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导学案设计与使用思考

2023-06-20许晓强

校园英语·中旬 2023年1期
关键词:导学案初中教学素质教育

摘 要:学习是一个主动认知和探索的过程,教师一味地“灌输知识”难以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还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因此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之上,创新教学形式成为越来越多教师教学方式改革的方向。与此同时,素质教育的改革越来越关注学生的主体性,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导学案的应用。导学案的应用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引导作用、因材施教以及低负高效等教学理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是素质教育背景下极为有效的一种新型教学形式。基于此,本文作者以初中英语导学案设计与使用思考为题,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提出了以下几点见解,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初中教学;英语教学;导学案;素质教育

作者简介:许晓强,宁夏银川市第二十四中学南校区。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主动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若是一味地运用教材理论内容,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育,学生难以主动地去探索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抽象概念与学生直观认知的特点相背离,也就会导致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来说,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它是“活”的,是“丰富”的,如果教师只是针对考试重点内容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就违背了英语学科及语言的本质。而要想真正让英语“活”起来,教师就必须去探索和创新更能够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将导学案应用到英语教学中,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体现学生主体性、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必然需求。“教是为了不教”,导学案设计与应用的基本思路是启发学生的思维—指示学习方法—引导学习探究—反馈与针对点拨—巩固训练。这是导学案应用的过程,也是教师引导的过程,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通过导学案的实际应用,学生既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同时也构建了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是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压力的有效教学方法。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立足于教学实践应用好导学案,结合导学案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更科学且有效的使用方法,助力英语教学发展,也助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现阶段初中英语导学案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导学案与教案没做好区分

在初中英语导学案教学的探索过程中,部分教师没有做好导学案与教案的区分是导致导学案应用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导学案与教案最大的不同就是在于“导学性”。导学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在导学案的设计和编创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构建更高效和更自主地学习路线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而教案则是从教师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从自身角度对学生学习情况、学习态度进行分析,从学科目标角度对教学进度、内容和目标进行把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虽然新课程改革和新课标要求教师重视导学案的设计与应用,但是教师对导学案的认知不够全面,没能够充分发挥导学案“导读”“导思”“导做”的作用,没能够重视导学案设计中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参与、自主探究的框架设计,导致导学案与教案无异,导学案助力学生自主探索与成长的价值也就没有发挥出来。

(二)导学案成为练习题与笔记本

对导学案认知不充分是现阶段导学案设计与应用存在的最大問题,除了没有做好导学案与教案的区分之外,部分教师还混淆了导学案与练习题、笔记本的概念。导学案注重学生的自主预习与探究,而引导学生自主预习与探究最佳的方式便是习题指导,所以部分教师开始着手于以习题为主的导学案设计,将学案导学的过程变成了学生习题练习与探索的过程。这种方式虽说有一定成效,但是方式过于机械,学究味很重,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所下降。此外,还有部分教师认为导学案的设计需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事无巨细地针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设计,使得导学案成为“教学剧本”。由此可见,部分教师对导学案的认知不够充分,导致导学案的设计与应用存在着诸多问题,限制导学案教学的开展,同时也成了英语课堂发展最大的阻碍。

二、导学案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导学性原则

导学案顾名思义,是需要引导学生学习,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框架体系,所以在设计与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一个重点原则,即“导学性”。在导学案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从编制学习目标、内容,设计学习流程与方案等方面出发进行导学案的设计与探索,通过更具趣味性的导学内容或者更具生活味道的情境空间引发学生思考,以此来体现导学案设计的“导学性”。

(二)针对性原则

除了导学性之外,导学案还需要教师针对教学重难点内容进行整理,让学生能够通过导学案的框架指引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索。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导学案对学生进行分层的针对性指导,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水平以及习惯等设计更精确、具体的导学内容与框架,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通过“针对性”原则助力学生成长。

(三)创新性原则

导学案设计的创新性原则,是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指导的过程中,切忌采用单一的教学形式,因为单一且机械的教学形式,会让学生逐步丧失英语学习兴趣,因此只有做好导学案设计的创新才能够更高效地开展英语教学指导。在实际的导学设计中,教师可以通过竞争教学、合作教学以及启发教学等形式来进行多元化、多维度的教学探索。用丰富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用更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既体现了导学案设计的创新性原则,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教学效率的提高,构建了更加高效的课堂教学体系。

三、初中英语导学案设计策略

(一)准确阐述教学重点

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导学案设计的灵魂。学习目标在整个导学案设计中发挥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因此在现阶段初中英语导学案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导学案设计的目标,用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的、发现的课堂。

例如,在“This is my sister”SectionB(1a-1d)部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从学习目标出发来做好导学案的设计,让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学习。如本课时的学习目标除了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基本的单词之外,还需要让学生能够简单地介绍人物关系和指认人物关系,同时还需要针对This、That、These、Those等指示代词和Who引导的特殊疑问句进行学习和了解。结合这一学习目标,教师可以设计观察1a中的家谱,用方框中的单词补全家谱并大声朗读这些单词的导学案任务,让学生进一步复习家庭成员的相关词汇,并通过填充家谱的形式让学生在趣味性的导学指导下了解成员之间的关系。之后教师还可以通过播放录音的形式,让学生聆听对话中男孩谈到了哪些人物,然后让学生把对话中所提到的人物从1a的图画中圈出来,强化其对所学内容的认知。结合教学目标来进行导学案的设计,借助导学案准确地阐述教学重点内容,以实现导学案的导学性,也让学生在更具体和更具趣味性的教学指导中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索。

(二)准确做好导学分层

与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不同的是,初中英语知识更多时候是以语篇的形式出现的,所以学生的英语基础认知能力和对英语的感知能力很是重要。與此同时,初中英语课程目标又对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教学的实践探索中,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目标和不同的教学阶段来进行导学分层,通过层次性的导学案设计,由浅入深地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索。

以“Do you like bananas?”Section A1部分的教学为例。教学目标除了让学生掌握基础单词之外,还需要让学生掌握一些食物的名称,并学会询问他人喜欢与不喜欢食物。重点掌握的句型为“Do you like bananas? Yes, I do或No, I don't”“Does he/she like milk?  Yes, she/he does. No he/she doesn't”。针对教学目标就是首先要从简单的教学导学出发,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导入。例如为学生提供一些名词单词,并让学生将所提供的单词单数形式变为复数形式。以基础任务教学指导让学生初步的预习课本,并让学生从基础任务中了解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句型转换的任务。例如让学生将“I like bananas”变成疑问语句,将“Bob likes bananas”变成一般疑问句,将“My parents like milk”变为否定句等,以句型转换进行层次的提升,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知。最后,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补全2d对话。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探讨和交流。通过分层式的导学让学生由浅入深地认识所学内容,在循序渐进中逐步地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三)做好导学内容创新

导学案并不能单纯地照抄课本内容或者是照搬一些辅助教学书的资料。教师需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情况来灵活地运用和整合素材,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和更丰富的导学材料,并且要做好材料的梳理和整理,将导学案的作用与价值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以“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的教学为例,因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围绕Movie theater这个话题展开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本课时出现的生词以及表达方式,让学生掌握形容词及副词的最高级形式,用最高级形式来描述人或物的特殊。针对此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等形式为学生展示与主题相关的影片或者是视频,以此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通过影片或者视频对话来学习新的单词和语法。通过竞赛的形式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既能够做好导学内容的创新强化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也能够通过竞赛这一环节来检测学生对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掌握情况。此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设置更具体和更生动的教学情境,并且在此情境中呈现短语、增加话题,做好师生之间的话题互动和启发,以师生互动的形式来创新导学内容。最后,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回顾本节学习的内容,并要求学生在小组探讨中做好口头总结,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组织能力与思维能力。以丰富的导学内容和导学形式来做好导学案的创新,强化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并让学生在多个维度的自主探索中实现英语综合素养的提升。

四、初中英语导学案使用策略

(一)以导学案为抓手引导学生自学

无论是素质教育的改革还是新课标的要求,都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因此教师在应用导学案时要以导学案为抓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首先,当学生在拿到导学案后,要让学生根据导学案的框架内容进行自主预习并完成导学案。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观察和引导的形式来对其进行指导,或者是让学生以同桌探讨交流的形式来找出重点与难点。之后,教师要让学生将自己在预习导学案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并以这些问题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思考和交流。最后,教师要让学生将探讨和交流的内容进行总结,通过分析和思考来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规律和方法进行初步总结。以导学案为主要抓手,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和学习,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更科学的学习方法,也让学生在自主分析和思考中实现学习能力与英语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以导学案为核心做好复习指导

导学案除了能够发挥课堂导学的重要作用之外,教师还需要应用导学案来引导学生做好课后复习。让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引下,通过更科学、更有效的框架结构与学习路径来复习所学知识,强化其对所学内容的认知。例如在让学生利用导学案进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结合导学案内容和教材内容进行对比,然后将导学案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其进行适当的筛检。要求学生将自己认为的重点与难点记录下来,对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点进行筛除,然后让学生将这些重点与难点进行框架整理。通过此方式来精简学生复习内容,也让学生在精选复习内容和框架的指引下进行更高效、更有效的学习。

导学案教学引导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有效学习的过程。在初中英语实际教学引导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导学案“导”和“学”的融合,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思维启发和具体教学指引下养成主动思考的良好习惯,并且在主动思考中去探索和掌握更高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中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也在自主探索与思考中实现英语核心素养的综合性、多元性、全面性提升。

参考文献:

[1]罗雪冰.新课改下初中英语导学案的编写与高效实施研究[J].读与写(中旬),2021(9):155.

[2]胡奇峰.初中英语导学案在教学中的作用及编写策略[J].真情,2021(9):53.

[3]马佳.初中英语“导学案”中预习导学的有效策略谈[J].英语画刊(高级版),2020(15):116-117.

[4]刘雪芳.初中英语教学中导学案的运用分析[J].中学生英语,2020(30):53.

[5]李保军.基于导学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研究[J].读与写(下旬),2021(11):70.

猜你喜欢

导学案初中教学素质教育
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浅谈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策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