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劝谏文中学劝说艺术和写作
2023-06-29李莉
李莉
关键词:劝谏 交际语境 写作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选人《烛之武退秦师》《谏逐客書》《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六国论》《阿房宫赋》等劝谏类文本,这其中有凭借一己之力,成功说服秦军退兵,力挽狂澜于既倒,“贤于十万师”的烛之武;有针对秦王下逐客令连夜奋笔疾书,上奏规劝君王收回成命的李斯;有敢于犯颜直谏,劝勉皇帝守业不易,需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魏征;有坚持改革、绝不为流言俗语所动以及坚持变法的王安石;有以史为鉴、探讨秦国速亡原因的杜牧;有感于北宋王朝积贫积弱,为周边国家蚕食侵割,写下六国破灭缘由,警示皇帝的苏洵。从一个个忠臣贤相的文章中,我们看到了他们胸怀天下、敢于担当的拳拳报国之心,同时也要明白劝谏结果天壤之别,有的被君王采纳,革故鼎新,兴利除弊;有的却被君王摒弃斥责,恼羞成怒,最后落得罢官贬黜,客死他乡的后果。这其中有很多因素,大致概括无非两点:其一君王孤高自傲,心胸狭隘;其二臣子忽略了劝谏的艺术和策略。
上书劝谏入主并非易事,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主,他们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韩非的《说难》曾列举了游说人主的七种“身危”,八种忌讳,不难看出进谏之难。臣子进谏君王,都要顾及交际语境,采用合适的劝说策略,达到劝说目的。倘若不顾及交际语境和策略,直言驳斥、疾言厉色、大放厥词,痛快一时,但却达不到谏劝的目的,反而还会招致杀身之祸,甚至殃及无辜,得不偿失。
其实,教材中所选的劝谏类文本对于当下的青少年有借鉴和学习意义,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第八单元单元提示中要求:学习在交际语境中学会理性地表达,要注意领会作者观点及其现实针对性,把握其解决现实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学会在辩证分析与理性推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判断,养成大胆质疑、缜密推断的批判性思维习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关于必修课程的基本要求有: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行表达。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由此,笔者从以上劝谏文中总结三点劝说策略:
1.避实就虚,迂回之术
劝人难,劝君王难上加难,劝昏庸之君王堪比上青天。劝,从力,藿声。本义指勉励人或因勉励而努力,由此引申为鼓励、劝说,泛指用道理说服人。谏,指规劝君主或尊长,使其改正错误。由此可见,劝谏,不仅关系国之命运,更关系劝谏者个人前途,所以劝谏时必须顾及双方交际场合、身份、地位、立场和目的等因素。而采取避实就虚的迂回之术,就可以化解面刺犯上之困境,易于君主接受。《谏逐客书》写于公元前237年,当时,韩国为减轻秦国威胁,就派水工到秦国以帮修水渠的名义来妨碍秦国用兵,但被秦国识破。秦国宗室排挤客卿,认为“诸侯人来事秦者,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于是秦王下令逐客。既是秦王“下旨”,那必是金口玉言,不容辩驳抵制,臣下理应遵照执行。可尴尬的是李斯是楚国人,也在驱逐之列,于是他连夜奋笔疾书写下《谏逐客书》给秦王,李斯采用的就是避实就虚的迂回之术,开篇写道:“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我听说官吏们在商量驱逐客卿,我私意认为这是错误的。这句话有三层意思:①转移矛盾,避免针锋相对。将秦王下达逐客令转移对象为官吏们的谈资;②既定事实变成未定议事。秦王下逐客令我不知道,只是听官吏议论这个事,将既定事实转换成未成事情,为秦王后来收回成命铺好台阶;③“臣”“窃”这两个词写出了双方的地位差别,彼此还是君臣关系,为上书找了一个好理由,而“窃”极尽卑微姿态,迎合了秦王的强势心理。这样的说法,强化了逐客令这一事实,而弱化了秦王是决策者这一事实,这样避实就虚的迂回之术,不得不令人叹服李斯的智谋。
《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夜缒而出,见秦伯,说的第一句话是: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既:已经。表明烛之武有自知之明,没有不怀好意,就等亡国。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烛之武一心示弱,动之以情,缓和气氛,消除敌国的戒备,表明自己接下来所言皆是站在对方的立场去分析利弊,接下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敢:岂敢,谦恭有礼,表明是为秦考虑。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在这里用了“朝夕”,故意夸张,突出了晋君忘恩负义,善变。出尔反尔,言而无信。警之以史,勾起怒火。说明亡郑害秦。接下来又写道: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既、又,语气连贯,凸显晋国贪得无厌,不断扩张。肆,扩张,延伸,肆无忌惮放肆,晋无所顾忌,吞并天下的野心。取,捕取也。从又从耳。《周禮》:“獾者取左耳。”故意刺激警示对方。本段说理脉络为从郑既知亡——亡郑害秦——回顾历史,晋背信弃义——展望未来,晋必将阙秦。语气的变化为:沉着真挚——严正——诚恳——慷慨激烈,且连用两个反问,语气激切,字挟风雷。烛之武审时度势,明晰秦晋郑三国关系,揭示出春秋无大义,利益至上的现实。
2.以美为刺,顾及场合
鲁迅先生说:“秦王嬴政统治37年,帝业16年,秦王朝几乎没什么文学可言。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众所周知,法家(李斯属法家学派)尚质轻文,反对辞采。关于《谏逐客书》的第二段却运用大量铺陈,铺张扬厉,运笔气势纵横,论辩酣畅淋漓,历来被认为是全文最精彩的段落。李斯这样的一反常态,其实是为了交际语境的需要,也是为了劝谏的需要。君王高高在上,威风八面,所有的人都要对他俯首称臣,毕恭毕敬,而且君主圣心圣明,一言九鼎,所有子民皆听命于他,而君主本来就争强好胜,自信自负,所出之言皆是圣旨,皆要遵守,即便是真的有错,也是臣下没有尽到劝谏辅佐之责,天子的神圣和威仪不容怀疑,基于这种交际语境的需要,谏臣既要顾及君主颜面,和风细雨,降低姿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能直言犯上,又要保全自身,立场坚定,不要殃及无辜。这就需要劝说的高超艺术技巧。比如:《谏逐客书》第一段从历史四君取士写起,铺陈四代秦君重用客卿而富国的史实,不仅是证明客卿有功,还是为了夸赞秦国历代君主的用人治国才能,也让秦始皇引以为傲。接下来写现今重物轻人,非统一天下制服诸侯之术。文中写了:昆山之玉,随和之宝,明月之珠,太阿之剑,纤离之马,翠凤之旗,灵鼍之鼓,夜光之璧,犀象之器,郑、卫之女,骏良駃騠,江南金锡,西蜀丹青。《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本段举出大量事实,难道仅仅说明重物轻人决非一代英主所应为?非也!这些奇珍异宝,世之罕见,能得一样就是价值连城,何况秦国数不胜数呢,这就越能证明秦国国力强盛,这是称霸诸侯国、一统天下的物证,试问,哪个君主听到这样的美言内心不自喜?这其实是一种夸赞。由此可见,作者明为虚美夸赞,实为讽刺劝谏,既照顾君王得颜面,又达到劝谏的目的,这是高妙的策略。
3.顺情入机,达成共识
刘勰曾有几句中肯的评论:“李斯之止逐客,顺情入机,动言中务,虽批逆鳞,而功成计合,此上书之善说也。”(《文心雕龙·论说》)李斯承继法家思想,这符合秦王称霸诸侯国的目标,且六国之中只有楚、秦为强国,而李斯又认为楚王显昏庸之态,因此去楚而事秦。所以他是想辅佐明主,一展抱负,实现远大志向、成就伟业的。而第二段结尾提到: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统一天下、制服诸侯正是野心勃勃、好大喜功的秦王心愿,也是秦国的利益。这句话切中靶心,说到了秦王的心坎上。李斯这么说避私就公,不谈自身利益,凡事以国家利益为重,不仅表明自己忠心耿耿和报国之志,更显示出自己大格局观。这样的君臣道合,齐心协力,为后面秦王改变主意做了铺垫。最后又从反面论证做进一步强调:向使四君者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一正一反,相互映衬,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最终秦王被说服,让人追回李斯,官复原职,并废逐客令。
而《烛之武退秦师》中同样用了避开矛盾,以退为进,谋求共识的方法来打动秦伯的心。文中烛之武劝谏思路为:欲扬先抑,以退为进(若亡郑而有益于君)——阐明利害,动摇秦君(焉用亡郑以陪邻)——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夫晋,何厌之有)——推测未来,劝秦谨慎(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这样设身处地站在秦的角度考虑问题,让君主放下戒备之心,真诚有理,如何不打动人心呢?
以上三点劝说策略,在当今社会同样实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结合情境拓展,比如2015年高考作文,女儿举报违反交规的父亲,能否让学生展开活动,构思如何劝说父亲呢?如果是领导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除了要注意交际语境,还要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口头应用的能力,根据交际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和场合,提出话题,敏捷应对,注意表达效果。那么学了劝谏文,在写作方面要注意什么呢?下面笔者从四方面总结:
1.观点鲜明,见解独到
对于高中生来说,无论是演讲、辩论、写议论文,首先就是要阐明观点,要想清楚表述什么观点,解决什么问题。观点有没有针对性和说服力。如果观点含糊不清,牵强附会,那么写作意图必然不明确,还怎么展开论证?
比如:《六国论》中,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观点简洁明了,开门见山,接下来分别从“赂秦而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两个层次展开,逐层叙述、分析。论证完成后,又紧扣中心论点。《谏逐客书》的观点是: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上书目的特别明确,意在劝阻秦王收回驱逐客卿的成命,通过说历史——用物喻——说后果的思路展开,最后秦王阅信后醒悟,收回成命,劝谏成功。
2.逻辑清晰,论述严密
高一学生接触议论文不久,很容易思路含混,有例无论,表述不清,逻辑不严密,这几篇古代经典劝谏文堪称范本。比如: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开头先确立反驳的原则:“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之争;然后抓住对方的论点(以致天下怨谤也),树起反驳的标靶;再逐一反驳司马光加给自己的罪名,用四个“不为”,这四个不容置疑的判断句,显示了王安石作为政治家、改革家的风度,以及他变法的决心,理直气壮,反驳有力。
《谏逐客书》采用历史——现在——未来的思路纵向深入,改变了“客”这个群体的历史命运。首先,提出观点: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逐客是错误的)其次,用史实来证(客有功于秦):缪公求名士,广纳人才,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变法治国,民盛国强;惠王用张仪,四面扩张,以横破纵;昭王得范睢,打击豪门,强化集权。铺陈四代秦君重用客卿而富国的史实,得出结论:客何负于秦哉!再次用类比论证说明逐客不利统一大業,重物轻人,非统一天下、制服诸侯之术;最后总结深化:逐客危害秦国。言之切切,语气贯通,淋漓酣畅。
3.言必有据,语言准确
如《谏逐客书》写惠王用张仪之计而在军事外交上取得了成功,用了“拔、并、收、取、包、制、据、割、散”等动词,虽意思相似但辞藻丰富,富于变化且准确生动,以此来证明秦国在历史上任用客卿的成功,使疆土扩大,国力强盛,写得有理有据;再如文中写秦王为满足生活享受而取用天下珍宝一段,手法铺张,句式多用排偶,充满了华美辞藻,极富于文采,以此证明秦王重物轻人,对秦国强大极尽美饰,但绵里藏针,柔中有刚,难怪秦王会听进去。
4.方法合适,结构完整
有了合适的论据,并不等于论证严密,因为论据不能直接证明观点,必须将论据进行解说和分析,毕竟议论文说理才是目的。在论证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论证方法,如:类比、因果、对比、假设、归纳法等。在《答司马谏议书》一文中,论证方法多样,本文的论证方式是驳论。中心论点:反驳论敌指责变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本文运用合理的论证手法,结构完整。
首先,直接反驳,如“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其次,借助论据,如“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这里就举出了有利的根据,说明不是自己独断专行,而是受命于皇帝,是朝廷议过的法度,是合理合法的。
最后,是举出史实进行反驳,如盘庚迁都的典故表示自己不会因流言蜚语改变立场,委婉地反驳了对方的责难,又表达了自己变法的坚定决心。整个反驳是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原则基础之上的,所以明确而有力。
古人的说辞奥妙无穷,古代劝谏文不仅指导我们艺术地说话,还指导我们学习写作、演讲、辩论的方法。而要想把话说得双方皆满意,又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仍需不断钻研探索其中的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