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实训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改革探索
2023-07-04胥李文
胥李文
现阶段,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已经不局限于专业化技能水平的高低,而是更加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中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需要积极开展实训教学,并不断培养学生的思政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
一、课程思政融入机械实训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保持实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统一性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理论,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实训教学与思政教育在教育目标上的统一性,因为思政教育与实训教学的目标一致,都是为了更好地培养综合型人才。实训教学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更注重提升学生的技能,而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将课程思政融入实训教学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实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不足,既能使实训教学得到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又能实现思政课程的延伸,以提升教学质量。
(二)提升學生的整体竞争力
现阶段,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提升,需要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的同时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开展实训教学过程中不断融入课程思政,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能使学生的能力和职业素养更符合企业的岗位需求和发展需求,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企业和社会中,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从而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三)有利于提升实训的教学效果
在实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能显著提升实训教学的效果,因为两者的最终目的都是实现对学生的综合培养,但传统的实训教学只注重教学方式,将学生的实训能力作为主要的培养目标,而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与思想意识,且融入课程思政能使机械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能加深学生对实训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实现学生的全面培养。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使机械制造业的制造质量与效率得到了质的提升,但在智能化背景下,机械制造业固有的“工匠精神”也在逐渐消失,学生的机械制造理念也发生了改变,而将思政教育融入机械实训教学中,既能保障学生对机械制造专业知识的掌握,又能使学生养成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以提高学生对待工作的责任心。
二、中职机械实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机械制造实训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足
第一,部分教师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而对思政教育的关注度较低,认为思政教育属于思政教师的教学任务,与自身的关系较低;第二,部分教师对于思政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不仅重技能轻思政,还将一些与思政教育理念相背离的思想融入实训教学中,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思政教育理念的传播;第三,部分教师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政教育理念的方式比较单一,只是对思政课内容进行重复教学,从而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实训的教学质量。
(二)缺少对课程思政教育的系统化管理
缺少对课程思政教育的系统化管理也是现阶段中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实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因为中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更注重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忽视了素质教育的培养,许多中职院校还没有将课程思政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中职院校鼓励实训教师将思政教育融入实训教学过程中,但在实际的实训教学环节,实训教师并没有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中职院校也没有将思政教育的融入程度、融入效果作为量化考核标准,故无法明确实训教师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
(三)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
中职机械制造专业实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包括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第一,中职院校机械制造实训教师对于本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实训教学具有较强的能力,但部分教师对于思政教育内容缺乏一定的专业基础,而且没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思政内容知识,了解学习思政教育理念,导致无法高效、高质地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实训教学中;第二,中职院校在进行教师招聘和任用过程中,只关注教师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教学能力,而忽视了对教师思想政治素养的考核,导致机械制造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参差不齐,从而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无法保障思政教育的有效开展。
(四)实训设施应用不足
在中职院校实训教学过程中,实训设施在其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但随着各种先进机械设备的不断增加,中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实训课程在实训设施应用中的不足也逐渐显现,教师没有根据实训设备的更新而更新实训教学模式,部分机械制造实训教师没有将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模式融入先进的实训设备应用之中,严重影响了教学体验,同时,由于实训设施应用不足,使得实训教师在将思政教育理念融入实训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使得机械制造专业实训教学与课程思政教育的融合度较低,无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以及产生情感共鸣,不利于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三、机械实训课融入思政教育的优化措施
(一)重视教育方法,开展差异化教学
在智能化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实现机械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的优化,需要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不断优化教学方法,积极开展差异化教学。在实训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尽可能减少说教,因为教师的说教会增加学生的逆反心理,还会降低学生对机械制造实训课程的学习兴趣。为了更好地在机械制造专业实训教学中体现课程思政理念,实训教师需要在不断完善自身技能水平的同时,积极学习科学史、人物史等教育资源以及能够展现工匠精神的思政元素,并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将这些思政元素融入实训教学中,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在开展焊接实训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大术无极》中的案例分析焊接技术,并重点宣扬其中涉及的工匠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工作的态度和责任。因为实训课程涉及内容较多、范围较广,教师不能采取统一的教学模式,需要根据实训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开展差异化教学,并不断探索和优化教学模式,以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同时提升课程思政的实效性。
(二)重构实训教学内容,构建德智协同育人教学体系
在中职机械制造专业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构实训教学内容,构建德智协同育人的教学体系。教师需要在实训教学环节融入机械制造专业中的思政元素,使学生清楚地知道所学专业能为国家建设、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机械制造专业实训课程与课程思政教育的融合。比如,可以在学校的实训中心、实训基地、实训工作室中讲解机械制造业技能专家、技能大师的个人事迹,或者积极组织班级学生在实训课上集体观看机械制造专家的优秀视频,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例如,学校可以宣扬钳工高级技术段志勇的事迹与精神,将其“匠心”精神传递给每位学生,从而对参与实训的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将工匠精神作为最高的追求目标,真正实现全面发展。教师在开展实训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相结合,并体现在实训教学活动中,尤其需要根据“00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使学生能在实训教学中感受到课程思政理念,实现学生思政素养以及专业技能的共同提升,以真正实现协同育人。
(三)树立课程思政理念,增强教师理论素养
为了更好地优化机械实训课教学改革,教师需要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树立课程思政理念,提升理论素养,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实训教学过程中发挥着榜样示范作用,所以教师需要坚持不断地自我提升,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职责,从而更好地在实训教学中指导学生。因此,教师在开展实训教学时,需要积极与党建活动相互配合,鼓励实训教师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系列重要讲话,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同时,鼓励实训教师拓展学习途径,不拘泥于实训教材,积极利用互联网等多媒体平台学习各种思政理论,提升自身的思政素养,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思政素养的提升发挥榜样作用。同时,中职院校还需要积极邀请校外的优秀学者、专家到院校中参与实训,与校内教师共同挖掘思政元素,并通过开展头脑风暴等形式,提高课程思政融入实训教学的效率,从而更好地提高中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实训的教学质量。
(四)建立多元化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为了更好地实现机械实训课教学改革的优化,教师需要建立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因为将课程思政与实训教学融合的最大难点就在于无法对课程思政内容进行量化考核,实训教学成绩无法真正体现课程思政所占的比例。因此,教师在对机械制造专业教学开展考核评价时,可以从实训环节的过程入手,使其成为课程思政成绩的重要标准,在实训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实训成果进行自评或互评,从而使课程思政的评价结果更具全面性。同时,实训教师需要向学生提前说明哪些事项是重点评价内容。以钳工实训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开设宽松、开放、多样的实训考核项目,提升学生的钳工技能与创新性。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钳工技能的考核评比,在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多个考核内容,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与创新,学生结合本组钳工技能对教师设定的钳工方案进行优化与创新,从而提高小组成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敬业精神。同时,教师要与各小组成员一起检验本组的钳工实训成果,还要总结每个小组的实训成果以及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鼓励小组成员积极进行自我总结,积极评价其他小组钳工实训成果,从而使实训教学方案更加优化。通过开展多元化实践教学考核,能进一步提升学生对零件的认识与检验能力,熟悉操作环节,也能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创新意识,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五)丰富实训教学形式
因为传统的实训教学以实训教师为主,主要集中在车间以及实训基地中,无法检验学生的实训能力,因此教师需要进一步丰富实训教学形式。第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走出车间,积极参与技能竞赛。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钳工技能竞赛,学生应用实训教学中学到的技能参与技能竞赛,既可以及时发现自己在钳工技能学习上的局限性,又能通过竞赛了解钳工的实训方向,提高实训效率,同时也能通过竞赛获得一定的专业资格认可,取得专业竞赛证书,达到以赛促练的实训效果,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就业、创业,促进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第二,教师可以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传统实训教学下,教师主要采取讲解、演示的方式,学生只能按照固定的操作步骤开展实训,学生的自主性较低,而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能给予学生充足的操作空间,能提升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第三,学校还可以借助校企合作模式,为学生实践提供场所,使学生在企业岗位中提升实践能力。同时,校企合作模式也能为企业提供充足的人才,使更多的专业化人才进入企业,减少企业的招聘成本和培训成本,所以,企业人员也可以积极进入中职院校参与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训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岗位需求与学习目标。
综上所述,在中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实训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人才的培养都有重要意义,需要中职院校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落实实训教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使两者得到更好的结合,从而为社会和企业培养更多的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涛.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旅游类专业教学中融入礼仪教育的探索[J].教师,2022(33):126-128.
[2]付晓艳.课程思政融入电类专业教学实践探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7):20-22.
[3]麻丽娟.课程思政的内涵及其在土建类专业教学中的融入[J].工业建筑,2022,52(4):262-263.
[4]赵地.关于课程思政融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的探索[J].教师,2021(36):80-81.
(作者单位:福建理工学校)
编辑:赵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