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阅读润泽心灵
2023-06-18潘静倩
潘静倩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不仅能让学生多角度理解和感悟文本,还能润泽学生的心灵,使其从阅读中获得启迪,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思想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为确保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教师要重视德育的渗透。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具有文质兼美、人文性强的特点,是进行德育的有效载体。教师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发掘其中的德育元素,将德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一边阅读学习课文,一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深刻内涵,进而获得启发和感悟,获得思想、情感、认知方面的升华,逐渐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养,拥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小学语文教材中融入了很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向学生呈现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编者非常注重学问和道德的统一。通过学习这些课文,学生可以一边学习知识,一边获得思想启迪。毋庸置疑,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良好素材,教师通过带领学生认真阅读经典篇目,有助于提高德育成效。例如,学习《珍珠鸟》时,通过认真阅读和品味,相信学生可以关注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在今后的生活中努力促进动物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学生能够理解其中的家国情怀,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
(二)阅读让德育渗透更有效
从阅读和德育的关系这一角度而言,阅读可以让德育渗透得更有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好的德育是“动之以情”,教师应始终坚持用榜样的故事感染学生,并注重德育实践,从而帮助学生将道德意识转变为道德行为。德育可以有效蕴含在鲜活、具体的阅读活动中。在教学《慈母情深》时,教师通过带领学生阅读和理解,能让学生知晓这是一个“母爱子、子敬母”的故事。即便时代背景有很大的不同,但母子深情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可以有效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相信这样的德育成效远远高于说教。
(三)彰显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而思想教育应该在语文训练中进行,其中之一便是阅读训练。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及饱满的思想情感,能够对学生的精神世界、知识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彰显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要手段,对推进语文教育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更是落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
(一)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让德育悄然渗透
教材文本是开展阅读教学的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教材,感知文本内容,把握其中的人文内涵和思想情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
1.从兴趣着手
为引导学生深刻感知教材文本,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自愿参与到阅读活动中。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要利用好教材中的课文,借助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可精心设计导语或巧设悬念,借助谜语或诗歌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呈现《清明上河图》的高清图片,增强新课导入的趣味性,促使学生对新课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还可以组织趣味活动,如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根据课文内容找寻《清明上河图》中的对应画面,看看谁最先找到,并将图中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遍。相信这样的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对教材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产生主动阅读文本的意愿,自然而然地进入文本学习中。
2.与文本对话
在德育渗透的过程中,语文这门学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情感天地”。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进行文本阅读,在此基础上努力与文本对话。以《守株待兔》为例,它不仅有着趣味性的故事情节,且能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人应主动努力,不要对任何侥幸的事情抱有幻想。在引导学生阅读这一成语故事时,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默读、朗读、反复读的方式,体悟其中所传达的思想,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这个故事。在学生整体感知和读懂故事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故事的续写,将自己视为一个旁观者,努力融入成语故事中,在此过程中与文本真正对话,从中感悟做人的道理。
3.注重课堂互动
在帮助学生感知文本时,教师应该营造舒适的课堂氛围,并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甚至要让学生成为良好品德的践行者。例如,在教学《我不能失信》时,教师在帮助学生感知文本时应该注意课堂互动,帮助学生意识到“守信”的重要性。在阅读课堂上,为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教师还可提出这样的问题,如“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需要守信的事情?你们是怎么做的?”借助这些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学生通过讲自己的故事和进行课堂互动,可以意识到“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个人都应该守信。如此一来,学生对《我不能失信》这篇课文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并在感知文本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成为“守信”这一美好品德的践行者。
(二)创设适宜教学情境,强化德育渗透效果
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可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与阅读文本产生情感共鸣。
1.创设语言情境
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些课文与学生的生活经历、认知能力存在一定差距,学生可能无法直接感知课文中的具体情景与思想情感。对此,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多加指导,运用行之有效的手段唤醒学生的深层次情感,有目的地进行德育渗透,努力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
如古诗词教学,古诗词中描写的部分意象、意境,甚至历史背景都与当今时代相距甚远,导致很多学生无法理解其中的深层内涵。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诗人或词人所描绘的意象和意境往往饱含深情,是其内心情感世界的直观表达,也是其审美和文化的集中体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古诗词中蕴含了先人的智慧及品质,因此是渗透德育的有效载体。为凸显古诗词的德育价值,教师可让學生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词,从诗词的字里行间感知古诗词的语言美。同时,教师也可为学生进行诗词范读和讲解,让学生跟随诗词的节奏,感受诗词的意境美,体悟诗词的内涵美,进而提升个人审美情趣。
2.创设视听情境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一方面让教师的“教”更加便捷、高效,另一方面也让学生的“学”更加生动、有趣味。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丰富阅读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更加浓厚。教师可依托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设备,在阅读教学中创设丰富的视听情境,让平面化的课本知识变得形象化、生动化、立体化,有效提升阅读课堂的教学效果。
以《大自然的声音》为例,对于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相信大多数学生有着真实的体验和真切的感受,且有自己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创设教学情境,引入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大自然元素,让学生从中获得深刻感悟。同时,教师也可以将课堂延伸至户外,如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校园中认真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努力与作者所描写的内容产生情感共鸣。如果条件有限,教师则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情境,如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大自然的声音,引导学生闭上眼睛去感知、想象,在脑海深处勾画大自然的模样。相信在这样的氛围下,教师再渗透“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等德育内容,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创设问题情境
提问是推进阅读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好的问题不仅能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和思考,提升学习效果,还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和智慧,让学生产生新的思考和见解,获得深刻的感悟。为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思考和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启发,懂得更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以《鹿角和鹿腿》为例,这是一篇蕴含深刻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在学生熟读课文后,教师可设置以下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如“鹿角到底美在哪里?为什么美丽的鹿角差点儿让鹿送命,而难看的鹿腿却让它狮口逃生?鹿角重要还是鹿腿重要?”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会由浅入深地把握课文内涵,逐渐领悟该寓言故事讲述的道理:物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看事情不能只看它的一方面,在看到事物光鲜美丽的同时,也要看到它的不足。最后,为了强化德育效果,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扮演寓言故事中的角色,对故事的情节进行自主创编,最后再演绎出来。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升其创造力,还能深化学生对该故事内涵的理解,使学生从中获得新的认知和感悟。
(三)拓展阅读教学方式,深化德育渗透路径
1.围绕学生生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应指导学生将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去理解知识,开阔视野。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育源于生活,教育的开展不能脱离生活而独立进行。德育亦是如此。开展德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和健全的人格,使其能更好地适应今后的生活。因此,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将阅读教学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验理解,并从中获得感悟。
以《司马光》为例,文中体现了司马光助人为乐、勇敢果断、沉着机智的优秀品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自主借助注释、图文资料进行理解。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说一说自己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又是如何处理的。这样学生就会不自觉地将文中的主人公与自身进行比较,从这个人物的身上汲取长处,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
2.阅读结合写作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时,教师可以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升华学生的情感,促使其将真情融入笔端,在作文中融入自己的心声。教师要重视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引导学生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写进作文。
例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可以以“保护地球,从我做起”为题目,要求学生通过课后实地走访调查、网上查找资料等方式,搜集污染地球环境的因素,并从某一角度切入,说说应该如何避免污染或治理方法等,最终以小作文的形式呈现出来。读写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强化学生对该篇课文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让学生在走访调查、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了解更多与地球相关的知识,进而明白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总之,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和道德品行的重要时期,通过阅读教学渗透德育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取得良好的德育成效。教师要积极探究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有效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最大限度地彰显语文学科的教育价值,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J].学周刊,2021(17):137-138.
[2]韩景会.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J].吉林教育,2022(4):52-53.
[3]姚帆.浅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J].吉林教育,2022(1):62-63.
[4]袁小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之策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1(28):165-166.
(作者单位: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江陵实验小学)
编辑: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