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支部党建提升政治引领功能的实现路径研究

2023-06-11杨海英张婷陈睿

文教资料 2023年3期

杨海英 张婷 陈睿

摘 要:在高等院校党建工作中,党支部扮演着“战斗堡垒”和党组织团结、联系教职工的桥梁作用,高校党支部的政治引领功能,决定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顺利在基层落实。在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育人者先育己”的理念背景下,本文通过解析“政治引领”功能的内涵和要素,在上海多个高校广泛收集基层党支部工作经验得失案例,遴选出能够反映“政治引领”功能内涵和实现领域的典型个案,开展分析总结,提炼出通过完善党建提升高校党支部“政治引领”功能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高校支部 政治引领 路径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根本。[1]对于高等院校的具体实践,这一讲话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即高校的首要责任是把牢正确的政治方向,团结和引领工作在教学和人才培养一线的教师队伍,使广大教师从价值上认同、从行动上贯彻“立德树人”,自觉投身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事业。高校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承担着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战斗堡垒”职责,需要扮演好党团结和联系广大教师的桥梁角色[2],以期完善自身的政治引領功能。

一、高校支部“政治引领”功能的内涵和要素解析

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也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3]党支部工作直接关系到各个基层组织中党的政策能否贯彻落实、党的方针能否凝聚共识,党的路线是否被拥护支持。在新时期,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高等院校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4],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和持续教育改革的中心线,持续推进当前的高等教育工作。在此背景下,高等院校中的基层党支部,被赋予了以“政治引领”为代表的新的工作使命和任务。在新时期,辨明高校党支部“政治引领”功能的内涵,通过真实案例剖析“政治引领”功能的表现形式、实现路径、成效评估并总结经验教训,具有紧迫的政治价值和深刻的现实意义,并有可能对未来一段时间内高校基层党组织如何开展工作、开展什么工作提出有益的建议。

(一)支部“政治引领”功能的提出和明确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明确“高校中的党支部,保证监督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筑牢学生理想信念基础”[5]。

通过文献分析,对比历史上曾经提出的党对支部工作的指导纲领文件,高校院系基层党支部曾经提出两个要求。

1. 政治引领是承担政治核心角色的必然结果和具体表现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6]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基层党组织是重要基础。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7]

党支部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推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政治功能是党支部的灵魂。要强化政治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党支部领导核心、政治核心角色, 团结凝聚广大群众,使党支部成为落实党的方针、推进党的工作的战斗堡垒,从而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2. 政治引领功能为基层党组织任务划定了标杆和参照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提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领导本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团结师生员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听取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8],为基层党组织任务划定了标杆和参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党支部要担负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9]。党支部因此也必须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二)高校支部“政治引领”的内涵解析

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的概念,是通过政治思想引领,凝聚政治共识,增强“四个意识”,达到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10]

1. 对象——引领谁?

对党员教师自身的引领。教师党支部通过开展理论知识学习,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统一党员思想认同,强化党员政治担当,凝聚党员战斗力。

对其他教师的引领。教师党支部在建设过程中,必然不会与教学、科研割裂。通过寓党建工作于学科建设工作中,教师党支部在提高凝聚力的同时,也带动其他教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推动教学科研的同时,润物无声地起到政治引领作用。

对学生的引领。培养人才是高校的重要社会功能,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影响,尤其是党员教师,必须在思想上、道德上、教风上为人师表。教师党支部发挥好作用,便会推动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从而通过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进行引导,增强学生的党性、政治意识和国家意识。

2. 任务——引领了什么?

在高校这个环境下,教师党支部的工作需要结合学校和本单位的工作实际进行统筹安排[11],要针对教职工关心的重点问题主动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关心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并调动所有教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以及参与基层党建工作中的积极性,凝聚教师党员和其他全体教职工的力量,团结拼搏,共同推进学术和育人工作。党员身份的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要发挥表率作用,党支部也要通过培养和推荐优秀人才,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3. 成效——如何评估“政治引领”?

党支部的政治引领作用是否起到成效,还要看广大党员和群众的行动表现。当支部的党员教师对立德树人工作自发自觉地投入,贯彻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广大群众纷纷认同、效仿、追随,最终在立德树人使命上有所收获,就说明党支部的政治引领作用真正落到了实处。

(三)高校支部“政治引领”功能的实现领域

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师德建设,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12]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师风是教师这个特殊职业的内在要求。教师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并作为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的重任,教师党支部是党团结和联系广大教师的纽带,发挥好政治引领作用,是实现办学正确政治方向的基础。教师党支部首先应加强政治学习力度,创新方式方法,提升教师党员政治理论素养,使他们更加坚定理想信念,起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师德师风方面成为表率,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带头攻坚克难,不断取得优异成果,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

在实行了双带头人的教师党支部,更加能够通过带头人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以榜样作用凝心聚力,带动党员,引领群众,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高校各群体对“政治引领”内涵及实践的认识现状

课题组编制《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实践问卷》,向上海多所高校基层党组织成员及普通教职工共127人进行了问卷发放,有效问卷回收率100%。受访者中,包括高校院系党委委员25人,高校院系教师党支部书记38人,其他教职工人员64人。大部分受访者来自985工程高校(85.8%),少部分为其他高校(14.2%)。

(一)受访者对“政治引领”形式和工作对象的理解

问卷结果表明,极少数受访者对政治引领毫不了解(3.9%),绝大部分受访者皆对其有所耳闻,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者清楚了解政治引领的内涵(35.4%)。

在此基础上,要求受访者对政治引领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对象进行界定。绝大部分受访者皆将党的方针教育培训的定期开展(92.9%)、对党员干部标准的坚持和明确(88.2%)、批评及自我批评的党组织生活会的开展(89.0%)、党员服务机制的完善(86.6%)及党员示范岗的设置(84.7%)纳入“政治引领”工作的主要表现形式中。

而在“政治引领”的对象方面,受访者认知较普遍的是:党支部成员(94.5%)、院系老师(92.9%),而对行政人员(77.1%)、党团学生干部(62.2%)和院系学生(58.2%)的报告比率则明显略低。少数受访者表示,师生家属(提及2次)和退休教师(提及1次)也应作为政治引领的对象。

(二)受访者对“政治引领”各工作承担主体的理解

针对不同政治引领工作,受访者偏向的承担主体不同。对于党的方针教育培训及党员干部标准的确立,受访者更倾向于由院系党委直接开展(占比29.9%和53.5%),而批评及自我批评的党组织生活会的开展则被更倾向于以教师党支部为单位开展(占比63%)。

为了解受访者对“政治引领”的理解,是否促使其对“政治引领”工作开展主体有更清晰的判断,以“是否了解政治引领”为自变量做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批评与自我批评组织生活会的开展

(F = 6.643,p<0.01)和党员示范岗的设立(F = 6.054,p<0.01)上,政治引领了解程度更低的受测者更倾向于给出模棱两可的回答,了解程度更高的受测者更倾向于给出直接答复,可见高校院系内关于党员示范岗及组织生活会的规范应进一步完善。

(三)受访者对“政治引领”各项工作重要性和成效的评估

受访者对于各项工作与政治引领的关系密切性进行了评估,在此基础上,可以计算每项工作在密切程度排序中所排位置的频率。结果表明:在与政治引领的联系密切程度上,69.3%的受测者认为定期开展党的方针培训重要程度最高,其后依次是坚持与明确党员干部的标准(58.9%)、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组织生活会(48.4%)、完善党员服务机制(47.0%)和建立党员示范岗(45.0%)。

检验各项工作对政治引领对象的影响力大小,以1—5分进行估值,各工作对不同对象的影响力评估在3.64—4.54之间。继而以活动类型、对象主体分别为自变量,對各项活动对不同政治引领对象的预期影响力进行5×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活动类型主效应显著(F=3.461,p<0.01),对象主体主效应显著(F = 14.005,p<0.000),二者交互作用不显著。进一步比较发现,党员服务机制完善的影响力显著强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组织生活会(p<0.01),党员示范岗的设立(3.96)和服务机制的完善(3.95)效果最好;而在政治引领对象的角度上,党支部成员(4.31)受到政治引领的影响最大,显著高于院系教师(3.73)和院系学生(3.42);主要行政人员(4.06)和党团学生干部(3.94)所受影响同样强于院系内的群众。

由上可知,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工作,还需设法提升组织生活会等工作的时效,打通政治引领工作带动和联系群众的路径。

三、“政治引领”功能提升的实践经验分析

课题组在上海多个高校广泛收集基层党支部工作得失经验的相关案例,遴选其中能够反映上文所分析的“政治引领”功能内涵和实现领域的典型个案,开展针对性的介绍分析,以期从高校基层党支部实践经验中,总结提炼出基层党支部成功实现“政治引领”功能提升的可行路线。

(一)以本为本,结合育人核心任务

高校A院系一教工党支部共有正式党员20人,包括院士、杰青和多位校特聘教授。以本为本,结合育人核心任务,该教工支部与学生党支部联合开展“三全育人”活动,在发挥支部政治引领功能方面进行了成功实践。

该支部倡导“德为先,导以行”,用高尚师德感染学生,以精湛学识引导学生,言传身教,把思想价值引领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各环节。在党建育人方面,该支部通过与研究生党支部联合开展“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等主题党日活动,邀请“60后”“70后”和“80后”党员教师和“90后”学生们一起回顾入党初心,分享入党故事。“90后”学生们深刻地感受到作为该专业新一代生力军的责任和义务,立志发扬拼搏奉献、勇于创新的优良传统。思想育人方面,党员教师主动成为德育先锋,把党课变成政治引领的必修课。在老一辈优秀科学家党员的引领下,支部青年教师接续发扬德为先的育人理念,例如两位杰青教授党员及特邀优秀校友结合个人经历介绍献身国防科技的中国梦。以优秀党员教授为示范引领,在带动青年学生树立求学志向和远大理想方面取得较大成效。实践育人方面,支部在实践活动平台中激发党员教师的引领作用。该支部和研究生支部以及学校书院本科生班级共建,打通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的交流通道。由支部教授党员、书院院长党员担任指导老师,开展主题实践,师生共同对书院建设和工科大类教育模式进行探索,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学术热情。更重要的是,支部结合暑期社会实践平台,号召并引领学科全体教师连续多年支持和指导云南支教项目,还有老师以个人名义资助贫困学生,通过党员教师在社会实践中的全程参与,身体力行带动学生,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意识。该支部的活动多次获得校基层党建创新项目资助以及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基层党建工作特色项目资助,支部本身则被评为上海市教委党委系统党支部建设示范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二)立德树人,倡导高尚师德师风

高校B院系推行师生支部“1+1”共建机制,将专业发展与社会服务、文化自信建设相结合,有效实现对高尚师德师风的引领。该院系一教师党支部联合本科生党支部与该校附属中小学共建,为中小学生讲授古诗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另一教师党支部则联合博士生党支部开展“经典文化社区行”活动,由教师党员策划把关,由博士生党员深入社区,立足专业特色开展经典文化讲座。该院系通过师生支部共建,引导教师党员关心指导学生成长,促进师德师风建设,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党员的专业素养,引导学生党员以所学服务社会,实现了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高校C院系一支部则结合基层实际,致力提升教师“为人、为师、为学”的“三为”境界,引领积极健康的学术育人文化、心齐气顺的文化氛围,推进育人品质和学术品位的提升;组织支部党员教师进行立体化全方位学习,强化提升境界认识和素养;激发党员教师做“好党员、好教师”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党员教师把提升自身境界变成自觉追求。党员教师先行主动将为好人、为好师、为好学,做合格党员融入日常;通过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客观全面评价教师党员。通过这些工作,该支部党员在教书育人、关爱学生、科研创新、勇攀高峰等方面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也为非党员教师树立了典范。

(三)行政窗口,保障监督双效并举

高校D院系多个教工党支部合力打造“一站式服务”党建品牌平台,通过实施“党员先锋岗”,引导党员教师的意识由“行政服务”向“行政服务+政治引领”转变,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该院系的一站式服务早在2014年10月起试行,成立初期由一个教师党支部全体党员放弃午休和寒暑假轮流工作,旨在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此后,该院系党委多次开展专题研讨,决定以政治引领为主线,通过党建创新,打破原有各系/中心的行政壁垒,整合全院的党政、学科、教学、学工等不同资源,由多个教工党支部联合提升一站式服务,旨在打造一个集“管理服务、党建引领”为一体的党建示范平台,让党支部在基层工作中唱主角。学院党委要求党员同志学透精神,持续提高党性修养,以一站式服务为抓手,把做好行政服务与发挥党建政治引领功能相融合,认真履职尽责,团结凝聚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听党话、跟党走。一站式服务党建活动获得院内外师生一致肯定,校内外多个兄弟院系/部门甚至前往探讨并效仿实施。

四、通过完善党建提升高校党支部“政治引领”功能的路径总结

(一)加强党员的自我修养,形成政治引领主体意识、责任意识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13],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支部建设的基础工程。要着重从严格党内政治生活抓起,严格落实党支部的“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制度,以支部推动学习常态化规范化。坚持和发扬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传统,教育引导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党组织要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尤其是支部书记队伍的建设,推进“双带头人”制度的落实,要把支部书记的选拔和教学、科研负责人的选拔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将教师党支部书记纳入中层干部后备人选,同时要充分激励党员学科带头人参与支部建设。[14]

从课题组的问卷调研结果看,受访者对“政治引领”工作的建议,也集中体现在完善基层党建、真正打造作为战斗堡垒的党支部方面。受访者提到:

① 要加强党的理论学习(提及9次),组织支部老师打好党史学习教育地基,与形势政策、党的方针教育相结合,加强理论学习队伍建设,让党支部发挥带头作用;② 要深入落实社会实践(提及10次),带领教师党支部开展多形式的实践,帮助学生就业,并引导教师的研究面向国家的重大需求;③ 要上下融通,联系群众(提及10次),政治引领工作不应拘泥于支部内部少数人的风气评判,也应辐射向全院系、全体师生;④ 要结合院系专业特色(提及9次),让党建结合专业学科、院系事业的发展,以院系教学科研工作为着力点,在学科建设中把好政治关。

(二)党员教师成为师德师风表率,提升党员对立德树人工作的深刻理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15]教师党支部要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始终以服务群众为主要任务和基本职责,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在联系、服务群众中积极传播党的声音,形成以支部为核心,全员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三)鼓励党员在立德树人工作中勇担核心重任,正确引领师生群众

高校教师党支部要严格贯彻执行党委的决议,在育人的大原则下,加强对师生员工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引导监督党员以育人为主线,完成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任务。提高党员的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其以身作则,并由此带动学生党支部的建设。[16]党支部要利用自身平台为师生创造更多交流、探讨的机会,使所有人能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提升党员和师生对基层党组织服务态度的认同度,切实发挥引领师生群众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4]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

[2] 杨爱华.论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5-70.

[3] [5]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6] [9] [13] [15]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17(21):3-28.

[7]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8]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21.

[10] 赵文.强化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7(Z1):82-85.

[11] [14] [16] 张赛.基于创先争优的高校教師党支部建设[J].黄山学院学报,2012(2):96-100.

[12] 李琳.职业院校师德建设实践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2(8):99-100,147.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高校支部政治引领功能提升的实现路径研究” (c2-2020080),复旦大学党建研究会2019年度重点资助项目“高校支部党建提升政治引领功能的现实路径研究:以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经验为基础” (FDDJYJ 20191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