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抽象动画的交互性特征研究

2023-06-26夏权

艺术大观 2023年2期
关键词:交互性新媒体

摘 要:抽象动画是一种重要的动画类型,尽管它被定性为非主流动画,但它的学术价值不容忽视,它的先锋实验性非常宝贵,对于动画学术层面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现实中对于抽象动画的关注远远不够,现有的相关理论研究极其匮乏,且缺少结合新时代背景对抽象动画发展新特征的研究。本研究着眼于新媒体时代,对当代抽象动画的新特征开展分析和研究。研究发现,当代抽象动画的最突出特征为交互性,交互性又体现出多感性、沉浸性和内涵性的特征,当代抽象动画概念的内涵需要进一步延展。

关键词:抽象动画;新媒体;交互性;非主流动画

中图分类号:J2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02-0-03

每一种动画类型都是动画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动画的发展离不开多元化的发展。然而,如今人们的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主流商业动画上,非主流的实验动画则常常被搁置在角落里,被人们长期忽视。追述动画发展的历史,应该说动画艺术是从“实验动画”开始的,虽然今天的实验动画片更趋向学术探讨的特点,因为这种类型的动画片只在学术研讨会或电影节上展示。所以,有人称其为艺术性动画片。其实实验动画片包括两个含义:形式上的实验和内涵方面的探索。可以说所有的探索与开发都具有实验的性质,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个体化创作。当动画的制作开始进入群众化运作时,动画的主流已脱离了实验的性质而成为一种新型的文化产业模式——商业动画。而那些仍然保持自我风格、形式、技巧以及制作方式的动画艺术家的作品就被称为“实验动画”。这两种不同类型进行互相比较之后的结果,使得实验动画从内涵到形式更倾向本体元素的极限发挥,而商业动画趋向多元文化的相互渗透。[1]余为政在《非主流动画电影》的序言中对非主流实验动画做出这样的评价:“非主流动画在表现形式、主题内容、美学意义等方面做出的贡献不容忽视。事实证明,无数看来另类而令人无法接受的非主流动画都已经转化为‘生产力而被主流商业动画制作者用来创造经济价值。其实,研究‘非主流动画就是在研究动画艺术的本性——无论是声画规律还是影片主题,非主流动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前车之鉴与参考资料。”薛燕平把抽象动画归为非主流动画之列,并认为抽象动画是一种先锋实验动画,其在声画形式、视听语言方面大胆探索与实验。同时他指出对于目前国内关于这些非主流动画的理论研究非常薄弱,甚至戏称为颗粒无收的荒漠。[2]目前,现有的关于抽象动画的研究基本上是以早期抽象动画为研究对象的,如对诺曼·麦克拉倫和奥斯卡·费钦格等早期抽象派动画名家的研究,然而却忽视了对抽象动画最新发展现状的研究,忽视了新媒体技术对抽象动画的变革与影响。因此,我们对于抽象动画的研究需要立足于当代,关注新媒体时代抽象动画的新面貌与新特征。

一、抽象动画概念的重新界定

从抽象动画的发展史来看,抽象动画是随着抽象艺术的产生而产生的。早期的抽象动画导演几乎都是抽象派画家出身,同时他们还大多具有音乐家背景,这也就决定了当时的抽象动画创作是以抽象绘画和古典音乐为基础的。这些艺术家尝试利用运动的画面来表达音乐,也就是音乐可视化。后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抽象动画的表现有了新的突破,表现形式更加多元。此时抽象动画的创作者更多是计算机科学家及工程师,这些最初的CG实验后来被乔治卢卡斯用于电影工业后大放异彩,革新了全球电影特效的制作流程。另外,仍有一小部分计算机科学家坚持使用抽象图形进行创作,如詹姆斯兄弟。同时,电子音乐伴随这一时期的抽象动画也一同发展,许多抽象动画导演同时身兼作曲家和电脑程序设计师的工作。现如今交互技术的发展,使抽象动画具有了交互性,可以借助动画形式与观众进行交流。在交互动画中,艺术家可以将一部分控制权交予观众,从而一同创作出最终的作品。一直以来,艺术和科学的结合是抽象动画非常显著的特征。[3] 纵观早期的抽象动画作品,大多具有抽象造型、音乐性和非叙事性三大艺术特色。因此,有研究者根据这些艺术特色将抽象动画的概念定义为:抽象动画是使用抽象视觉元素,结合音乐韵律和节奏,以表达一种意念的非叙事动态影像艺术。但是,如今看来这种定义已经过时,因为新媒体时代的抽象动画增加了交互性的特征,并且在互动过程中也可以是叙事性的,同时加深了作者的精神内涵的表达。根据这些新特征,我们可以将新媒体时代抽象动画的概念进行进一步的厘清:抽象动画是使用抽象视觉元素,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结合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多感体验,与观者互动交流,以传达一种意象、观念及精神内涵的动态影像艺术。

二、新媒体与抽象动画

媒体是沟通和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工具。它指的是用来向广大受众传达信息和想法的材料和工具。媒体的形式可以是书籍、杂志、报纸等实物,也可以是网站、在线视频和社交媒体平台等数字内容。它在为人们提供信息、教育和娱乐,以及影响公众舆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般来说,“媒体”一词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来解释。从广义上讲,媒体包括任何用于传播信息的交流形式,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和互联网。从狭义上,媒体特指负载信息的介质,即记录、存储信息的物质材料,如远古时期的竹简、石碑、甲骨,以及现代的纸张、磁带、光盘等。媒体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我们获取信息和与之互动的方式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媒体不仅与人类同时诞生,而且还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和进步。新媒体是一个时间的概念,在一个特定的时期,总有一个代表这个时期的媒体形式,新媒体总是以特定的形式存在,此外,新媒体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不会止步于任何一种媒体形式,目前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整合型媒体,主要是数字化、互动化、宽带化、移动化和人性化。因此,在今天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我们所说的新媒体是指基于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数字信息存储和传播媒体。[4]新媒体技术给抽象动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拓展了抽象动画的表现手段和空间。动画创作者也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特性尝试抽象动画表现的各种可能性,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思考,传播自己的观念,实现了艺术与科技的完美结合。

三、新媒体时代抽象动画的交互性特征

(一)多感性

传统的抽象动画只有视觉和听觉两种体验,艺术家们只能运用视听语言与观者交流。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家们不再满足仅在视听维度进行创作,渴望以多维度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而新媒体技术正好提供了这个机会。新媒体时代的抽象动画在虛拟现实技术、全息投影技术、体感交互技术、多通道交互等技术的支撑下,除了具有视觉感知外,还具有听觉感知、触觉感知、嗅觉感知和味觉感知等。通过摄像头、麦克风、触摸屏等可以采集受众的表情、语音、手势等,突破传统抽象动画中人类单一的视觉和听觉感官体验,尝试用多种感官去刺激受众,能为受众创造各种感知觉体验,让受众更深刻地领悟艺术理念、内涵、美感,如同身临其境一般。例如,法国艺术家Travesias DeLuz创作的《Floating lights》,该作品是两块由100个色彩斑斓的圆形灯管组成的10m×3m屏幕所构成的,每个圆形灯的中心都有一个感应开关,受众可以触摸这些色彩斑斓的灯来控制它们的开关,让其参与到这个以色彩、灯光和触感所构成的装置系统中。在互动过程中,受众不仅可观察到彩灯图形颜色的变化,还可感受彩灯细微的震动,享受到视觉和触觉的双重刺激,更加具有代入感。除了探索触觉体验外,有的艺术家还在作品中尝试加入嗅觉体验。日本新媒体艺术家笕康明(Yasuaki Kakehi) 和近森基(Motoshi Chikamori)的作品《花》,是通过气味来呈现视觉效果的。在与作品互动过程中,将香水喷在叶子形状的试纸上并把其放在花瓶里的花茎上,墙上投影就会出现一朵花的剪影,不同气味的香水就会呈现不同类型的花的剪影,对花茎轻轻吹气,就能将投影里的花瓣吹落。香味的强度影响着花的透明度变化,如果香味的浓度超过了一定数值,一些昆虫和动物如蜜蜂、蝴蝶、狗、蜂鸟等的剪影会出现在花的周围,好像被花的香味所吸引一样。这种融入气味的艺术表达形式,更加吸引受众并使其乐于参与其中,展开与作品的互动。[5]

(二)沉浸性

沉浸理论(flow theory)于1975年由奇克森特·米哈伊首次提出,解釋当人们在进行某些日常活动时为何会完全投入情境当中,集中注意力,并且过滤掉所有不相关的知觉,进入一种沉浸的状态。[6]抽象动画的沉浸性主要是指作品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营造出一种动态的虚拟世界,使观者通过多种感官体验达到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沉浸感。良好的沉浸性需要作品与观众实现友好的互动氛围,同时给观众提供感官愉悦或震撼的体验。这种沉浸式体验现在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种展会和演出,并受到了观众的认可与喜爱,也标志着抽象动画以新的形式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在整个体验过程中,作品首先需要使用抽象视觉元素来吸引观者的注意力,并让观者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进而产生情感共鸣,达成沉浸性体验,最后进行反馈。例如,查·戴维斯因为《渗透》和《瞬息世界》虚拟现实装置艺术作品而闻名于世,其中的抽象动画环节运用得非常精彩,营造出了令人沉醉的虚拟世界。在她的人造世界中,植物、风景、身体和水等有机形态是半具体、半抽象的,由半透明的材质和流动粒子组成。人物和场景的关系在空间上并不明确,各个世界之间的转换也是微妙缓慢的。这个虚拟世界所表现的作用更多是“唤醒”观众,而不是表述具体实在的动态影像。访问者以“呼吸”和“平衡”作为进入虚拟世界的界面,漫游其中。查·戴维斯的作品探索了在沉浸式虚拟空间中,用户的化身、本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7]

(三)内涵性

早期的抽象动画作品只是通过动画形式将音乐可视化,或通过抽象图形传达作者的一种情绪或观念,因为技术的限制不能表达更深层次的思想内涵。然而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使技术手段越来越成熟,创作者不再满足于浅层次的思想表达,越来越多的作品表现出了作者的深层次的精神内涵,这样一来也极大地提升了抽象动画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品格。因此,我们必须改变对抽象动画作品的固有观念,必须关注到作品的内涵升华。如今,当代抽象动画不仅仅是人们传统中界定的在屏幕中变换的几何图像或者图形,它其实更多地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和深厚的精神内涵,涉及情感的表达、社会历史的变迁、时间的思考等观念和思想。抽象动画中各种抽象符号不仅具有千变万化的形态,还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和表现手法。[8]例如,2011年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晚会是一个抽象的建筑投影动画,该作品利用超高亮度投影仪将动画形象投射到清华大学主楼上,不断变化的动画形象与建筑结构高度契合,通过图像、色彩、光线的变化,赋予建筑更多的空间扩展和幻觉,达到高度质感的3D效果,给观众一种仿佛整个建筑都在移动的错觉。[9]这件作品通过3D动画投影技术将抽象动画的魅力充分展现出来,震撼性的视觉效果带动了现场气氛,同时表现出了清华大学建校百年的历史变迁和人文内涵,是一件兼具技术性和内涵性的作品。除此之外,有些作品还反映了创作者对生命和世界的思考,引发观者的反思,具有深层次的精神内涵表达。如前文提到的查·戴维斯的《瞬息世界》,此作品图像元素来源于作者的绘画作品,以“自然”作为隐喻,将根、岩石和溪流等原型元素贯穿始终。戴维斯将图像元素提炼成具有象征性的抽象视觉符号,将根、岩石和溪流等元素与身体器官、血管和骨骼等元素进行象征性对应,从而使人们反思生命的流逝和循环。日夜、季节、衰落、再生,这些变化过程包围了沉浸在虚拟环境中的观众。一些物体的命运依赖访问者的接近程度和活动。戴维斯相信虚拟现实环境具有很强的模拟真实和表述精神的能力,是探索宇宙运行概念和人类感觉的理想环境,她希望其作品能唤醒人们认真对待真实世界和未来的意识。[7]

四、结束语

动画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抽象动画的发展,抽象动画的先锋实验性可以起到探路和引领的作用。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早期抽象动画作品领域,有助于我们对抽象动画的发展脉络的梳理,以及对抽象动画独特的发展规律的把握。然而,进入新媒体时代后,抽象动画的内涵和特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需要我们及时关注并展开研究。针对目前抽象动画相关研究薄弱以及缺少当代性研究的现状,本研究对当代抽象动画作品最突出的交互性特征进行了多方面分析,并尝试厘清抽象动画的概念,以期为当代抽象动画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值得注意的是,抽象动画的当代性研究是动态的,抽象动画的交互性是新媒体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未来抽象动画的内涵和形式必将有新的拓展,我们应该对抽象动画的新技术和新形态给予持续的关注。对于中国动画的进一步发展不能只依靠占据市场的主流商业动画,其离不开对于抽象动画等非主流动画的研究,应该将对抽象动画的研究视作整个动画学科发展的基础研究。因此,要想中国动画在未来走得更远,仍需更多的相应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孙立军.动画艺术辞典[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

[2]薛燕平.非主流动画电影:历史·流派·大师(第2版)[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12.

[3]张熙.抽象动画的审美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9.

[4]许鹏,陆达,张浩达,张小夫,张朝霞.新媒体艺术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韦艳丽.新媒体交互艺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

[6]360百科“沉浸理论”词条[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9565720244719673.

[7]童芳.新媒体艺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8]许哲.抽象动画综合媒介投影艺术探析[J].美术观察,2019(11):78.

[9]南京投石科技.建筑投影助力清华百年校庆[EB/OL].(2012-10-30)https://www.bizpush.com/products/house/2012-10-30/646.html.

基金项目:2020年度淮南师范学院科学研究项目“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抽象动画作品的‘音乐可视化表现研究”(项目编号:2020XJYB044)。

作者简介:夏权(1981-),男,安徽合肥人,博士,讲师,从事水彩画创作与理论、数字媒体艺术研究。

猜你喜欢

交互性新媒体
信息化技术与城市公园的融合形态研究
科普网站交互性对科普传播影响研究
“互动舞蹈”:中国传统舞蹈与新媒体技术的跨界融合
新媒体语境下艺术传播的发展及城市运用探究
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交互性内涵研究
多媒体技术项目制作实例剖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