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多元思考
2023-06-21李莉莉
李莉莉
【摘要】数学学科教学渗透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符合学生学科学习基本要求,教师将单元知识点进行归结和关联处理,在课堂教学中展开全面渗透,为学生展开深入学习创造良好条件。教学方案设计、情境方式选择、专题活动组织、知识关联分析、教学反思和评价,都与大单元教学有诸多关联,教师需要有优化意识,对学生学习现状做出客观判断,以提升教学适合性,促进学生学科综合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思考
所谓大单元教学,是指教师借助教材编辑优势,将章节知识点与单元知识点进行关联设计,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的一种教学模式。小学数学学科引入大单元教学模式,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在教案设计、专题组织、知识关联、反思评价等多个环节展开渗透,为学生创造更多创造性学习机会。大单元教学不是单纯的内容增加,而是强调知识的关联、思想的融合,促使学生尽快建立统筹性思维认知基础,教师要有主体意识,围绕学生学习需要展开教程安排,确保教学授课的连贯性,强化学生数学学习体验。
一、创新设计,启动大单元教学机制
学科教学方案设计时,教师有意识渗透大单元教程,能够为学生创造适合的学习环境。大单元教学模式带有开放性、关联性、互动性、融合性等特点,教师对大单元知识结构进行先期归结处理,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环节,让学生主动进行旧知新知对接,为单元学习奠定基础。学生对大单元学习有不同期待,教师科学设计单元教程,充分观照学生学情,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大单元教学模式没有固定环节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不同展开对应设计和组织,以提升教学适配性。
如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教师先期做教研,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结,设计完整教学方案。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运算律,其教学目标主要设定围绕学生能力培养展开组织,引导学生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学习中成长数感,培养学生观察和概括能力。在课堂教程安排时,教师对课时做具体分配,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为一个课时,让学生在发现中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由具体到抽象;第二个课时,主要安排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内容;第三课时,围绕字母表示运算律内容展开深化训练,归结简便运算方法。学生学习思维及时启动,学习过程安排恰当,学习效果显著。
教师对单元教学内容做深入研习,设定具体的教程,根据学生认知成长规律展开设计和组织,为学生规划清晰学习路线。大单元教学呈现体系性,教师对内容做细化分析,对教学目标做系统设计,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环境,其教学品质和效率大幅度提升。
二、专题推进,丰富大单元教学内容
教师在执行大单元教学计划时,要注意推出一些专题学习活动,组织学生展开知识梳理、话题讨论、案例解析、课堂辩论、实验操作等活动,围绕某一个知识点展开专题研学,促使学生自然建立知识系统。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借助更多信息渠道展开开放性学习,让学生在主动探索过程中建立单元认知体系。
学生对专题研究比较熟悉,教师要做好教程安排,组织学生展开创造性学习,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如教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师利用课例进行概念解读,要求学生结合生活经历和知识积累,围绕商品价格展开学习讨论,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展开对应研讨,逐渐理清学习思路。学生都有超市购买商品的经历,自然对价格比较敏感,学会阅读商品价格。商品价格大多是小数表示的,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学会了认读和比较。教师利用商品价格表进行教学设计,组织学生对这些小数课例进行专题研究,学生回馈主动积极,其学习体验更为深刻。如超市商品价格调查活动,教师要求学生进入超市,选择一类商品进行调查,选择一些商品价格进行对比,辨识小数意义和性质,甚至是大小、多少的比较。学生自发成立专题研究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调查行动。经过一番操作,学生专题研学行动获得圆满成功,各个小组都有不少收获。
教师设计超市调查行动方案,成功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学生有生活认知积累,教师做好对接调研,为学生创造深度研学的机会。学生自觉搜集小数数据、做对比分析、归结学习结论,其学习呈现体系性、专业性。教师布设专题调查任务,学生有较高责任心,能够积极响应,其学习具有主动性,这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有一定帮助。
三、关联整合,完善大单元教学程序
大单元教学关涉到学科知识关联问题,教师对章节知识点和单元知识点进行融合性分析,找到知识对接点,引导学生进入知识衔接和探索环节,在广泛思考和深度讨论中形成知识内化共识。数学知识带有系统性、渐进性等特征,教师关注学生知识储备,将知识衔接作为大单元教学的基本目标,这样可以理顺学生学科思维,让学生自然进入到研学核心,在创造性学习中建立学科认知。数学知识呈现体系性,教师需要有突破意识,组织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知识構建行动,为大单元教学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数学教材单元划分有不同标准,教师不妨根据教学内容关联性做整合处理,推出个性化单元教程,为学生规划清晰学习目标和任务。如教学“三角形”,学生对三角形有一些直观认识,教师主要从三角形特性、三角形分类、三角形内角和以及多边形内角和等角度展开设计,组建大单元教学内容。特别是生活实验内容的加持,为学生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以发展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展开深入学习和操作,逐渐理清单元涉及到的数学概念和性质等内容,对三角形有了全面的了解。教师设计了生活观察任务,要求学生结合生活经历展开学科学习和训练,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机会。学生主动进入到生活化学习环节,其学习体验开始丰富起来。
教师为学生准备大单元内容,要求学生进入实践操作环节,利用实验展开教程,学生积极回馈,在实践中不断增长知识储备,由数学推理形成系统学科认知。从学生学习表现可以看出,教师教学安排是比较适合的,学生都能够主动响应,其学习带有实践探索意味。特别是数学实验和生活观察活动等学习,对学生感官带来一些冲击,其学习体验更为深刻。
四、反思评价,实现大单元教学目标
学科教学受多种制约因素的影响,教师对此需要有理性思考,合理处理不良制约因素的影响,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反思的机会,对学生单元学习表现展开科学评价,确保大单元教程的顺利展开。学生大多没有主动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教师组织学生做单元学习归结时,要提出具体的要求,明确反思的主题,引导学生在反思自省中实现顿悟,这样的单元教学指导才是有價值的。
学生对数学操作性学习比较感兴趣,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诉求展开设计,组织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实践操作行动,能够为课堂注入丰富动力。如教学“图形的运动(二)”,这部分主要关涉图形轴对称、图形的平移、轴对称和平移产生新的图案、运用图形平移解决数学问题等。教师为学生准备一些实验材料,如剪纸、方格纸、小学具等。学生对数学操作活动比较有感觉,教师使用学具展开教学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数学实验操作,对平移、轴对称图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促进学生学习认知的内化,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学习讨论和方法交流活动。学生都有学习体验和经历,在学法共享环节,都能够主动讲述自己的思维过程。教师对学生学习交流情况做监督,及时传授一些学法,让学生自然建立数学关联意识,围绕单元主题展开主动性学习和思考。
教师组织学生结合自身学习经历座谈学法应用,为学生准备创造性学习机会。学生对学习经历和感触没有梳理和归结的习惯,教师围绕大单元教学要求展开教程安排,要求学生做学习反思和归结,给学生提供自我检查机会。学生学法应用交流活动带有辅学功能,教师能够主动设计和主持这样的研学活动,凸显教师教学设计智慧。学生积极回馈,说明教师设计是比较到位的。
数学学科教学运用大单元教学模式,教师做优化设计,围绕数学知识点构建进行教程安排,为学生提供更多知识关联机会,以全面形塑学生学科综合能力。数学教材设计本身带有单元属性,教师对单元内容展开深度解析,综合考虑多种制约因素,推出大单元教学模式,为学生带来全新学习体验,促使学生结合学科认知进行深度研学行动,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在裕.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J].新教育,2022(22).
[2]赵生明.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中促进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J].名师在线,2022(34).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乡村教师能力素质提升”专项课题“核心素养发展下提升乡村小学数学教师单元统整能力的实践研究”(编号2021 ZJY025)的课题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