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元素在舞蹈影像中的实践与思考

2023-06-27秦李桐

艺术大观 2023年5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秦李桐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历史和文明所留下的无上至宝,是民族文化自信的底气,也是连接民族情感的重要基础。舞蹈影像如今正在掀起一波热潮,将影像技术与非遗舞蹈相结合,既激发了当代人创作与挖掘的欲望,让年轻人逐步了解中国传统艺术,同时通过技术手段,也对传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麒·承》以深圳大船坑舞麒麟文化为创作元素,结合深圳的城市化发展,用特别的角度为非遗文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但在实践过程中,传承与创新间的矛盾也同样值得创作者去思考。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舞蹈;舞蹈影像

中图分类号:J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05-00-03

一、非遗舞蹈的现状

从场域的角度来看,传统民间舞蹈是在特定的空间里,吸收该地域的历史发展、生活环境、习俗、礼仪、观念等多重养分,由特定的人表现特定的行为,从而在这片场域中引起某种精神上的满足,这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显现表达形态。朴永光教授也曾提到民间舞蹈可以分为原生形态民间舞蹈、再生形态民间舞蹈,创生形态民间舞蹈、衍生形态民间舞蹈和作品形态民间舞蹈。[1]在非遗的语境中,非遗舞蹈更贴近原生形态民间舞蹈和再生形态民间舞蹈,是特定场域中发生的特定的行为,并有特定的历史发展等因素,截至2022年,共有356种传统舞蹈项目被评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舞蹈传承正面临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传承人后继乏力的现象。据统计,在298位非遗舞蹈传承人中269人为男性,29位为女性①。由于存在传统观念“传男不传女”等,导致传承人的性别比例极度不平衡,为后继人的选择上增添了许多限制。其次,在传承人中,年龄在50岁以上的占97%,老龄化问题较严重。非遗舞蹈的传承手段单一,大多是通过口传身授的方式,一旦传承人年龄过大,便容易带来传承人断层的问题,导致许多优秀的舞蹈形态难以延续。再次,随着都市化文明的日益兴起,年轻人对传统艺术的重视程度日益降低,艺术传承中年轻群体的基础支撑被削弱。最后,徐君康曾提出“社会认可度也是传承危机的一个因素”[2]。

因此,非遗舞蹈的保护迫在眉睫。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应该合理利用各种手段丰富非遗舞蹈传播的方法与途径。[3]例如,林荣珍谈到的“非遗+”,以非遗为主体,与其他领域跨界合作成为一种新型的非遗传播手段[4]。从2020年起,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在全国拓展“非遗在社区”试点范围,从2011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提出,鼓励非遗走进校园,以及2020年鼓励非遗走进景区。除此之外,在如今的数字化世界中,互联网和融媒体也应该加入保护、传承、记载、交流、发展非遗舞蹈的行列中,使舞蹈传播的方式变得更广泛和普遍。

二、舞蹈影像《麒·承》的呈现形式

(一)深圳大船坑舞麒麟的历史发展及现状

大船坑舞麒麟起源于深圳市宝安区大浪街道,从明朝嘉靖年间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这里是谢姓客家人的群居处,其祖先来自河南乌衣巷,经福建三明迁入广东宝安。麒麟服一般长三至四米,最长的可达六米(见图1),头部用木头、竹片等扎成,眼睛可以转动,口部可以翕合,其身用绸布镶着闪闪发光的粼片。通常人们设有专门的麒麟屋用来存放服饰与道具,每一个新制作好的麒麟都需要“开光见青”。“开光”需在月圆星朗的夜晚,子时之后的凌晨时分进行。由麒麟队来到预先选择好的古树下烧香、供神位,再由队中最年长者将麒麟头上的红布揭去,此时锣鼓敲响、鞭炮齐鸣,意味着麒麟“出生”时便见到了青青的树叶,这是吉祥的象征,除此之外,还要进行拜麒麟、拜神庙、拜土地、拜祠堂、拜水井等仪式。

舞麒麟表演全程时长约60分钟,几百年来较完整地传承和保留了先辈留下来的八套舞麒麟套路、十套拳术以及十二套刀、棍、叉等武术表演。大船坑舞麒麟由头、尾二人共舞,表演的中途要换人三次,全程由多个传统套路和习俗意识组成,如开场时的“拜前堂”,用动作向师傅表示敬意;正式开始时的“双麟会”,接下来是重头戏“采青”,最后是“游花园”“打瞌睡”“走大围”,整个仪式在麒麟的三次拜师后画上结点。随之而来的是武术表演,先是拳术,如饿虎擒狼、龙头凤尾、观音坐莲、美人照镜等,再是单人与双人的表演,分别有棍桩、沙刃、凳桩、铁叉对尖、白手对双刀等12套动作。鼓、铜锣、铜跋和喜笛为其全程伴奏,同时也会燃放鞭炮助兴,以壮声势。

对舞麒麟的保护与传承,当地组织一直都有较多的关注。2009年舞麒麟开始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见图2),2010年,大船坑舞麒麟成立了大船坑麒麟协会,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深圳麒麟文化节落户大浪街道并建设了大船坑麒麟博物馆。同时社区还开设了一系列课程,让青少年直观了解舞麒麟客家文化,为麒麟舞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注入新血液。作为艺术工作者也应该思考如何将非遗舞蹈结合当代人的审美态度呈现在观众眼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既要保留原生形态的民族文化元素,同时需要加入有创意的观念。将影像和非遗舞蹈相结合,一方面对于保存传统是较为直观的技术手段,另一方面也是当代人接触非遗舞蹈,深入了解非遗文化,并给予当代人思考和创新非遗舞蹈的一个新方式。

(二)非遗舞蹈在《麒·承》中的艺术处理

《麒·承》是由导演彭天赐、叶毅凯于2022年创作的舞蹈影像,这部作品将现代元素与非遗文化舞麒麟相结合,以麒和承两个篇章串联全片。整部影像中的舞麒麟表演部分皆由非遗传承人谢玉球与他的同伴完成,该作品最大程度保留了非遗文化舞麒麟的完整性与传统性,呈现了原始和正统的舞麒麟表演。

在影片中,导演通过对色调和构图的把握以及镜头的切换,凸显了舞麒麟在当今时代下所处的社会环境,也暗含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底蕴中的赤诚之心。冷色调通常带有冰冷、孤独、后退和收缩的视觉效果,在影片中,现代舞演员身着工装,面无表情地表演,城市的闪现,配合着冷色调,突出了现代人生活的写照(见图3)。第二篇章基本是以暖色调为主。暖色调会给观者带来一种温暖、希望、活力的视觉联想。当一束光打在麒麟身上时,使命感在一瞬间油然而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百年来麒麟肩负的责任,通过传统的舞麒麟表演完整呈现(见图4)。此外,整部影片大量地采用了对称式的构图,《国语》中曾说道:“夫美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5]在中式文化中,对称一如日月经天、凤凰双飞,阴阳平衡。整部影像始终以麒麟为中心,舞者们以向心的力量将其包围,或双方力量以对角式对立,平面構图上始终保持对称的结构,以示传统文化的渗透是文化基因里的表现,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以不同方式呈现的一种体现。最后,影片描述的是传统麒麟与现代文化的碰撞,镜头处理上,用平行蒙太奇的手法,多以快切、闪回等方式穿插两个不同时空的画面,更鲜明地凸显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的冲击。视觉效果不断地刺激着观者的内心情感,试图唤起现代观者对传统文化的注意与同理心,这也是作品《麒·承》所希望传达出的理念。

三、《麒·承》的创作对非遗舞蹈传承的思考

站在数字信息化的时代下,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各行各业在数字旋涡中被不断地转化和改造,无论是传统人类经验的转化还是新时代人类经验知识的生成,这种增值都应该说正在大规模地走向一个基于信息的数字世界。在《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及力度,适应媒体深度融合趋势,丰富传播手段,拓展传播渠道,鼓励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专题、专栏和纪录片创作等。”[3]使用现代技术,以镜头作为客观的媒介,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与再现这一历史的“活化石”。

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杨杰宏说:“影像记录手段突出动态连续、多视角的‘看,具有强烈的视觉性,无论是空间与流程的设置,还是服饰和路线的安排,动作与色彩的呈现,影像都超越了文字,带来丰富的现场信息和带入式的情感体验。”[6]在《麒·承》中,两种时空的交织,与传统舞麒麟的表演现场相对比,增添了更多的趣味性和针对性。传统表演中,场地的限制与程序化的表演流程易使观者容易产生枯燥无味的心理情绪,而影像中,蒙太奇的剪辑手法,丰富了传统表演的多变性,画面的不断拼接,故事剧情的此起彼伏,抓住了观者的注意力,使其一直能保持较高的兴趣和注意力,这是影像所赋予传统文化的一种新的重组呈现模式。除此之外,《麒·承》中使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拍摄麒麟的服饰,从鲜亮的色彩到缝制在服装上的文字,视觉的冲击效果极大地强调了舞麒麟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观众被镜头语言带入了沉浸式的欣赏中,通过视觉的冲突加深或刺激观者的内心世界,以此唤起对舞麒麟文化的关注。另外,这是一种有针对性的视角,强调舞麒麟文化的独特风格,如果将其放在物理空间的现场表演中,由于观看的距离等现实因素,视觉上容易被周围其他事物所分散。因此,影像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镜头语汇,引导观众跟随着某种路线走进文化的内涵背景中。

舞蹈影像是非遗文化广泛传播的一种手段,同时其创作也面临着许多的挑战。首先,作品定位问题,是以传承的角度对待非遗元素在作品中的比重,还是以发展的角度对非遗元素进行创作。以影像志一类的学术性影像为例,张麟表示:“我们不能仅仅把舞蹈作为一个孤立的存在而进行关照,而必须从场域的视角出发,关注舞蹈发生的整体机制”[7]。非遗舞蹈的保护应该保证其完整性。而创作型非遗舞蹈影像通常具有极强的个人色彩,是导演对一种传统文化的个人解读,如何删减变成了创作者应当思考的问题之一。其次,传统文化的合理创新程度。“一个民间艺人去世,相当于一座小型博物馆的毁灭。”非遗传承人的老龄化使很多珍贵的传统文化逐渐走向消逝,舞蹈影像的创作应当考虑如何身体力行地及时做出反应。在影像的前期筹备工作,创作组的成员应深入了解非遗传统文化,跟随传承人学习真正的传统表演。这是非遗舞蹈影像创作必须实行的步骤,只有当创作组人员切实了解了其背后的文化、历史发展和表现形态,才能保证创作者在创作时不会走入偏路,使其创作结果不脱离该文化的语境范畴。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对于让非遗舞蹈快速走进大众视野却是一种最高效的通道。

四、结束语

《麒·承》用自己微小的力量记录和发展着深圳大船坑舞麒麟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一次新的尝试,走进传统文化,才知其背后的魅力,同时也打开了一扇大门,使其走出去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以非遗文化作为创作元素,通过舞蹈影像媒介的广泛传播使得更多人了解非遗文化,从而促使更多的人研究非遗,这是一种正向的循环。一部好的非遗创作作品应当包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准确的文化内涵以及合理的创新性,这是对创作者提出的挑战,也是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最大的敬意。

参考文献:

[1]朴永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认定之我见——以传统舞蹈传承人为例[J].舞蹈,2022(04):44-48.

[2]徐君康,陈佩君.新媒体时代非遗传承传播问题探析[J].新闻战线,2018(08):3.

[3].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1(24):14-17.

[4]林荣珍.2020年度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报告[J].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02):8.

[5]孟杰,强亚莉.中轴对称与审美[J].中华民居(上旬版),2016(04):18-19.

[6]楊杰宏.音像记录者在场对史诗演述语境影响[J].民族艺术,2018(05):9.

[7]张麟.非遗传统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之我见[J].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20(01):4.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现今社会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探索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非遗”图像——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片拍摄
刍议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保护
唐山皮影在新媒体网络中的传播
关于如何运用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树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推动沈阳市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