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活动中的游戏化教学

2023-06-20郑超群

小学科学 2023年14期
关键词:数学活动幼小衔接游戏化教学

郑超群

〔摘    要〕  游戏化教学是把游戏的形式融于教学之中的一种教学活动类型。本文分析了幼儿园数学活动中游戏的作用,阐述了数学游戏活动时的注意事项以及游戏教学法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游戏教学是指通过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进行参与、娱乐、玩耍,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游戏是幼儿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幼小衔接中的数学游戏化教学也能有效帮助幼儿轻松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节奏。运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能使幼儿更加主动地展开数学学习活动。本文主要阐述在学前教育及幼小衔接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游戏教学环节,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做到寓教于乐。

〔关键词〕  幼小衔接;数学活动;游戏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3)  14-0103-03

一、学龄前幼儿数学游戏

游戏是根据幼儿好动的天性、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幼儿感兴趣的游戏中,让儿童在无拘无束的各种游戏活动中学习数学的一种方法。它是儿童数学学习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途径和方法,它更有利于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儿童能力的发展。

学龄前幼儿数学教育中的游戏是一种运用于教学中的有规则的游戏,是在教学过程中用以完成一定教学任务的游戏。游戏中有一定的动作和规则,教师可以要求幼儿将掌握的初步数学知识和技能,渗透到规则和动作中去,让幼儿在操作游戏规则和动作的过程中引起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乃至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从而使游戏成为幼儿获得数学知识和发展思维的有效方法。

二、游戏在数学活动中的作用

维果斯基提出:“游戏是儿童早期发展的主要源泉。”游戏既适合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又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西蒙斯认为:“游戏是幼儿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也是幼儿学习的主要途径。”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还可促进幼儿智力及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学习的作用,才能保证幼儿教育中游戏的特殊重要地位。而游戏在数学教育活动中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幼儿数学教育的目的明确定位于“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根据这一教育目标,我们将数学教育游戏化,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引导幼儿游戏,或将数学学习的内容和目的转化为游戏本身的内容和规则。这样,就能使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活动中喜欢上数学,并建构起初步的数学概念,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将数学融入幼儿各类游戏中,让他们在“玩”数学的过程中“发明”数学、“发现”数学。这种做法,能让幼儿在游戏中了解数学、感受数学,还能让幼儿在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題的过程中理解数学、积累数学经验、领悟数学的价值,体验“释放”成功的乐趣。

(二)促进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数学游戏以亲身体验的方式,能促使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便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美术活动折纸游戏,以一张长方形的纸进行折叠,这时候纸张上的折痕显示了形状的几何对象和性质,以此来认识正方形与三角形的关系,是再形象也不过了。

(三)有利于对幼儿数学思维和数学态度的培养

游戏趣味性强,具有挑战性,幼儿所具有的强烈的好奇心和好胜心,为他们探索数学现象的奥秘提供了强大的积极性和动力。游戏还可以培养幼儿主动吸取不同的学习思路、大胆创造探究的态度。

三、运用游戏开展幼儿数学活动时的注意事项

(一)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游戏

在幼儿这个年龄段,他们的智力水平与心理发展息息相关,因此,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去选择适合他们的游戏。如:中班的幼儿行为习惯开始发展,有了初步的规则意识,慢慢地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这个时候应该选择能突出他们遵守规则的游戏,如教小班幼儿给颜色分类,可以为幼儿准备“水果蔬菜”(水果、蔬菜卡片若干,各颜色篮子若干),将“水果卡片”分给幼儿,让幼儿进行按颜色送水果宝宝回家的游戏,要求所选取的水果颜色和篮子的颜色要一致。幼儿在这种饶有趣味的游戏中,轻松地学会了颜色分类。

大班的幼儿心理和生理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的合作水平和创造力也不断地提高,并且在游戏活动中学会了合作和分工,可以选择合作型、创造型的游戏供他们活动,如下棋、排球、跳绳等。

(二)根据不同的学习课程设计不同的游戏方法

幼儿园的数学教育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游戏,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由于每一个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都是不一样的,只有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地开展游戏化教学,方能实现最有效的教育。

(三)要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游戏

游戏化教学一定要有目的性和指向性,游戏只是一种手段,教学才是真正的目的。我们之所以采取了游戏方法,是为了激发幼儿的竞争性和参与度,让他们更快地融入活动。但是要注意的是,很多教师把游戏当作目的,忽视了教学的初衷。因此,我们应灵活运用个别游戏、小组和集体游戏,真正实现游戏化教学。例如:学习6的分解,可以采取游戏教学方法,如“抢椅子”游戏,每一次都请6名幼儿来抢5张板凳,跟随着音乐转动,当音乐停止时淘汰没有抢到板凳的幼儿,并且将椅子撤到一边,记录6分成了1和5,接着继续游戏,以此类推。每一次游戏结束后,教师用卡片摆出6的一种分解,让幼儿对数字进行认知。

四、如何开展数学游戏化教学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幼儿学习兴趣和激发幼儿智力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区,即游戏既包含着儿童认识的需要,也包含着儿童情感的需要。因此,教师应该使幼儿的认知活动与游戏结合起来,广泛运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教学。那么,我们在数学活动中该如何合理地把游戏应用在其中呢?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教师,它是幼儿积极探索和主动学习的强大内驱力。为了使幼儿对于新的活动感兴趣,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发展水平,用心设计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幼儿喜闻乐见的各种数学游戏,提高幼儿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例如:数学活动“6的认识”,教师可设计“逛动物园”的游戏。教师出示动物园里的各种动物图片、视频,让幼儿在这些动物中找出数量“6”,看谁找得多。于是幼儿纷纷说出了很多数量是“6”的动物。如,地上有4只熊猫,树上还有2只,一共有6只熊猫等。用这种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能促使他们尽快投入新的活动学习,并且让幼儿感受到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从而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动力和兴趣,同时也让幼儿的观察能力得到提升。

(二)课中穿插,悟理益智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幼儿的有意注意力持久性不高,枯燥的课堂容易让幼儿的注意力分散,在台下做小动作,也容易产生精神疲倦,消磨对知识的好奇心,易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游戏或让幼儿扮演角色等,促进幼儿发挥想象力。把有趣的游戏融入知识学习,能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悟,有利于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以中班认识数字“5”的活动为例。当今的幼儿对数字概念的认知已有基础,教师可组织开商店、送礼物等活动,让每个幼儿都扮演一个角色去购买教师指定的相对应商品及其送出礼物的数量。活动中,幼儿的参与度很高,同时也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在认知的基础上真正理解数字“5”的概念。在这项活动中,教师不仅要落实教学目标,同时还要培養幼儿的规则意识,进而实现有效传授知识以及让幼儿悟理益智的目标。

(三)游戏练习,体验成功

练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如果把练习内容寓于游戏之中,就能帮助幼儿从厌倦的情绪中解放出来,唤起他们主动参与练习的激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运用多种新颖有趣的游戏与竞争活动有助于幼儿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利用希沃设计一些可以拖拉、移动、点触的课件游戏。如: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单双数”,让幼儿把单数和双数分别放到相应的家里。幼儿兴趣浓厚,都想上台体验。根据幼儿好奇心强的特点,选择较有针对性的游戏方法,更有助于幼儿数学活动的推进,让幼儿在“玩”中获取知识经验,增长智慧。

(四)开展活动,增强能力

例如在中班“认识图形”这一活动中,在教幼儿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后,把事先备好的手工纸、剪刀、固体胶等材料分发到各组,让幼儿把图形剪下来后自由进行组合,比比看谁剪得好,也拼得好。拼好之后请幼儿上来讲解自己拼的是什么,用了哪些图形。在紧张而又愉悦的气氛中,幼儿把图形拼成一个个或美丽或有趣或新奇的物体,他们拼了汽车、房子、城堡、动物、轮船等等,充分体现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且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五、幼小衔接中的数学游戏化教学

在开展幼小衔接数学教育时,为确保衔接的效果,帮助幼儿轻松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节奏,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合理的教学形式,运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更加有效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促使幼儿将外部动力转化为内驱力,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例如,学习和练习算式时,可以玩“算式大富翁”的游戏,让每位幼儿从起点开始投掷骰子,掷到数字几,就前进几格,口算那一格子的算式,口算正确了则继续掷骰子前进,顺利到达终点者得一个印章,这能大大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总而言之,游戏化教学的目的是寓教于乐,让幼儿在快乐的体验中学习知识。我们只有巧妙地运用游戏化教学方法,才能让我们的教育教学有所成效。而幼小衔接是幼儿向小学迈进的关键阶段,它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功能,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该多下功夫多研究,让幼儿得到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杨素霞.浅谈幼儿教育中的游戏教学[J].中小学电教(下),2010(4):151.

[2]焦丽梅.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游戏法及其实施策略探析[J].船舶职业教育,2015(7):43-47.

[3]郑爱娜.小小游戏作用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6):154.

[4]林小青.如何开展数学游戏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11(6):60.

[5]高燕.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中的游戏教学[J].新课程(小学版),2009(11):72.

[6]曹翠芬.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中的游戏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1(5):164.

[7]陈雪.低段数学中的游戏教学之我见[J].读写算,2019(4):162.

[8]马静雯.浅谈数学游戏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革新,2013(5):68

猜你喜欢

数学活动幼小衔接游戏化教学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重视“幼小衔接”幼儿教育更出彩
初谈幼小衔接之家园配合
微课技术在初一数学课堂教学运用初探
刍议苏科版初中数学活动的对策
浅谈主题区角活动中有价值的数学活动
玩转学具 玩转数学
倾心打造音标“游乐场”
玩转音乐 “乐”享精彩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