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引”与“导”
2023-06-20赖苹苹
赖苹苹
〔摘 要〕 教学中常说的“引导”其实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其中“引”一般指的是“吸引”“指引”,强调的是一种外在的动力;“导”则指的是“指导”“导向”,更加侧重前进的方向。信息科技教师必须明白“引”与“导”的区别和联系,合理地利用教学策略使二者价值最大化。因此,本文采用了分与合的方式,阐述了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引”与“导”的策略。
〔关键词〕 信息科技;教学策略;“引”与“导”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3) 14-0133-03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信息科技对社会的发展影响越来越明显,然而传统的小学信息科技教学存在诸多弊端,没有重视对学生的引与导,也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信息科技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合理利用教学引导技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信息科技教学中“引”的利用
(一)开展趣味教学,发挥“引”的牵力
面对喜欢的事物,学生总是表现出无穷的动力,因此应当进行趣味教学,发挥出“引”对学生的牵力。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信息科技学科在趣味教学,尤其是结合多媒体、视频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这就降低了氛围营造的难度。首先,教师可以借助“翻转课堂”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和学生在角色定位上的一种对换,它是创新教学模式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种表现。在信息科技课程开展过程中,创新教学模式也可以增强课程趣味性,并且通过学生对课程中所学知识的归纳,教师更能够清楚地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同时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提出问题,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和思考,促使他们养成科学的思维意识。比如,在三年级下册关于画图软件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翻转课堂,将学生2~5个人一组组成团队,教师提供合适的时间进行分组讨论,可以让学生讨论绘画的主题、软件的使用等,激发学生天马行空的想法,活躍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在翻转课堂教学中,能营造良好的氛围,通过小组讨论能实现集思广益的效果,并且学生也能利用组内讨论审视自己的思路是否正确。
其次,可以通过设计趣味赛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课堂活动既促进课堂教授过程,又是增强课堂效果、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手段,还是教学效果的一种反馈和检讨。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开展恰当的课堂活动能够引发学生对于信息科技知识的反思,促进学生对于现代信息科技学习积极性的提升,比如在指法键位阶段的知识学习之后,教师就可以通过布置一系列的打字竞赛活动,如打字比赛、把自己的作文整理成电子档并打印下来张贴展示等活动,通过有奖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这样不仅能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跟其他学科相结合,促进教学效果得到巩固和提升,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讲究教学的艺术性,突破重难点
学生在信息科技教学中之所以会表现得动力不足,一方面是由于学习兴趣引起的,另一方面则是没有掌握信息科技的重难点知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因此,灵活运用教学语言,攻克信息科技的重难点,是提升学生信心、激发学习动力的重要方式,也属于“引”的范畴。教学语言在课堂教学中是教师与学生交流思想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师借助它,向学生传递知识。教师较高的教学语言水平是课堂教学获得效率的关键。教师一席课堂言谈,对于学生思想、感情、行为及对知识的理解深度与把握程度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首先要注重语言的艺术性,比如,在学习Word软件相关内容时,面对教学中的重难点就要注重教学语言的艺术性。首先在学生初步学习了软件之后,可以让学生在文档中输入一段话。在输入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输入得很快,有的则很慢;有的会打错字,有的正确率很高。如在“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这句话的输入中,有的学生会将“大”字打成“打”字,教师就可以适当调侃“爬山虎的嫩叶要长成什么样子,看起来是不能打人的”。通过这些富有情趣的文字幽默,使学生感到教师和蔼可亲,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会知识。他们学得轻松愉快,学得全神贯注,教学效果也就自然会好。
另外,信息科技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教学语言的精准性,尤其是在面对重难点知识时不能有歧义。还以《文字处理初体验》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在布置教学任务时必须注意严谨性,尤其是口头布置作业时,让学生输入学习心得的时候,明确对于课堂学习Word软件的感受,而不是让学生没有目的地输入任何东西,特别是现在学生喜欢使用网络用语和谐音词语,交流感受的时候就容易出现开玩笑等情况,影响课堂教学,因此,必须避免由于目的不明确而产生的歧义。
二、信息科技教学中“导”的利用
(一)运用思维导图,梳理重难点知识
思维导图可以提升学生知识记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学习目标,因此,合理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发挥“导”的作用。信息科技教学内容较为分散,学生学习时总是会遗忘。为帮助学生牢固地记住理论知识,教师可以在对新知进行充分讲解之前,留出几分钟的时间指导学生根据教学内容独立梳理出思维导图。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课后绘制思维导图,动员学生主动梳理知识,认真总结,既要建构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又要让学生画出清晰明确的学习目标,从而方便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学生展示思维导图后,教师对学生归纳出的知识进行补充,指出不足之处,督促学生纠正。另外,教师也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组,指导每组学生互相交流并探讨如何制作思维导图,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间的交流,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归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述能力等。
例如,在学习《建立文件夹》的相关内容时,教师一边讲解文件夹基本知识,一边通过计算机进行示范,还要让学生掌握文件夹的改名技巧以及内容保存方法等。从思维导图的角度来看,这一部分知识大致可以分为文件夹(新建、重命名)、文件(新建、文件类型),学生根据即将学习的知识梳理思维导图框架,然后在教师讲解中不断完善思维导图,这对学生掌握本节知识有很大的帮助。之后继续学习文件类型可以通过图标进行简单区分,通过文件属性更明确区分文件类型,以及如何移动和删除文件等知识,都在上一节课的思维导图中进行拓展,学生对思维导图上知识点的理解只有不断深化、彻底了解之后才能够牢固地掌握,促使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学习,有效提升信息科技的教学效率。
(二)完善课堂结构,把握课堂知识重点
小学信息科技教学的课堂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要通过对预习和复习环节的调整,来实现对课堂结构的优化,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完成课堂的“导”。所以在日新月异的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紧扣教材内容,对信息科技课堂教学结构进行精心的设计,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在开展小学信息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新课程所提出的各项要求,进一步优化预习任务的安排,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预习任务,督促他們主动预习,培养学生养成自主预习和主动自学的习惯。
例如:学习PowerPoint的制作时,教师先留出时间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预习任务后再进行新知识的讲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预习新课程的积极性,并且在自主预习的过程中认真地对知识进行总结,这样才能够高效地完成自主预习的任务。通过预习环节的优化,对预习中的新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保证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轻松。并且通过预习可以让学生迅速地掌握软件的使用步骤与方法,便于学生有效地学习。
课堂结构优化的作用不仅强调预习环节,课后知识的复习与巩固同样不可忽视。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切实有效地贯彻好课下复习的思想,它既可以增强学生对互联网信息的认知和培养学生现代科技观,又可以推进信息科技教学改革和教学课程的开展。而且课后指导复习又可以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课堂上有时教师介绍的问题学生都已有所理解,此时教师可放手由他们自行消化,不需要再花时间推导论述。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师就需要有充分的耐心,逐步为学生推导,使学生在教师科学正确的指导下,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从而在实践中习得本领,真正做信息科技学习的主人。
三、“引”与“导”的结合
在信息科技教学中“引”与“导”的教学策略,既可以分开使用,也可以结合在一起。“引”与“导”结合起来主要表现为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把握学习目标,充满动力地投入学习。“引”与“导”相结合的教学策略,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是注重“引”与“导”的时机,其二是注意“引”与“导”的侧重。
“引”与“导”的时机。教师的“引”与“导”要起作用,就要抓住适当的引导时机。如课堂内容的多少、课堂时长、课堂形式等,如果时机选用错误,也会影响“引”与“导”的教学效果。以往,教师对课堂有绝对威信,学生怕问、怕被问,另外,部分教师对学生的提问也是视而不见,或者直接否定,极大地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殊不知,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是指导的最好机会,学生的提问既代表学生对知识的疑惑点,也包含学生对知识的兴趣点,教师只要抓住这一时机便可以极大地提高信息科技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学生的积极性。
“引”与“导”的侧重。二者虽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在结合起来开展教学时,还要努力发挥二者的特长。“引”体现更多的是教学的趣味性,教师要结合教学活动来开展,“导”采用的更多是激励性,即学生面对困惑时教师要帮助学生解决困惑。教师在采用“引”的教学策略时,要采用间接的方式,尤其是幽默的教学语言,不能显得过于刻意,要体现出润物细无声的感觉;教师采用“导”的教学方法时要直截了当,要让学生清晰地明白知识点和目标。教师在采用疑问式教学时要侧重对“引”的利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解决疑问时要采用“导”的方式,让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因此,总体来说“引”与“导”结合,一般是“引”在前,“导”在后。当然,教师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置二者教学策略,不能为了验证教学方式而生搬硬套教学内容,这样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总之,信息科技是当前的热门学科,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对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了提升信息科技的教学效率,教师应当将“引”与“导”的教学方法贯穿其中。“引”与“导”是一种教学艺术,二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合理运用。从宏观来说,“引”与“导”在具体的教学中也应当有所侧重,在教学中共同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韩世林.抓好“引”与“导”,优化小学信息技术教学[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3):200.
[2]林亚锋.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引”与“导”[J].学周刊,2018(34):73-74.
[3]张红云.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引与导[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8(7):67.
[4]张瑞安.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引与导[J].教育教学论坛,201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