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文化视角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文明礼仪养成的策略

2023-06-18朱天举

新课程·上旬 2023年1期
关键词:文明礼仪管理者校园文化

朱天举

校园文化建设是校园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学生群体正是校园文化建设所面向的重点群体。一般而言,在校园文化视角下,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应当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实践层面的校园文化活动;二是理念层面上的文明礼仪引导。本文阐述了校园文化的内容与特性,分析了小学阶段文明礼仪的主要内容、现状、培养意义以及养成策略。

在文明礼仪的培养过程中,教学管理者一方面需要关注文明礼仪的培养对小学阶段学生群体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还需要关注学生对文明礼仪的认知和自我调整意识。换言之,在开展文明礼仪培养活动时,学生不仅需要通过参与校园活动和教学工作者的指导形成正确的行为和认知,还需要从根本上形塑自身的观念,即自发自觉地进行文明礼仪的养成,将其内化成为个人的行动自觉。

一、校园文化的内容与特性

(一)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

一般而言,校园文化涵盖了校园建设在精神、制度、环境以及行为四个方面的内容。从制度层面来看,校园文化贯穿学校领导、教师队伍以及学生三个主要群体之中,主要从校园中主体人群的精神面貌中得到体现;从环境层面来看,校园文化建设并非单指精神理念上的内容,还包含了校园实体环境对于人精神面貌的影响;从精神层面来看,校园文化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内容,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体现;从行为层面来看,校园文化往往从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举止与言谈中得以体现。更重要的是,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作为教育引导者,往往会对学生的言行举止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学校管理者应当从这四个方面入手。

(二)校园文化的特性

1.互动性

校园文化具备高度的互动性,原因在于校园文化本身就是通过校园中人的互动而形成的。校园中的管理者、教学者和学生群体,他们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是催生校园文化、形成校园氛围的重要助力。换言之,要想分析校园文化的形态与状态,就可以从校园中人的互动行为中窥见一二。

2.渗透性

校园文化的渗透性通常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校园文化渗透在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会对校园中的管理、教学、人际交往以及学习活动产生影响;另一方面,还体现在校园文化对人的影响上。从某种程度来说,校园文化的形成源于人的互动,又会对人的行为进行渗透,从而产生深刻的影响。

3.传承性

校园文化的传承性得益于文化本身就具备传承的特质。换言之,校园文化往往能够成为一所学校的精神符号。学校作为校园文化的发源地和载体,能够容纳和积淀多元、深厚、丰富的校园文化内容,而校园文化正是在学校这个场景中不断形成、更新的,进而实现延续。

二、小学阶段文明礼仪的主要内容

(一)仪容仪表

小学阶段的文明礼仪教育中,仪容仪表是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一般而言,仪容仪表主要关注学生群体在着装和卫生这两个方面的表现。在校园中,学生需要依照学校规定穿着校服,同时保持个人外在的干净和整洁。事实上,学生群体的仪容仪表也是校园卫生环境建设的重要方面。

(二)举止谈吐

学生的仪容仪表和举止谈吐,共同构成了学生文明礼仪的外在体现。显然,举止谈吐的培养难度远远超过仪容仪表的形成过程。原因在于举止谈吐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文明礼仪的意识,同时也与学生本身的知识积淀和文化底蕴息息相关。

(三)人际交往

学生个人的文明礼仪修养,往往还能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得到直接体现。譬如,学生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是否注重使用礼貌用语展开交谈;再如,学生在与他人相处过程中,是否重视他人的感受,能否尊重他人、平和待人。这些都是学生文明礼仪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重要体现。

(四)道德品质

相较于仪容仪表、举止谈吐以及人际交往而言,道德品质更加强调学生群体文明礼仪的内化,而道德品质与文明礼仪的外在展现亦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學生的道德品质会影响他们在举止谈吐和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表现;另一方面,学生在与他人交往和互动时,也能够吸收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元素,并将其内化为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现状与培养意义

(一)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现状

1.校园文化氛围有待增强

从当前的小学生文明礼仪培养状况来看,校园文化的建设氛围还有待加强。一方面,当前的校园文化建设渗透性不高,仅仅停留在理念建设层面,却未真正落实到实践之中;另一方面,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感染力不足,校园管理者所设计和开展的文化建设活动与学生群体的偏好和需求不匹配,无法真正调动学生群体的积极性。

2.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实践性

在当前的文明礼仪培养过程中,教师并未将文明礼仪的培养真正视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由此,学生的文明礼仪培养缺乏落脚点,他们也并未真正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设活动中。这是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文明礼仪培养缺乏实践性的重要体现。

3.校园环境管理亟待优化

校园环境的管理通常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校园卫生环境管理;二是校园人文环境建设。事实上,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与学生的文明礼仪培养内容是一一对应的。校园卫生环境管理会影响学生群体对于自身卫生的管理和调整;而人文环境建设则会对学生群体的行为举止和人际交往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4.学生精神面貌有待提升

归根结底,学生的文明礼仪培养成果会在精神面貌上得到集中体现,而当前学生群体的文明礼仪培养过程还存在许多不足,他们的精神面貌自然无法得到良好展现。事实上,学校管理者在推进文明礼仪培养时,也可以从学生群体的精神面貌入手,找到校园文化建设与文明礼仪培养的突破口。

(二)学生文明礼仪的培养意义

1.深化校园文化建设价值

在校园文化视角下,开展学生文明礼仪培养能够实现校园文化建设价值的深化。原因在于,学生文明礼仪的培养不仅属于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与我国教育事业建设息息相关。由此可见,文明礼仪的培养正是将校园文化建设与教育事业建设紧密结合,实现两者的高度融合。

2.助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通过分析文明礼仪培养的内容与要求,可以发现其主要关注学生群体在精神层面的成长与发展。教学管理者在开展学生教育和引导时,不仅需要关注他们在知识方面的积累和成长,还应当重视他们在个人品德、价值观念等精神层面的提升,从而实现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

3.顺应教育事业育人要求

事实上,开展文明礼仪的培养,就是真正将教育事业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通过文明礼仪的养成将人才培养过程落到实处。显然,这与新时代我国的教育事业建设是高度相关的,文明礼仪的培养正是对教育事业育人要求的充分顺应。

四、校园文化视角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策略

(一)以育人为主要导向,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在校园文化视角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文明礼仪的培养,首先应当从现阶段的育人要求出发,将育人作为开展文明礼仪培养的基本导向,从而营造相应的校园文化氛围。以育人作为主要导向,就要求学校管理者真正关注现阶段学生群体在文明礼仪方面的培养需求。换言之,文明礼仪所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教师若是将其中所有的内容作为小学阶段的培养要求,难免会使现阶段的文明礼仪培养与实际的学生需求产生脱节,从而使文明礼仪的培养成效大打折扣。譬如,在人际交往的引导过程中,小学生应当注重自身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所保持的基本礼貌、尊重和谦卑。简而言之,现阶段的学生群体在人际交往中應当以“真诚”为主,而不是将“人情世故”作为小学阶段的人际交往方向。

(二)以实践为主要手段,开展文明礼仪活动

文明礼仪的养成不能仅仅停留在理念层面,而是应当深入实践之中,从实践过程中挖掘文明礼仪的培养基点,以实践活动充实文明礼仪的培养过程。因此,在培养学生文明礼仪时,校园管理者可以根据现有的教育条件,开展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活动。譬如,管理者可以要求各班班主任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文明礼仪主题班会或其他活动,并在活动结束后整合相应的活动成果,可以是报告、图片、视频等不同形式,并提交至管理者处进行存档和评估,从中选择可行性最高的主题活动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推广和实践。由此,从班级实践到全校推广,文明礼仪的培养经过就是全校师生共同实践、合力推进的校园主题活动,校园文明礼仪之风得以形成。

(三)以制度为培养基础,丰富文明礼仪内涵

从校园文化建设角度来看,规章制度与校园文化是两个相对的概念。规章制度是由校园管理者通过基本的分析和研究,共同商讨出的一套可行的校园管理方案,其具备一定的强制性和客观性;而校园文化则具备了高度的流动性和灵活性,其更加依赖于校园中不同主体的自我意识和个人约束。更重要的是,文明礼仪的养成正是建立在校园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因此,在进行学生文明礼仪的培养时,教师应当以校园制度为培养基础,从而丰富学生文明礼仪的内涵,筑牢校园文化的建设基础。譬如,“穿着校服、佩戴校章”是校园规章制度中的基本内容与要求,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应从文明礼仪这一层面对学生作出进一步的引导,即引导学生保持校服的干净整洁和穿戴整齐。

(四)以互动为主要形式,窥见文明礼仪的培养 漏洞

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益完善的过程。因此,在培养学生文明礼仪时,校园管理者应当不断提高对于校园文化氛围变化的敏锐度。譬如,校园管理者可以对学生群体之间的交往,也可以对学生与教师或校园中其他主体的互动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窥见文明礼仪的培养漏洞。一方面,这是因为互动本身就是一个高度外化的过程,能够最大限度地展现学生文明礼仪的培养成效;另一方面,学生与他人的互动过程通常是即兴的,学生的第一反应往往更为真实,这更有利于教学管理者发现文明礼仪培养的不足之处与突破要点。归根结底,教学管理者在培养学生文明礼仪时,应当对学生群体保持持续性、长期性的观察,这是确保校园文化建设成效、学生文明礼仪培养质量的关键。

(五)开展家校合作育人,全方位培养文明礼仪

家校共育模式开展的一大难点就是双向沟通渠道上存在缺陷,教师需要着力拓宽家庭和学校双向沟通渠道,让家长能够实时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教师也能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情况。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如组建微信群或QQ群,平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情况在群里与家长进行实时沟通,这样家长也能在远程模式下监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此外,教师也可以多多在群内发布一些培养文明礼仪的相关推文或公众号,让家长在空闲时间了解;同时也可以在群内定期开一些直播课,让家长积极参与听讲活动,了解一些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具体知识。因为班级内的学生众多且性格各异,教师在进行文明礼仪知识的普及时不一定会面面俱到,所以家长也可以在班级群内给教师提一些培养孩子的针对性建议,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建议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只有教师与家长形成良性的双向互动,才能推进家校共育进程的发展。

总而言之,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教学管理者应当将学生群体文明礼仪的养成作为主体方向,以学生文明礼仪的培养推进校园文化的高质量发展。除此之外,在小学阶段的文明礼仪培养过程中,教学管理者既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又应当注重对学生观念的形塑和意识的培养,兼顾学生在价值观念和言行举止上的共同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学校)

编辑:陈鲜艳

猜你喜欢

文明礼仪管理者校园文化
提倡文明礼仪 弘扬社会公德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
文明礼仪的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