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术后家庭复原力及相关影响因素

2023-06-26冯芬芳

医疗装备 2023年11期
关键词:病耻肠造口永久性

冯芬芳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江西南昌 330006)

手术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主要手段,但术中切除范围较大,需要做永久性结肠造口,以维持术后患者正常生理功能[1]。接受永久性结肠造口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主要通过造口排便,不仅会出现无法控制排便、异常气味情况,且会因造口异常影响外观,出现逃避、悲观、病耻感等诸多负面心理,影响生存质量[2]。家庭复原力是指某一家庭成员处于苦难中时,所有家庭成员团结一致共同应对,帮助其从当下困境中脱离,以更好地恢复正常生活的能力[3]。目前临床针对结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术后家庭复原力的相关研究较为少见。鉴于此,本研究对85 例结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进行术后家庭复原力评估,并进一步找出其相关影响因素,以及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尽快适应自身的改变,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1 年3 月至2022 年9 月我院收治的85 例结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条件:符合《中国结直肠癌县域医师诊疗指南-外科部分(2019 版草案)》[4]中结直肠癌的诊断标准,且经组织病理检查确诊;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治疗;术后病情稳定,未出现并发症;具有沟通及阅读能力,可独立完成问卷填写;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条件:合并严重器质性病变;既往有精神疾病史或伴有认知功能障碍;术中检查发现肿瘤远处转移;依从性较差,无法配合研究。

1.2 调查工具

1.2.1 家庭复原力评估量表

家庭复原力评估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12,内容包括家庭信念、力量2 个部分,共49 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记1~5分,总分49~245分,评分越高表示家庭复原力越高[5]。

1.2.2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由本研究调查人员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自理状况等。

1.2.3 造口患者生活质量量表

造口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toma-quality of life,stoma-QOL)的Cronbach α 系数为0.893,内容包括身心状况、社会交往、造口袋的影响、与家属朋友的关系4 个维度,共20 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4 级评分,记1~4 分,总分20~80 分,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48 分为低水平的生活质量,49~63 分为中等水平的生活质量,≥64 分为高水平的生活质量[6]。

1.2.4 社会影响量表

社会影响量表(social impact scale,SIS)的Cronbach α 系数为0.820,主要用于评估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病耻感,共24 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4 级评分,记1~4 分,总分24~96 分,评分越高表示病耻感越强,≤57 分为低水平的病耻感,58~75 分为中等水平的病耻感,≥76 分为高水平的病耻感[7]。

1.3 调查方法

调查人员于患者术后1 周采用统一话术告知患者本研究的目的、相关问卷内容和填写方法等,在获得患者同意后,发放问卷,指导患者根据自身客观情况如实填写,问卷填写后当场回收,并检查问卷填写的准确性及完整性。本研究共发放85 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5 份,回收率为100.00%。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结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术后家庭复原力

85 例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术后家庭复原力评分为(175.64±13.58)分。

2.2 不同特征的结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术后家庭复原力评分比较

不同婚姻状况、自理状况、生活质量、病耻感的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术后家庭复原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同特征的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术后家庭复原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特征的结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术后家庭复原力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不同特征的结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术后家庭复原力评分比较 (分,±s)

项目 例数 家庭复原力评分 t/F P性别男52 175.34±13.37 0.256 0.799女33 176.11±13.75年龄≥60 岁 28 174.68±13.28 1.394 0.167<60 岁 57 179.18±14.31婚姻状况未婚 5 167.58±11.85已婚 67 179.68±15.34 3.365 0.039离异/丧偶 13 170.25±12.58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 45 174.84±13.25 0.572 0.569高中及以上 40 176.54±14.13家庭人均月收入≥4 000 元 39 175.86±13.76 0.140 0.889<4 000 元 46 175.45±13.24自理状况完全需要他人照顾 23 171.68±11.58部分需要他人照顾 43 174.64±13.24 3.700 0.029完全自理 19 182.58±15.46生活质量低水平 23 168.65±12.05中等水平 50 172.85±13.24 3.834 0.026高水平 12 181.58±14.54病耻感低水平 16 170.85±11.25中等水平 48 175.64±13.25 4.328 0.016高水平 21 183.65±15.75

2.3 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术后家庭复原力的危险因素分析

将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术后家庭复原力作为因变量,将表1 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赋值说明见表2),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未婚或离异/丧偶、完全需要他人照顾、生活质量处于低水平、病耻感处于高水平是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术后家庭复原力低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2 主要自变量赋值

表3 结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术后家庭复原力的危险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85 例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术后家庭复原力评分为(175.64±13.58)分,说明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术后家庭复原力较低。原因可能为,结直肠癌为恶性肿瘤,治疗难度大,给患者家庭造成的打击较大,且肿瘤疾病治疗费用较高,家庭承担的经济压力大,负担重[8];此外,永久性结肠造口导致患者生理功能及外形发生改变,致使患者负性情绪严重,不愿与家人交流,整个家庭笼罩在压抑的氛围中,导致患者家庭复原力较低[9]。因此,需明确影响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术后家庭复原力的相关因素。

本研究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未婚或离异/丧偶、完全需要他人照顾、生活质量处于低水平、病耻感处于高水平是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术后家庭复原力低的危险因素(P<0.05)。其原因如下。(1)已婚且配偶尚在患者往往家庭复原力较高,主要因此类患者拥有完整的家庭,能够为患者提供较好的照护,并且能够为患者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更利于患者舒缓悲观情绪[10]。因此,临床针对无配偶的未婚或离异/丧偶患者,应引导其子女或朋友给予其更多的关心与照顾,从而舒缓其焦虑情绪,使其感受到家庭的氛围,以此提高患者的家庭复原力。(2)与生活部分需要他人照顾和完全自理患者相比,完全需要他人照顾患者的家庭复原力较低,可能因完全需要他人照顾患者及其家庭均承受着较大压力,使得患者认为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及照顾负担,自责焦虑情绪更为严重,自我否定严重,长期形成恶性循环[11]。对此,可动员患者其他亲属及朋友或寻求社会福利组织的帮助,共同分担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负担,以提高家庭复原力。(3)生活质量是个体躯体、心理及社会功能健康与否的体现,而生活质量越低患者家庭复原力越低,可能因生活质量差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家庭人员照护及心理疏导较少,家庭功能较低,承受的心理压力较大[1]。因此,需引导患者家属及朋友为患者提供更多的照护,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家庭复原力。(4)病耻感是一种悲观的心理状态,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因无法自主控制排便和造口处异味等出现一定的病耻感,不愿与他人交流及参加社会活动,出现自卑情绪,不断封闭自我,影响家庭关系,导致家庭复原力下降[12]。因此,需积极对患者开展心理疏导,鼓励患者正确认知自身疾病,接受永久性结肠造口这一事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家庭复原力。综上所述,结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术后家庭复原力较低,与婚姻状况、自理能力、生活质量、病耻感等因素有关。

猜你喜欢

病耻肠造口永久性
普外科护士肠造口护理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病耻感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
泌尿外科门诊早泄患者的病耻感调查研究
多功能肠造口栓的设计及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患者应用个性化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
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俄成功研制“永久性”核反应堆
肠造口护理中奥瑞姆护理模式应用效果研究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与人格的相关分析
浅析永久性基本农田的划定与保护——以慈溪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