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式全程沟通式训练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2023-07-11李洪英刘敏刘洪英
李洪英 刘敏 刘洪英
1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保健心内科 250014;2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Ⅰ期临床试验研究室 250014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高发于老年人群的疾病,主要包括心脏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其中以动脉硬化为主要诱因,发病率逐年增高且该病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成为人类健康重要威胁因素〔1〕。临床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人类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2〕。大部分的心血管疾病是终生的,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同时还要积极地配合治疗。但由于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对心血管疾病的认知程度较低,对其治疗的依从性较低,缺乏对危险的认识等问题,会对治疗产生很大的影响。传统健康教育虽然能提高疗效,但其对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并不显著,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一种全新的、系统化的、全面的护理方式〔3〕。路径式全程沟通式训练基于沟通式训练对患者进行全程式的深度交流,旨在提高患者的明白用药的重要性,改善自我管理能力与用药依从性〔4〕。本文拟探讨路径式全程沟通式训练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血管内科收治心血管疾病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Kendall原则,以n=〔2×(Z1-α/2+Z1-β)2×σ2〕/δ2公式中,n代表每组样本含量,σ为总体标准差,δ表示两样本差,查表总分得σ2=0.654,δ2=0.214。考虑10%失访率,σ=3.78,总样本量取值为112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纳入标准:①诊断依据符合《中国心血管疾病指南及共识》〔5〕;②年龄≥60周岁;③高脂血症或心脏病等患者;④接受随访,随访时间≥14 d。排除标准:①有先天性心脏病或风湿性心脏病者;②合并心率过速或室颤者;③肝肾功能不全或器质性功能障碍者;④合并认知功能障碍者;⑤心功能>Ⅲ级者。剔除资料不全或缺失者。受访对象的年龄、性别及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比较
1.2 研究方法
成立路径式全程沟通式训练小组:主治医师1人、护士长1人、护士6人、康复治疗师1名、营养师1名。护士长负责组织多种健康教育模式,由主治医师、康复治疗师、营养师负责制订治疗计划,护理人员负责实施康复训练方案和营养干预,并在护理人员中落实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模式,在住院次日4 w,以“提高路径式全程沟通式训练”为主题定期召开专题讨论会,每次40~60 min,1次/d,4次/w,护理干预最后1 w经组间培训考核>60分后方可上岗。
1.2.1对照组 对照组予以常规沟通训练。术前:解释病因鼓励患者提出问题,提高手术治疗和药物的配合。术后:针对患者的学习状况,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除了面对面、简单的语言讲解,辅以书面、录像、讲会等辅助性的教学。实施健康教育后,应对患者的认知进行评估,获得患者真实的学习反馈,积极解答患者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健康教育作用。出院后,与家属进行全面交流,说明良好的健康习惯在患者和家属中的作用,使其了解和重视健康习惯。过程饮食管理,注重低盐、低脂肪、多摄入膳食纤维和维生素、适量的蛋白质,不要吃太多的东西,不要做剧烈的运动,要有规律地生活,要有良好的个人健康习惯。患者知道干预手术围术期情绪调控的重要作用,定期进行心理辅导,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对护理方案的看法和建议。若患者因医护人员、治疗方案、护理方案等而产生,家属若有不满,则要详细了解其原因,以便做出相应的改进和调整。在饮食上,建议患者以清淡、有规律的膳食为主,不要吃偏食,要多吃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体的饮食要看患者的具体情况。在治疗上,要耐心地告诉患者药物的药理作用和效果,增强患者对药物的关注,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术后定期对患者进行跟踪,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意见。
1.2.2干预组 干预组予以路径式全程沟通式训练。见表2。
表2 路径式全程沟通式训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自我护理能力 于住院次日、出院14 d后使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是国外研究人员开发的一种量表,由即自我概念(8项条目)、自护责任感(6项条目)、自我护理技能(12项条目)、健康知识水平(17项条目),Likert 5级评分(1~5分),共174分,评分高说明护理干预期间自我管理能力强,Cronbach α系数为0.757。
1.3.2生活质量 于住院次日、出院14 d后使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al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GQOLI)由李凌江、杨德森于1998年完成编制,该量表共计74个条目,包括认知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4个维度。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Cronbach α系数为0.769。
1.3.3依从性 于住院次日、出院14 d后使用中文版 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The 8-Item Morisky Medication Adherence Scale,MMAS-8)共8个内容,Likert 5评分标准,分值为0~8分,分值越高说明其服药依从性越高,Cronbach α系数为0.764。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住院次日,两组ES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4 d后,两组ESCA评分高于住院次日,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住院次日、出院14 d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ESCA评分变化比较分)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住院次日,两组GQOL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4 d后,GQOLI评分高于住院次日,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住院次日、出院14 d后GQOLI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用药依从性比较
住院次日,两组MMAS-8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4 d后,两组MMAS-8评分高于住院次日,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5。
表5 两组年心血管疾病患者MMAS-8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3.1 路径式全程沟通式训练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所提升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心血管病发病率高、治疗难度大、病程长、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对患者的生命和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6〕。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免疫力低下、负面情绪造成自我管理能力低下等是导致此病的主要原因〔7〕。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路径式全程沟通式训练可提升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符岸秋等〔8〕结果具有一致性。路径式全程沟通相较于家属参与的问题导向式健康教育而言,两者监督主体有所不同,在住院阶段由护士负责督导在护理内容执行上更为精准、专业,但在延续性护理上监督有所不足,同时弥补了问题导向式护理流程性不足,健康教育差等问题。
3.2 路径式全程沟通式训练可改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
老年人身体衰弱,随着心血管病情的加重,其日常生活能力、饮食能力受到影响,不利于其生活质量〔9-10〕。传统常规健康教育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督导患者进行一定的康复训练,但由于老年人普遍认知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较弱,难以坚持康复训练〔11〕。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GQOLI评分高于对照组,可见路径式全程沟通式训练可改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与李冬梅等〔12〕报道品管圈活动对心血管疾病生活质量的影响具有一致性。而本次研究则继承了品管圈活动的优点,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规划路径式健康教育,在其基础上加强了自我护理能力,患者自我照护能力强,减轻了医疗资源负担。
3.3 路径式全程沟通式训练可提高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据有关资料显示,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是由身体机能退化、血管壁弹性降低、血管健康状况降低等原因引起,同时由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认知和自我护理知识较少,对其治疗的依从性较低〔13-14〕。但传统的健康教育只能在短期内有效,长期疗效不理想,同时患者依从性较差〔15-16〕。结果显示,路径式全程沟通式训练通过医务工作者在指导患者进行疾病知识、治疗、用药指导等方面的工作,预防的相关知识,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和自我护理,以改善疗效。与李萍通过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对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具有一致性〔17〕。而本次研究通过专业量表对用药依从性进行预测,在延续性护理中引入部分多元化健康教育,对心血管疾病更具有效果〔18〕。
综上所述,路径式全程沟通式训练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有较好的提升效果,有助于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提高生活质量。但本研究样本受限于样本量大小、人群地区分布等因素需大样本或多中心对照研究证实相关实验可行性,期望在日后的研究中通过回顾性案例加以深入分析。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