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赋能语文教学培根铸魂
2023-07-04丁汀
丁汀
红色文化是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鲜明的政治导向、价值引领和丰富的时代价值。实施“红色+”语文教学模式,就是把红色文化融入语文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特有的育人价值,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育人功能,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红色+教师发展”,铸就语文教学“大先生”
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加强红色文化的学习,能够帮助语文教师筑牢教育初心,逐步成长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和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
(一)“红色+理论学习”,增强政治定力
在加强语文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学习的同时,我们还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改革开放史;学习和掌握以建党精神为源泉的红色精神谱系;了解国家发展和国际局势等时事政治;了解革命和建设中英烈模范的先进事迹,从而掌握扎实的思政理论和丰富的红色文化知识,提高政治站位,坚定“四个自信”。
(二)“红色+师德修养”,增强人格魅力
高尚的师德是构成教师人格魅力的关键和根本,而红色文化则是师德、师风建设的优质资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要自觉通过读书看报、参观走访、培训研修、红色旅游和参加红色艺术活动等方式,了解革命者的思想觉悟、道德情操、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体会红色精神的精髓所在,并做好自我剖析、自我对照和自我改进。这样能够帮助我们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的职业操守,形成完美人格,做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三)“红色+教学研究”,增强育人功力
教学研究是促进一线教师专业成长、能力提高和向研究型教师转变的重要途径。教学研究的开展离不开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科学方法、卓越智慧、高尚精神和价值追求。我们要以革命者的大局意识、战略思想审视新时代教书与育人的关系;用革命的智慧、科学的思维研究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用革命的坚定意志、必胜信念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用革命者敏锐的洞察力和远见卓识把握教育的发展规律、发展方向,把脉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疏通思想“堵点”;用自我革命、勇于担当的精神,塑造自己的职业素养、意义人生。可以说,红色文化能够为我们的教学研究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政治保证。
二、“红色+课堂教学”,增强语文育人功效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实施“课程思政”,春风化雨般地把红色文化融入语文课堂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的有机统一,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以升华,让语文教学更加有“魂”。
(一)“红色+教材拓展”,增强育人渗透力
利用红色文化拓展教材内容是渗透教育元素、厚植红色基因的重要手段。对本身就是红色内容的课文,我们可以增加事件背景、人物介绍和引用红色诗词、名言警句等拓展内容。如教学《沁园春·长沙》时,可适当增加毛泽东青年时期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毛主席努力不懈的奋斗精神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心,从而深化课文主题和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教育学生努力学习、敢于拼搏和奋斗。
对于并未直接体现红色文化内容的课文,我们可以先挖掘教材找到“切口”,再引入红色事例、思想理论、时事政治等拓展内容。如在教学《少年中国说》时,我们围绕课文体现的“强国愿望”为切入点,增加党的初心使命、我国当今的建设成就和国际地位等内容,引领学生在古今对比中感悟祖国的强大,激发爱国热情和勇担民族复兴历史重任的意识。
(二)“红色+专题课堂”,增强育人引导力
我们可以利用阅读课、自习课或课外时间开辟专门的课堂,为学生讲授党建知识、“四史”内容、红色故事、时政热点,或组织学生观看红色影视、阅读红色篇目等红色文化内容。
红色专题课堂不必局限于语文教材内容,可以针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动力和意志的增强、写作能力的提升等语文教学的需要,或针对学生的人生观教育、思想偏颇的纠正等思想教育的需要,来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因此,红色专题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具丰富性和灵活性,教学活动更具多样性和“诱惑”性,教育效果更具针对性和导向性。
(三)“红色+校本开发”,增强育人吸引力
红色文化校本课程具有本土性、传承性、自主性、创新性等特点,着眼于学生的生活体验、学习经验、个性发展和实际需要,所以会更为学生喜闻乐见。
教师可以围绕爱国励志、价值取向、责任担当、学习动机等教育主题搜集红色经典并整合为系统的校本课程;可以搜集如诗词类、新闻报道类、叙事类、小说类、散文类、影视剪辑类等不同体裁、不同表现手法的红色作品编制成红色校本课程,作为语文教学的有益补充和拓展延伸。
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在家长或有关人员帮助下挖掘本地的红色故事、革命遗迹等资源,进行考证分类、撰文记述并开发为校本课程。因为这些资源源于学生身边,又是学生自己开发的,所以学生对课程更具有亲近感、真實感、认同感和成就感,信息获取能力和写作能力也会在整合资源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四)“红色+专业成长”,增强育人续航力
很多人认为职教学生所学的专业只是一种技能,没有思想性和政治性可言。但技能就像一把枪,拿在坏人手里就成了害人的凶器,拿在警察手里就成了正义的工具。因此,我们要把语文教学、红色文化和专业课学习结合起来,为专业技能涂上“红色”,让技能服务更具正义性,让思政教育更具持久性。
比如,教学《邓稼先》时,我们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安排“红色”语文学习任务:让工艺美术专业学生结合课文绘制邓稼先同志的事迹图片;让旅游专业学生设计邓稼先事迹展厅的导游词;让文秘专业学生根据课文撰写事迹简介;让计算机专业学生制作邓稼先事迹宣传网页;让幼儿专业学生根据课文编写儿歌、快板等。这样既加强了语文课听说读写的训练,又植入了红色基因,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
三、“红色+课外活动”,彰显语文育人诱力
在学生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课外活动中融入红色文化内容,课外活动会变得更加充实、更有品位,更能吸引学生自觉参与活动、乐于接受教育。
(一)“红色+实践活动”,增强育人鲜活力
“人教人不精,事教人才精。”多样的实践活动能让红色教育变得鲜活、直观、真实,让学生在看与做的亲身体验中感受更加深刻、心灵更易共鸣。
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育目标带领学生参观红色基地、走访英模人物、观看革命斗争和反映改革开放成就的影像资料,或请模范英雄、专家学者到校做报告等,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感悟红色文化的内涵;可以组织红色课本剧表演、革命故事会、红色诗词朗诵等活动,让学生在绘声绘色的活动场景中“亲身”体验红色精神;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义务劳动、志愿者服务、公益服务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践行红色精神,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二)“红色+研究学习”,增强育人内驱力
开展红色文化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对红色精神的理解、相信和内化,有助于学生问题意识、协作意识、吃苦精神的培养和学习自觉性、主动性的增强。
我们可利用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聯系指导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方面的小课题研究。如“红色旅游路线我设计”“家乡红色资源的发掘与传承”等,让学生通过上网查询、阅读文献、走访调查等途径搜集资料,以撰写小课题报告、制作展板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从而实现知识综合运用与思想教育的统一。
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所学知识、爱好特长、专业技能,让学生以红色故事、红色人物等为内容进行创意艺术设计、创意写作、创意手工制作、创意绘画等,让学生在动脑、动手与合作探究中体会红色文化蕴含的思想道德和精神境界。
(三)“红色+社团活动”,增强育人感染力
在社团组织的活动中渗透红色文化教育,可以充分发挥社团成员彼此间的感染力、影响力、凝聚力和帮扶力,引发成员的思想“共鸣”、行为“共振”。
我们可帮扶和引导语文兴趣小组、文学社、读书协会等校内社团积极参加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研学、宣讲、参观走访、创办报刊等活动;可结合建党节、国庆节等时间节点,或发挥社团成员唱、写、画的特长爱好,举办自己的纪念活动,或观看国家或其他团体举办的庆典;可让社团成员参加共青团组织的团课、团日、入团仪式,以团建带社团,增强红色教育的仪式感、厚重感和认同感。
我们可以与社会上一些宣讲团、公益服务组织、爱心协会、写作协会等从事红色教育的社团组织做好互动和交流,或到这些社会组织去访问调查、参观学习,或邀请他们到校做事迹报告、座谈交心等,让学生从这些社会组织身上真实地感受到践行红色精神的价值意义。
四、“红色+读写训练”,体味语文育人情感
以红色文化为素材进行阅读和写作练笔,不但能够丰富素材、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还能深化学生的思想认知和政治觉悟,提高阅读和写作的高品位。
(一)“红色+立体阅读”,增强育人感悟力
教材中的红色课文中对所表述的历史事件的背景信息较少,学生对课文也仅仅是一种横向单一的平面阅读。延伸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判断和立体感知,提高学生的阅读期待,需要实施多维度阅读。
拓展性阅读。即组织学生浏览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文本材料、影视资料,让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课文中事件发生的特定背景、前因后果和历史影响。如教学《赣南游击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有关皖南事变、新四军发展史等典籍,体会当时的革命文化主旨,深化对课文和红色经典内涵的理解。
群文共读。即根据同一主题阅读不同文本。如教师针对《长征胜利万岁》课文的主题引导学生阅读《七律·长征》《金色的鱼钩》《丰碑》等文章,体会作者如何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和选材角度来表现红军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精神与革命必胜的信心这一主题,从而学会辨识提取、整合比较、批判创新。
展示性阅读。即指定阅读篇目和阅读任务,让学生在阅读后对文本主旨、故事情节、体会感想等利用诸如演讲、故事会、话剧表演、书写绘画等形式进行“立体性展示”,激励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深化学习和全面理解红色精神。
(二)“红色+写作练笔”,增强育人抒情力
写作练笔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抒发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径。在写作练习中融入红色文化,能够帮助学生以有情怀、有温度、有高度的作品直抒胸臆。
我们可以让学生对教材中的红色课文进行仿写、补写、改写、扩写、续写等“变式”写作;可以指导学生针对专题活动进行不同文体的“专题性”写作练笔,如让学生在参加参观访问、阅读视听、志愿服务等红色实践活动后写出心得体会、活动报告、故事介绍,或鼓励学生为演讲、征文等项目撰写红色文稿等,让学生在“创作”中提高写作技巧,“品味”红色文化的内涵,抒发思想情感。我们还可以安排一些学生“趣味性”的写作训练。如以红色内容为主题的即兴演讲、看图说故事、制作红色影视海报、时政新闻发布、脑筋急转弯、猜谜语、编写快板等,丰富训练内容,活跃写作形式,渗透红色文化。
(三)“红色+学校媒体”,增强育人传播力
学校的广播站、校刊校报、校园网、公众号、宣传栏、电子屏等信息媒体是学生课下浏览最为频繁、及时和展示自我影响范围较大的平台。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媒体加强红色文化教育的传播力。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积极为校园媒体撰写红色经典推荐、红色实践活动报道、歌颂新时代的诗词篇章、英模人物介绍等稿件,增强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成就感,让红色精神内化、固化为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精神动力。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教育,是新时代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语文教学自我发展与完善的重要举措,是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径,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我们要牢记教育使命,用红色文化教育助推语文教学,回答好“培养什么人”这一根本问题。
(作者单位:山东省郓城县高级技工学校)
编辑: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