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新型学徒制背景下中职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研究

2023-06-09张逢春

新教育·综合 2023年6期
关键词:中职教师路径研究职业能力

张逢春

【摘要】企业新型学徒制在政府主导的“综合培训”模式下,以企业为主体,以学校为参与者,成立教育和企业联合机构和职业培训专家组;企业评估教师的行业知识和专业职责,使学校导师熟悉企业职位的业务流程和岗位专业技能标准;学校建立教师专业能力研究中心,注重教师积极参与、企业主导行业的专业资格培训和认证;双导师根据企业岗位标准,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建设专业课程,加强企业导师和校内教师的联合培养效果。

【关键词】企业新型学徒制;企校双师;中职教师;职业能力;路径研究

学校教学模式创新,企业学习与教学合作深度融合,鼓励企业组织高质量的职业培训,培养大量高技能人才。2021年6月,五部委发布《关于全面推行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加强技能人才培养的指导意见》,指出高质量发展是领导者,深入的企业改革和增加的技术学习为了满足发展能力的需求,发展现代化和提高正在进行产业转型的公司的竞争力,企业和院校导师之间的“双重”训练模式,使企业与中职院校合作开展持续技能活动,全面实施新型学徒制培训,创新中国特色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人才技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辅助技能。为适应新形势,我校校企合作背景下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在有序进行中,经过实践,建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办学模式,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中职教师提升职业能力是全面推广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客观要求

在政府、企业和院校共同参与下,企业新型学徒制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实施企业技能教育新模式,促进学校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企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在学徒培养教学中需要中职教师与企业导师相互合作、优势互补。通过制定相关专业知识、学徒制和操作技能的适用标准,导师指导学徒不断提高学习技能及专业能力,这是对中等教师职业能力方面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新时代“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可以在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中充分体现,中职教师的职业能力和产学融合教育方式都可以通过企业新型学徒制深入发展。

“学徒”是企业新型学徒制,由企业和学校两名导师共同培训。在企业新型学徒制中,学校导师根据企业职位为学徒制定目标和内容,教授相关理论知识,培训基本操作技能,以加强学徒的知识和操作水平。企业导师负责培训学徒的专业岗位技能,并鼓励学徒在专业发展中灵活使用所获得的知识。中职院校要结合企业的岗位要求、就业结构和岗位变化,对教师的职业能力和发展目标进行科学合理配置。

在企业新型学徒制中,企业和学校两位导师联合培养的模式有利于增强中职教师的行业实践经验,引导教师了解企业文化、企业岗位要求及工作流程,实现企业和学校资源共享。教师通过企业调研实践,开发企业岗位相关技术课程,有助于持续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

二、中职教师职业能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学院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在省、市、院领导的指导及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根据企业的培养要求和目标,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与企业共同制定培训方案和教育计划,并建立适应新型学徒制的教育管理系统。

利用学院的教学设施、设备和教学人员,有针对性地培训师资队伍,承担具体的教育培训任务。如2021年9月16日海南省人力资源开发局与滨海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及我院就促进园区企业发展进行座谈。同时积极响应国家和省人社厅号召开展工作,2020年与海口制药厂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培养学生520人,已经开班244人(表1见下文)。

1.中職教师职业能力现状

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是技工院校的办学宗旨之一,随着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培养企业岗位技能人才,则需要高素质高技能的中职教师,要求教师理论课讲解深入浅出,企业设备操作基本熟练。但实际情况是学院专业教师大多是来自普通高校的大学毕业生,理论知识够用,但实践技能不足,不能满足培养企业新型学徒制学员的基本岗位技能教学要求。

2.中职教师职业能力存在问题

在企业新型学徒制学员培训过程中发现大多数教师存在专业技能问题,如缺少对企业文化和行业信息的深入了解,缺少企业实践经验;社会服务技能差,无法承担职业部门变化产生的工作,理论技能教学课程多,依托学校提供的技能服务社会资源平台相对不够,教师本身的社会资源也有限;教师职业倦怠感强,对自身的职业发展缺乏动力,在工资处理、晋升和再培训方面缺乏安全感,参加技能培训的机会很少;教师职业规划不明确,规划意识淡薄,学校缺乏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和管理;教师教育研究能力和动机低,缺乏研究成果等。

三、中职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的路径研究

学校导师在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教学中,要对校内学习的学徒讲授与企业职位目标和内容相一致的理论知识,培训基本操作技能,同时还需对职业素养进行培训。对于校内导师的重要任务,指导教师必须建立一个理论技能框架,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职业素养共同发展,同时也要考虑到企业新型学徒制对教师提出的多重要求,必须结合企业知识和基础理论知识建立知识体系,实现信息获取和处理、技能创新和观念转型、小组学徒共同协作和沟通、岗位工作任务组织和评估等实践技能。同时采取专业态度,在心理上适应职业变化,分享信息和资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包括职业信念、职业精神和职业感情等。

企业新型学徒制要求企业导师和校内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联合培训的效果,在提高校内教师职业能力的过程中,政府、企业、学校、教师发挥各自的职能。

1.政府政策保障中职教师职业能力发展

2021年6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全国工商联等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行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加强技能人才培养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决定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中小微等各类企业全面推行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全面实施新型企业学徒制培训应被视为实施职业技能、发展行动和加强高技能工人培训的一个基本要素,认真组织实施,促进对企业技术人员的全面独立评估,广泛动员企业、院校、培训机构和员工积极参与学习,扩大企业新型学徒制范围,提高学徒制职业培训质量。

(1)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加强职业学校的教师培训,创建高质量的“双重”职业培训教师(技术学校的“综合”教师),将教师培训作为职业培训改革和发展的基础工作,加强教师的技能培养,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

(2)政府应带头建立企业与教育之间的联系,整合企业和职业教育院校可获得的有利资源(设备、技术、教学人员、教育资源等),招聘合格的企业导师和教师,并建立职业培训专家团队。学校教师和企业导师分享他们掌握的信息和资源,同时为企业新型学徒制的联合培训提供优质资源,并确保学徒在协议培训结束时被顺利聘用。

2.企业通过技术保障中职教师职业能力发展

企业可以结合实际自主确定文化对象。作为企业培训的促进者,推广和评估“双重”培训模式、企业实践培训基础和“双重”机构培训基础,即企业和院校导师之间的“双重”训练模式。

(1)通过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模式,为中职教师教育教学建立职业技能发展和职业规划合作平台。

(2)企业新型学徒制的优势是通过企业导师作为“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作为“学校导师”共同指导企业学徒进行学习。由于中職教师平时接触企业岗位机会较少,学校导师也需要企业师傅的技术技能指导,因此,中职教师以校企合作形式积极参与职业培训,要求具备“双重”(“徒弟”和指导教师)身份,负责“学徒”身份的教师在其“学徒”框架内接受企业导师,即“师傅”的带教,提前学习企业文化和企业工作岗位要求。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共同利用资源和开发课程,依据职业资格标准,结合企业的岗位技能标准和规范,共同研究制定培训目标,开发适应企业专业技能标准的学习教材,同时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并熟悉研究成果的转变。

(3)学校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培训,深入实训基地,对企业操作规程、工艺流程、企业文化作深入的调研学习,有助于企业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双重”素质的培养、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高实践能力。

(4)依据企业自身的岗位技能标准,为教师开展企业认证工作,实现“教育与培训相结合”,使教师的学校教学与企业的工作岗位要求紧密结合,进一步完善学校“双师型”教学队伍培训教师体系,提升教师的教学专业能力。

3.学校为中职教师职业能力发展提供平台

学校应主动加强教师与企业的联系,组织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实践活动,了解企业工作流程。教师在开始掌握和获取企业行业知识之前,了解行业的一般知识,包括跨学科知识、行业职业道德、业务管理模式和操作机制等。依据企业工作岗位流程和岗位工作任务,专业教师要具备与所教专业对应的企业岗位技术能力,要求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学生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走工学一体化教师培养路径,为将来的实践教学奠定技能工作基础。

双导师培养机制平台在企业和学校实施新型学徒制的过程中,应根据教师实际职业能力建立符合本校的资格考核与认定标准,并在2~5年之内完成教师职业能力资格考核与认定,协助教师获得相关专业企业行业资格认证。这有助于教师准确评价学徒的基本知识技能水平;同时,它能够使教师意识到专业知识技能的可持续发展,合理规划自身职业生涯发展。

企业新型学徒制还要加强企业与学校专业的合作与调整,选择合适的专业企业导师,产教融合,共同打造企业教育技能基地,使在校教师在实践中掌握产教融合相关理论技能知识,提高教师的专业职业能力。

4.教师个人提升职业能力的主要途径

作为企业和学校相互共建共享资源、实现共赢载体的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加强校企间合作、实现产教融合。

企业设有教师岗位实用技能的培训,有利于教师的岗位技能、生产工艺和流程培训,以及实用知识的生成。在企业培训期间应为教师发放培训津贴,同时健全并完善中职院校教师培训津贴制度,企业邀请教师参与相关技术研究开发项目,为创业和掌握技术创造必要条件,培养创业和工匠精神,树立积极的职业价值观。

一方面,教师和企业导师可以通过数字化资源平台共同构建在线职业培训课程的学习资源库,以便学徒能够在工学交替、线上和线下学习模式下完成培训任务;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技术平台动态监测教师职业培训学徒的学习状况,优化教师专业发展管理,鼓励教师利用信息化技术创新工作方法和管理模式,在数字化资源平台上定位和获取有关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信息,从而根据社会工作结构的变化调整职业培训计划,培训适应企业市场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在校企合作产教深度融合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校导师在新型企业学徒制和校企联合培训中的职责和优势,让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传授学徒制的知识和技能,以实现政府、企业、学校和教师相结合的培训体系。政府制定政策、企业提供技术、学校提供平台、导师则提供知识,为教师提供更多的社会服务和企业岗位实训机会,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扩大技能人才的培训规模,为实现海南自贸港高水平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

总之,深化教育促进发展,促进中职院校的改革和现代化,学习企业新型学徒制教育发展新模式,加强中职院校与专业企业的合作,学校明智地选择校外企业,深入调查企业的力量,保证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实施。职业院校必须明确企业工作的实际和专业要求,为专业人员培训制定科学目标,并提供满足企业工作需求的专业课程。

【参考文献】

[1]李进,刘青.企业新型学徒制助推高职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探讨[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20(9).

[2]缪建军,朱慧玲.基于校企合作背景下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实施路径及实践启示—以如皋市江海高级技工校为例[J].职业,2022.

[3]许远.企业新型学徒制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中国实践[J].职教论坛,2022.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中职教育专项课题2021年度课题“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研究—以海口技师学院为例”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QJHV20210617)

猜你喜欢

中职教师路径研究职业能力
哈尔滨新区对外开放路径研究
试论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的研究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中美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比较研究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研究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