与制作为案例引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技术创新提高劳动效率,引发学生对新技术的关注。教师介绍利用电脑技术设计风筝示意图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手工绘图与计算机制图的异同点。学生小组合作,利用相关技术软件绘制规范的示意图来表述风筝设计方案、进行图纸设计、选取材料、材料切割、风筝组装、风筝试飞和后续改进工作。通过规范的设计图纸表述小组设计理念,阐述制作技巧、设计思路和创新点。课后进行风筝放飞活动,体会劳动带来的成就感。教师点评学生作品,并解读风筝文化中蕴含的工匠精神和人文精神,鼓励学生精益求精、追求品质,深化“劳动创造生活,劳动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实践活动安排学生参观周边的风筝制造厂,使学生初步了解现代化的风筝设计和制作工艺,对传统手工制造业与现代工业制造业的异同点有初步感知。参观过程中做好记录,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例如传统工具与现代工具的区别有哪些?传统风筝与现代风筝的设计和加工方式有何不同?谈谈现代风筝产业发展的方向。
六、活动案例
“忙趁东风放纸鸢”涉及多个综合实践活动,且不同学段开展的综合活动也各不相同,随着学段的提升,课程活动的综合性、实践性也逐渐提高。低年级以熟悉工具、体验简单制作过程、感知文化为主,高年级则拓展了课程内容,通过访谈、调查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更广泛的社会实践过程。课程的具体活动安排建议见表2及表3。
七、课程评价
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课程目标、内容要求为依据。“忙趁东风放纸鸢”劳动教育课程采用多元评价体系,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原则,注重成果分享展示评价,并于每学期期末进行综合评价(见表4)。
(一)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注重从行为表现中分析把握劳动素养的发展状况,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四个方面,先由个人自评,再由小组打分。指导学生以拍照、录视频等方式记录创作过程中的资料,包括设计图纸、准备材料、设计制作、制作成品、作品介绍、活动感悟等,做好后期成果展示的准备工作。
(二)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指学习结束之后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評价,包括班内成果展示和校内成果展示两部分,学生要进行作品介绍,评委团进行打分,还包括微视频、美篇等个性化展示,及时在微信公众号、班级群、媒体宣传学生的个性化成果。为获奖作品颁发校级、班级证书及奖品。
(三)总评
学生总评得分满分为100分,等级为“优秀”“良好”“合格”“一般”四个等级。评价采取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还有描述性文字评价,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以评价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落地。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的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马克思与恩格斯从现代生产、现代科学与现代教育的内在联系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分析中,论证了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必然性和必要性。面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开发与实施传承,应不忘初心,不忘劳动教育的重要作用,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意义,继续探索劳动新领域,培养新时代的劳动创造者。
【参考文献】
[1]荆建华.教育理论专题[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