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文化融入中职语文课程思政实施方法

2023-07-04范文霞

新课程·上旬 2023年6期
关键词:家乡诗词思政

范文霞

地方文化是一个地方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民俗、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了解地方文化有助于打通语文课本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拓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找到立德树人的载体。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既是响应黨和国家提出的在课程中实施思政教育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从“言”走向“意”的教学规律所在。《沁园春·长沙》是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的学习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教学内容,运用地方文化实施思政教育。

一、聚焦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引向思政内容

促进中职学生思政意识发展,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语文教学过程,不断将学习内容与地方文化资源联系起来,这样才能有意识地融合思政,提高中职语文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的效率。

(一)关注地方文化的融入,厘清课程思政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不同学科渗透思政教育,既是教育的使命,也是教育的责任。中职语文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多样,运用地方文化资源,可以增强课程思政的实效性。家乡淮安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这些资源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载体。《沁园春·长沙》一词创作于1925年,诗中既有湘江上美丽的秋景,也有对革命斗争的回忆,更有着诗人喷薄而出的豪情。“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描写了橘子洲头一片火红的秋景,这样的红色是革命的象征,是革命的情怀,是光明的期待。在家乡周恩来纪念馆正前方的花圃中央,人们有意识地用紫叶矮樱等红叶苗木品种陪伴人民的好总理,也间接表现了人们对总理的景仰与爱戴,对红色的追求与向往。将诗中的“特写镜头”与家乡的红色景点融合起来,可以建立起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让家乡地方资源成为学生理解文本的助手,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课程思政意识。

语文学习要适合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与成长节律,要与中职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方式相一致。因此,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从传统教学中对诗词的“逐字逐句解释”走向“在真实的情境里学习”,可以有效提升中职学生的语言能力。通过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打通与语文课本的联系,教师要不断拓展家乡资源,丰富语文学习从书本向生活的过渡。

(二)依托地方文化的内容,关注本土生活样态

中职语文课程教学内容是固定的,但是教学的目标与方法教师可以进行梳理、筛选、整合、加工。在地方文化与思政意识融合过程中,教师需要立足家乡的文化特质、英雄人物、物候特产、民风民俗等,与书本内容建立起联系。《沁园春·长沙》一词中,“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这是毛泽东主席在1925年游览长沙时即兴所作,毛主席通过提取长沙秋景的要素,回忆了革命斗争生活,抒发了革命青年的伟岸豪情。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诗词中所塑造的“景象”与家乡生活联系起来,在筛选后进行提取,实现知识的迁移,从而促进语言的建构、思维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段段不同的景象提高学生的思政能力。如词的开篇,作者有意识地调整了句子的顺序,“橘子洲头,(我在)寒秋(中)独立,(望着)湘江北去。”将“独立寒秋”放在开篇,“寒秋”是一个特定的意象,古往今来,哀秋伤秋的词作数不胜数,是因为秋天到来,草木衰变,让人觉得凄凉肃杀。这时候,教师可以出示秋天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黄叶飘零,广阔的田野里庄稼都已经收割完,新麦还没有种下的“荒芜”之景,让学生感受“寒秋”,接着教师出示“淮安特支成立横沟寺旧址”的图片,借助“淮安早期党组织创建的前前前后”党史资料,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寒秋”不仅仅是自然环境,也包含了社会环境。教师这时再出示家乡秋天果园里瓜果飘香、工厂里机器轰鸣、校园里书声琅琅、马路上人流如潮、运河里千帆竞发的场景,让学生再次跳出“寒秋”的固有记忆,从“红”和“碧”的角度说一说家乡的秋天又是怎样的生机勃勃,怎样的灿烂鲜活,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毛主席在《沁园春·长沙》中所营造的“红枫碧水”场景,所描摹的“层林尽染”美丽,所遥望的“万山红遍”革命之火,所向往的“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爱秋、赞秋之情。

(三)唤醒课程思政的意识,关注课程开发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曾写道:“一千一万座山/要红就/红个遍,一层层的树林/要染/就一丝不剩地尽染,漫江的水/要碧蓝/就蓝个透底。”在中职语文课程中开发思政资源,首先,需要唤醒教师的课程能力。教师只有深入研究语文课程中实施思政的路径与策略,才能不断拓展教学内容与地方文化之间的联系,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专业学习获得课程开发的能力。其次,教师需要有实践的意识。在《沁园春·长沙》一词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将教学目标的设立、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评价的选择与课程思政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在教学的全过程、全时空、全领域实施育人。

二、依托文献检索搜集资源,筛选思政内容

地方文化资源是一个地方集体文化意识的集中体现,本身是凌乱、无序、纷繁的状态。将地方文化资源引入语文课堂教学,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需要教师进行相关资源的开发。

(一)文献研究,明晰地方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

文献研究是地方文化开发的关键环节,通过有效的文献研究,我们能够快速找到地方文化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确定在中职语文课程中进行思政教育的路径,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方向。一是对《沁园春·长沙》进行文献研究。如“鱼翔浅底”一句中,“翔”本意是鸟在天空飞行。天空无比广阔,鸟能自由飞翔,而鱼在水中,受到水的阻拦。教师可以通过《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翔”的运用之妙。再如教师出示《湘江评论》上毛泽东发表的评论:我们知道了!我们醒觉了!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与诗词中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进行比较阅读。二是对家乡的红色资源进行文献研究。家乡淮安是革命老区,无数惊天动地的故事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上演,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在这片土地上流传。教师可以确立文献研究主题,让学生通过红色人物、红色电影、红色歌曲、红色故事、红色遗址、红色生活等搜集相关的素材,将此作为红色主题类文本学习的支架,让学生获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二)实地探访,了解地方文化资源的生活样态

《沁园春·长沙》中的“橘子洲头”现在已经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景点实物、景点宣传片、图片新闻、资料视频等都从不同角度、不同内容、不同细節深入介绍了橘子洲头与伟人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通过“云上旅游”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橘子洲头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洲头广场、指点江山、《沁园春·长沙》诗词碑、百亩橘园等景点。同时,通过比较的方式,将这些内容与家乡的相关景点进行联系。如“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是“红色之洲”最为耀眼的名片,突出了青年时期毛泽东风华正茂的样子,教师可以将之与周恩来故居中的“少年周恩来”进行比较,突出二者在青少年时期就具有了胸怀天下的伟大志向。再如“洲头广场”,通过扇形“天问台”,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意象”进行了“物化”处理,这是中国诗词中常用的“言意转换”的形式。教师也可以将之与周恩来“铜像广场”的“言意转换”进行联系,让学生通过家乡的景点意象设计原理,感受周恩来总理“到人民中间”的朴素理念,受到红色教育。刻有“指点江山”字样石头的后面是一棵朴树,距今已有近200年的树龄。人们将朴树的一根遥遥指向远方的树枝想象成一只“手”,通过具体的“物象”表达了诗词的内容。在周恩来纪念馆前,人们种植了周恩来总理喜爱的海棠花,用以表达“斯人已逝,海棠依旧”的景仰与纪念。在橘子洲头,还有《沁园春·长沙》纪念碑,在周恩来纪念馆有“岚山诗碑”。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实地探访”的形式帮助学生将诗中的“意象”与具体的“物象”“景象”“人象”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词内容,获得教育与启发,在具体的生活中得言得意,获得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

(三)资源积累,建立地方文化资源的逻辑边界

在中职语文课程中,很多文章文质兼美,描写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时段的风俗人情。家乡淮安处于南北分界线上,既有南方的婉转缠绵,又有北方的豪迈大方,兼具了中国南北的气质。教师找到地方文化资源中与语文文本相联系的内容,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能力。一是将诗词人物的生活与家乡景象联系。毛泽东在诗词中所回忆的生活与家乡当时的社会现状是一致的,毛泽东在诗词中所抒发的情感与当时的有志青年的追求是一致的,毛泽东在诗词中所看到的景色代表的意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诗词也是一致的。二是从诗词中“言意共生”的路径进行积累。在诗词学习中,学生认知的起点是通过诗词语言的“外壳”感知诗人在诗词中所塑造的“象”,通过这些具体的“象”来感知诗人要表达的“意”。“象”和“意”之间一般有着天然联系,这些联系是人们在生活中获得的思维结晶。如“独立寒秋”中“寒秋”的意象,可以通过积累其他诗人表达的“寒秋”之意,在多文本阅读中帮助学生提高意境理解。三是思政素材地方资源的积累。进入中职阶段,学生的生活能力、思维能力都得到了足够的发展,要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思政意识的发展,教师需要从学生身边的常见事物出发,从学生的家乡生活出发,在家乡的景色、家乡的人物、家乡的物产中找到有思政价值的内容,将之作为语文学习的延伸,不断通过有效的学习路径增强课程思政的适宜性。

三、利用思政融合建构实施,发展思政意识

(一)以诗词内容为载体,明确课程价值

诗词教学是一个从“言”到“意”的过程,“言”就是诗词的外在表现语言。在这首词中,毛主席用词豪迈,想象丰富,肆意挥洒。“意”就是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从“言”到“意”的路径就是“象”。在这首诗中既有“人象”,也有“物象”,还包括了“景象”和“事象”。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这些“象”的建立;而“象”的形成,又要依托于学生的生活。在家乡文化中,这些对应的“象”有助于学生获得认知经验的发展。

(二)以偶发事件为契机,生成思政资源

在诗词赏析环节,有的学生提出“粪土当年万户侯”与“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前后矛盾。前面作者指责“粪土当年万户侯”,后面又期待“谁主沉浮”。这是由于学生对文本背景不理解而形成的片面观点,但也是一个进行课程思政的资源。教师通过让学生比较“万户侯”的“意”,借助生活经验说一说,在平时的影视作品、文献资料、历史传记中,“万户侯”是指哪类人物,让学生体会到就是军阀官僚;接着再让学生说一说毛主席所表达的“谁主沉浮”,联系周恩来总理在少年时期立下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感受到伟人所追求的是“改造旧中国”。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抓住这些细节,聚焦这些偶发事件,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促进学生认知思维发展,提高课程育人的效果。

(三)以学生发展为本,探索思政路径

进入中职阶段,学生的认知与思维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如果课程思政是直接灌输,那么将无法产生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这就要求在中职语文课程中的思政是润无声、潜移默化的,是通过春风化雨的方式,让学生在阅读讨论、探究实践、生活运用中获得思政意识的发展。

总之,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关注课程思政,离不开地方文化的融入。从教材角度,我们要善于挖掘教材中隐藏的思政载体,运用好课程资源,丰富思政的路径;从教师角度,要善于开发地方文化,将之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在地方文化生活中融入语文学习;从教学角度,要采用与中职学生学习能力相一致的教学方式,打通语文课程思政的通道,丰富语文课程思政的意识,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思想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敏娟.以蚕桑特色课程建设为旨归的古镇文化资源开发[J].江苏教育研究,2022(11A):76-80.

[2]郑燕凤.“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策略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1(16):74-75.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

编辑:李琴芳

猜你喜欢

家乡诗词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