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积极分享中发展学生表达能力

2023-07-11冯兵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3年6期
关键词: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习作

冯兵

2022年版课标在课程总目标和学段要求中反复提到培养学生“用书面语言表达”的能力,并按学段依次分解为“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中,也提出了培养学生“尝试用文学语言表达自己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学习运用细节描写等文学表现手法,描述自己成长中的故事”的能力要求,强调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积极的口头交流和书面表达中,成为“主动的阅读者”“积极的分享者”和“有创意的表达者”。

笔者在阅读与表达教学实践中感受到: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表达语境,引导他们在自由、积极的分享中,从敢于表达到乐于表达,再到个性、创意表达,这样真实的语言表达实践,可以激发学生表达的热情,发展他们表达的能力。

一、设计基于学生真实生活的交流分享话题

在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寻找生活与表达之间的契合点,设计学生熟悉的话题,组织他们开展积极的交流和分享,能够有效引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唤醒他们真切的体验和感悟,从而让学生在自由表达和充分表达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用实践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所设计的话题不能仅仅停留于帮助学生打开话匣子,在浅层思维中思考、选择简单的习作素材,而要引导他们聚焦习作要求,在积极分享、思维碰撞、互相启发下,确定典型的事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有你,真好”时,有教师根据编者的导语,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话题,组织他们展开分享:“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人,有没有一些人总让你的生活充满阳光,充满快乐?将他们的名字或者称呼写在习作草稿本上,然后选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人,思考为什么是他(或者她),是什么原因让你觉得在某一時刻甚至很长一段时间真的很需要他(她),离不开他(她)。”这一话题的交流与分享,旨在让学生逐渐对导语中的“那人、那事、那场景”有更为感性、具体的认知。然而,学生受生活体验和情感认知的限制,想到的有一直在操心他们衣食住行的家人,为他们解开心结、提高学习水平的老师,跟自己形影不离、嬉笑玩乐的伙伴。交流中,学生分享最多的情感就是感激和感恩。

笔者认为,这样的话题设计,虽然能够让学生在不断回忆、自由交流、比较取舍中对习作素材进行筛选,让朴素而真实的情感得到倾吐,但还是不够,因为习作的目的不是直白地记录这份情感,而是要将产生这份情感的原因写清楚、写具体。因此,教师还需要在此话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如:(1)被限制在私塾和家里的鲁迅,惊喜地遇到了生活在海边的闰土,并从他的口中得知了许多自己不知道的新鲜事,所以此时的他会对闰土说:“_______________。”(闰土,有你,真好!是你让我单调枯燥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的乐趣,发现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第一次意识到:一个人的童年原本就应该是拥有很多快乐的。)(2)伯牙在发现锺子期能听懂他的琴声后,会发自内心地说:“ ____________。”(锺子期,有你,真好!我弹了这么多年琴,别人只会跟风夸赞我,你是第一个懂我的人,是我真正的知音!)(3)《月光曲》中的盲姑娘也会对哥哥、对贝多芬说“哥哥,有你,真好”,“大师,有你,真好”,因为_________________。(哥哥愿意节衣缩食,拼命挣钱,满足我的兴趣爱好;贝多芬不仅影响了我对钢琴的执着追求,还满足了我渴望亲耳听他现场演奏的愿望。)(4)鲁迅的侄女在回忆自己的伯父时,心中会说“有你,真好”,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伯父很幽默,对我们很温和,发现我读书囫囵吞枣时批评得很委婉,让我猛然醒悟……)

如此,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出发,以课文的表达为支架,对本次习作的思考会更多,分享的看法和想法也会多角度、有深度。而这些,又会让学生选择的事例更加多样化,更加典型,表达的中心也会从原来的单一化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这里,我们需要考虑到:写作是人们认识世界、表达自我的过程,因为生活环境和经历的不同,理解和认识的角度不一,每个人分享的题材、思想和写出来的内容都会打上属于自己的鲜明烙印。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位学生,洞察属于他们的观点,鼓励他们个性化地表达,多角度地表达,甚至有创意地表达。如在指导写“难忘的运动会”时,教师让学生交流自己最难忘的场景,大多数学生都聚焦赛场,描写运动员们奋力拼搏、为班集体争光的场面,而有一些学生却将目光落在开幕式的盛况上,分享自己作为观众的所见、所闻、所感,或者被赛场上默默奉献、哪里需要就冲向哪里的工作人员所吸引,格外关注赛场内外的突发事件……面对这样的选材,教师不能搞“一刀切”,要求每个人都去关注、描写赛场上的运动员们,而应该对他们独特的视角和选材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从而张扬学生个性,让习作走向自主化、多样化。同时,也让学生在说真话、说心里话中,树立表达自我感受的自信和大胆表达的魄力。

二、在探究学习写好细节方法的分享中提升

学生在写事情的经过、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情感时,令他们最头疼的就是写出的句段平淡无味。这其实是因为学生长期处于口语交际语境中,习惯了用最简短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意思。书面语言跟日常口语表达有着很大的区别,如在喝水时,碰到很烫的水第一反应便是大叫:“啊!烫!”而在书面语言中,表达这一感受的方法有很多。(1)修辞版:刚接触到茶杯里的水,我的舌头、嘴唇就被狠狠地烫到了,针扎一样疼。我像大热天的哈巴狗似的,伸出舌头不停地哈着气,可疼痛一点也没减轻。(2)慢镜头:我将嘴凑到杯子上沿,用力吸了一口,“啊……”我赶紧低下头,张大嘴巴,任水和口水从嘴里流下来,滴到桌子上、地板上、鞋面上。我吐着舌头,不断地发出“呼—呼—呼”的吹气声,尽力将这烫得生疼的感觉赶走。(3)诙谐型:一番尽情嬉戏、挥汗如雨后,我感觉到嗓子眼都快要冒烟了。见到同桌的桌上有一杯水,也不管它烫不烫,冲过去就是一口。伴着同桌厌恶的眼神和随之而至的霹雳掌,我口中的水一下子喷出老远:“啊!烫,烫,烫!”看着不停吹气、不断跳脚的我,同桌同情地递给我咬了只剩一点点的冰棍让我降温。

引导学生学习用书面语言具化口头语言,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将习作写得生动、具体、形象、个性化,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担当。在学生进行书面语言表达实践前,教师可以以“思维导图”和“优美词语推荐”等方式,引导学生将句子写具体。如在指导学生写“一次游戏”时,教师引导他们思考、讨论可写哪些内容,并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参与游戏同学的动作、语言、神态”“一旁观看的同学的反应(如面部表情的变化、肢体的暗示或者大声提醒等)”“游戏后胜负双方的表现”等,清晰地罗列出来,宛若习作提纲。同时,向他们推荐“跃跃欲试、摩拳擦掌、争先恐后、竭尽全力、施展手脚、左躲右闪、手脚并用、灵机一动、身手敏捷、脚底抹油、如有神助、哈哈大笑、前俯后仰、前仰后合、捧腹大笑”等与本次习作相关的词语,供他们选用。

在学生模仿、运用所学到的词语、新鲜的句式进行习作时,难免会出现使用不恰当、表达生硬、过度追求细节造成语言拖沓等问题。在学生完成了习作草稿后,教师要给予认真的指导,提高他们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常常以比较、归纳的方式启发学生去进一步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来修改自己和他人的习作。如通过“他说”和“他眯着眼睛得意洋洋地说”的比较,让学生明白提示语的重要性;通过“他一脚将球踢进球门”和“他瞅准时机,飞起右脚,用脚窝处击球,足球在他的推动下,稳稳地冲进了球门”的对比,让学生学会运用分解动作、慢镜头呈现的表达方法。其他如夹叙夹议、写实和抒情、运用修辞手法(主要是比喻、拟人、排比等)、引用诗句、名言、俗语以及拓宽观察的视角等,都可以结合对学生原生态的表达进行修改来渗透。这样的一写一评、一学一得,让学生在日积月累中提高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

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力的发展,个性、有创意的表达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日积月累的语言文字学习和运用实践。开放的话题和各种习作方法的交流、分享,可以让学生在自由、个性化的表达与交流中,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法,言之有情。如此,学生的表达能力定能在思维火花的互相碰撞、个性化的表达追求中得到长足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市如城新民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猜你喜欢

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习作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加强阅读教学促使幼儿理解图书中的符号探微
将语言的训练落到实处
交际化语文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习作展示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