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平台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
2023-06-18彭小燕
彭小燕
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高的教育成效,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智慧教育平台在学校教学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成功拓展了教学资源并获得了教师的一致好评。结合赣美版小学美术教材,对智慧教育平台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提出几点教育建议,分别从导入环节、教育情境、教学资源、多维视角、对比教学、学习步骤出发,结合教学实例详细分析,以期對小学美术教师有所帮助。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得到了迅速成长,并逐渐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与生活环境,更快速地推动了社会发展。小学美术是美育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学生审美素养、创造能力、创新意识的基本路径,利用智慧教育平台打造全新的小学美术课堂,既能为课堂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又可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对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起着积极作用,同时也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一、智慧教育平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一)强化独立意识,学会自主学习
智慧教育平台主要借助“云平台”与“大数据”构建课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及其他技术为学生打造新颖的美术教学,将教学资源拓展成“线上”与“线下”两种形式,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学生随时随地可展开学习,借助网络资源自主探究美术知识,实现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借助大数据分析学生学习能力,保证教育工作中的“因材施教”,为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问题,促使其在自主探索中发展独立学习意识,美术思维也会得到良好的发展。
(二)学会自主思考,形成探究精神
传统课堂中学生的主要工作为“听”,教师负责“讲”,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较强,在遇到学习问题时第一时间寻求教师帮助,学习模式较被动,缺乏独立思考意识,探究能力也得不到发展。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刚好打破这一弊端,其将丰富的学习资源融入教学课程中,并引导学生对内容展开探讨与深度思考,“弱化”教师在课堂中的讲解,真正地将学生置于课程中心,让其学会自主思考与探究,形成独立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对其他学科学习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三)丰富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内容
智慧教育平台将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融入课程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了教材外的学习材料,使美术课堂更具实用性。例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结合学习主题为学生提供生活中的美术或世界级名作,借助教育平台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其最大限度地获取丰富的美术知识,在探讨、交流、分析、欣赏中实现美术思维发展;在学习、实践、操作中实现创新、创造能力的提升,强化其对美术知识的深度理解与把握,达成美育目标,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1]
二、智慧教育平台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
(一)趣味导入,激活学习兴趣
导入是课程的初始环节,也是激活学生学习兴趣、探究欲望的最佳契机。低年级学生思维处于具体、形象阶段,好玩、好动是他们的年龄特点,且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力不够集中,激活其对美术知识的探究兴趣是对课程质量的最佳保障。智慧教育平台将视频、音频有效整合,通过画面的构建为学生带来多重感官体验,使学习内容也变得生动具体并具有趣味性,教师可利用这一教学优势创设有趣的导入环节,激活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探究欲望,为后续课程做好铺垫。
以赣美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美丽的孔雀”为例,本节课程中,教师要求学生观察并认识孔雀羽毛的特征,并尝试用设计花纹或花边画出具有魅力的孔雀,感受图案装饰的美感。本节课的学习主题为“孔雀”,让学生了解孔雀、认识孔雀是课程的重点。在导入环节,教师可借助《动物世界》中的经典视频影像展开教学,师生共同观察孔雀的形体、特征、开屏状态;在视频学习结束后提出问题:孔雀是什么样的?它们的尾巴上有哪些羽毛?羽毛上有什么样的花纹?你都看到了哪些元素?教师借助视频构建导入环节,可为学生带来别样的感官体验,迅速吸引其学习兴趣,并设计问题与其一同展开探讨,带领学生走进主题学习中。
开放自由的学习空间与动态化的学习环境,既可吸引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尊重了其年龄特点与思维方式,将学生置于课堂中心,利用智慧教育平台中的视频资源创设充满趣味性的导入环节,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得到提升且探究欲望不断增强,对后续的绘画学习起着良好的奠基作用。
(二)创设美育情境,感知艺术魅力
情境化教学需要教师“活化”学习内容,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虚拟的学习情境,为其带来身临其境的学习感受,从而更好地理解美术知识,对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在课程活动的构建中,教师可提取课程学习中的关键元素,为学生创设虚拟的学习情境,让其从不同视角感受美、认识美并学会欣赏美,更好地感受艺术学习的魅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传统的美术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的可能性。
以赣美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春夏的色彩”为例,本课要求学生通过欣赏、分析“春夏”主题的色彩作品,感受季节色彩的变化及色彩变化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认识教材中的四位画家,并对他们的作品进行分析,更好地感受大自然的独特魅力。“春夏”对学生而言并不陌生,利用季节色彩构建课程活动时,教师可提取关键性元素,如阳光、草地、鸟鸣、鲜花、彩虹、溪流等,将动画与音频结合,在班级中为学生构建“春夏交替”的学习情境,通过视觉、听觉让学生说出两个季节色彩及情感上的变化,在情境带动下让学生学会鉴赏美术作品,提高其对美的感知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为学生展示莫奈的《春天》(油画)与黎冰鸿的《版纳艳日》(油画),让学生说说两幅作品色彩及表达手法的不同之处,进一步感知春夏季节的不同之处。
情境教学法能为学生构建生动形象的学习画面,将美术知识更加直观、具体地呈现到学生眼前。教师要利用好智慧教育平台,立足学生学习特点,使美术学习“活起来”,利用图像、声音、颜色、文字向学生传递生动丰富的美术信息,实现课程学习质量的提升。
(三)拓展资源,开阔美术视野
教育学中将学校教育定义为“狭义的教育”,而其他一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被称为“广义的教育”。[2]教材中提供的教育资源有限,如将学习内容局限于课本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受到了遏制,不符合新课标下的教育要求。在运用智慧教育平台构建课程活动时,教师可借助网络技术的教育优势为学生拓展丰富的学习资源,结合美术主题为学生提供与之相关的美术知识,开阔学生的美术视野并不断提高其审美素养,将智慧教育平台优势发挥到最大。
以赣美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辉煌的古埃及美术”为例,教材中提供的内容有限且画面较小,在运用智慧教育平台构建课程活动时,教师可借助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知识。例如,出示“胡夫金字塔”图片,教师让学生介绍该金字塔的高度、特点、所用材质,放大图片带领学生观看建筑细节“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向学生详细介绍埃及美术作品的特点。以此类推,在讲解其他美术作品时教师都可借助智慧教育平台构建课程,带领学生更加详细、清晰地感受埃及美术作品的特性,在欣赏中强化学生的艺术素养。
(四)多维交互,发展美术思维
传统的小学美术课堂具有呆板、单一的教学特点,多以平面欣赏、绘画、手工为主,学生的美术思维得不到更好的发展。智慧教育平台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具有高效互动的特性,打破了空间上的限制,使用多维交互的方式给予教学更多可能性。基于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构建具有“立体化”的教学课堂,通过投影、3D教学等途径让学生从多个视角观察作品、认识美术,加强学生与环境、教师、美术作品的互动,拓宽学习思路,并对所学内容展开深度交流。[3]以赣美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材中的“比赛场上”为例,本节美术活动通过体育比赛项目让学生学习人物头、躯干和四肢的屈伸变化,让学生学会抓住人物的动态变化,创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丰富的美术学习经验,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在运用智慧教育平台构建课程活动时,教师可借助3D视频向学生讲解“人体动态”。如在尝试绘画“长跑”比赛时,可为学生出示动态模型,让学生感受头、颈、躯干直到着力的脚部,利用人体模型形成一条动态主线,让学生从不同视角感受人物的动态变化,直观地感知绘画技巧,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
(五)感知色彩学习,强化美术素养
随着学生能力的提升及经验的增长,美术学习难度越来越大,对学生的美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尤其在色彩学习中,增强学生色彩敏感度是教师的重点教学任务,也是提高其美术素养的有效途径。在运用智慧教育平台构建课程活动时,教师可借助平台中的资源及电子画板展开教学,通过颜色及作品的对比,让学生感知色彩搭配的重要性,打造高效的智慧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的美术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以赣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色彩的和谐与对比”为例,本节课程教师从“生活环境”入手,向学生介绍了色彩搭配的重要性,要求其掌握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等知识,了解色彩间的和谐与对比。在课程初始部分,教师可利用教育平台收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作为学习资源,如黄蓝撞色沙发、蓝橙拼色窗帘、渐变色的服装等,利用同类色与相邻色初步构建课程,让学生初步感知色彩知识。在师生探讨结束后,教师便可利用电子画板构建活动,在画布上出示“空白色环”,先向学生讲解“三原色”,随后根据原色的变化向学生介绍相邻色;在“色环”填补完毕后突出标明几种颜色,让学生了解“对比色”。这种教学模式更具直观性,利用电子画板的便捷性向学生介绍了色彩上的变化,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取丰富的美术知识,提升课程效率的同时实现了美术素养的发展,将智慧教育平台的优势发挥到最大。[4]
(六)细化步骤,提高学习效率
手工课程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随着学生能力的提升,手工课程难度也随之加大,尤其在高年级美术学习中,复杂的操作步骤、精细的操作要求为课程活动增加了不少难度。在运用智慧教育平台展开教学活动时,教师可采用视频教学法,细化学习步骤,并传授给学生直接的学习经验,提高课程教学效率,让学生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以赣美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为例,本冊教材手工课程较多,需要教师灵活采用教育方法。例如,在“木版画”一课中,教师可让学生学习木刻版画的技巧,并尝试着制作动物黑白木刻作品。在讲解知识时,教师可借助视频向学生介绍木刻版画的基本要领及技巧,通过视频学习放大技能讲解,让学生自主学习与观看,对不懂的地方反复观摩,最终掌握该项技能。而“现代陶艺”一课要求学生了解陶艺装饰技巧,了解阴干、素烧、彩烧等制作工艺。本节课程以欣赏为主,教师可运用智慧教育平台中的纪录片资源构建课程,通过视频向学生详细讲解工艺品的制作步骤,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丰富的陶艺技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为其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感。
综上所述,美术学科具有开放性、创造性、审美性的特点,教师要从本班学生学习实情及思维发展阶段出发,根据学生需求、课程特性设置不同的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美术思维及创新、创造能力,利用智慧课堂,让其学会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将智慧教育平台优势发挥到最大。
参考文献:
[1]庄秋燕.基于智慧教育平台背景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新视角[J].山西教育(教学),2022(11):48-49.
[2]高金明.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智慧课堂教学研究[J].华夏教师,2022(5):93-94.
[3]顾娜.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智慧课堂教学研究[J].文理导航(下旬),2021(12):62-63.
[4]许志锋.板绘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新课程,2021(10):211.
(作者单位: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坪上镇坪上小学)
编辑:张俐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