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新型城镇化的生成逻辑

2023-07-12张元魏范青

乡村论丛 2023年1期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生成逻辑新型城镇化

张元 魏范青

摘要: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生成分为四个阶段。我国在总结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依据国情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包含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农村人口和非农产业不断向城镇集聚的经济过程,农民生活方式发生根本变革的社会过程,农业生产方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发展模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由注重城镇发展转向城乡统筹发展,优化城镇发展格局,发展特色小城镇,由传统城镇规模扩张转向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 新型城镇化 生成逻辑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对国家实施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有着极大的阻滞影响,不利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以及共同富裕的实现。党中央提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 年)》,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因此,厘清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生成逻辑,明晰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理论演进过程,对比国内外农村新型城镇化的案例分析, 才能明确农村新型城镇化的涵义,为推进新时代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价值引领和理论指导。

一、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生成逻辑

城乡二元结构是一个国家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现代工业部门与传统农业部门的差距。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了著名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用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揭示了发展中国家一般会并存着两种经济体系,即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体系和现代化的城市工业体系。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刘易斯所言的二元经济结构,以及由此导致的其他二元对立现象也在中国出现。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先进的工业化生产是城市经济赖以生存的基础,城市经济发展以现代化工业化为主导,而农村经济仍然以落后的农业经济作为主导,城市的交通、卫生、教育、通讯等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发达,市民可以充分享受到公共基础设施带来的便利,而农村的基础设施则是落后的,生活在农村的人们则无法享有各种便利,等等。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还有自己特殊的历史原因与过程, 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1840-1949 年)

1840 年鸦片战争之后,国门被迫打开,西方列强发达的工业文明与市场经济,以及商品和资本开始进入中国,并对中国古老的农业文明和脆弱的自然经济产生了严峻挑战和巨大冲击,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国家的政治文明成果。在乡村社会,商品和资本也逐渐渗透蔓延, 由此城乡开始分离,中国几千年来城乡差别甚小的状况开始发生改变。

(二)第二阶段(1949-1978 年)

计划经济体制固化了中国城乡差距,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当时恶劣的国际环境和国内一穷二白的实际情况,在此背景下,为快速实现现代化和工业化发展,国家开始实施计划经济, 实现了对国家资源的统一配置,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涉及城乡关系的政策制度,如农业合作化、统购统销、工农业产品的不等价交换、要素流动控制等,这些政策制度的贯彻执行为现代化和工业化发展提供了保障,也为城市发展做出了贡献。城乡之间的产业分工清楚,管理方式迥异,农村村民和城市市民在户口转移、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这一系列的制度和政策严重阻碍了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农业相对衰退,工业化创造的成果仅惠及城市,农村衰落,城乡差距继续扩大,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形成并固化。

(三)第三阶段(1978-2003 年)

改革开放时代“级差式”的发展方式,使农民从区域土地空间中解放出来,开始全国性的劳动力人口流动和劳务迁移,此期“分离化”的改革措施也加速了中国城乡的分离与对立。这种激励型和分离型的发展方式,使得一部分有能力的人从一般人群中分离出来,并受惠于改革开放的政策红利而快速富裕起来,同时,城市地区也利用其自身优势和国家的优惠政策率先改革发展起来,由此城乡二元结构分化进一步加剧。

(四)第四阶段(2003 年至今)

后改革时代城乡关系出现既统筹又分离的趋势。党的十六大以后,党中央明确宣布,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自此,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例如:2004 年中央一号文件决定取消农业特产税,逐年减征农业税。2006 年,正式宣布废止农业税条例。2007 年,《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颁布。2008 年,《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若干意见》颁布。2009 年,《關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颁布。2010 年,《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颁布,等。这一系列纲领性涉农、惠农、支农文件的颁布,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农民收入、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社会事业、农村民主政治等农村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些文件都促进了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尽管如此,40 多年改革的累积效应以及城市既得利益集团的影响,城市偏向的政策依然还很难改变,并且随着城市优势的不断凸显,大量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不断涌向城市,农村日益空心化,青年劳动力短缺,农村发展再次受阻, 其后续发展严重缺失动力。从对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历程的梳理来看,起初这种二元结构只存在于经济层面,后又扩展到政治、社会、文化等层面。在建国初期,这种二元经济结构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它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资金,为我国现代化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断扩展渗透,特别是工农差别的扩大已导致诸多社会问题的出现,比如“三农”问题。这也使得城乡二元结构分化问题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矛盾的致因根源,它关系到我国的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 国家的长治久安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终完成。那么面对如此严峻的问题,我们又该如何化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将城乡关系变迁概括为“城乡分离”→“工业化与城市化”→“城乡融合”三个阶段,“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社会统一的首要条件”。也就是说,工业化和城市化是解决城乡对立,实现城乡融合的根本出路。通过上面我们对城乡二元结构形成过程的梳理,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要想解决“三农”问题就要破除城乡二元对立结构,而要化解城乡二元对立结构矛盾就需要实现城乡一体化,而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因素,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有利于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有利于让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和融入新时代现代化发展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二、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历史演进逻辑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城镇化发展为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从有益经验和深刻教训两方面为新时代新型城镇化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价值。一方面,现代化进程中的传统城镇化发展演变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了一定的有益经验。有关资料显示,“从农民收入构成的情况看,增收的越来越多部分来自于非农业收入,其中来自于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占农民增收部分的50% 以上,从1998 年到2002 年,第一产业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分别为57.2%、53.4%、49.9%、49.3% 和47.1%”,这表明,传统城镇化尽管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它确实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同时,1978 年我国人口城镇化率仅为17.92%,到2003 年我国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0.53%。由此可见,农村产业化发展深刻改变和重构着农村产业结构和农村社会结构,极大地提高了农村人口的城镇化率,促进了农村居民所能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如浙江省、广东省、江苏省等地都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医疗保障体系。这些积极的发展变化都是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发展所获取的巨大成就,也为新时代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传统城镇化的推进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片面推进土地城镇化,忽视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规模结构和空间分布不合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城镇化结构布局不匹配,自然历史文化遗产缺乏保护和修葺,城镇管理和服务滞后于民众需求,城乡建设缺乏特色,“城市病”问题严重, 传统城乡二元结构的土地管理、户籍管理、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制度等依然存在。而对这些传统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教训,也将促使我们进一步探索适合中国实际国情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美国学者弗里德曼(J.Friedman) 将城市化过程分为两种:城市化I 包括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型景观转化为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这是一种可见的物化了的或实体性的过程。城市化II 包括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的地域扩散过程。这是一种抽象的,精神上的过程。由此来看,尽管大量农民进入城市但是他们并没有实现完全的市民化,而这也不能算是完全的城镇化,只是一种物的城镇化而非人的城镇化。所以,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具有不可持续、城乡割裂的特点,在发展过程中,它难以带动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农民并未享受到应有的实惠,它并未有效带动农村的现代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这是我国在总结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依据我国现有国情而提出的科学发展道路,既符合城镇化的一般规律,又体现了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特殊逻辑。新型城镇化和传统城镇化相比较,确有诸多不同之处,主要表现有六点:一是效率更高,二是质量更高,三是资源更节约,四是生态更环保,五是规模更小,六是成本更低。可以说,新型城镇化是科学发展观指导的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在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中,以经济增长为中心, 新型城镇化则坚持以人为本,努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同时处理好资源利用与环境承载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农村新型城镇化的案例分析

到底该通过怎样的一条途径去实现这种新型的农村城镇化呢?我们先看看其他地方农村城镇化的成功案例。巴西是一个城市化程度很高的国家,而这和它的产业化分不开。巴西很多城市都是由一个个的产业区发展起来的。巴西依仗其丰富的资源,橡胶、咖啡、木材、矿产等,形成一个个产业区,这些产业中心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从而使农民转为工人, 农村转为城市。而在日本,其城镇化程度也很高,而这也要归功于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在日本农地归农户私有,实行小规模经营,在当地的农业协会则为农户提供生产、加工、销售等, 为农户架起了一个通往市场的桥梁,农产品的商品率非常高,从而大大提高了农户的收入水平。

在国内,学者周飞舟在湖北恩施地区做调研时发现湖北恩施地区的城镇化发展也与农业产业化有着重要的关系。恩施地区出产的富硒绿茶是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当地农民家家种茶, 其种植面积非常大。这里有着包括种植、收购、加工、包装、贸易在内的生产环节,并且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劳动力整个产业链条中形成了一个阶梯式的分布和分工。这种茶叶的产业体系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以贸易为主的农户会慢慢往城镇或县城聚集并定居,而以种植等为主的农户则因这种产业的规模效应获取更高的收入,而这也会促使其从山上搬到山下,从村搬到镇。所以这种茶叶产业的持续繁荣将会慢慢提高农村的城镇化水平。同样,甘肃定西地区以马铃薯为主发展成了一条产业链,采用合资、股份合作、联户等多种形式,培育了马铃薯的加工企业。先后建成了“临洮康家崖、陇西文峰、安定鲁家沟、岷县梅川4 个规模较大的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全市有中小型马铃薯交易市场26 个,参与马铃薯交易的农贸市场185 个,有1500 多个收购网点遍布全市乡村,马铃薯贩运大户达到2321 个。初步形成了以四大专业市场为主体,中、小型市场和相关农贸市场为补充,以购销贩运大户为依托,以收购网点为基础的农产品交易批发和购销服务网络”。这样,企业、市场、农户共同建立了一条从松散到紧密的利益共同体链条,实现了多方受益,大大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 也为农村城镇化發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实际上,世界各国的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市场化的经验表明,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业和农产品在市场经济中难逃被边缘化的厄运。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杨敏曾对美国做了实际研究,他发现:“在1910 年,农民可以得到40%的食物美元(即衡量每1 个美元的食物消费中食物价值的流向),上游的农业投入会占15%,下游的食物加工与营销会占45%,但到了现在,农民只能得到5%。上游的投入品和下游的食物加工与营销,都已经由少数垄断食品集团操纵。这使得夹在中间的农民就像被一把钳子夹住一样,其结果就是在食物美元中,农民得到的份额越来越少”。可见,如果仅仅以农业生产作为谋生方式,广大农民的收入只会越来越低,与之相应,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发达城市地区劳务性流动和迁移,以及城市流动人口现象也间接说明了这一事实真相。“这几年,在农村基层调查中,农民们常告诉我, 这年头种什么,什么不赚钱;养什么,什么不赚钱。青壮年人出门打工,实在是因为那块已经生养他们多少辈子的土地,已无法继续养活一家人后的无奈之举”。

四、新时代农村新型城镇化涵义

新时代农村社会该如何改变这种落后现状,如何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呢?无论是直接移植西方发达国家的农村现代化的成功经验,还是继续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模式,都无法很好地改善当前的这种状况,最终的出路只能在于结合农村现状走出一条符合农村具体情况的现代化之路,这就是农村的新型城镇化,这种城镇化模式要能从根本上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促进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强化农村人口和非农产业不断向城镇地区聚集,实现农民生活方式的城市化社会化,结束农村在中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附属地位,并建立现代农村、现代农业以及现代职业农民的新“三农”发展格局。具体来说,这种农村新型城镇化涵义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

我国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劳动力人口迁移和城市流动人口现象的重要原因。农业(农村种植业、农林业、养殖业等)部门含有大量剩余劳动力,但其生产方式较为原始、生产率低、劳动报酬低、缺乏资本,导致其从业人员的生活水平较低。与之相反,城市部门集中了大量资本,并以现代化工业化方式进行规模性生产,其劳动生产率和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都远高于农业部门从业人员。这种明显存在的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之间从业人员收入水平的差距, 致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在不受政策、制度、人为等因素的阻碍下,将会源源不断地流向工资福利水平更高的发达城市地区。然而,这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的农业人口流动会直接导致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和农村的空心化,导致大量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留守生活在农村。在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换言之,这种改变主要在职业层面上,即由原来从事农村种植业、农林业和养殖业的农村劳动力逐渐转移至从事农产品加工业、制造业、服务业和商业等部门。

(二)农村人口和非农产业向城镇地区聚集的经济过程

传统农村生活模式是农村人口聚集在一定的地域之上,形成固定村落,而村落周围是大片用以耕种的土地,凭借生产劳作获取生活资料,这是一种落后的、建制粗放的发展模式。一般来说,致使农村人口迁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生活条件差、受到歧视、排斥、压迫等, 但经济因素却是一个最关键的原因,换言之,农村人口迁移是因为农民认为通过搬迁可以改善物质和精神生活条件。而农村新型城镇化过程就是一个发挥集聚效应聚合资源的过程,集聚效应能够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资源,使其逐步演变为一种“点—轴”式的空间布局和扩散模式。一般认为,“点”是各级的中心城市,“轴”是指在一定方向上的条状区域,“点—轴” 式空间布局、扩散和开发模式强调将有限的区域人力、财力、物力优先集中于比较优势大的区位上,然后逐步向外扩散,最终实现区域的整体发展。如此,农村新型城镇化通过集聚农村人口和产业化来改善经济条件和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亦即农村人口逐渐集聚,非农产业包括农产品加工业、制造业、服务业、乡镇企业、农村股份合作企业等,不断集聚在一个空间场域的经济融合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将会慢慢形成农村产业集聚区,形成产业新业态聚集效应, 这种新型的产业经济的组织形式使农民直接受益,农业生產方式将由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逐渐转变为集约型发展模式。

(三)农民生活方式发生根本变革的社会过程

在农村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影响下,农民沿袭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而农村新型城镇化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性工程,离不开良性的政策制度环境和教育人文环境的支撑,将会在基于农村产业化的基础上,引入市场机制,保护和开发农村自然文化资源, 强化土地资源“物权生态化”生产理念,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物质生产的基础性和连续性深刻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轨迹,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民传统的封建落后的思想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会被解构,物质和精神生活开始丰富多彩,农民的生活方式也会得到显著改变, 制度、文化、教育、交往等新环境也在持续不断地影响和形塑着农民主体,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体现在农民主体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城乡二元差距逐渐缩小乃至最后消失, 农民这一称谓开始演变为一种职业化的身份,农民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方式也逐渐地城市化现代化。

五、新时代农村新型城镇化的实践逻辑

农村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民为本”“为民服务”、提升民众幸福指数的城镇化。这需要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由以往注重城镇规模发展转变为注重城乡统筹发展,优化城镇发展的空间布局和整体格局,促进人口、土地、劳动力等城镇化结构要素优化,发展特色城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一)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弗朗索瓦·佩鲁提出了一种整体的、内生的和综合的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他提出“整体的发展史指人类整体的各个方面;内生的发展指从内部自力更生,但不排斥外部国际合作; 综合的发展是指在工业和农业、对外贸易和内部的生产、资源开发与环境等方面有机的协调; 以人为本的发展指开发人的潜力,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发展的目标是为了一切人和人的全面发展”。新时代的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综合的、全面的发展思想,将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相结合,借助本地资源,结合区域特色文化,从内部进行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服务百姓、造福人民。同时,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地满足民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从而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二)由注重城镇发展转向城乡统筹发展

传统城镇化一直将自身局限于城镇之内,而忽略了广袤农村的重要性,忽视了对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导致农村长期处于一种未开化的空心化状态,传统城镇化重视量的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已很难适应新时代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新型城镇化需要转变思路,改变以往注重量的积累和规模效应的评价方式,转而重点注重城镇化发展的质量,按照和坚持“以民为本”和统筹规划城乡发展的原则,整合社会资源,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城乡布局,完善城乡功能,优先发展地区中心城市,再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引领功能,“有梯度有计划地发展和建设卫星城市,通过政策调整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有策略、分步骤地将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促进城乡发展从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 增强城乡互动交流交融,以城市化引领新农村建设。”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公共产品的资源投入,实现诸如公共基础设施、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产品和资源的城乡共享,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三)优化城镇发展格局,发展特色小城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明确指出:“按照統筹规划、合理布局、分工协作、以大带小的原则,发展集聚效率高、辐射作用大、城镇体系优、功能互补强的城市群,使之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这说明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将进一步优化城市和乡村的空间布局,形成一种大、中、小城市合理布局,东、中、西地区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如此,小城镇的特色优势将进一步凸显,这里的特色主要有两个涵义:一是指景观特色。在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将会在尊重地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在人文景观和建筑遗址上凸显个性化的区域特色。二是指经济特色。即具备地理区位优势和特色资源禀赋的小城镇,将会依据实际情况、市场需求和政策法规被重点培育打造成为集文化旅游、商贸物流、资源加工、交通枢纽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特色城镇。国家相关部门将协同合作,推动落实《关于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全国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导则的通知》,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强化监测监督监管,促进特色小城镇规范健康发展。

(四)由传统城镇规模扩张转向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传统城镇化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资源的低使用率加剧了农村资源紧张局势以及自然生态环境压力,而集约、节能、生态、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新时代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特征。因此, 未来新型城镇化将会注重在适应自然的基础上改造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城镇化。未来新型城镇化最重要的一个实现方式就是促进“就近城镇化”和“就地城镇化”。而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特色小城镇的兴起,它将会成为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载体。如此,人口、土地、劳动力等城镇化因素相互促进,共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振的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2022 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的通知[EB/OL].(2022- 03-10).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3/22/content_5680416.htm.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二〇二二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N]. 人民日报,2022-02- 23.

[3] 白永秀. 城乡二元结构的中国视角:形成、拓展、路径[J]. 学术月刊,2012(5) :67-76.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7.

[5] 刘振伟. 用城乡统筹的思路促进农民增收[N]. 人民日报,2003-09-25.

[6] 中国统计年鉴(2004)[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95.

[7]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 年11 月12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8] 郭江山. 新型城镇化——中国农村未来之路[J]. 银行家,2013(3) :10-14.

(作者单位:江苏海洋大学MPA 教育中心)

猜你喜欢

城乡二元结构生成逻辑新型城镇化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逻辑理路
政府对农村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学前经费投入不足的原因分析
儒家廉政思想的基本内涵、生成逻辑及其现代境遇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
厘清关于城乡一体化的两个认识误区
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分析
村镇银行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