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美术鉴赏大单元教学环节设置

2023-06-27孟三川

艺术大观 2023年5期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核心素养

孟三川

摘 要:高中美术新教材已经运用一段时间了,本文针对在美术鉴赏大单元的教学环境下,核心素养该怎样在教学环节中落实谈谈笔者简单的看法。其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为什么要对大单元教学进行系统的环节设置;二是怎样通过一系列的环节设置和设问在整个单元的教学中做到相互衔接并层层深入,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最终解决主线问题;三是教学环节的设置,对于培养核心素养的意义。

关键词: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中国传统绘画鉴赏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05-0-03

一、高中美术鉴赏大单元教学为什么要进行系统的环节设置

(一)落实以学科“大概念”为教学核心

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要求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什么是“大概念”?美国《21世纪学习框架》指出:学科知识不是指储存一堆事实,而是指学科观念和思维方式。这里的“学科观念”就是引导学生深层思考、持续思考的“大概念”。新课标中也有提到,学科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获得知识,还应该是趋向于核心概念的探索过程,并能帮助学生持续理解与他们生活相关的事件与现象。而在美术鉴赏的学习中学生持续理解的内容,比如“整体观念”、图像因为不同的表现方式和审美而呈现出的不同视觉效果,还有受不同文化影响而产生的时代与民族特征等,都是“大概念”[1]。笔者认为在《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这一主题中,能够通过了解不同时期中国传统绘画在表现形式和审美上的差异,分析中国画的艺术特征,从而理解中国独特美学就属于让学生持续理解的“大概念”。为了探索“大概念”就必须将课程内容分解成一些“基本问题”,再由一个个的“小问题”进行串联。由此可见,整个教学应是由主线贯穿、由若干问题串联层层递进的。所以要求教师必须有较强的逻辑思维与把控能力对单元进行系统的环节设置,使学生在一个个小的环节中逐步认识中国独特美学这一“大概念”,从而培养其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等素养[2]。

(二)围绕核心素养,构建“深度教学”

“深度教学”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知识进行“层进式学习”“沉浸式学习”和“高阶思维的激发、投入与维持”。简单来说就是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对知识结构逐层深化,学习过程更加深刻投入,并能够在此过程中激发出反思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所以在高中美术鉴赏的教学中,就要围绕核心素养,通过合理的教学环节设置,如情境的创设、小组辩论研讨等让学生可以更深入地去理解各个时期的艺术特征。如《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这一主题就可以通过“深度学习”,利用丰富的课堂活动与实践,让学生对中国画的发展脉络、艺术形式、艺术语言、艺术特征等进行深度学习,从基础图像的识读能力上升为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理解。

二、高中美术鉴赏大单元教学的环节设置

《课程标准》指出要将学生的审美态度、判断力素养的培养与提升作为课程育人的核心,也就是要培养学生在面對具体作品时所表现出的最真实的情感态度和审美判断。所以笔者觉得在高中鉴赏课程中应以图像识读、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为主体,然后再根据教学内容通过其他教学手段加以延伸,培养美术表现以及创意实践的能力[3]。

(一)环节设置的目的是培养核心素养

美术鉴赏这一册教材共分六个单元,囊括了古今中外不同时期的作品,范围很广。以第二单元为例,单《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这一主题就有17页之多。所以要求教师必须熟练掌握教材以及相关知识,并对其进行整合,根据学生情况将内容分解成几个课时完成。而每一课时的环节设置也都要针对待解决的“基本问题”,同时考虑到这个环节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哪种核心素养。

比如笔者在开学第一课中,为了让学生了解从哪些方面可以去鉴赏一件作品,就运用了这样一个环节。“谈一谈:你平时是怎样创作一幅作品的”。学生就会根据经历去回想自己的创作过程,如先构思再起稿,然后上色等。

再让学生“猜一猜:画家是怎样创作出《清明上河图》的?”可以尝试用记叙文的方法从起因、经过、结果这三点进行分析。学生在他们以往的学习中都了解过《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他们完全可以独立思考分析,接着教师再进行总结。首先,起因(创作背景):原来北宋年间的汴京商业发达居全国之首,街市中开设了各种商号。为了表现都城的繁荣,画家选择了清明这个节日为背景。其次,经过:张择端先进行了素材收集,历时10年写生,经过数次对汴京繁华的集市贸易与街景进行描绘。接下来对画面进行组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构图,张择端采用鸟瞰式全景法,并采取“散点透视法”组织画面。接着是画家用了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如兼工带写,大手笔与精细的手笔相结合等。最后,结果:画家塑造了什么样的画面效果,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有什么样的艺术价值等。以《清明上河图》为例就是画面结构严谨,繁而不乱,充分表现了画家对社会生活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度的画面组织、控制能力,生动记录了北宋都城的城市面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4]。

这一环节结束后再告诉学生我们鉴赏一件作品可以站在画家的角度,设想画家是如何创作的,这也是我们鉴赏的方法与途径之一。

在这一环节中,采用的就是情境设计,让学生联系实际,将自己代入艺术家身上。我们的目标,也就是“基本问题”是要让学生学到如何鉴赏一件作品,学生可以通过以往的经验进行总结,学到鉴赏的方法。素养来自实践,而一切的实践均植根于情境之中。从这一环节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自主分析,首先建立在图像识读这个基本素养上,其次通过一些知识整合,对作品进行感知、评价、判断与表达。

(二)环节设置中的“基本问题”与“小问题”

在前面的内容中笔者多次提到“基本问题”,那什么是“基本问题”呢?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可以直接获得某一个问题的答案,但是没有机会去探索这个问题,如没有办法将所学的知识与具体的作品、美术活动等问题情境进行联系,当然就无法从教学环节当中得到高级思维能力的训练。所以我们必须在课堂上将获得答案的“问题”本身还给学生,让他们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探索和思考自己获得答案,才能激发他们的思维,从而获得更深刻的理解。威金斯认为:基本问题是通向理解之门,基本问题不仅能够促进对某一特定主题单元的内容理解,也能激发知识间的迁移。

但一般“基本问题”都具有开放性,而且比较宽泛,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就必须分解出相关的“小问题”。学生通过各种“小问题”探索出这节课的“基本问题”,然后再加上观察、思考、分析、讨论,最终得到持续理解的“大概念”。《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解读中也提到,要想实现一个趋向于核心概念的探索,就要围绕基本问题持续探索各种大概念。

在《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这一主题的教学中环节的设置就围绕着“大概念”“基本问题”和“小问题”进行。

经过解读教材,笔者把这一主题分为3个课时,分别是美的启蒙,中国山水、花鸟、人物的艺术特征和中国独特美学。

沿用刚才的思路,在备课的时候教师先考虑通过这一系列的课要让学生学到什么?也就是“大概念”是什么?而这一主题就是“如何理解中国独特美学”。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笔者给了学生一段话,留给他们课后查阅,《庄子·养生主》里“庖丁解牛”的讲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并思考“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这句话蕴含了怎样的中国美学?

这是本主题内容的主线问题,教学任务也是围绕着它展开的。在一开始的时候学生就算知道这一段的翻译,但一定不理解这样一段话和中国美学有什么样的关系。接着在每一节课中会分解成“基本问题”和“小问题”去帮助学生理解。

1.美的启蒙

比如在第一节课《美的启蒙》里需要解决的就是“基本问题”:“为什么要制作艺术品”?但这个问题是宽泛的。所以要有各种小的问题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比如“人类是一开始就知道什么是艺术的吗?”显然不是,通过分析石器、骨器等让学生了解到人类是在生存竞争中,开始辨别和利用石头、泥土、动物骨骼的,终于创造了工具。以人面鱼纹彩陶盆为例,让学生慢慢认识到,人类从一步步地认识过程中培养起从功能出发的造型能力,萌发出朴素的原始审美。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有了工具能使用了不就行吗?为什么还要在上面制造图像”,依然以人面鱼纹彩陶盆为例进行展开,为什么要在上面绘制人面鱼纹。慢慢让学生理解原来早期的图像都是当时人们对自然、生命的感知,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与想象。

这样在几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跟着教师一步步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会有艺术品的产生,关于中国美学的启蒙也在对生命探知的过程中一步步发展而来。为解决“大概念”进行了铺垫。

2.中国绘画的艺术特征

而在第二课时《中国绘画的艺术特征》中最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山水、花鸟、人物绘画各有什么样的特点。在这里提出的“基本问题”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画的就是你见到的东西吗?”然后在各个小组布置任务,让学生自主分析以下绘画的共同点与区别,分别是《千里江山图》与《富春山居图》,《簪花仕女图》和《丁敬像》,还有郑板桥的《竹石图》和徐熙的《雪竹图》。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以时间线:佛教传入对中国绘画的影响和元代前后中国绘画的差别,来引导学生去理解以下小问题:为什么山水画会借景抒情,人物画为什么不注重写实而重传神,花鸟画为什么托物言志。这样就解决了本课的基本问题,学生也更容易理解中国画不仅要画所见,更要画所思[5]。

3.中国独特美学

第三课时其实就是总结提升的环节。要解决的正是本主题章节最重要的内容:“如何理解中国独特美学”。在最开始的时候,提出问题,“如果让达·芬奇去画《簪花仕女图》会是什么样子?”

让学生去对比《簪花仕女图》和《蒙娜麗莎》,同样是人物画,他们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区别,以《万壑松风图》《竹石图》、达·芬奇《衣褶练习》和《八十七神仙图》为例引导学生从色彩、明暗以及线条上分析它们的区别。再引导学生去思考:“是什么原因形成了这些区别呢?”教师在这里只是对他们的回答进行概括补充,比如工具上,我们所用的基本是墨水跟毛笔,并受书法的影响,这就决定了我们主要是用线与墨色关系来造型。线讲究曲直、粗细、浓淡、疏密,而画家的笔法在刚柔、轻重、疾徐等所形成的运动感和节奏感中运用笔墨变化的灵性在纸上进行绘画,从而一定程度地体现了意境,最终凸显出中国画的墨色之彩和水韵之美[6]。

而西方绘画工具主要是铅笔、碳笔、水彩等,擅长通过块状的形式来分层表现事物形象,并在科学研究理论的支持下,对事物进行十分细致的描绘,最终得到逼真写实的明暗统一。

或者中西方文化背景差异上,西方人更喜欢理性地去反映形体关系和空间关系。而中国人则更注重“道法自然”,并寻求画中的意境。以此提炼出中国绘画不仅仅是对客观的描摹,更是画家主观思想的表达[7]。

在这节课的最后,再回答主题一开始的问题,“庖丁解牛”的那段话,经过学生查找资料,可以理解字面的意思“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是用精神进行交流而不是用眼睛去看,感官停止了而精神依然在活动。这不就正是中国绘画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独特美学:不仅要画所见,更要画所思,不仅要描绘客观的事物,更要表达画家的情感,寄情于画,“得意忘形”“虚实相生”。

三、通过环节设置,构建核心素养

在《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这一主题中,笔者用“中国独特美学是什么样的?”作为引发学生持续探索的问题,然后用各种基本问题与小问题各个击破,引导学生从美的启蒙,到中国画的特征,再到概括出中国独特美学是什么。

而我们美术鉴赏教学的最终目的不应该仅仅告诉学生什么是一件好的作品,而是通过各个环节的设置能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可以自主去辨别,学会质疑。就像席慕蓉先生写在《美的沉思》序言里的一句话,教育就应该帮助我们去寻求审美上的自由。所以当我们的学生走出课堂后,自己再去欣赏一件作品时,可以独自去理解其真正的内涵,可以从“流于盲从、缺乏主见、丧失信仰”的诸多弊端中,学会选择、学会思考、学会批判。了解我们中国艺术、中国传统绘画,也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不可或缺的文明,从而建立民族自信心,成为理性的审美者。这也是我们通过合理的教学环节,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所在[8]。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4]郭元祥.“深度教学”:指向学科育人的教学改革实验[J].中小学管理,2021(05):18-21.

[5]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04):10-24.

[6]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M].闫寒冰,宋雪莲,赖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7]王大根.中小学美术教学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8]盛群力,褚献华,Gina Burkhardt.21世纪能力:数字时代的基本素养[J].开放教育研究,2004(05):7-10.

猜你喜欢

大单元教学核心素养
指向认知结构生长的大单元教学
学科融合,采用大单元教学模式,加强对智障学生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以“类化”思维改进中职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
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有效策略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