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足癣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2023-07-10夏栩琼

家庭医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趾间皮肤癣足癣

夏栩琼

“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每年的六月份,江南地区转入了恼人的黄梅季,降水连绵不断,空气湿漉漉的,不仅物品容易发霉,我们人体的皮肤也容易“发霉”。梅雨季温暖、潮湿的环境,真菌生长繁殖加快,导致各种癣病高发,各家医院皮肤科的皮肤真菌感染患者也逐渐增多,其中最常见的是足癣患者。脚离身子最远,因而很多人忽视了它。但不惹人注意的脚上疾病蕴藏着大大的学问,而脚上的烦恼,就像一块挠人的口香糖一样,很难一脚踢开。

什么是足癣

足癣,俗称“脚气”“香港脚”,是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等皮肤癣菌感染所引起的足部浅表皮膚真菌感染。表现为足趾间、足底、足侧缘等部位出现水疱、脱屑等表现,并伴有瘙痒感,病情严重者可出现糜烂、渗液并继发细菌感染。足癣起病初期大多是单侧发生,然后才会波及到对侧,逐渐发展,可以波及到整个足部,并呈慢性。有些可以持续到很多年都不愈,并且传染性极强。

容易出现足癣的原因有哪些

首先,足底和趾间没有皮脂腺,因而缺乏抑制皮肤丝状真菌的脂肪酸,生理防御功能较差;而这些部位的汗腺却很丰富,出汗多加上空气流通性差,局部环境潮湿温暖,有利于真菌的生长。另外,足癣的皮肤癣菌具有嗜角质性,而足底皮肤角质层较厚,角质层中含有丰富的真菌角蛋白,为真菌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所以足部区域更有益于真菌的生长。

引起足癣的皮肤癣菌最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环境湿度在80%以上,温度在25℃~28℃。江南的黄梅季就是这样的环境。很多人喜欢赤脚暴露在外,如果赤脚踩在有真菌的地面或者穿带有真菌的拖鞋,容易被感染。还有不少人洗完脚不彻底擦干或者雨天穿湿透的鞋子,水汽残留在脚底和脚趾间,也为真菌营造了绝好的繁衍机会。

在一些特殊人群中,如孕妇在妊娠期间,由于内分泌的变化,皮肤抵抗真菌感染的能力下降,易患足癣。糖尿病患者由于缺乏胰岛素导致物质代谢紊乱,皮肤含糖量增加导致抵抗力下降,也易患足癣。长期滥用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人群、艾滋病患者等人群,机体的自身免疫力相对低下,皮肤正常菌群失调,也会增加足癣的发生。

足癣产生的原因还有很多,与个人生活习惯也有一定关系。有的人不重视个人卫生、足部以及鞋袜的清洁,喜爱穿着不透气鞋袜,在公共场合穿公共拖鞋或频繁在浴池、游泳池活动等,都可能导致接触真菌概率增加。

足癣的分型

足癣根据皮损表现不同可分为水疱型、鳞屑角化型、浸渍糜烂型三型。

水疱型好发于足底和趾间,皮损表现为针尖大小的深在水疱,疱液清澈,疱壁厚而发亮,通常不易破溃,水疱可融合成多房大疱,撕去疱壁露出蜂窝状基底及鲜红糜烂面,水疱干燥吸收后出现脱屑,周边陆续出现新起水疱。此型通常瘙痒感明显。

鳞屑角化型多见于年龄较大的人群,病程长,冬季加重。皮损范围较广泛,分布于足跟甚至整个足底及侧缘,表现为角质增厚、脱屑、干燥、皲裂甚至出血,伴疼痛,此型一般无明显瘙痒感。

浸渍糜烂型好发于趾缝,第3-4和4-5趾间多见。多见于足部多汗、浸水、长期穿着不透气鞋袜者,夏季多发。表现为趾间皮肤浸渍发白并可出现糜烂、渗液、裂隙,瘙痒感明显,继发细菌感染时有明显异味。

然而在现实中,足癣常以一种为主或是多种类型同时存在,也可以由一种类型转化成另一型,如冬季表现为鳞屑角化型,夏季则可表现为间擦糜烂型。部分人由于患足癣后未及时就医,自行使用激素药膏治疗,长期搔抓,以及病程迁延,等,都会导致病情加重,并发湿疹,甚至感染,对健康影响极大。

中奖的危害

足癣虽然常见,但危害不可小觑。有些人认为足癣是小病,不需要特别治疗,尤其是该病的早期症状比较轻微,对患者的影响较小,但该病若是久拖不治,很容易造成一些并发症,对患者的危害极大。

1.造成疾病传播 足癣具有传染性,病患处的真菌容易传染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引起手癣、甲癣、股癣、体癣等疾病。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染给他人,导致他人患病。因此,足癣患者切记不要用手挠抓患处,不要与他人共用拖鞋、毛巾、洗脚盆等,避免交叉感染。

2.影响生活质量 足癣患者会出现足部脱皮、水疱、糜烂等症状,影响足部的美观,尤其是女士夏季穿上美丽的凉鞋时更是尴尬无比。足癣瘙痒严重时,还会影响睡眠质量。部分鳞屑角化型足癣角化严重的,易受人体重压而产生皲裂,疼痛严重者影响正常行走。

3.诱发感染 足癣严重时,可能会出现水疱破溃、糜烂等症状,细菌容易从这些皮肤破口进入体内,出现红肿、化脓、溢液、结痂,还会并发丹毒、蜂窝织炎等,引发全身发热、畏寒、乏力等症状,甚至引起败血症而危及患者生命。若是病情没有得到有效治疗,丹毒病情反复发作,久之会导致淋巴管阻塞,患处的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厚、粗糙、变硬等症状,甚至进展为橡皮腿,进而影响患处肢体功能。

4.合并过敏反应 足癣患病时,皮肤癣菌或其代谢产物作为抗原进入血循环,然后波及全身,导致其他部位出现速发型或迟发型变态反应性皮疹,称为癣菌疹。

预防措施

为了预防足癣发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足部的清洁卫生,少穿不透气的鞋袜,切忌与他人混用个人生活用品。在家洗脚盆及毛巾应分别使用,浴缸要定期进行消毒,以免传染他人。

2.保持足部干燥,降低去宾馆、泳池、澡堂等场所的频率,避免使用公共拖鞋、毛巾。下雨天要避免趟水。

3.足癣患者应少吃容易引发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蒜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愉悦。

4.做好皮肤日常护理,避免长时间接触刺激性溶剂、洗涤剂;平时避免搔抓患处,防止自身传染及继发感染。

5.避免足部外伤,剪指甲时不能剪得太深,不要穿过紧的鞋。特别是女性穿的高跟鞋,最易磨伤足部皮肤,引发足癣。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如发现感染了足癣,一定要及时去正规医院接受检查,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健康人生,也应该从脚开始。愿大家精彩的人生征途,再无美中不“足”。

猜你喜欢

趾间皮肤癣足癣
专家教你应对幼儿足癣
某部新兵足癣发病情况调查及防治措施
复方土槿皮搽剂治疗足癣
牛皮肤癣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1031例皮肤癣菌病及致病菌分析
绵羊常见蹄病的诊断与防治
群发性犬趾间炎的处置1例
改良CLSI M38-A2应用于皮肤癣菌对甾体皂苷敏感性的测定
奶牛常见蹄病诊治
仅趾间扁平湿疣为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