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缪建平:在数学的奥妙中,享受师者幸福

2023-06-19王梓霖

教育家 2023年20期
关键词:建平探究数学

王梓霖

买菜又用不着方程,学数学有什么用?在一些技术化的应试训练和部分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之下,枯燥无味似乎成了数学学科的代名词。不少孩子苦数学学习久矣,刷题刷到眼前的数字模糊成一团,还是很难换回理想的成绩。于是在高考填报志愿时,甚至会特意避开涉及数学的专业。即便是工作后,压力大时做的“噩梦”也常常与数学有关。不过,江苏省小学数学教师缪建平教过的孩子中,有类似困扰的并不多,一些人甚至自小就怀有一个宏大的理想——成为“儿童数学家”。

数学的外延与生活相等

缪建平读小学时,课本难度不高,大家的学习速度有所差异。那时,他的数学老师不知从哪儿买到了一本数学科普读物《算得快》,如果哪个孩子学得又快又好,就奖励给他阅读,下课后再收回去。不少孩子成为《算得快》的忠实读者,缪建平是其中最为痴迷的那一个,“原来还可以这样算,真是太神奇了”。为了多与书里的高商、杜小甫等小主人公“见面”,他学得更认真了,常常比其他同学做得更快更好。四五年级的缪建平自此爱上数学,也越来越崇拜数学老师。

对少年时期的缪建平来说,最亲近的“老师”还是母亲。母亲记性好、会数学,能写一手好字,最让他崇拜的还是心算能力。那时他常随母亲上街采买,猪肉7毛4一斤,无论买了什么斤两,卖家还在嘀咕的时候母亲就已经算好了。缪建平觉得不可思议:“怎么做到的呢?”母亲问他:“你看咱们买2斤3两。2斤是多少钱?3两呢?加起来是多少钱呀?”很多年后,做了小学数学老师的缪建平回想起来:“这不就是小学里的乘法分配律吗?”那时村里年底按工分算工资,忙不过来时,算盘打得很溜的母亲也总被喊去帮忙算账。生活里,大大小小的事情似乎总是离不开数学。母亲一贯的巧干让缪建平明白,凡事只要多动脑筋,坚持去干,总能收获别样的惊喜。

“数学教学要加强和生活的联系,要有趣、好玩,给人惊奇感。”中师毕业后,缪建平如愿成为一名数学教师。自入职起,他就抱定了这样的想法。在他看来,孩子之所以觉得数学抽象,学得被动,大多因为教学中不少教育者误解了数学的本质。一些数学教师误以为数学知识独立于实践活动之外,认为数学课要教给孩子们的是一套抽象的符号及运算规则,做什么都不如多讲几道习题、多练两张卷子来得实际。于是,孩子们在学习中容易生发出数学与生活的“间离感”。在享受数学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缪建平决意,至少要在自己的教学中做出一番改变。

早在20世纪90年代,缪建平就十分关注“活动教学”“生活数学”思想在中国数学界的传播。受这些教育理念和教学案例的启发,他将生活背景融入数学教学,带领学生探究羊吃草问题、测算旗杆高度……2001年起,缪建平更加专注研究“生活数学与探究性学习”“探究性游戏的设计与教学”,在课本知识外延伸、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领着孩子们开展富有游戏味、数学味、探究味、生活味、文化味的“小课题”,比如织造一扇纱窗要用多长的尼龙丝、一盘蚊香能燃多久、一个形状不规则的茶壶能装多少升水,怎样使用空调更省电,等等。

线上教学期间,孩子们整日面对电子屏幕,时常觉得眼睛疲劳。在缪建平的提示下,学生萌萌进行了一项基于数学实验的探究学习。研究主题是“成年人一分钟眨眼多少次算正常”,在發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解法后完成了一份“研究报告”——

思考这个问题时,我首先想到的是通过网络搜索答案。检索后,我知道了如下信息:正常情况下,成人眨眼的频率是15~20次/分钟,但在使用电脑或手机时,眨眼次数会明显减少,仅4~6次/分钟。

那么一个成年人1分钟到底眨眼多少次呢?我将开展这项研究的计划告诉家人,得到了全家的大力支持。我的第一个实验对象是妈妈,我一边用手机上的秒表计时,一边盯着妈妈的眼皮看。妈妈看我一直盯着她,显得很不自然……最终测得的数据是,她每分钟眨眼25次。接着,我又以爸爸作为实验对象,可能也是因为紧张,一分钟下来,他只眨眼了6次。同样两个成年人,数据也不可能相差这么大啊,这里面肯定有问题!后来才想明白,原来是我的实验没在“自然状态”下进行。

之后我心生一计,对他们说:“今天就这样吧,明天再做实验吧。”于是,家人们各忙各的。但我可没闲着,而是继续在旁边偷偷进行观察实验。这次测得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分钟的眨眼次数分别是15、17、17、18次,于是我利用计算器计算出家庭中四人平均每分钟的眨眼次数大概是16.8次。

“一颗糖豆”和“一串糖葫芦”

缪建平在意的一直是孩子们数学品质的发展。他给一年级孩子布置了一项“数字马拉松”的课外作业,要他们从1写到1000。如果谁能自己从1写到300就是数学大王,写到500就是超级大王,写到1000就是金牌超级大王。有些孩子基础好,但最多就会写100以内的数,往上就“寸步难行”,有人写到109时来问缪建平后面是什么,缪建平说他也不知道,要孩子自己去想。缪建平解释:“写到109时会卡壳,119时也不太熟悉,慢慢地到129、139……到后面会越写越快、越写越快乐。”完成了这项挑战的孩子往往觉得自己很有本事、很了不起。

在他看来,孩子们亲身经历一次生疑、释疑的过程,比老师告诉他们数个科学家的探究故事更有意义。“这其实很像数学的发展过程,人类从结绳记事到创造阿拉伯数字,经历了数百年,但孩子们可能几个星期就完成了这次探索。”缪建平还带孩子们做了一件好玩的事,他问:“你们有没有办法看看,到目前为止写的纸条有多长?”有位孩子写到了500,回去将A4纸裁成一条条粘起来,用卷尺拉出来一看,竟有6米多长,孩子的数学学习激情也因为一个个好玩的课程而被点燃。

缪建平认为,在孩子们主动探究、建构的过程中,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兴趣、信心、学习情感和学习态度。“小学阶段一定要让孩子觉得数学学习是丰富多彩的,要有助于他们持续发展。”缪建平笑道,“教一年我不敢保证,如果能教他们三年以上,我想,今后面对数学难题的折磨,他们也能抗得住。”

他常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而不满足于让孩子简单地学习某个知识。他不担心预设外的课堂生成,也从不介意“浪费”些时间,常常跳出某节课、某个知识点的传统框架,让孩子自发探究数学的规律,增强学习的兴趣。“我们是给孩子一颗糖豆,还是一串糖葫芦呢?”

一年级有节课是教孩子学“几十几”,一些孩子很快认识并掌握了相关内容,而后注意力开始分散,不时东张西望、窃窃私语。缪建平不动声色地调整了授课方式,拿出预设中的问题让孩子们“研究”。他问道:“我们学习了‘几十几,你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吗?比如34和37谁大?”有孩子答:“37大,因为7比4大,而十位上的数字是一样的。”“那么39与59、74与54呢?”缪建平追问。又有孩子作出回答,认为个位上数字相同,十位上数字大的则更大。孩子们用不太规范却合适的“数学术语”给出了答案,这让缪建平感到欣喜。他进一步发问:“100和97谁大,为什么?”有人答道:“当然是100大,因为三位数总是大于两位数的。”孩子们才刚刚学了唯一一个三位数100,就已经开始尝试总结规律。“不对,000不也是三位数吗?它为什么不比97大呢?”另一个孩子提出了反对。是啊,这是为什么?教室里陷入一阵沉默。几分钟后一个孩子想明白了:“不对!000看起来好像是三位数,其实它就是0,应该是一位数,有两个0是不要写的。”接下来,缪建平又留下了一道题给孩子们:200和197 哪个大,为什么?在疑惑、交流、争论中,一节课悄然结束,而孩子们的热情仍在持续。

20年前,缪建平提出要让学生做生活中的“数学家”,一度饱受质疑。“培养数学家?这不是好高骛远吗?”其实,缪建平想强调的是,要让孩子对数学现象充满好奇心,具有一双“数学慧眼”,有质疑意识,善于思考并坚持探索。虽然也曾因质疑而困擾,但如今缪建平确信自己的理念。他的坚定源自教育专著中的理论依据,源自成尚荣、邱学华等前辈的鼓励,源自华应龙、徐斌等同人的肯定,更源自孩子们的真实反馈。很多孩子毕业后还在跟缪建平保持联系,一位家长曾告诉他:“孩子越学越自信。初中数学老师说他跟别的学生不一样,总是追着问,虽然有时难以招架,但很喜欢他。”

写出来的名师

在日常工作中保持对教学的思考,是缪建平一直以来的习惯。求学时,读到苏霍姆林斯基对学生的跟踪研究,他深受触动。工作后,他格外珍惜学校提供的培训机会。1996年,缪建平被学校派到县里参加一次学习,主讲人是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尝试教学法”的提出者邱学华。邱学华先做了一场讲座,而后给老师们上了一节示范课。为了收获更多,缪建平拼命记录。回到家中,对照着讲座中涉及的理论逐个片段地分析这节课,形成文字后又誊写了一遍,完成了一篇课堂教学赏析。缪建平将文章寄给邱学华,向他请教自己的理解是否准确。邱学华看到后既感动又讶异,特意向当地教育局问起缪建平:“这个人你们认识吗?”而那时,缪建平还是个籍籍无名的普通教师。邱学华将收到的文章推荐给杂志,这成了缪建平早期发表的文章之一。

前十几年,缪建平的工作单位是一所渔村小学,与城市学校的同行相比,他很少有机会参加各类教学比赛。缪建平想追赶优秀师兄和朋友的脚步,决定通过教育写作来进行自我提升。他细心留意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观察孩子们的课堂表现,撰写了一篇篇教学日记。他持续为笔记本编号,从1到120,到现在单是留在纸面上的文字就已经有120本。随着文章越写越好,发表的越来越多,他也确实完成了自我蜕变。

写得最多的那几年,缪建平一个月可以拿到两三本省级教育期刊的用稿通知。有人认为他不务正业,不好好教课,不好好管学生。实际上,在1~6年级的几轮教学循环中,缪建平积攒了大量案例。他将看似琐碎的日常串联起来,运用学与教的理论加以分析,总结出适合不同年级的“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设计,如“我们创造一个村庄”“捆地球的绳子”;创编了上百个激发孩子数学学习兴趣的思维游戏,如“请您点菜”“象棋盘上比功夫”。

缪建平不仅自己写,还带着孩子们一起写。他认为,思而不写则懒,探而不写则庸。早在2001年,缪建平就在组织“生活数学探究月”的实践活动中,鼓励孩子们撰写数学日记、数学小论文。那一年,《小学生数学报》第一次发表学生主笔的数学小论文,刊发的就是“生活数学探究月”里学生良良撰写的《一盒粉笔有多少立方分米》。前些年,他基于调研和自身实际撰写了《我们欠孩子真正的数学阅读》一文,更为认真地总结了以读促学的经验,由此最终形成了读有悟、玩有乐、探有思、写有得的“四学课程”体系。

如今身为校长的缪建平,依然爱和孩子们待在一起。除了自己教课,他时常进入不同学科的课堂听课。若是发现老师的教学不合规律,还会一时技痒,现身示范。道从心,术从简。缪建平仍行进在认识教学、迭代方法的道路上,在与师生同行的时光里,续写自己的教育故事。

猜你喜欢

建平探究数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Ideology Manipulation Reflected in the Translation of Selected Works of Mao Zedong
影像站等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