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布局结构变化与分析

2023-07-10王玲玲张湘韵

教育与职业(上) 2023年7期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实证研究

王玲玲 张湘韵

[摘要]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对2012—2021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布局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区域布局结构总体上呈现出整体均衡而区域内部非均衡的特征;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集聚效应明显;区域人口规模对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的影响较大。未来,应继续向西南和西北等地区实施倾斜政策;因地制宜,创新合作发展模式;统筹人口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关系,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布局结构;布局优化;实证研究

[作者简介]王玲玲(1996- ),女,安徽合肥人,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硕士;张湘韵(1975- ),女,贵州贵阳人,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贵州 贵阳 550025)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3)13-0005-08

“布局结构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概念,大多数学者将其视为高校数量、类型在空间或地理上的分布与组合方式。”①那么,高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则指高等职业学校在数量和类型上的空间分布及其组合关系。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发展迅速,但“高职院校区域布局结构不均衡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局之一”②。“高职院校区域布局结构是衡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与质量的重要内容”③,优化布局结构则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本研究以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教育统计数据以及教育部统计数据为样本,探究2012—2021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变化,以期为今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布局结构优化以及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提供一定参考。

一、2012—2021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布局结构基本情况分析

基于数据的权威性、可靠性和可获得性等原则,本研究以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公布的高等职业教育统计数据为研究样本,时间跨度为2012—2021年,所使用的分析工具主要是spss26.0。在教育领域区域布局结构划分方面,相关学者主要采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划分方式,即将我国大陆划分为八大经济区域,分别是东北地区、北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南部沿海地区、黄河中游地区、长江中游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本研究也采用八大经济区域的划分方式对2012—2021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布局结构进行分析。

(一)学校数量结构的变化与分析

2012—2021年,从增加数量来看,我国高等职业学校数量增加最多的是西南地区,增加了79所,区域内的四川和贵州数量增加最多,分别增加了29所和22所;其次是黄河中游地区,区域内数量增加最多的是河南,增加了26所。数量增加最少的是东部沿海地区,仅增加1所,区域内的上海高等职业学校数量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8所;其次是东北地区,仅增加9所,区域内的黑龙江反而减少了2所(见表1)。从增长率来看,我国高等职业学校数量增长速度最快的是西北地区,增长率为45.76%,区域内的新疆增长最快;其次是西南地区,增长率为42.02%,区域内的贵州增长速度最快;再次是黄河中游地区,增长率达到17.28%,区域内陕西、河南和内蒙古的增长率分别为8.11%、35.62%和12.12%,而山西的增长率无明显变化;此外,东部沿海地区的增长率最低,增长率仅为0.62%。从八大经济区域高等职业学校数量占全国的比例来看,2012—2021年,长江中游地区始终是全国高等职业学校数量最多的地区,而西北地区始终是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数量最少的地区。此外,2021年各区域高等职业学校占全国的比例为5.79%~18.44%,而2012年这一比例为4.55%~19.74%,说明2021年我国高等职业学校数量在八大经济区域的分布较2012年更加均衡。从各区域高等职业学校数量占全国比例的增长百分点来看,增长最快的是西南地区,增长3.47个百分点;其次是西北地区,增长1.24个百分点;再次是黄河中游地区,增长0.35个百分点;而北部沿海、南部沿海、东部沿海、长江中游以及东北地区的百分点均有所下降,其中下降最多的是东部沿海地区,下降1.51个百分点,说明2021年东部沿海地区高等职业学校数量较2012年有所减少。进一步比较发现,西南、西北和黄河中游地区的增长率高于全国整体的增长率(14.57%),而北部沿海和南部沿海等其他地区的增长率低于全国整体的增长率。综上可以发现,2012—2021年,八大经济区域高等职业学校的数量增长是不均衡的,总体上呈现出西北和西南地区增长速度较快,黄河中游地区增长速度居中,长江中游、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以及东北地区增长速度较慢的特征,长江中游地区是我国高等职业学校数量的“高地”,西南地区则有望超越长江中游地区成为“新高地”。

长期以来,中西部地区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洼地”,为推进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战略措施,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持续给予中西部高等教育更多政策倾斜和支持。2012年2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明确提出 “扩大中西部学生入学机会”“优化院校布局结构”。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计划大大促进了中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数量的增长和布局结构的调整。2012年9月,我国提出 “一带一路”倡议,其中“丝绸之路”经济带覆盖了我国西南、西北和黄河中游的大部分区域,“一带一路”建设在推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中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辐射作用。此外,自2008年开启的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不仅大大加强了區域间的文化交流,同时也扩大了西南地区尤其是贵州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一定程度上促使贵州的高等职业学校数量得到显著增加。因此,国家在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给予了中西部地区更多政策支持,同时也有效促进了中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与结构的优化。

(二)在校生数量结构的变化与分析

由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数据可知,2012—2021年,从增加数量来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量增加最多的是西南地区,增加了168.55万人,区域内的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和广西分别增加了34.11万人、32.15万人、36.40万人、26.22万人和39.66万人;其次是黄河中游地区,区域内在校生数量增加最多的是河南,增加了65.60万人;在校生数量增加最少的是西北地区,仅增加了34.63万人。从增长率来看,2012—2021年,八大经济区域高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数量增长率最高的是西南地区,增长率高达120.31%,区域内的广西高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数量增长速度最快;其次是西北地区,增长率为99.43%,区域内的新疆在校生数量增长速度最快;黄河中游和南部沿海地区的增长速度分别为72.37%和72.11%。进一步比较发现,2012—2021年,西南、西北、黄河中游和南部沿海地区的在校生数量增长率均高于全国整体的增长率(66.76%),而东部沿海和北部沿海等地区在校生数量增长率则低于全国整体的增长率。从各经济区域高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数量占全国在校生数量的比例看,2012年,长江中游地区是在校生数量占全国比例最高的地区;而到2021年,西南地区成为在校生数量占全国比例最高的地区。此外,2012年各经济区域高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数量占全国在校生数量的比例为3.61%~19.50%,而2021年这一比例为4.32%~19.19%。总体而言,2021年各区域在校生分布的均衡度较2012年略有增加。从各区域高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数量占全国比例的增长百分点来看,增长最快的无疑是西南地区,增长4.67个百分点;其次是西北地区,增长0.71个百分点;再次是南部沿海地区,增长0.35个百分点;而东部沿海、北部沿海、长江中游、黄河中游以及东北地区的在校生数占全国在校生数的比重都有所下降,其中下降最多的是东部沿海地区,下降了2.68个百分点。由此可以发现,2012—2021年,八大经济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生数量的增长是不均衡的,总体上呈现西南和西北地区增长最快,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南部沿海和东北地区居中,东部和北部沿海地区增长较慢的趋势,西南地区超越长江中游地区成为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量最多的地区。

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的增长与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数量、人口规模、入学意愿以及产业发展等因素密切相关。受高等职业教育扩招的影响,不仅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校的数量进一步增加,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也随之扩张。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西南地区人口自然增長率处于全国前列,意味着西南地区有大量潜在的高等职业教育适龄人口,这势必会扩大西南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在校生规模。此外,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加之西南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市场对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区域内学龄人口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意愿逐渐增强,从而大大促进了区域内在校生数量的快速增长。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和南部沿海等地区由于人口基数大以及产业转型升级,同样需要区域内高等职业学校培养更多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变化与分析

(一)本科和专科层次学校数量的比例变化与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专科)数量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数量进行对比可以发现,2012年,八大经济区域普通本科学校与高等职业教育学校的比例最高的是东北地区,比例为1.21,该区域内吉林比例最高;其次是北部沿海地区,比例为1.12,该区域内北京比例最高;而南部沿海地区普通本科学校和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比例相对较低,仅为0.66。2021年,普通本科学校与高等职业教育学校的比例最高的是北部沿海地区,比例为1.16,东北地区紧随其后,比例为1.15,相较于2012年这一比例下降了5.40%;而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普通本科学校和高等职业教育学校的比例相对较低。从增长率来看,南部沿海地区增幅最大,增长了11.54%;其次是东部沿海地区,增长了9.88%;而东北、黄河中游、西南以及西北地区的比例有所下降,其中下降最为明显的是西南地区,下降了33.33%,说明2012—2021年西南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数量有明显增加,而普通本科学校数量增加不明显甚至减少。从普通本科学校和高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增长率也可以看出,2012—2021年西南和西北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数量的增长率远高于普通本科学校数量的增长率。换言之,西南和西北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数量增长较快,而普通本科学校增长趋势放缓。此外,从全国的整体比例来看,2012—2021年普通本专科的比例由0.91下降为0.85,下降了5.82%;从全国本专科数量的增长率来看,专科的增长率明显高于本科增长率。

本研究认为,2012—2021年,西南和西北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数量增长速度高于普通本科学校增长速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西南和西北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启动较晚,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近年来大幅增加,进而促进了区域内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数量的快速增长;二是西南和西北地区师资力量薄弱,加之区位因素导致优质师资难以引进,因而实施普通本科教育较高等职业教育的难度更大。而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地区普通本科学校与高等职业教育学校的比例上升,原因主要是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们对优质普通本科教育的需求量更大,接受优质普通本科教育成为该区域人们的普遍需求,因此区域内普通本科学校规模超过了高等职业教育学校的规模。这一数据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分布失衡,“马太效应”仍然存在。

(二)本科和专科层次学校在校生数量的比例变化与分析

2012年,八大经济区域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在校生数量与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专科)在校生数量的比例最高的是东北地区,比例为2.54;其次是东部沿海地区,比例为1.63。2021年,普通本科学校在校生数量与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生数量的比例最高的仍然是东北地区,但比例下降为1.82;其次仍是东部沿海地区,比例为1.47;西南地区普通本科学校在校生数量与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生数量比例相对较低,仅为0.99。从增长率可以看出,2012—2021年,八大经济区域的比例均出现负增长,说明八大经济区域的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生数量增长速度超过了普通本科学校在校生增长速度。其中,西南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生数量增长最为明显,区域内的云南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生数量增长速度最快。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区域的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生数量增长速度远高于普通本科学校在校生增长速度,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一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产业转型升级速度加快,对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从而加速了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生规模的增长。二是国家提出高职扩招政策,2019年开始对高职院校实施扩招,至2021年每年扩招人数为100万人,增强了人口因素对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影响。三是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突破50%,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而进入普及化阶段后我国高等教育更加注重质量提升而非规模扩张。有学者指出:“目前我国高校已不具备进一步扩招的能力,已由过去追求规模效益转向追求质量效益,大多走上了以提高质量为主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不再追求规模扩张。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可持续发展,显然只能通过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供给规模来解决。”④

三、区域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布局结构与分析

本研究以职业本科学校和“双高计划”学校作为优质资源来衡量区域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布局结构(统计结果见表2)。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截至目前,国家正式批复的职业本科院校已经达到32所,依据教育部2021年的统计数据,八大经济区域北部沿海地区的职业本科学校数量最多,占全国的比例为18.75%;其次是黄河中游和西南地区,占全国职业本科学校的比例均为15.63%;再次是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和长江中游地区,占比均为12.50%;东北地区职业本科学校数量最少,仅1所,占全国的比例仅为3.13%。从在校生数量以及占全国的比重来看,南部沿海地区职业本科学校在校生数量最多,占全国的比例达到25.12%,区域内的广东职业本科学校在校生数量最多;其次是西南地区,占比20.64%;之后是黄河中游地区,占比17.73%。从2019年教育部公布的“双高计划”名单来看,“双高计划”学校数量最多的是北部沿海地区,达到39所,占全国的比重为19.80%,高水平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9.64%和19.86%,东部沿海地区“双高计划”学校数量仅次于北部沿海地区,占比18.27%,其中东部地区高水平学校数量居全国第一;之后是长江中游地区,占比15.23%,长江中游地区高水平专业群数量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北部沿海地区。

可见,我国的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集中分布于北部沿海和东部沿海地区,而东北和西北地区的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较少,说明我国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区域分布是非常不均衡的。长期以来,北部沿海和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较为充足的地区,而东北和西北地区由于经济发展、人口规模以及区位等多重因素的复杂影响,很难集聚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这一布局结构也反映出我国目前的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分配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

四、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与区域人口、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一)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与区域人口规模的相关性分析

为考察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与区域人口的相关性,本研究使用spss26.0分析软件,采用皮尔逊相关法对各区域的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数量、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量和区域人口规模进行相关性分析(具体见表3)。

总体来看,2012—2021年,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数量、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量与区域人口规模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相关性越来越强。具体而言,2012年,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数量与区域人口规模的简单相关系数为0.928,在0.01显著性水平上显著相关,存在线性关系;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量与区域人口规模的简单相关系数为0.938,同样在0.01显著性水平上显著相关,存在线性相关关系。2021年, 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数量与区域人口规模的简单相关系数上升为0.935;而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量与区域人口规模的简单相关系数上升为0.955,均在0.01显著性水平上显著相关,存在线性关系。

区域人口规模大意味着该区域内高等职业教育的潜在生源学龄人口多,同时也意味着该区域的高等职业教育需求量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市场对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随之增加,并且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观念的转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在校生规模持续提升,说明人口因素对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具有一定影响。此外,高职扩招政策的提出使得大量适龄人口有机会接受高等职业教育,这也增强了人口因素对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影响程度。

(二)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有研究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是加速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前进动力,通过影响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从而影响区域经济增长”⑤。本研究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法将各区域的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数量、在校生数量、区域生产总值和区域人均生产总值进行两两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各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数量、在校生數量与区域生产总值、区域人均生产总值之间的相关性较弱甚至不相关(具体见下页表4)。2012年,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数量与区域生产总值的简单相关系数为0.752,在0.05显著性水平上显著相关,存在线性关系;而随着时间的推移,2021年,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数量与区域生产总值的相关性并不显著。此外,本研究还发现,2012—2021年,高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数量与区域生产总值、区域人均生产总值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数量、在校生数量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较弱甚至不相关,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不够,高等职业教育供给的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资源未能给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带来充足的活力。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结构之间匹配性不足,容易导致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大量专业化人才资源流失甚至浪费,从而不利于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发展。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2012—2021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布局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2012—2021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布局结构整体趋于均衡,各区域的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数量和在校生数量都有显著提升,其中西南地区学校数量和在校生数量增长速度最快。另外,不同层次学校的数量比例和在校生比例也趋于合理。但从区域内部结构来看,八大经济区域内部结构不均衡,存在有的省份学校数量和在校生数量增长较快,而有的省份增长速度较慢的现象。

第二,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集聚效应明显。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北部沿海地区,其中,职业本科学校有6所,“双高计划”学校有39所。相比较而言,东北和西北地区的职业本科学校、“双高计划”学校数量较少。东北地区职业本科学校仅有1所,“双高计划”学校16所;西北地区职业本科学校3所,但“双高计划”学校仅7所。可见,优质高等职业教育结构布局不均衡,两极分化现象明显。

第三,人口规模是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布局结构的重要因素,而经济发展水平对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布局结构的影响不显著。通过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人口规模对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数量和在校生数量具有极显著的影响,而随着高职扩招政策的实施,这一影响更加显著。经济发展水平对高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影响不显著则反映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布局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应性有待增强。

(二)政策建议

基于对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布局结构的统计分析,本研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继续发挥国家政策导向作用,向西南和西北等地区实施倾斜政策。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有效推动了我国西南和西北等地区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而在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并且随着人们对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需求量增大,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保障与提升将是未来高等职业教育布局调整优化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因此,国家应继续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给予西南、西北以及东北等落后地区更多政策扶持,尤其是合理分配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同时发挥财政“输血”作用,加大对落后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重点支持这些地区高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的提升,大力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建设,在“扩增”的基础上进一步“提质”,推动落后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进而实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均衡发展。

第二,因地制宜,创新合作发展模式,促进区域间和区域内的高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优化。由于各地区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因此各区域应因地制宜,创新合作发展模式,鼓励区域间对口帮扶,促进区域间布局结构优化。例如,西南、西北地区以及黄河中游地区可以利用“一带一路”建设政策,探索“走出去”发展模式,服务对外交流和产品出口;长江中游地区可以结合区位特点,加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合作,加强产学合作、合作办学等,实现优势资源共享;南部沿海地区学校应瞄准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加强与区域内产业发展之间的联系;而东北地区则可以发挥普通本科教育资源比较集中的优势,创新本专科贯通培养制度,同时与北部沿海地区开展合作,积极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此外,八大经济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内部结构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不均衡现象。例如,南部沿海地区内的广东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速度较快,而福建和海南发展速度则较为缓慢;再如,黄河中游地区内的河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速度明显高于陕西、山西和内蒙古。因此,打造区域内合作共同体,也是优化区域内高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的重要方式。

第三,统筹人口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关系,服务区域高質量发展。一是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匹配性,大力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培养更多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这一目标要求无疑会增强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二是增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适配度,紧跟市场前沿,紧盯技术需求,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之间的联系,依据经济发展需要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培养行业、企业所需要的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三是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开放包容的终身教育体系,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扩大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此外,“学校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专业优势,将办学思想、发展定位、人才培养与终身教育体系建设进行深度融合,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⑥。

[注释]

①周红莉.中国高职院校布局结构变革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J].教育与职业,2015(22):9.

②李小娃.我国高职院校区域布局结构特点及改进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1):23.

③李小娃.高职院校区域布局结构的实证分析及优化策略——基于“2015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的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6(3):85.

④张应强,姜远谋.超大规模的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背景、现实挑战和道路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22,43(8):12.

⑤李照清.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教育互助共生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6省数据的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9(11):113.

⑥王敬杰.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指标架构、建设成就和优化路径——《教育规划纲要》十年回顾与展望[J].职业技术教育,2021,42(7):23-24.

猜你喜欢

高等职业教育实证研究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SPOC混合教学模式设计探讨
高职院校“三个空间”就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中国在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实证研究
简述翻译研究中实证研究法的应用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认知语言视角下英语词汇多义习得的实证研究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