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学生”的荣耀与困境

2023-06-19陈静静

教育家 2023年20期
关键词:荣耀心态人生

陈静静

一提到“好学生”,很多人会脑补出埋头苦读、听话懂事、极为自律、绝不逾矩的形象。很多“好学生”深谙学校“生存法则”,知道如何博得老师的喜爱,如何得到更多的机会,如何奔向更好的前途。他们在学校中如鱼得水,也被老师、家长和同学赋予高期待,并逐渐习惯了“众星捧月”的荣耀感和自豪感。慢慢地,“好学生”变成了一种思维定式、一种心态格局、一种人生设定,这就是所谓的“好学生心态”。

好学生心态:光环之下的“双刃剑”

“好学生心态”会带来荣誉和机会,也可能成为人生的枷锁。有这种心态的学生非常重视外在的评价,将其作为自身行动的准则,并为此不断地自我克制、自我压抑,以获得表扬、奖励。面对教师、家长等“权威角色”,他们多表现出尊重、顺从甚至讨好的态度和行为。面对学习上能和自己媲美的同龄人,则往往将其看作竞争对手,并不断进行各个方面的攀比。面对学习成绩不如自己的同龄人,他们往往会有一种隐秘的优越感。在他们的世界中,有数不清的排行榜,学习成绩是一切事务的核心,他们拼尽全力“内卷”,希望能够从竞争中取胜。

在优胜劣汰的环境中,“好学生”往往更具话语权,也经常获得各种资源和表扬,多少有点“高人一等”的“傲娇”。不愿与平庸者为伍,不愿为不值得的事情浪费时间,对于他们而言,每分钟都是珍贵的,他们寻求每分钟的获得感。

在他人看来,“好学生”是战无不胜的“战神”和“学霸”,有着令人羡慕的光环。或许只有“好学生”自己才知道,他们的世界是摇摇欲坠的,他们努力维护自己的完美人设,希望保持“大满贯战绩”。但“好学生”的世界注定充满了挑战,因为他们往往会进入所谓的“重点班级”“重点学校”“重点大学”,与更多高手实力对决,但最终取胜的毕竟只是其中的更少数人。“好学生”遇到的挑战越来越大,而决定权和评价权并没有掌握在自己手里,因此,那些自信和荣耀往往是虚妄和脆弱的。

竞争与内卷:“好学生”的“虚假学习”

学习成绩是“好学生”的法宝。即使取得了相同成绩,由于学习动机和学习历程的不同,学生的学习有着本质区别。有的学生充满内在探究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解决自己的真实困惑,获得真实的意义和价值,走上了深度学习的路径。而对部分学生来说,“虚假学习”和“浅表学习”往往是常态。学习对他们而言,不是出于发自内心的喜爱,不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不是与他人对话交流的机会,而是一种获得更好机会、更大平台、更高评价、更高阶人生的手段和工具。

我曾经采访过一位“学霸”,他自称“卷王”,所有学科的成绩都名列前茅。但当我问他是否真的喜欢这些学科时,他冷冷一笑,说:“我不但不喜欢,而且很讨厌,但只有卷过所有人,我才能选自己最想选的专业。‘卷不过是为了获得选择权。”

追求表面成绩,而对学习本身缺乏兴趣的“好学生”并非少数。他们非常努力地学习,把很多时间花在他们不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上。在他们看来,“学习”是获得社会资源的敲门砖,好成绩—好大学—好工作—好人生的链条是一环扣一环的,这根链条承载的是他们整个人生的赌注,只能赢、不能输,赢了就可以获得社会分配的红利,输了就是自己所有付出的成本沉没,这对于极为关注自身“利益得失”的“好学生”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有着“好学生心态”的人既容易走上人生巅峰,也容易陷入人生绝境。他们早已经放弃了那些所谓“平凡普通”的人生选择,他们给自己定义的成功之路极为狭窄。不登上顶峰绝不罢休的心态更容易让他们获得更高的成就,但也会造成“输不起”的脆弱感,当他们触碰到自己的能力极限时,曾经的自信很可能会瞬间崩塌。

很多网友将自己描述为“好学生心态受害者”,通过他们的自述,我们能够看到这些“好学生”在遇到更强劲的对手或者更具挑战性的困难,感到力不从心时,往往很难放下优越感去求助他人,也不能原谅自己的“无能”和“错误”,不能接受自己屈居人下的生活和状态,于是抑郁、焦虑等各种精神问题随之而来。他们所拥有的所有辉煌和荣誉,同时也是自己的桎梏和牢笼。“好学生心态受害者”内心的痛苦无人诉说,也无人能懂。

“好学生心态受害者”面临的最大困境在于,他们永不满足,他们希望持续卓越、永远优秀,但要做到这一点几乎是不可能的。

孔乙己文学:“好学生”自我信念的紊亂与迷失

“好学生”本来是天之骄子,获得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明明在各方面受益良多,为什么会认为自己是“好学生心态受害者”呢?在很多“好学生”看来,他们的优秀是可以持续的,也应该得到持续的优待。到了新的学校,应该仍然是优胜者;进入人才市场,应该是“大厂”争抢的对象;入职以后,应该迅速成为中高层,掌握决策权和话语权。

然而,人生并不存在这样美好的惯性,很多“好学生”到了重点高中以后发现自己和其他人的差距很大,一些“小镇做题家”到了“985”等顶尖大学以后发现与很多同学相比,自己不但学术平平,而且缺少兴趣和才艺。在高手如林的环境里,他们忽然失去了引以为傲的资本。而在“北上广深”的人才市场上,手握高学历的求职者比比皆是,自己只是其中“渺小的一粒沙”,要挤进越来越短的录用名单,机会是如此的渺茫。好不容易进入了一个差强人意的职场,还有可能发现自己不过是平平常常的“螺丝钉”,在日复一日烦琐的工作中成为“打工人”和“社畜”。

对此,一些“好学生”往往是难以接受的,他们既往荣耀的光芒逐渐熄灭,“好学生”等于“好人生”的人生信条轰然崩溃。他们依然用“认认真真做题,老老实实听话”的方式去工作,却得不到满意的成绩。他们最终发现,原来时代不同、场景不同,评价标准已经悄然改变,那些曾深谙其道的生存法则已然失效。于是,曾经的信念幻灭了,未来的路也变得模糊不清,腿脚变得无力,慢慢在人潮中掉队。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笔下“百无一用”书生形象的典型代表,他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读书人数量较少,与普通劳动者相比,孔乙己作为读书人的身份是非常独特的。当今,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在大中城市,受过高等教育几乎成为劳动力市场的最低门槛,“好学生”曾经引以为傲的学历似乎也越来越“贬值”,但一些“好学生”的身段还是很难放下的,他们的职业期待往往是“白领骨干精英”“大厂的offer”“考编考公”,但往往没有机会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

“好学生”曾经设想的顺风顺水的美好人生难以兑现,自然产生了一种“受骗”的感觉,那么多年的克制、忍耐、付出、坚持,最終的结果与自己的预期之间落差巨大,自然会产生一种“受害”的感觉。“好好学习,隐忍克制,放弃休闲娱乐,期待有一天能够出人头地”的价值观在现实中紊乱。未来路在何方,如何继续维持光辉荣耀的“人设”,是选择继续做“穿长衫”的“孔乙己”,还是踏踏实实从“泥腿子”做起,这是摆在所有“好学生”面前的选择,对“好学生”来说这个选择是极为艰难的。

教育悖论:“好学生”是否实现了社会期待

“好学生”是由教育培养和评选出来的。由于学习成绩的不同,学生被有意无意地进行了区分,少数学习成绩优秀、各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被划归为“好学生”,这些学生通过层层选拔成为“精英”,而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平平,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他们被划入“普通学生”“困难学生”的行列,并逐渐被分流。

在某种程度上,在以“成绩论英雄”的教育评价和筛选制度造就了“好学生”的传奇,也埋下了“好学生心态受害者”的祸根。教育系统为这些“好学生”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和资源,但许多“好学生”却认为自己是“受害者”。我们需要反思这种培养和选拔制度的问题到底在哪里。

教育中的竞争机制、高利害的选拔机制,在实现培养、选拔人才等目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学习困难的学生经常在学业竞争中失败,认为自己智商不高、技不如人,对自己失去信心,一蹶不振,过早地放弃学业、逃避教育。而一些看似在学业竞争中取胜的“好学生”,他们的状态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美好,他们看到了学业失败所带来的屈辱与绝望,但是在层层选拔、不断竞争的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地遭遇困境。在与更强劲的对手较量的过程中,他们难免会品尝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苦涩。竞争和选拔淘汰了许多“学习的失败者”,而“好学生”也可能在人生的大考中失利。如果对于“学困生”和“好学生”来说,教育带来了同样的人生失败的阴影,那么是不是需要我们进行认真反思呢?

未来愿景:独特的、闪亮的人生之路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人的自信、挖掘人的潜能、启迪人生智慧,为每个人的心灵种上幸福美好的种子,让他们在“人之初”就感受到安全、温暖、平等和幸福。虽然每个人的爱好、特长、性格有所差异,但这种差异不是被区分的理由,而是真正的独特性之体现。在这样的教育理想中,学生不会因为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就被冷遇,也不会因为学习成绩暂时领先而故步自封,更不会因为“好学生”或“学困生”的标签而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平等的学习权、平等的话语权、平等的发展机会,这是教育应该努力保障的。

教育公平的道路还任重道远。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与方法、迭代评价和选拔机制,让孩子们不再被“学困生”“好学生”的心态所困扰,让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人生价值,让每个人都有闪亮人生的可能性。这是育人价值的体现。

同时,教育中的利益相关者都需要保持一份淡然和清醒。如果过度追求功利目的,失去了对教育的本心,失去了人生真正意义的判断,那么无论过程中多么辉煌和荣耀,都不过是表面繁华,最终仍然会归于失败。

真正的“好学生”不是只想着自己个人得失和排名,而是要开阔视野,放开眼光,眼中看得见他人,心中装得下世界。不过分攀比、不过度内耗、不拘泥于自己的生活,不计较每天的优劣得失,世界才会变得开阔。真正的“好人生”并非财富地位的加持,而是丰富的人生经历和体验——去追求学习真正的快乐,去体会生活真正的美好,去珍视世界的多元,去发现人生的真正价值。

人与人原本就是命运共同体,血脉相连、荣辱与共。走出“小我”的荣耀与困境,融入“大我”的探索与发现,才能真正体会生命的美好。

猜你喜欢

荣耀心态人生
荣耀
荣耀
荣耀Play 4 Pro LOGO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还是“看掐架”心态
像风一样穿过,荣耀又落寞
独一无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