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媒体环境下高职大学生信仰教育对策

2023-06-20周自明刘宏艳

南北桥 2023年9期
关键词:信仰教育新媒体高职院校

周自明 刘宏艳

[摘 要]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也影响了行業和产业的发展。新形势下新媒体的产生也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特别是新媒体对大学生群体的信息获得途径、日常习惯、相处模式、教学方式、价值观念、思想意识产成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严重冲击了大学生的信仰。在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要坚信教育的效果,牢牢把握大学生信仰的特征,找到现阶段信仰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并采取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高职院校;大学生;信仰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

[项目名称]2020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思想政治工作)成果“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信仰研究”(项目编号:SZZX2053)。

[作者简介]周自明,男,江西东乡人,抚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刘宏艳,女,河南信阳人,抚州职业技术学院,助理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网络具有传播更快捷、方式更灵活、信息更通畅、资源更丰富等优势,所以也更加吸引青年大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新媒体作为高职院校信仰教育的主要媒介,具备更为开放的信息传播环境和强悍的传播功能,它能够丰富信仰教育内容,创新信仰教育的方式,但是同时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不利于当今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身体健康,严重影响了信仰教育主体的权威影响力[1]。鉴于此,高职院校必须合理掌握新媒体技术对学生信仰教育的影响和作用,尝试运用一个新的传播载体来实施信仰教育,从而实现对传统信仰教育方式方法的突破和创新。本文结合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信仰教育的具体情况对其发展机遇和出现的问题展开分析,指出我国高职院校的信仰教育应坚持正确教育导向和正确舆论引导,建立全方位的基础知识信仰管理体系,将信仰教育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这样既合乎现阶段人才的培养的客观局势,也有助于信仰教育者网络资源的合理运用,打破当下信仰教育与互联网教育之间的堡垒,完成对信仰教育体系的升级。

1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信仰教育面临的发展机遇

1.1 丰富了信仰教育的方法和方式

传统信仰教育以信息为主导,以教学为主要方法,尽管还有如研讨、汇报、探讨、大会等方式,但总体来说以说教为主。除此之外,教学阵地主要还是在课堂教学中,对网络资源的运用较少,信息资源匮乏,难以对大学生开展有目的的教育。新媒体的特点更加明显,如传送信息速度更快、信息量大,可以通过移动智能终端传递信息。这类对外开放、灵活多变的信息传播效果备受年轻人喜爱,也在新的环境下不断丰富和创新了对大学生开展信仰教育的方法。第一,教育不受空间和时间的制约,能够非常方便地获得大量的信仰教育资源。教师能通过新媒体服务平台获取最新的信仰教育相关素材,从而有针对性地传播正确的思想理论、现行政策,扩大高职院校学生信仰教育活动辐射范围[2]。第二,教师可以应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服务平台积极获得最新新闻热点,将学习交流与休闲娱乐相结合,使课程更加多彩纷呈,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从而激发学生接受教育的主动性。第三,新媒体平台中的数据库系统随时可以升级,能够让学生不受区域限制地观看各地名师讲课,学生也可以搜索下载各大专业网站上各类高校所公开的信仰教育资料,并可以与各地师生探讨交流,为教学内容的拓展提供了更多便捷的途径,使教育更加符合当前职业院校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而为信仰教育的实施效果提供了保障。

1.2 增加了信仰教育主客体的沟通交流

在传统信仰教育条件下,很多大学生不愿向教育者倾诉,教师和学生存有沟通屏障,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伴随着新媒体互联网技术发展,手机微信、新浪微博、QQ等互联网新媒体五花八门。这类互动交流的网络媒体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也不再是单边沟通交流,反而拥有更多双重交流的机会。从总体上看,第一,以新媒体为依托的信息传播能够提供开放的传播空间。教师能通过新媒体服务平台推动线上协作和课余合作,完成线上课程的扩展,有利于学生接受。近年来全国各地高职院校同上一门“信仰大课”,学生掌握时事热点,增强了爱国精神,反映出新媒体的高速发展给高职院校增添了信仰教育的机遇。第二,新媒体传播具备群体化和虚拟性的特征,为传播双方提供了一个即时沟通的互联网平台,让信息参与者以一种虚拟身份沟通交流,无需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减轻了学生的抵触防范心理,让学生更期待开展信仰教育,从而更好地完成彼此之间的双向互动[3]。第三,教师能通过新媒体服务平台了解现阶段学生周围的环境,使课堂教学走进日常生活,采用有目的的教学方法,正确引导学生参加,在潜移默化中将信仰教育的被动吸收转化成内在营造。

1.3 提升了大学生在线教育学习的主体地位

青年大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强,在新媒体环境下学习可能变得更加主动。第一,新媒体服务平台能够实现信仰教育过程的角色转变。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主动甄选信息,而非被动地接受枯燥乏味、模糊不清的信息与内容,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其次,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学生能够随时掌握世界各地的行业新闻和时事热点,与同学、朋友沟通交流,表达自己的见解。并在学习中进行专业知识意见反馈、知识创造和再创作,持续提升自己的责任感和道德素养,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良好的习惯[4]。

2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信仰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2.1 信仰教育的观念更新不足

新媒体的高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的教育环境。大学生信仰教育应依据新媒体环境进行主动调节,但这种调节和优化需要以核心理念为出发点。尽管新媒体在快速发展,但有些高职院校未能及时调整工作教学理念,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主要表现便是对新媒体给学生信仰带来的影响准备不足,还没真正意识到新媒体已经成为影响学生信仰教育的重要渠道。有些高职院校对于新媒体对学生信仰教育提出的挑战和推动学生信仰教育的实效认识不到位。在新媒体环境下,学生独立获得信息的能力与日益强化的主体作用影响其自身观念的发展,而高职院校以学生为根本的教育理念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没有采取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对于他们的启发和指导重视程度不够。

2.2 信仰教育的教学方式灵活性不足

在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学习、沟通交流、接纳信息与思考的形式也随之出现了改变,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更加凸显。相对来说,高职院校仅仅秉承传统的教学策略,而没有应用多种教学方式和前沿的教学手段,无法保证学习效果。有一些教师重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但也只是增加了课堂教学信息的拓展,并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应有的作用,如灵活运用多媒体系统扩宽学生视野、完成课堂互动等。除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外,借助多媒体系统正确引导学生的力度不强,没有尽可能地占领新媒体的阵地,建立属于高校自己的信仰教学模式[5]。

2.3 忽视新媒体对各方教育力量的聚合能力

大学生信仰的形成和确立不但受学校内各种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社会发展、家庭成员、朋友伙伴等其他力量的影响。在新媒体环境下,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家庭、社会、同辈群体、网络社区等力量。可是,现阶段其他教育要素没有做到与学校教育要素的有效沟通,高职院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并没有融为一体,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缺乏统一的思路和规划,校内外没有相互融合,缺乏联系,社会和家庭没有很好地融入和参与学生信仰教育的全过程。

3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应对策略

3.1 全方位改善新媒体环境下信仰教育的教学策略

为有效应对新媒体给信仰教育带来的影响,高职院校务必顺应潮流,积极主动改革创新。首先,要转变教育意识,在意识到新媒体对信仰教育产生影响的前提下,要认清有益于信仰教育的影响因素,合理运用新媒体。更为重要的是,要高度重视新媒体在大学生信仰教育中的地位,重视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重视大学生的成长规律,指导学生深度思考、作出正确的选择。其次,要重视教学和引导紧密结合,着眼于新媒体环境下学生获取信息的内容,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理想信念,同时灵活运用新媒体,以学生感兴趣的各种素材对其进行信仰启发。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年学生应当明白为什么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最后,改善教学方式与方法。一方面,充分运用新媒体的优势,以智慧课堂、网络课程等教学方法扩展教学方式,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让教育越来越灵活。另一方面,要利用新媒体拓展信仰教育渠道,将信仰教育贯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3.2 以新媒体为依托构建联结式信仰教育系统

对学生实施信仰教育,要使各种教育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而不是完全独立的个体。在新媒体环境下,要不断加强各方的教育力量,建立以新媒体为依托的联结式信仰教育管理体系。有专家强调,大学生信仰教育务必搭建四维立体的教育方式管理体系。所谓四维立体的教学策略管理体系,便是在高度重视教育、改善教学策略、完成个化教育的前提下,提升社会发展教育,正确引导新时代青年踏入社会,形象生动地提升信仰教育,推进家庭教育,注重父母等家庭主要成员的行为影响,在潜移默化中体会信仰在生活和实践中的潜在教育。优化网络环境,改善互联网传播效果,强化阵地意识,打造形式生动、内容健康的互联网宣传平台,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传递便利和沟通直观的特点,提高信仰教育的效果。建立以新媒体为载体的联结式信仰教育管理体系,根据新媒体汇聚各方教育能量针对大学生信仰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不仅要充分发挥新媒体宣传策划的作用,还需要以新媒体为载体构建一个沟通平台,推动家庭、学校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促进大学生发展[6]。

3.3 提高教师与大学生的新媒体素养

新媒体背景下,全校师生的新媒体素质决定了信仰教育的效果。新媒体素养不仅仅是熟练操作新媒体的智能终端,还要具备应用新媒体获得、挑选、传送与信息处理的能力。新媒体打造了与真实世界平行的另一个世界,提高新媒体素养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确立区别两个世界的界线,帮助其在新媒体构造的信息世界里更有效地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从而降低不良信息的影响。对大学生展开信仰教育时,高校教师必须做到熟练运用新媒体开展教学活动,并且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筛选和甄别,从而提升信仰教育的有效性。学生也需要自觉提高自己的新媒体素养,在教师的引导下增强辨识能力,避免不良信息造成的消极影响。

3.4 创造积极向上的新媒体环境

新媒体环境是影响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重要因素。建立积极主动的新媒体环境是塑造大学生科学合理信仰的前提条件。随着新媒体的普及,每一个人都成了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新媒体传递的信息良莠不齐,必须提升网络安全管理,净化网络环境。提升网络安全管理,关键在于完善信息的管理方法。为此,高职院校要把握住网络传播节点,在网上形成更有力的社会正能量,对大学生的信仰塑造起到重要的作用。多方共同奋斗、协同配合,能给大学生的信仰教育营造更好的新媒体环境。

4 结语

高职院校信仰教育者要高度重视新媒体的作用,把它应用到信仰教育全过程,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新媒体技术运用能力,指导学生更好地融入新媒体环境,积极推进新知识和信仰管理体系,充分运用高职院校的教育能力和创新优势,推动大学生社会化和自我升华。

参考文献

[1]万丹丹,王久才.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機遇、挑战及对策[J].经济师,2021(5):192,194.

[2]孙红帅.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11):169-170.

[3]张俊霞.微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探析[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5):136-139

[4]顾亚男,王祥.即时通讯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挑战及对策[J].信仰教育研究,2019,35(6):132-137.

[5]刘珊珊.融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8):32-33.

[6]刘丽.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路径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1,37(3):135-139.

猜你喜欢

信仰教育新媒体高职院校
网络时代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探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