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背景下中职学校爱心文化建设的校本实践

2023-07-04张红岩

新课程·上旬 2023年6期
关键词:爱心中职活动

张红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技术被广泛运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职学校文化建设离不开网络技术的支持,其中爱心文化建设是中职学校落实办学思想的主要路径。因此,中职学校文化建设需要借助网络资源,并通过构建爱心文化物理空间、爱心文化建设实体空间,开展爱心文化系列活动,从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需要出发,不断创新文化建设的样态与内容,指向人的全面发展与幸福成长。

一、爱心环境从意义走向实体

爱心的含义非常丰富,包含怜悯之心,意味着奉献精神,还包含行为实践。传统的爱心,一是用财。借助财务的施舍与帮助,让困难群体得到救助。二是用力。给一些行动能力弱的群体提供爱心帮助。三是用情。在情感上让人感受到温暖与舒心等。从学校文化建设角度看,爱心文化是一个意象符号,也是一个实体空间。中职学校的爱心文化要落地生根,需要具体的物理空间作为文化存在与实践的场域。

(一)校园爱心文化建设

中职学校要从学校的整体文化建构出发,将楼宇命名、地标建筑、连廊场馆等与爱心文化建设联系起来,这样才能给人以鲜明的文化想象空间。在这一过程中,学校要充分运用网络资源,从海量信息中提取爱心元素作为学校爱心文化建设的载体。例如,爱心形状的装饰物品、爱心礼盒、以“爱”命名的路径等。

(二)文化与网络联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智慧平台的运用,中职学校也融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潮流,互联网对中职学校学生的影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在爱心环境建设中,既要让学生主动“触网”,又要让学生的爱心搭乘网络快车,实现爱心从意象走向实体。

(三)实现不同层次的爱心文化建设

从院校层面,要基于学校的整体发展愿景,有机将爱心文化建设渗透在学院发展的整体进程中。从专业层面,要在中职学校开设的不同专业中发挥爱心文化的作用。如围绕网络资源,以各种先进的爱心文化资源作为专业实践的载体,将爱心文化融入专业发展的各个方面。還可以联系“中国好人榜”,从网络上搜集相关人物的先进事迹,作为不同专业工匠精神的基础。从学生行为层面,通过网络资源,一方面让优秀的资源成为学生获得爱心的载体,另一方面把学生的爱心行为通过网络资源放大,在正面导向下让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

二、爱心文化从单一走向多元

传统的爱心文化活动,一般局限于中职学校内部的行为实践,从而限制了参与的方式、参与的人员和传播的范围。而借助互联网技术,能够让爱心文化的方法更为开发,更为多元,更加有助于学生的发展。如开展“创青春·爱分享”的爱心义卖活动。学生在院校的统一组织下,前期根据自己的专业设计具有独特含义的文创作品。如动漫专业设计某大型游戏中的人物造型;服装设计专业根据游戏中的人物造型进行服装设计;营销与策划专业对这些服装开展义卖活动等。这些由不同部门、不同专业学生共同创造出来的文创产品,形象鲜明,特色明显,借助义卖互动直播平台,既展示了中职学校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又展示了学科专业能力。义卖结束,学生将爱心款项全部用于困难群体。这样的活动源于学生对爱心的表达,借助网络平台,打通了爱心传递的通道。再如,“走路捐步”活动,学生在强身健体的同时,通过“捐步数”这一新型的网上爱心活动,在锻炼的同时帮助他人。这样的方法既能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身体锻炼方式,又能帮助学生获得爱心建构,是学院爱心文化落地的有效载体。“手机种树”的爱心活动,虽然这样的行为不是一个实体,而是一个意象空间,但是带给学生的爱心影响是同样重要的。

通过网络平台,让中职学校的爱心活动形式变得更加丰富,路径更加多元,效果更加显著,将单向爱的传递转变为双向爱的互动,能够在中职学校找到一种人人可为的爱心活动路径,让学生融入人人可行的爱心循环。

三、让爱心活动从个体走向群体

爱心文化的建设不应该成为中职学校部分人员的个体行为,而应该成为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群体行为。

(一)运用新媒体手段促进学生爱心文化认知建构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中职学校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有机组成。利用新媒体促进学生爱心文化认知建构,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的要求。对于爱心活动,中职学校学生已经具有了初步认知,就是要在学校文化愿景的驱动下,理清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每个人奉献爱心的路径与方式,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职业发展,找到爱心运用的方式。

(二)运用新媒体手段促进学生爱心行为的实践

文化是一种精神产品,也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反映。中职学校的爱心文化只有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够落地生根。如果说学校爱心文化的空间打造是物型文化建设的土壤,那么实践行为才能促进文化在具体的办学行为、学生品格发展过程中的生长。如在学雷锋活动日,学生响应“捐献热血,展现青春”的活动,来到捐献点,填写献血采集表,奉献爱心。这样的活动既体现了中职学校现代学子对生命的尊敬,也展示了学生的青春风采,让爱心得到传递,用实际行动彰显了爱心的价值与意义。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可以借助网络媒体,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献血的意义与科学知识,打破学生原来对献血的认知误区。另一方面通过网络积极展示学生有意义的爱心行动,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三)运用新媒体手段实现爱心行为的双向传递

在学校工作中,学校既要引导学生向社会奉献爱心,也要发现并照顾到在校园中需要帮助的学生。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可以有效地发现并筛选出需要帮助的学生。如学生根据校园一卡通的消费情况,筛选出正常就餐学生群体中平均消费较低的学生,然后通过进一步走访了解,确定学生家庭收入情况,从后台予以帮助。这样的行为是学校层面爱心的具体体现,既保护了学生的隐私与自尊心,又给学生提供了具体的帮助。同样,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奉献爱心。如根据实际需要,积极在网上注册志愿者,根据志愿服务的需要,投身到相关的爱心活动中。

四、用爱心点燃中职生的择业梦想

中职生正值青春期,他们喜欢接受新生事物,但叛逆性常常会让其在面对社会诱惑时缺乏理性思考。尤其在面对就业、创业、择业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对立意识,他们听不进老师与家长的建议,甚至有个别学生在人生道路上迷失方向。在当今网络信息特别发达的背景下,有些中职生在网上看到招工信息就盲目选择。前些年班上有一个漂亮女生,她平时喜欢戴首饰,穿时髦的衣服,整天手机不离手,还常与社会上的青年交往,因而不想上课,想去外地打工。对于这样一个“问题学生”,我认为批评指责是没有用的。而是要用爱心来点燃她的心灵,努力从她身上寻找闪光点。因为她有文艺特长,于是就推荐她参加学校举办的“校园之星”比赛活动,最后她的节目获得了全校二等奖。我决定利用这个契机,给予她及时的表扬与鼓励,并经常与她交流沟通,甚至在节假日也经常联系。渐渐地,我发现她有了改变自己的想法,每当班级开展活动时她都积极参与。毕业后她凭着自己过硬的专业素质被上海一家外资公司聘用,专门负责宣传工作,终于发挥了自己的文艺特长。实践证明,用爱心可以点燃每个中职生的梦想,让他们每天都有进步,最终让人生出彩。

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学生的个性。中职生也有自己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他们渴望自己成为社会有用之人。所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用爱心关爱学生、呵护学生,为学生的就业、创业与择业提供帮助;还要充分发挥中职生的特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学校要开展行为规范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人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论学生基础怎样,也不管学生的行为习惯多么差,都要让每个学生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努力做到不流生,力争让他们掌握一定的技能,走上社会成为有用之才。

五、用真情架起师生间沟通的桥梁

马卡连柯说:“教师要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中职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性格的形成、品质的提高是长期的过程。很多中职生的表现反复无常,他们中大都克制力差,极易走弯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克服厌烦心理,用爱心贴近学生,真诚地对待学生,并充分地信任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才能达到互相理解的效果。教师要积极参加班级开展的各种活动,如班会课、团队活动、运动会、户外活动等,与学生融为一体。课间也可以走进教室,午休、晚休走进学生宿舍。这样既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又能够全面地了解每一个学生,从而创造爱心教育的契机。同时还通过微信或QQ等社交平台与学生交流沟通,让学生在网络平台中倾诉自己学习与生活中的苦恼或疑惑,有些学生甚至还说出了自己情感方面的隐私。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采用特殊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充分保护学生的隐私,多倾听他们的想法,多给予心理疏通。教师多与学生聊一些生活与学习方面的问题,引导他们以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看待生活中的苦恼。这样师生间就会产生沟通的愉悦。

实践证明,教师用爱心与真心就能够换取学生的真心,当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学生时,学生就乐于亲近。有一个已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通过微信高兴地告诉我,她把全班同学曾经去野炊的照片给同事看,他的同事都羡慕不已。此时想起了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的一句话:人性最深层的需要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事实就是这样,当教师能够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时,就会唤醒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走向成功。当教师真正做到用欣赏的眼光审视学生时,这就是教师真诚的爱的体现。应该说,教师爱自己的学生是一种本能。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爱心是教育的根本,一位好老师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中职生在中考时就受到了来自家庭与社会的冷落,到中职学校就读的大多是农村的孩子,他们的家庭经济状况普遍不太好,而且他们的学習基础差,行为习惯有待规范。所以,很多时候教师会埋怨学生难教,难管束,甚至还埋怨学生不聪明。其实,我们静下心来认真地思考就会发现:每个学生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他们与普通高中学生一样有享受好的教育的权利。所以,教师应该用爱心架起师生间沟通的桥梁,让中职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总之,基于爱心文化的中职学校文化建设,要与学校的德育工作联系,与院校的职业培训联系,与学生的人文精神发展相联系。遵循教育性的原则,让爱心文化成为院校的办学宗旨,培养合格的高等专业技术人才。遵循整体性的原则,爱心文化不单单是文化的形式,更要成为实践的载体,要从院校发展整体建构角度入手,让院校的物型文化与精神文化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让职业、管理、服务、环境中都蕴含丰富的爱心因子,培育完整的人。遵循个性化的原则,爱心既是公德,也是私德,爱心文化既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系,又要与中职学校的办学特色相联系,二者相互打通,密切联系,构建温暖、和谐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魏琳.基于人文精神的中职校爱心文化建设的行动研究[J].长江丛刊,2019(3):78-79.

[2]王涛,纪富贵,谢景伟.基于产教融合的中职文化人才“桥链衔接”培育模式探索[J].湖南教育(C版),2022(3):46-49.

[3][美]波比·康耐尔.伟大的教育来自点滴生活[M].詹晶辉,孟琳,庄莉,译.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2002-03.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阴中等专业学校)

编辑:曾彦慧

猜你喜欢

爱心中职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