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路径

2023-06-20贾茜文李艳丽

校园英语·中旬 2023年1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贾茜文 李艳丽

摘 要:当今世界,多种文化相互交融,各国之间的联系更为频繁,对于语言文字的使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培养人才应用通用语言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围绕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路径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

作者简介:贾茜文(1981.02-),女,河北唐山人,唐山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英语语言文学、教学法;李艳丽(1981.02-),女,河北唐山人,唐山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二语习得、跨文化交际、教学法。

跨文化交际学及其相关研究思想引入我国后,得到外语界人士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支持。为了进一步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推动学生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活动,让外国人更加了解中国形象、中国文化,应注重梳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和概念,进一步探讨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之间的关系,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展开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概述

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者和沟通者能够进行有效的言语交际行为,拉近彼此关系,这对于经济交流以及文化交流活动来说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对于高校学生来说,有意识地运用跨文化知识借助外语进行交流,有利于实现交际目的,在跨文化语境中实现有效沟通。具体表现为:在工作环境中满足工作任务的需求,具备适应新兴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的能力以及由此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常常具有有效性、适宜性的特征,它使人们能够根据特定语境来调整自己的语言和行为举止。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充分了解交际情景中对方所能够接受的行为规范,基于对不同国家文化语境以及文化习惯的了解,有意识地自觉遵守不同的行为规范,以合适的、恰当的言谈举止,有效避免出现不礼貌的行为和反应。良好的英语写作能够体现出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思考和感悟,反映学生对于外语促进跨文化交流的认知。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下大学英语教学的变化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集中于对语言知识以及技能的传授,要求学生能够对教材内容中的重点达到熟练掌握,模拟不同的交流情景,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尝试进行人际交流和沟通。但是学生缺乏对外国文化语境以及表达习惯的了解,使得传统的英语课程缺乏向外拓展的维度,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实际环境中难以高效运用。跨文化交流语境下,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成为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要教学任务,大学英语教师应引导学生尊重不同国家和文化的差异,特别是使学生具备在交流的过程中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因此要从能力、知识、素质三个角度来展开培养。具体到写作,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敏感性,熟知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基于跨文化交际的需求,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写作技能方面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目标语言,具有良好的语篇组织架构能力,在不同的主题写作中体现一定的策略意识,能够将自己对于不同国家文化语境的了解转化为语用能力,包括对文化糟粕的扬弃以及对文化精华的吸收能力。教师应向学生传授语言写作和表达的技能,不再按照外语组成要素来进行教学,这样可使外语的综合应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根据现阶段学生的英语写作情况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足够的阅读量、自身的语言基础较为薄弱、缺乏写作兴趣、容易出现错误句式以及词汇。在尝试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容易受到汉语思维的限制,导致写作的内容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以及口语习惯。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各国文化会发生一定程度的碰撞,这体现了不同国家对话者认知和理解世界的方式不同,开展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使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母语文化背景下了解和习得英语文化,从而能够适应两种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对话模式,促进跨文化交际。基于此,应试图让学生能够对交际行为背后的不同文化有所认知,包含对信息的编码以及解码方式,自身所具有的思维模式,以便于能够在跨文化语境中理解交际双方的意图,作出有效的反馈。

三、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运用

英语作为交际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使得英语学科具有一定的工具性,然而在当前的社会语境下英语学科还体现出人文性的特征,主要是由于学生可以借助英语写作进行跨文化交流,宣传本国的思想、文化以及价值观,同时也可以彰显自己对于不同文化、习俗的了解。这逐渐改变了大学英语教学单一的方式,进一步丰富了大学英语写作课程的内涵和价值。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以现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结合自己的文化身份,积极学习和了解对话者的生活方式、民族文化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学习和了解不同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对其风俗习惯也能够有一定的认知。同时还应该积极学习经典文学名著,掌握一些艺术流派的名称和特征,这样有利于学生运用英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路径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写作的基本要素,体会这些构成要素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和思考,更能把握词汇的文化内涵。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教师要对反映文化的要素进行对比分析,才能够正确把握其文化内涵,基于此分析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路径。

(一)加强师资培训

跨文化交际的环境和需求对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具有指导意义,有利于明确教学目标,转变传统单一的授课方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探讨更为有效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学校应加强师资力量,要求相关教师能够为学生筛选出有效的写作素材,从而尝试创作。部分教师具有文学以及语言学的学习背景,但却没有系统学习跨文化教育的相关内容。为了促进外语教学向跨文化交际的维度进行拓展,应引导教师积极研读跨文化交际的相关著作。比如,学校可以构建学习网站,为教师提供相关学习资源,还可以与国外合作大学开设视频交互课程,使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增强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教师可以对学生所参与的交际活动、竞赛以及学习的素材进行筛选。比如,有关“Online education”主题的写作,中国学生常常会强调自己的观点,采用反复、夸张的手法。教師可以为学生推荐国外有关“Why could online education be so popular?”的写作素材以及社会新闻点评的文章,让学生能够了解以英语表达观点和主题时句子之间的逻辑联系。相较于汉语,英语更加注重语句之间的连接,根据特定意义来连接词汇。教师自身提高对中英表达差异的重视,有利于减少学生进行英语表达时受到汉语表达的影响。

(二)开发优质教材

优质的教材内容是外语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因此需要在跨文化语境下,适当融入与文化差异相关的内容和信息,对教材内容进行完善和修订,这样更有利于凸显跨文化交际的内涵。大量的语言输入练习活动,能够帮助学生避免出现中式英语,需要通过具体的教材帮助学生分析汉语和英语表达的异同之处。在选择教学素材方面,应注重科学性、全面性,由易到难,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带领学生体会英语写作的特征和趋向。以“How to read”为例,教材中不仅引用了大量中国科学家的名言,同时也引用了外国科学家的警句,展现新时期“big data”给人们的学习和阅读方式带来的变化和影响。在篇章布局方面,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能够发现英语写作更加注重“形合”,也就是开篇即点明主题,如“It is simple enough to say that since books have classes—fiction, biography, poetry—we should separate them and take from each what it is right that each should give us.”。根据对教材范文的分析,能够发现每段首句基本上就是该段的中心句,结尾部分会与首段进行呼应,这样的结构能够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应该有意识采用准确的联结词,使得文章的过渡更加连贯自然,而且能够体现出一定的逻辑性。

(三)培养跨文化意识

大学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无论是精讲课文,还是向学生讲解不同写作主题的范文,都需要有一定的跨文化意识,从文化交融和交流的视角出发,向学生介绍语言比较和分析的模式,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把握英语和汉语存在的差异,结合外国人的思维模式以及表达习惯,在自己的文章创作中能够有意识的避免汉语思维的限制,积极观察和模仿英美人士的写作范例。在最开始学习的阶段,需要结合有关跨文化交流的纪录片以及短视频,对中外两种译本进行分析和对照,在输入过程中树立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这种意识的培养和形成,对于学生今后的写作具有一定的帮助,学生能够自觉观察和分析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词汇和句式,在自查的过程中不断修改和完善,逐渐贴近外国人写作和表达的风格。比如,大部分学生在以“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lothing”为主题进行写作时,一般会介绍汉服的服饰风格、设计制作、价值意义等信息,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因此要以让外国人了解和接受中国时尚为目的来对汉服进行介绍。学生可能常用“it、they、we”等作为句子的主语,虽然没有语法错误,但是并不符合外国人的口语表达习惯。可以适当采用组合句式、倒装句等,比如“Chinese people has embraced western fashion, however a growing number of youngsters have started to appreciate an vintage style in clothing and makeups, wearing traditional ‘Hanfu or ‘Han clothing.”。对词汇、句式进行对比分析,以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四)重视实践培训活动

从本质来看,跨文化交际活动是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有助于文化之间的互通,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将学生置于真实的跨文化交流活动情景之中,更有利于学生吸收和理解外国文化中的表达习惯和中外文化差异。师生要辩证看待外国文化,能够对其中一些不符合中国语境的元素予以摈弃。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对于学生今后的个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设计合理的实践培训活动,让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写作训练。可以让学生与外国交换生进行在线交流,从而意识到英语不同于汉语的语篇布局。基于学校的支持和理解,学生能够围绕不同的主题进行写作,并进行交流和分享。比如,围绕丝绸之路“The silk road”进行写作,介绍中国古代著名的贸易路线。相较于外国人,中国学生更加了解本国历史,对于丝绸之路地位和价值的了解更加透彻和清晰,但在写作中要注重结合丝绸之路在连接亚洲、欧洲诸国方面的作用和具体表现,尽可能避免采用外国的禁忌语言,应该重视对词汇、架构的研究,让阅读和交流的人能够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国乃至世界的价值,比如“Chinese people has embraced western fashion, however a growing number of youngsters have started to appreciate an vintage style in clothing and makeups, wearing traditional ‘Hanfu or ‘Han clothing.”。在文中介绍对方熟知的信息,如一些伟大发明是经丝绸之路得以传播至西方国家,更能够引起对方的共鸣。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文化交融的时代背景下,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融入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有助于深化课程的内涵和意义,让大学英语教学的价值得到更充分的体现。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加强英语学习的意识,在写作教学中加强对外国文化语境和表达习惯的了解;另一方面有利于拓展大学英语教学的维度,结合大学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使高校所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解人.跨文化交際与英语教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20.

[2]王立非.我国英语写作实证研究:现状与思考[J].中国外语,2005(1):50-55.

[3]王晓军.跨文化教学重要性及途径的新思考[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53-56.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渗透式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运用
浅谈体验教学模式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高中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