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导向型信息支持联合居家舒缓疗护对肺癌晚期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3-07-11侯玉珠张小新严露马婷婷
侯玉珠 张小新 严露 马婷婷
靖江市人民医院肿瘤二科 214500
肺癌位居我国癌症发病率首位,是常见恶性肿瘤〔1〕。调查显示〔2-3〕,近5年我国肺癌患者每年增加约10万,且男性高于女性,严重危害国民生命健康与生存质量。文献指出〔4-5〕,肺癌初期不易察觉,一旦确诊即为中晚期,导致高死亡率,中晚期肺癌患者不宜手术治疗,常采取放化疗辅助治疗以杀死癌细胞、延长生存期,但是此过程疾病进展快,对患者损害大,并伴不同程度疼痛、呼吸困难、失眠烦躁、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症状,癌因性疲乏程度高,使患者遭受身心双重打击〔6〕。因此,如何在病情中晚期予以舒适护理干预,满足患者需求、维护患者尊严成为居家照护与临终关怀需解决重难点问题。舒缓疗护又称姑息护理,是1990 年WHO首次正式定义,为无法治愈疾病患者提供积极、功能整体性的护理服务,通过有效控制疼痛及其他躯体症状,处理心理、社会和精神方面系列问题,以最大程度提升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7-8〕,我国居家舒缓疗护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因此,本研究通过探讨需求导向型信息支持联合居家舒缓疗护对肺癌晚期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有效理论支持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照Kendall M(1975)标准,样本量=(10~20)×相关因素数量,本研究纳入结果指标有3项,拟定样本量为30~60例,结合研究病学实际数据,最终设定样本例数为47例。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靖江市人民医院47例晚期肺癌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通过筛选并同意参加实验的患者进行编号,并且以交替的方式分配到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对照组22例。纳入标准:①肿瘤原发病灶无法切除;②肿瘤经治疗后,出现复发、转移(血行、淋巴、种植)〔9〕;③对骨转移患者有相应磁共振或CT证实;④年龄18~75岁;⑤Karnofsky评分(KPS)70分以下〔10〕;⑥预期寿命在6个月以内;⑦意识清楚,能够与人正常交流。排除标准:①年龄<18岁;②合并严重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③患者本人不知晓病情;④有严重不可控制的感染患者和家属拒绝配合者。观察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57~75岁,平均 (66.64±6.56)岁;对照组男17例,女5例;年龄57~75岁,平均 (66.27±5.70)岁。两组患者疾病类型、年龄以及性别等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居家接受常规医院舒缓疗护团队护理,在电话随访、上门服务过程中,采取常规居家舒缓疗护,内容包括:指导患者营造良好舒缓疗护环境,针对不同心理反应给予特殊心理护理,详细观察患者疼痛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止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指导其应用止痛药物并做好对症护理,定期协同志愿者开展访视提供社会支持等。
观察组实施需求导向型信息支持联合居家舒缓疗护,具体如下:①建立居家干预的医院舒缓疗护团队,团队成员包括三级综合医院肿瘤科医生、舒缓疗护护士、预防保健医生、中医医生、心理咨询师、医务社工。根据晚期肺癌居家患者需求问卷调查结果得出的照护需求问卷(SCNS),为患者疗护环境、症状护理、心理护理、社会支持、亲属心理支持5个维度需求导向提供信息支持与相应舒缓疗护;肿瘤科医生负责患者预约、上门评估、告知解释干预目的与意义;预防保健医生建立“居家服务病历”电子信息档案。干预时间持续1个月。②构建舒缓疗护服务体系,建立一个以居家舒缓为基础、养老机构为依托、医疗机构作为最后补充的舒缓疗护体系,医疗机构的人力资源可以在三个层面共享。医疗机构中,接收掌握各机构诊断的辖区内肿瘤患者,跟踪随访肿瘤患者情况与需求,按照患者及家属的意愿选择舒缓服务的方式。③电话随访。制作居家舒缓疗护服务手册,内容包括:居家舒缓疗护服务理念、形式、肿瘤患者饮食、生活护理、心理指导、家属照护支持技术、疼痛控制中医止痛1次/w跟踪式电话随访患者,了解患者疗护环境、身体症状、心理感受及对应需求,预约下次上门服务时间等。④上门服务。每周至少安排1次上门服务,每次安排1名团队舒缓疗护护士,并根据5个维度需求安排志愿者、肿瘤科医生、对应预防保健医生、中医医生、心理咨询师、医务社工等一同上门,上门服务时间30 min左右。疗护环境需求:由舒缓疗护专职护士服务,为居家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提供现场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指导室内通风、温湿度、口腔、头发、皮肤清洁护理、生命体征监测等技能指导及翻身、叩背、导管护理、压力性损伤预防技巧。症状护理需求:由院内对应家庭指导医生、中医医生提供代配药服务、家庭医疗服务,解决患者足不出户问题,以满足健康保健问题需求,根据患者症状,按照三阶梯原则按时、足量给药,辅以物理疗法(热敷、热敷、体位调整)和中医适宜技术(耳穴按摩、耳穴压籽法)等缓解患者疼痛〔11〕;根据患者嗜好、口味、营养要求与家属共同制定饮食营养计划,尽量让患者与家属共同进餐;患者保持安静状态以减少身体耗氧,调整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做好排泄护理,根据病情采用简易通便法、肛管排气法、留置导尿术、膀胱冲冼等减轻患者的痛苦。心理护理需求:心理咨询师借助专业知识,有效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及时疏导焦虑、抑郁情绪,必要时为其提供支持性陪伴及宣泄途径。社会支持需求:由社区医护人员、大学生、神职人员等组成志愿者为晚期肺癌患者提供“4+1”(4项服务内容,围绕1条主线)模式的志愿服务,包括:与患者聊天,社会各行业志愿者帮助患者实现心愿、进行主题活动开展等,有摄影技能的志愿者为患者提供免费摄影、打印照片并赠送相框服务。必要时每周为居家舒缓疗护患者进行针对性健步走、艾艾贴、下肢按摩、灵性陪伴、喘息服务等人文关怀服务。亲属心理支持需求:医务社工人员专门为肺癌亲属提供爱心帮助,给予经济困难家庭经济补助,聆听患者家属心愿与痛苦并积极鼓励,进而提升患者及家属生活质量。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疾病病史等。②评估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状况:选择美国Andorson癌症中心研制的简易疲乏量表 (BFI)〔12〕对患者癌因性疲乏状况进行评价,该量表主要分为综合疲劳程度评分、综合疲劳影响评分,各维度评分范围0~7分,评分高低与患者疲乏程度成正相关。③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采取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编制及修订的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LQ-C30评分)〔13〕,该量表共包括: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5个维度,30个项目,各维度评分与患者生活质量功能评分呈正相关。经检验上述量表均具有较好信效度。资料收集:所有入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分别由院内专业培训合格的研究人员各进行1次测评,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需要患者如实完成,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人员指导协助。干预实施前、干预结束后分别收回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试卷,其中观察组收回 25份,对照组收回22份。两组回收率均为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标准差描述,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后癌性疲乏状况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综合疲劳程度评分、综合疲劳影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癌性疲乏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QLQ-C30评分对比(分,
3 讨论
伴随肺癌发病率逐年递增,中晚期肺癌成为临床常见癌症类型,其主要发病部位为支气管黏膜上皮组织,临床治愈难度大、死亡率高〔14〕,调查显示,肺癌发病与遗传、环境因素变化、职业性质以及慢性肺部感染、放射、过度吸烟等均存在复杂密切关系〔15〕。既往研究,疼痛是中晚期肺癌患者最常见症状,且7.0%左右患者存在食欲减退、情绪不稳等问题,约16.6%患者自理能力、社会关系遭受改变。相关文献报道〔16〕,随着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对中晚期患者实施姑息疗法,加强营养支持和睡眠干预,以缓解症状、调控病情发展、增加疗效,一直是护理工作人员研究重点。赖燕琴〔17〕研究认为,将护理工作转变为预见性计划性护理模式,以患者为需求导向实施护理,利于患者与家属全面掌握晚期疾病、自护知识,提升依从性。
本次研究根据肺癌晚期患者居家不同时期健康护理需求评估,基于“生物-心理-社会”社区管理模式,构建了从院内到社区至家居服务中心的互动网络与现实疾病管理平台,构建一个以居家舒缓为基础、养老机构为依托、社区医疗机构作为补充的舒缓疗护体系,三个层面无缝转接制度,团队技术人员资源可以在这三个层面共享,建立居家舒缓疗护团队,电话随访,上门服务等不同层面为患者提供持续心身兼顾的全科医疗服务,并按需、定时、分阶段地将舒缓疗护内容贯穿其中,本研究表明需求导向型信息支持联合居家舒缓疗护在改善患者癌性疲乏、提升患者及家庭生活质量的护理实践有重要价值,分析原因如下:多途径社会信息支持借助专业支持、家庭支持、康复志愿者支持三方面对患者与家属施展认知指导,开展交流活动及宣教,电话咨询、上门回访,予以患者家庭安慰;同时,突出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特征,设立中医专业人员,根据晚期患者身心中医气虚,肺脏受损、喜润恶燥、 邪热耗津等病情特点,给予益气养阴、清热解毒疗法减轻患者痛苦;另外,根据患者疗护环境需求、症状护理需求、心理护理需求、社会支持需求、亲属心理支持需求,医护人员提供利于患者配合治疗计划、应对方式及预后的信息、疾病家居诊断以及针对性心理疏导疗法。
综上所述,需求导向型信息支持联合居家舒缓疗护应用于肺癌晚期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癌性疲乏,提升生活质量。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