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娃”现象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2023-06-18刘朵

新课程·上旬 2023年1期
关键词:鸡娃家校现象

刘朵

从“鸡娃”现象的概念出发,以大连市3所小学的调研数据为基础,描述“鸡娃”现象的现状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提出减少“鸡娃”现象、规避其负面教育效果的对策:通过心理干预改善家长的教育焦虑;优化学校托管教育内容;改变家校合作策略。

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满足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发展要求,是小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共识。但奔走于课后班的小学生身心疲惫,家长们却热衷于“鸡娃”。“鸡娃”是一种怎样的教育现象?受哪些因素影响?如何改变“鸡娃”的负面教育后果?本文以大连市3所小学的学生家长和教师为研究对象,了解“鸡娃”现象并探讨其影响因素,通过小学班主任的教育教学实践探索改善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策略。

一、“雞娃”现象概述

(一)“鸡娃”现象的概念

我国研究者认为,家长教育焦虑情绪引发的过激教育行为、“过度安排或超前拔高”的教育模式及父母为了孩子学业水平提升不断为其安排学习活动都是“鸡娃”的表现;“鸡娃”对受教育者心理造成巨大的不良影响,也对家庭和学校教育产生负面影响,但“鸡娃”对学生学业水平提高有帮助。本文将“鸡娃”界定为:由于教育焦虑引发的家长使孩子接受过度学习和培训,消耗家长时间、精力和金钱的教育行为。“鸡娃”现象是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动态化过程和结果。“鸡娃”的教育效果研究结论不一致,对其教育价值的探讨仍在继续。

(二)“鸡娃”现象表现

本文以大连市3所小学的600名学生及其家长和学校教师作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进行“鸡娃”现象表现的调研。选择《小学生家长教育焦虑问卷》进行家长教育焦虑情况调查,结果显示n=365;n焦虑值>2.30=317,说明86.85%的家长存在教育焦虑;访谈发现有75.12%的家长每天花费5小时以上的时间用以陪伴孩子补课或辅导孩子学习,72.31%的家长在孩子教育上的金钱花费超过家庭总收入的20%,70.98%的家长感到教育孩子十分疲惫。可见,大连市3所小学的学生家长教育焦虑普遍存在,“鸡娃”行为表现明显。

(三)“鸡娃”的教育效果

根据访谈结果整理出300名被“鸡”小学生,采用儿童焦虑问卷(SAS)和儿童抑郁问卷(CDI)进行测量,随机选择300名小学生作为对照组。整理数据发现,被“鸡”小学生的焦虑和抑郁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sig=0.0032<0.05)。进行家长和教师访谈了解“鸡娃”的教育效果,15名教师中有8人反映“鸡娃”使学生厌学、同伴关系不良;6人描述学生自大、骄傲、不认真听课;15名家长中有12人报告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消极和对抗行为,亲子关系不良,孩子学业成绩水平上升不明显。这说明,“鸡娃”有一定的教育价值,但并未完全达到家长预期,多显示为负面教育效果。

二、“鸡娃”现象的影响因素分析

思考如何规避“鸡娃”现象,或使其教育效果有所改善,就需要确定是哪些因素导致了该现象。根据调研访谈和实际教学观察,采用AHP分析法构建3因素22个因子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评价法构建评价矩阵,并进行权重指标检验,单层一致性检验结果W1=0.385>W2=0.363>W3=0.359,3因素都对“鸡娃”现象的产生有影响,总层一致性检验结果(见图1)显示22个因子中有9个影响力较大,结合对家长和教师的访谈内容,对“鸡娃”现象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

(一)家长自身层面

因素1,家长自身,权重检验系数为0.385,是对“鸡娃”现象影响程度最大的。其中家长责任意识、家长对教育的认知、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家庭教育模式因子的权重系数都大于0.4,说明家长自身特征影响“鸡娃”现象的产生。访谈结果辅助说明了家长自身因素是“鸡娃”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

首先,家长责任意识下教育行为归因存在问题。许多家长认为“鸡娃”是“对孩子负责”的表现,这种归因方式使得他们为了避免教育失败努力“鸡娃”。其次,家长教育的认知范围狭窄。大多数“鸡娃”的家长都认为教育的成果主要表现为孩子的学习成绩或者技能水平的提升,将辅导孩子学习、给孩子报班作为教育的主要方式,忽视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再次,家长的主观期待强烈。“鸡娃”的家长通常希望孩子考上好的初中,这样有较大可能性进入好的高中,以后能考上重点大学。为了实现这些主观期待,他们必然采用“鸡娃”的方式,让孩子的成绩“脱颖而出”。最后,家庭教育不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鸡娃”的父母大多对孩子的发展有明确的规划或目标,但却很少征求孩子的意见,孩子的主体地位被剥夺,沦为了实现教育目标的“工具人”。

(二)学校教育层面

因素2,学校教育,权重检验系数为0.363。其中学校教育内容、学校对学生学业水平和素质发展的要求因子权重系数大于0.4,说明学校教育特征影响“鸡娃”现象的产生,访谈结果也辅助说明学校教育因素是“鸡娃”现象形成的原因之一。

首先,学校教育内容偏重于基础学科。从学校课程安排来看,小学1~3年级平均每周只安排2节体育课、1节美术课和1节音乐课,音体美课程内容并不包含舞蹈、声乐、特定体育项目等,面向学生整体的普遍教学内容很难满足学生的特长发展要求。其次,学生发展考察指标单一。大多数学校仅从日常表现判断学生是否存在“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对音、体、美等能力水平几乎没有明确的考察指标,这就导致大量的家长忽视学生身心发展的诉求,只重视学习成绩,为了提高学习成绩走上了“鸡娃”的道路,有些家长则在不明确孩子审美能力发展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孩子提升音、体、美等艺术能力水平而去“鸡娃”。

(三)家校合作层面

因素3,家校合作,权重检验系数为0.359,其中家校合作内容、家校合作方式、教师与家长交流因子权重系数大于0.4,说明家校合作情况影响“鸡娃”现象的产生,访谈结果也辅助证实了这一结论。

首先,家校合作的内容不够具体。学生发展的具体目标和学校及家长的具体责任不明确,导致家长和学校存在教育的信息差。对于家长而言,“鸡娃”不过是履行教育责任;对于学校而言,“鸡娃”是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表现。其次,家校合作的方式较为刻板。开家长会、建立家长委员会、要求家长通过线上和线下课程学习如何教育孩子,并未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融合。很少有家校合作方式能够使家长重视并认同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价值,评价孩子是否“优秀”的主要标准仍旧是学业水平或者大赛拿奖、展示个人技能等,家长为了使孩子“优秀”选择去“鸡娃”。最后,教师与家长交流的主动性不足,且不够深入。大部分家长不了解学校教育目标和具体任务,只是盲目地按照自己的期待或标准进行教育,产生了不当的态度和认知以及过激的教育行为。

三、对策实践及效果

(一)缓解家长教育焦虑能够实现正面“鸡娃”

认知心理学认为个体认知偏差是焦虑的主要来源。本文也发现“鸡娃”现象的重要影响因素是家长个人特征。焦虑理论不仅支持了这一结论,也为解决“鸡娃”现象导致的负面教育问题提供了思路,使家长能够合理认知孩子发展和教育的客观情况,缓解教育焦虑,实现正面“鸡娃”。

笔者以执教班级为实践对象,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模式,请教育焦虑较为严重的家长记录“鸡娃”时自己的心情以及具体的想法,组成5人一组的交流会,由学校心理教师组织家长每周进行线上交流和讨论。经过4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参与交流会的15名家长教育焦虑有所缓解,他们的交流内容中越来越多地提到孩子的性格、自理能力等方面;有8名家长明确减少了孩子补课班的课时数,5名家长提到“尽自己所能,不去强求孩子”,有7名家长表示自己“心情更好”“与孩子交流更容易”。可见通过调节家长心理,家长教育焦虑有所减轻,他们的责任意识、教育认知和教育行为都有所改变,“鸡娃”不再是家长对孩子强制性安排补课或补习,而是成为他们共同努力发展的过程。

(二)优化课后托管内容明确学校教育效果能够减少“鸡娃”行为

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标准与家长的认知和学生的具体发展需要存在差别,这并不意味着学校教育对学生发展而言是“效果有限”,而是需要优化学校教学内容,使家长明确并认同学校教育的效果,从而减少“鸡娃”行为。

在本校教师的协作下,以笔者执教班级作为试点,进行课后托管内容的优化:对基础学科水平尚未达到教育标准的学生继续进行一般托管教学,对有特长发展要求的学生进行分组,实施体能提升、声乐练习、书法绘画练习、舞蹈基本功练习等托管教学。当家长得知学生在校已经进行了此类练习和学习之后,有20名家长取消了学生的课外班,有17名家长表示课后辅导的压力明显减轻。课后托管内容优化试点试行期间,其他班级家长也纷纷要求学校进行托管内容优化,提出“学校可以上课就不用去外面上课”。可见,家长是认同学校教育效果的,为学生创设符合其多样化发展的教育环境并明确教育效果,家长就能够减少“鸡娃”的行为。

(三)改变家校合作策略能够促进“双减”政策落实

小学教育的根本目标细化到个体层面,就是要从客观的角度明确学生的发展目标、满足发展需要并且科学合理地评价家校合作的教育效果。这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家校合作策略也应有所改变。

笔者就改变家校合作策略进行以下实践。首先,将以往大班开家长会改为按照学生学业水平、性格特征和发展需求分组的小型家长会,在家长会上采用家长先发言提要求、教师对照学生在校表现提建议的模式,明确了教育责任。其次,改变“解决问题”为核心的教师与家长交流状态,以“满足需要”作为交流的主题,通过沟通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学校也了解了家长的教育能力及对学校的期待,尤其使家长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情况,提出教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期待以及对家庭教育的期待,明确家校合作的具体内容。最后,对个别存在问题的孩子,寻求学校心理教师的参与和帮助,实现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共同交流,发现问题所在并提出解决方案,明确家校合作的效果。本班家长对以上家校合作策略表示非常赞同并且积极配合,对学生发展目标、学校教育责任和自身教育责任及能力有了明确的认识。

四、結论

实践证明,通过心理干预的方式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优化学校托管教育内容、改变家校合作策略能够应对“鸡娃”的不利后果。学校作为义务教育的实施者,有必要利用教育资源帮助学生家长解决教育问题;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不囿于教室,积极同家长沟通合作,去寻求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教育方法,这也是展示基础教育价值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耿羽.莫比乌斯环:“鸡娃群”与教育焦虑[J].中国青年研究,2021(11):80-87.

[2]白萌.全民鸡娃,逃不出“高筛选”这个局[J].当代工人,2019(6):12-14.

[3]李怡璇.“鸡娃”热背景下学前幼儿家长选择幼儿培训机构的调查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1(11):77-80.

[4]黄雪晴.焦虑的“鸡娃”:义解、衍生及其他[J].学语文,2021(9):89-90.

(作者单位:1.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湾里小学)

编辑:曾彦慧

猜你喜欢

鸡娃家校现象
网络流行语“鸡娃”探析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鸡娃”教育:一场面向学生的残酷“内卷”
制造鸡娃
猜谜语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